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2:01:33|264|起点商标网
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素虽然具有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在服用过程中,因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湿能力,纤维制品极易附着微生物,并为其繁殖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造成纤维强力的损伤、产生污点和褪色、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体的健康。由于棉、丝等天然纤维质地柔软,对人体皮肤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气,可再生等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在人们的日常用生活纺织品中占据绝对地位,对于天然纤维的抗菌整理常采用织物后整理法,通过在织物表面涂层或浸渍等方式,使纺织材料表面形成纳米银抗菌层。但是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时,物理吸附往往牢度不够,使用交联剂固着或聚合物涂层来增加其牢度又会造成织物原有的优异手感、对人体肌肤的亲和力等丧失。同时,现在医院中普遍使用的用于包扎伤口的纱布,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崩解或撕裂,使用后的纱布只能废弃,无法经过清理后用作他用,同时,现有的纱布抗菌效果不佳,使用时对患者伤口刺激性较大,同时,可用作医用纱布的抗菌面料透气性不佳。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10563930.0的中国专利,该混纺面料由经纬纱交织形成坯布;对坯布进行上油和上浆处理;将坯布放入家用滚筒洗衣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将面料中处理后的面料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浸泡处理,将面料卷制后放入高压蒸锅中进行密封高压蒸煮进行封锁处理,高压蒸锅底部放入酒糟,该高压蒸锅务必保证面料处理均匀,将面料放在酒糟上方,将高压蒸锅密封,压力控制在100kpa-156kpa之间,温度在115-180℃,处理时间为15-25min;将s4中处理后的面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机内部加入艾草,处理30min;该方案制备得到的面料能够提升面料用于医用纱布时的透气性,但是,制备得到的面料抗菌性持续时间未能得到增加,同时抗菌性不佳,同时,在使用时,面料对患者伤口的刺激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抗菌面料用作医用纱布时透气性不足,同时,面料的抗菌性能不能持久,抗菌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所述面料由35-40份的竹原纤维4、20-30份的涤纶纤维和10-20份的弹性纤维混纺织造,织造完成后使用抗菌整理剂进行后整理;所述弹性纤维为超细旦的高收缩聚酯纤维;所述弹性纤维能够在35℃-40℃温度范围内出现小幅度的收缩;所述竹原纤维4、涤纶纤维与弹性纤维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面料上通过经纬线之间的交织,形成均匀分布的凸起点;

其中,面料中含有的竹原纤维4自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同时,竹原纤维4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臭功能,当本面料用于医院中病人伤口包扎的纱布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提升面料自身的抗菌、抑菌性能,避免细菌自身,防止伤口受到感染,同时,由于竹原纤维4的特性,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避免包扎伤口处空气不流通,导致伤口渗出液、皮肤分泌的汗液积聚,影响到伤口处的肉芽组织生长,降低伤口愈合速度,同时,避免面料在伤口处形成缺氧的局部封闭空间,引起厌氧菌感染,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或者加重病情;同时,面料中的涤纶纤维模量高、强度高、保形性好,混纺制备得到面料后,能够有效的提升面料的强度,避免面料在座位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面料出现撕裂断裂,影响到面料的使用,同时,面料中的弹性纤维由超细旦的高收缩聚酯纤维制成,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为尽快愈合创面,伤口处的组织内的血液供给增加,血流循环速度加快,导致伤口附近的皮肤温度小幅升高,在伤口处相对较高的体温作用下,弹性纤维发生小幅度的收缩,使包扎完成的面料相对收紧,从而挤压面料下方的敷料药物或者固定药物的无菌纱布块,使其更加紧贴在伤口表面,增加药物与伤口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伤口处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加速伤口愈合,同时,通过弹性纤维的收缩作用,无需在面料包扎时,通过直接收紧面来保证无菌纱布包与伤口的紧贴,避免包扎时收紧过度,导致面料过于绷紧,挤压伤口处组织,使伤口处血液循环受阻,影响伤口恢复,同时,包扎时将面料过于收紧,还会增加面料或者无菌纱布块对伤口的刺激,造成病人伤口处的疼痛加剧以及影响伤口恢复,同时,面料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时,能够在面料与伤口及皮肤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空隙,便于面料中浸染的抗菌剂挥发并接触到皮肤表面,提升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同时,面料通过凸起点在皮肤表面西方陈的微小空隙,能够保证皮肤分泌的汗液以及伤口渗出液能够在空隙中借助毛细作用被分散,避免汗液与伸出液积聚,同时,在汗液与渗出液分散后两者相对分布面积增大,能够加快面料对汗液与渗出液吸收、引导的速度,促进面料对汗液与伸出液的排出速度,避免汗液与渗出液积聚,影响伤口恢复以及滋生细菌;

所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竹原纤维4纺丝,制得纱线一,将涤纶纤维与弹性纤维按比例混合纺丝,制得纱线二;所述纱线一与纱线二的成捻方向不同;

s2:将s1步骤中制得的纱线一与纱线二混纺,制成半成品面料;

其中,由于纱线一与纱线二之间的成捻方向不同,在制成面料之后,面料表面的纤维倾斜方向相同,光泽度较好,面料较松厚柔软,使用时,能够避免面料硬度较大导致伤口受到刺激,引起伤口疼痛的问题,提升病人使用面料包扎伤口时,伤口处的舒适程度;

s3:将s2步骤中制得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抗菌后整理,得到成品面料;所述抗菌后整过浸染的方式进行整理;

其中,通过抗菌剂整理剂对面料进行抗菌整理,能够在实现面料抗菌效果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序,降低生产难度,同时,对面料使用浸染的方式进行抗菌整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抗菌整理的效果,提升抗菌整理剂对面料的渗透深度,提升抗菌整理剂在面料上存在的数量;

s4:将s3步骤中经过抗菌后整理的面料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使用低强度的紫外线对面料的双面进行照射;

其中,在面料进行烘干时,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能够进一步清除面料在生产过程中沾染的病菌,同时,避免具有抗菌剂抗性的病菌存活下来,造成面料上细菌含量超标,同时,在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中的部分成分发生光固化反应,增加抗菌整理剂与面料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抗菌整理剂在面料上的留存数量,提升面料经过抗菌整理后的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面料烘干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进行;所述烘干温度为25℃-30℃,且烘干过程中通过风扇保证气流快速流动;所述烘干过程中持续监测面料,含水量,当面料含水量为35-40%时停止烘干;

工作时,低温烘干面料时,在抗菌整理剂中的成分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降低抗菌整理剂内抗菌成分的丧失,同时,通过低温烘干过程,相对降低烘干速度,延长烘干时间,提升抗菌整理剂与面料结合强度,避免抗菌整理剂内的抗菌成分与水分一起蒸发,导致面料上的抗菌成分不足,影响到面料抗菌整理的效果,同时,通过控制面料烘干后的防水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烘干目标,相对缩短烘干时间,同时,烘干后的面料含水量相对较高,面料的表面受到抗菌整理剂的湿润作用,面料的表面相对面料干燥状态较为光滑,减小面料表面的粗糙度,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扎时,能够降低面料接触伤口时,对伤口的刺激程度,减小伤口包扎时的疼痛感,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同时,由于面料在抗菌整理剂的作用下含水量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面料上的抗菌整理剂中的抗菌成分能够更快的渗透并接触到伤口以及伤口附近的皮肤表面上,加快面料抗菌、抑菌效果在包扎后生效的速度,避免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的细菌进入到伤口中,造成伤口感染,同时,由于面料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之后,面料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湿润的小空间,巴林与面料上的抗菌整理剂中的抗菌成分挥发与渗透,提升面料的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纱线一与纱线二混纺制成半成品面料后,面料使用超声波复合工艺处理;所述超声处理过程中,超声焊接头与面料的接触面为密集的点阵形状;

工作时,面料在经过超声复合工艺处理后,由于超声焊接头为密集点阵形状,因此,面料的表面产生均匀分布的点印,且点印相对面料表面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处于凹陷状态,因此,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之后,面料中的弹性纤维在病人体温作用下出现小幅收缩时,面料表面的凸起点与点印能够更好的与皮肤表面之间形成空隙,避免在面料受到弹性纤维收缩影响而收紧之后,面料表面存在的凸起点陷入到皮肤中,导致面料与皮肤表面紧贴,不能形成空隙的情况出现,影响到面料上抗菌整理剂内的抗菌成分向皮肤方向扩散,同时,面料在经过超声复合工艺处理之后,面料上的点印位置处,组成面料的三种纤维被压合在一起,因此,在弹性纤维受热开始收缩时,带动涤纶纤维与竹原纤维4发生弯曲,从而使面料整体发生微小的收缩变形,提升面料包扎后的收紧程度,促进伤口处的无菌纱布块与伤口之间紧贴,提升药物与伤口之间的作用效果,同时,三种纤维在点印处被压合在一起,能够保证在弹性纤维出现收缩时,弹性纤维能够充分的带动竹原纤维4和涤纶纤维,避免弹性纤维收缩时与竹原纤维4以及涤纶纤维之间出现滑移,导致弹性纤维收缩时,不能带动面料整体出现收缩,使面料包扎后收紧效果不佳,不能使面料向着伤口处紧贴。

优选的,所述涤纶纤维为中空纤维;所述抗菌剂能够进入到涤纶纤维内部;所述面料进行抗菌整理时采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染;

工作时,由于涤纶纤维为中空纤维,在面料进行抗菌整理时,有部分抗菌整理剂能够进入到涤纶纤维内部,在后续面料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涤纶纤维内的抗菌整理剂干燥速度相对面料表面较慢,能够残留更多的抗菌整理剂,提升面料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延缓面料上抗菌整理剂中抗菌成分损失的速度,在允许范围内延长面料的使用时间,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在面料进行抗菌整理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染,能够提升抗菌整理剂进入到涤纶纤维中的速率以及涤纶纤维中进入抗菌整理剂的数量,提升抗菌整理剂对面料的渗透深度,从而保证面料在烘干后,面料上残留的抗菌整理剂的数量,提升面料的抗菌整理效果,同时,使用超声波辅助浸染时,超声波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中的成分分布均匀,保证面料各处经过抗菌整理后,存在的抗菌整理剂数量相同,避免面料上由于抗菌整理剂中有效成分分布不均,从而出现的抗菌效果薄弱区,影响到面料的在使用过程中的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低聚壳聚糖40-45份、海藻酸钠5-8份、银离子抗菌剂2-3份、柠檬酸3.3-3.75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5-10份;

所述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半数的银离子抗菌剂与低聚壳聚糖在干燥状态下充分混合,之后,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a2:将柠檬酸投入到容器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柠檬酸溶解,得到第一溶液;将海藻酸钠投入到容器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海藻酸钠溶解,得到第二溶液;

a3:在a1步骤的基础上,保持持续搅拌状态,将a2步骤中制得的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缓慢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完毕后,再将第一溶液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加入完毕后,继续保持搅拌状态;

a4:在a3步骤的基础上,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与剩余量的银离子抗菌剂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之后,调整所得液体的ph值为7.35-7.45,得到成品的抗菌整理剂;

所述成品抗菌整理剂外观表现为具有一定粘稠度的可流动液体;所述成品抗菌剂中存在少量的网格状凝胶结构;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在成品抗菌整理剂中均匀分布,且载有部分抗菌剂;

工作时,在配制第二混合物时,先后将海藻酸钠与柠檬酸投入到第一混合物中,避免两者同步加入时,引起海藻酸钠与柠檬酸之间的反应,导致第二混合物中产生絮状沉淀物,致使部分银离子抗菌剂进入到絮状沉淀物析出,导致银离子抗菌剂产生额外的损耗,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在抗菌整理剂中添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能够充分的利用该类水凝胶的温敏特性,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扎伤口之后,面料上附着的抗菌整理剂中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进一步吸收水分,出现溶胀,缓慢释放凝胶内的银离子抗菌剂,保证在面料使用的过程中,面料上的抗菌成分始终处于有效浓度之上,保证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良好,同时,抗菌整理剂中添加有低聚壳聚糖,通过低聚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以及柠檬酸之间的反应,在抗菌整理剂中形成凝胶网络,能够有效的承载银离子抗菌剂,并将银离子抗菌剂与面料结合,同时,添加的柠檬酸能够在温度升高后表现出抗菌特性,保证面料在完成制备之后,遇到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时,通过柠檬酸产生抗菌效果,避免面料在温度较高时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同时,通过添加的海藻酸钠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整抗菌整理剂的粘稠度,使抗菌整理剂更好的附着到面料上。

优选的,所述面料被分割后封装进包装袋内储存、运输;所述面料在低温下进行运输、存储,且运输、存储温度低于20℃;所述面料在进行封装前,双面喷涂医用酒精;所述面料喷涂医用酒精后,面料的含水量处于40-45%范围内;

工作时,面料在进行封装之前喷涂的医用酒精能够进一步的消杀面料表面沾附的细菌,避免面料在存储的过程中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同时,在面料被取出用于包扎时,面料表面的医用酒精能够迅速挥发,降低面料的温度,从而使面料包扎区域的皮肤以及伤口温度略微降低,减小伤口处的疼痛感,避免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导致刺激,引起病人伤口处疼痛加剧,同时,取出面料后未立即使用时,通过面料上挥发的医用酒精,能够降低面料的温度,避免温度升高导致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提前开始释放银离子抗菌剂,导致抗菌剂意外流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通过使用竹原纤维以及涤纶纤维,能够使制备得到的面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面料用作医用纱布时能够保证伤口处的透气,避免伤口被面料捂住,导致伤口处的渗出液不能及时排出,同时,导致伤口处厌氧菌繁殖,使伤口难以愈合。

2.本发明所述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弹性纤维,使面料在包扎到伤口处后,能够在体温的作用下出现小幅度的收缩,使面料紧贴到伤口上,提升伤口处带有药物的无菌纱布块与伤口的进出紧密程度,提升药物与伤口之间的接触,加快伤口愈合,同时,通过弹性纤维的收缩作用,能够避免包扎过紧对伤口的刺激以及伤口附近皮肤的压迫。

3.本发明所述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中空的弹性纤维,能够在抗菌整理时使部分抗菌整理液进入到涤纶纤维中,增加面料上抗菌成分的残留量,提升面料的抗菌效果,同时,通过抗菌整理剂中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能够使面料在接触到皮肤后,在体温作用下增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中存在的抗菌成分的释放量,提升面料使用后的抗菌效果以及抗菌效果维持时间,延长面料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面料中点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面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中:弹性纤维1、涤纶纤维2、抗菌整理剂21、点印3、竹原纤维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所述面料由35-40份的竹原纤维4、20-30份的涤纶纤维2和10-20份的弹性纤维1混纺织造,织造完成后使用抗菌整理剂2进行后整理;所述弹性纤维1为超细旦的高收缩聚酯纤维;所述弹性纤维1能够在35℃-40℃温度范围内出现小幅度的收缩;所述竹原纤维4、涤纶纤维2与弹性纤维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面料上通过经纬线之间的交织,形成均匀分布的凸起点;

其中,面料中含有的竹原纤维4自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同时,竹原纤维4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臭功能,当本面料用于医院中病人伤口包扎的纱布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提升面料自身的抗菌、抑菌性能,避免细菌自身,防止伤口受到感染,同时,由于竹原纤维4的特性,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避免包扎伤口处空气不流通,导致伤口渗出液、皮肤分泌的汗液积聚,影响到伤口处的肉芽组织生长,降低伤口愈合速度,同时,避免面料在伤口处形成缺氧的局部封闭空间,引起厌氧菌感染,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或者加重病情;同时,面料中的涤纶纤维2模量高、强度高、保形性好,混纺制备得到面料后,能够有效的提升面料的强度,避免面料在座位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面料出现撕裂断裂,影响到面料的使用,同时,面料中的弹性纤维1由超细旦的高收缩聚酯纤维制成,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为尽快愈合创面,伤口处的组织内的血液供给增加,血流循环速度加快,导致伤口附近的皮肤温度小幅升高,在伤口处相对较高的体温作用下,弹性纤维1发生小幅度的收缩,使包扎完成的面料相对收紧,从而挤压面料下方的敷料药物或者固定药物的无菌纱布块,使其更加紧贴在伤口表面,增加药物与伤口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伤口处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加速伤口愈合,同时,通过弹性纤维1的收缩作用,无需在面料包扎时,通过直接收紧面来保证无菌纱布包与伤口的紧贴,避免包扎时收紧过度,导致面料过于绷紧,挤压伤口处组织,使伤口处血液循环受阻,影响伤口恢复,同时,包扎时将面料过于收紧,还会增加面料或者无菌纱布块对伤口的刺激,造成病人伤口处的疼痛加剧以及影响伤口恢复,同时,面料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时,能够在面料与伤口及皮肤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空隙,便于面料中浸染的抗菌剂挥发并接触到皮肤表面,提升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同时,面料通过凸起点在皮肤表面西方陈的微小空隙,能够保证皮肤分泌的汗液以及伤口渗出液能够在空隙中借助毛细作用被分散,避免汗液与伸出液积聚,同时,在汗液与渗出液分散后两者相对分布面积增大,能够加快面料对汗液与渗出液吸收、引导的速度,促进面料对汗液与伸出液的排出速度,避免汗液与渗出液积聚,影响伤口恢复以及滋生细菌;

所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竹原纤维4纺丝,制得纱线一,将涤纶纤维2与弹性纤维1按比例混合纺丝,制得纱线二;所述纱线一与纱线二的成捻方向不同;

s2:将s1步骤中制得的纱线一与纱线二混纺,制成半成品面料;

其中,由于纱线一与纱线二之间的成捻方向不同,在制成面料之后,面料表面的纤维倾斜方向相同,光泽度较好,面料较松厚柔软,使用时,能够避免面料硬度较大导致伤口受到刺激,引起伤口疼痛的问题,提升病人使用面料包扎伤口时,伤口处的舒适程度;

s3:将s2步骤中制得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抗菌后整理,得到成品面料;所述抗菌后整过浸染的方式进行整理;

其中,通过抗菌剂整理剂对面料进行抗菌整理,能够在实现面料抗菌效果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序,降低生产难度,同时,对面料使用浸染的方式进行抗菌整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抗菌整理的效果,提升抗菌整理剂2对面料的渗透深度,提升抗菌整理剂2在面料上存在的数量;

s4:将s3步骤中经过抗菌后整理的面料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使用低强度的紫外线对面料的双面进行照射;

其中,在面料进行烘干时,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能够进一步清除面料在生产过程中沾染的病菌,同时,避免具有抗菌剂抗性的病菌存活下来,造成面料上细菌含量超标,同时,在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2中的部分成分发生光固化反应,增加抗菌整理剂2与面料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抗菌整理剂2在面料上的留存数量,提升面料经过抗菌整理后的抗菌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料烘干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进行;所述烘干温度为25℃-30℃,且烘干过程中通过风扇保证气流快速流动;所述烘干过程中持续监测面料,含水量,当面料含水量为35-40%时停止烘干;

工作时,低温烘干面料时,在抗菌整理剂2中的成分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降低抗菌整理剂2内抗菌成分的丧失,同时,通过低温烘干过程,相对降低烘干速度,延长烘干时间,提升抗菌整理剂2与面料结合强度,避免抗菌整理剂2内的抗菌成分与水分一起蒸发,导致面料上的抗菌成分不足,影响到面料抗菌整理的效果,同时,通过控制面料烘干后的防水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烘干目标,相对缩短烘干时间,同时,烘干后的面料含水量相对较高,面料的表面受到抗菌整理剂2的湿润作用,面料的表面相对面料干燥状态较为光滑,减小面料表面的粗糙度,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扎时,能够降低面料接触伤口时,对伤口的刺激程度,减小伤口包扎时的疼痛感,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同时,由于面料在抗菌整理剂2的作用下含水量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面料上的抗菌整理剂2中的抗菌成分能够更快的渗透并接触到伤口以及伤口附近的皮肤表面上,加快面料抗菌、抑菌效果在包扎后生效的速度,避免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的细菌进入到伤口中,造成伤口感染,同时,由于面料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之后,面料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湿润的小空间,巴林与面料上的抗菌整理剂2中的抗菌成分挥发与渗透,提升面料的抗菌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纱线一与纱线二混纺制成半成品面料后,面料使用超声波复合工艺处理;所述超声处理过程中,超声焊接头与面料的接触面为密集的点阵形状;

工作时,面料在经过超声复合工艺处理后,由于超声焊接头为密集点阵形状,因此,面料的表面产生均匀分布的点印3,且点印3相对面料表面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处于凹陷状态,因此,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之后,面料中的弹性纤维1在病人体温作用下出现小幅收缩时,面料表面的凸起点与点印3能够更好的与皮肤表面之间形成空隙,避免在面料受到弹性纤维1收缩影响而收紧之后,面料表面存在的凸起点陷入到皮肤中,导致面料与皮肤表面紧贴,不能形成空隙的情况出现,影响到面料上抗菌整理剂2内的抗菌成分向皮肤方向扩散,同时,面料在经过超声复合工艺处理之后,面料上的点印3位置处,组成面料的三种纤维被压合在一起,因此,在弹性纤维1受热开始收缩时,带动涤纶纤维2与竹原纤维4发生弯曲,从而使面料整体发生微小的收缩变形,提升面料包扎后的收紧程度,促进伤口处的无菌纱布块与伤口之间紧贴,提升药物与伤口之间的作用效果,同时,三种纤维在点印3处被压合在一起,能够保证在弹性纤维1出现收缩时,弹性纤维1能够充分的带动竹原纤维4和涤纶纤维2,避免弹性纤维1收缩时与竹原纤维4以及涤纶纤维2之间出现滑移,导致弹性纤维1收缩时,不能带动面料整体出现收缩,使面料包扎后收紧效果不佳,不能使面料向着伤口处紧贴。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涤纶纤维2为中空纤维;所述抗菌剂能够进入到涤纶纤维2内部;所述面料进行抗菌整理时采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染;

工作时,由于涤纶纤维2为中空纤维,在面料进行抗菌整理时,有部分抗菌整理剂2能够进入到涤纶纤维2内部,在后续面料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涤纶纤维2内的抗菌整理剂2干燥速度相对面料表面较慢,能够残留更多的抗菌整理剂2,提升面料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延缓面料上抗菌整理剂2中抗菌成分损失的速度,在允许范围内延长面料的使用时间,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在面料进行抗菌整理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染,能够提升抗菌整理剂2进入到涤纶纤维2中的速率以及涤纶纤维2中进入抗菌整理剂2的数量,提升抗菌整理剂2对面料的渗透深度,从而保证面料在烘干后,面料上残留的抗菌整理剂2的数量,提升面料的抗菌整理效果,同时,使用超声波辅助浸染时,超声波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2中的成分分布均匀,保证面料各处经过抗菌整理后,存在的抗菌整理剂2数量相同,避免面料上由于抗菌整理剂2中有效成分分布不均,从而出现的抗菌效果薄弱区,影响到面料的在使用过程中的抗菌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抗菌整理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低聚壳聚糖40-45份、海藻酸钠5-8份、银离子抗菌剂2-3份、柠檬酸3.3-3.75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5-10份;

所述抗菌整理剂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半数的银离子抗菌剂与低聚壳聚糖在干燥状态下充分混合,之后,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a2:将柠檬酸投入到容器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柠檬酸溶解,得到第一溶液;将海藻酸钠投入到容器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海藻酸钠溶解,得到第二溶液;

a3:在a1步骤的基础上,保持持续搅拌状态,将a2步骤中制得的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缓慢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完毕后,再将第一溶液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加入完毕后,继续保持搅拌状态;

a4:在a3步骤的基础上,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与剩余量的银离子抗菌剂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之后,调整所得液体的ph值为7.35-7.45,得到成品的抗菌整理剂2;

所述成品抗菌整理剂2外观表现为具有一定粘稠度的可流动液体;所述成品抗菌剂中存在少量的网格状凝胶结构;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在成品抗菌整理剂2中均匀分布,且载有部分抗菌剂;

工作时,在配制第二混合物时,先后将海藻酸钠与柠檬酸投入到第一混合物中,避免两者同步加入时,引起海藻酸钠与柠檬酸之间的反应,导致第二混合物中产生絮状沉淀物,致使部分银离子抗菌剂进入到絮状沉淀物析出,导致银离子抗菌剂产生额外的损耗,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在抗菌整理剂2中添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能够充分的利用该类水凝胶的温敏特性,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扎伤口之后,面料上附着的抗菌整理剂2中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进一步吸收水分,出现溶胀,缓慢释放凝胶内的银离子抗菌剂,保证在面料使用的过程中,面料上的抗菌成分始终处于有效浓度之上,保证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良好,同时,抗菌整理剂2中添加有低聚壳聚糖,通过低聚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以及柠檬酸之间的反应,在抗菌整理剂2中形成凝胶网络,能够有效的承载银离子抗菌剂,并将银离子抗菌剂与面料结合,同时,添加的柠檬酸能够在温度升高后表现出抗菌特性,保证面料在完成制备之后,遇到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时,通过柠檬酸产生抗菌效果,避免面料在温度较高时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同时,通过添加的海藻酸钠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整抗菌整理剂2的粘稠度,使抗菌整理剂2更好的附着到面料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料被分割后封装进包装袋内储存、运输;所述面料在低温下进行运输、存储,且运输、存储温度低于20℃;所述面料在进行封装前,双面喷涂医用酒精;所述面料喷涂医用酒精后,面料的含水量处于40-45%范围内;

工作时,面料在进行封装之前喷涂的医用酒精能够进一步的消杀面料表面沾附的细菌,避免面料在存储的过程中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同时,在面料被取出用于包扎时,面料表面的医用酒精能够迅速挥发,降低面料的温度,从而使面料包扎区域的皮肤以及伤口温度略微降低,减小伤口处的疼痛感,避免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导致刺激,引起病人伤口处疼痛加剧,同时,取出面料后未立即使用时,通过面料上挥发的医用酒精,能够降低面料的温度,避免温度升高导致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提前开始释放银离子抗菌剂,导致抗菌剂意外流失。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由于竹原纤维4的特性,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面料中的涤纶纤维2模量高、强度高、保形性好,能够有效的提升面料的强度,同时,面料中的弹性纤维1由超细旦的高收缩聚酯纤维制成,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在伤口处相对较高的体温作用下,弹性纤维1发生小幅度的收缩,使包扎完成的面料相对收紧,从而挤压面料下方的敷料药物或者固定药物的无菌纱布块,使其更加紧贴在伤口表面,同时,面料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能够在面料与伤口及皮肤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空隙;由于纱线一与纱线二之间的成捻方向不同,在制成面料之后,面料表面的纤维倾斜方向相同,光泽度较好,面料较松厚柔软;在面料进行烘干时,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进一步清除面料在生产过程中沾染的病菌,同时,在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2中的部分成分发生光固化反应;烘干后的面料含水量相对较高,面料的表面受到抗菌整理剂2的湿润作用,面料的表面相对面料干燥状态较为光滑,减小面料表面的粗糙度,同时,由于面料在抗菌整理剂2的作用下含水量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伤口后,面料上的抗菌整理剂2中的抗菌成分能够更快的渗透并接触到伤口以及伤口附近的皮肤表面上,同时,由于面料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在使用面料包扎之后,面料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湿润的小空间;面料在经过超声复合工艺处理后,由于超声焊接头为密集点阵形状,因此,面料的表面产生均匀分布的点印3,且点印3相对面料表面上在混纺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点处于凹陷状态,同时,面料上的点印3位置处,组成面料的三种纤维被压合在一起,因此,在弹性纤维1受热开始收缩时,带动涤纶纤维2与竹原纤维4发生弯曲,从而使面料整体发生微小的收缩变形;由于涤纶纤维2为中空纤维,在面料进行抗菌整理时,有部分抗菌整理剂2能够进入到涤纶纤维2内部;在抗菌整理剂2中添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干粉,能够充分的利用该类水凝胶的温敏特性,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扎伤口之后,面料上附着的抗菌整理剂2中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类水凝胶进一步吸收水分,出现溶胀,缓慢释放凝胶内的银离子抗菌剂,同时,抗菌整理剂2中添加有低聚壳聚糖,通过低聚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以及柠檬酸之间的反应,在抗菌整理剂2中形成凝胶网络;面料在进行封装之前喷涂的医用酒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