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1-12 13:01:33|249|起点商标网
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涂胶作业中,有双面涂胶机例如对胶合板/模板等涂胶,也有单面涂胶机。双辊涂胶机主要由上下涂胶辊及胶槽等组成,下涂胶辊下部浸于胶槽内,上涂胶辊的胶液由下涂胶辊传递。单板从两涂胶辊中间通过时,与涂胶辊接触使辊筒上的胶液涂覆在单板的上下表面。涂胶量的大小主要靠调整上下涂胶辊的间隙和上涂胶辊的压力。单板越厚、越窄,辊筒对单板的压力越大,涂胶量越小。然而,在双面涂胶机中,其贴装作业需要后续实施,拖延时间过长的话容易导致胶水固化,此后再进行贴装,会影响贴装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提高后续贴装牢固性的自动化涂胶系统。

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包括贮胶箱、驱动机构、上盖组件、挤胶组件与翻转组件,贮胶箱内形成有贮胶腔,贮胶箱的外壁凸设有安装板,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上盖组件包括盖板、压持板、吸附板与上真空泵,盖板的顶部连接于驱动机构上,压持板与吸附板相邻设置于盖板的底面上,上真空泵安装于盖板的上表面并与吸附板连接,挤胶组件设置于贮胶腔内,挤胶组件包括囊套、出胶网板、密封板与顶持板,囊套设置于贮胶箱的贮胶腔内,出胶网板的周缘固定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位于出胶网板的下方,囊套的顶部周缘连接于出胶网板的周缘,囊套的底部周缘连接于密封板上,囊套内收容有胶水,顶持板位于密封板的下方,顶持板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顶持板的底部凸伸有顶持臂,顶持臂与驱动机构连接,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板、涂胶网板与抽拉电机,翻转电机安装于贮胶箱的侧壁上,翻转板安装于贮胶腔的上部并与翻转电机连接,涂胶网板滑动地插设于贮胶箱的侧壁中,抽拉电机与涂胶网板连接以驱动涂胶网板抵持于翻转板的边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贮胶箱的相邻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翻转电机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为l形,抽拉电机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翻转组件还包括下真空泵,下真空泵安装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下真空泵上凸设有连接管,连接管转动地插设于贮胶箱的侧壁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翻转板上邻近涂胶网板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同轴固定于连接管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翻转板内部形成有空腔,翻转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吸附微孔,转轴内形成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空腔与下真空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囊套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其由柔性材料制成,囊套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囊套的下端开口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囊套的下端开口直径小于密封板的长度,出胶网板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圆孔,贮胶箱远离驱动机构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穿出狭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涂胶网板滑动地穿设于穿出狭槽内,涂胶网板远离抽拉电机的一侧边缘密闭地抵持于翻转板的边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吸附板内形成有内腔,吸附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吸附圆孔,上真空泵与吸附板的内腔连通,压持板与吸附板分别对准翻转板与涂胶网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抽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连接于涂胶网板上,连接板的厚度大于涂胶网板的厚度。

所述自动化涂胶系统在使用时,翻转板的下表面吸附定位下模板,例如模具板等。吸附板的下表面吸附定位上模板,抽拉电机拉持涂胶网板移出贮胶箱外,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下移,以使得压持板压持于翻转板上并使得吸附板带动上模板下移至翻转板的一侧,即移动至涂胶网板原先的位置,驱动机构同时利用顶持臂驱动顶持板上移,以带动密封板向上挤压囊套,使得囊套内的胶水上移并对吸附板上的上模板及翻转板上的下模板进行同步涂胶(即利用胶水液面粘湿)。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下移。然后,抽拉电机驱动涂胶网板移动进入贮胶箱内并抵持于翻转板的边缘,涂胶网板的上表面支撑定位工件板(利用机械手将工件板放置与涂胶网板上),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再次下移,以使得吸附板带动上模板粘贴于工件板的上表面上(由于工件板的抵持,上模板不能与翻转板平齐,上模板的高度位置高于翻转板,因此此时压持板与翻转板相互间隔设置),驱动机构同时利用顶持臂驱动顶持板带动密封板挤压囊套,以使得囊套内的胶水上移以对工件板的下表面进行涂胶。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带动上模板与工件板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下移。之后,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板翻转度,以使得下模板翻转对准吸附板上的工件板,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单独下移,以使得工件板的下表面(在上一步骤中浸湿涂布了胶水)按压于下模板上,以将下模板粘接固定于工件板的下表面,从而完成了涂胶与贴装的作业,由于在涂胶后及时进行了贴胶作业,因此避免了胶水固化后的贴装,提高了贴装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化涂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化涂胶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自动化涂胶系统的再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贮胶箱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例如,所述自动化涂胶系统包括贮胶箱、驱动机构、上盖组件、挤胶组件与翻转组件,贮胶箱内形成有贮胶腔,贮胶箱的外壁凸设有安装板。例如,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上盖组件包括盖板、压持板、吸附板与上真空泵,盖板的顶部连接于驱动机构上,压持板与吸附板相邻设置于盖板的底面上。例如,上真空泵安装于盖板的上表面并与吸附板连接,挤胶组件设置于贮胶腔内,挤胶组件包括囊套、出胶网板、密封板与顶持板,囊套设置于贮胶箱的贮胶腔内。例如,出胶网板的周缘固定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位于出胶网板的下方。例如,囊套的顶部周缘连接于出胶网板的周缘,囊套的底部周缘连接于密封板上,囊套内收容有胶水,顶持板位于密封板的下方,顶持板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例如,顶持板的底部凸伸有顶持臂,顶持臂与驱动机构连接,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板、涂胶网板与抽拉电机,翻转电机安装于贮胶箱的侧壁上。例如,翻转板安装于贮胶腔的上部并与翻转电机连接,涂胶网板滑动地插设于贮胶箱的侧壁中,抽拉电机与涂胶网板连接以驱动涂胶网板抵持于翻转板的边缘上。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自动化涂胶系统,包括贮胶箱10、驱动机构20、上盖组件30、挤胶组件40与翻转组件50,贮胶箱10内形成有贮胶腔,贮胶箱10的外壁凸设有安装板15,驱动机构20安装于安装板15上,上盖组件30包括盖板31、压持板32、吸附板33与上真空泵(图未示),盖板31的顶部连接于驱动机构20上,压持板32与吸附板33相邻设置于盖板31的底面上,上真空泵安装于盖板31的上表面并与吸附板33连接,挤胶组件40设置于贮胶腔内,挤胶组件40包括囊套41、出胶网板42、密封板43与顶持板44,囊套41设置于贮胶箱10的贮胶腔内,出胶网板42的周缘固定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43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密封板43位于出胶网板42的下方,囊套41的顶部周缘连接于出胶网板42的周缘,囊套41的底部周缘连接于密封板43上,囊套41内收容有胶水,顶持板44位于密封板43的下方,顶持板44的周缘滑动地抵持于贮胶腔的周壁上,顶持板44的底部凸伸有顶持臂441,顶持臂441与驱动机构20连接,翻转组件50包括翻转电机51、翻转板52、涂胶网板53与抽拉电机54,翻转电机51安装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上,翻转板52安装于贮胶腔的上部并与翻转电机51连接,涂胶网板53滑动地插设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中,抽拉电机54与涂胶网板53连接以驱动涂胶网板53抵持于翻转板52的边缘上。

例如,所述自动化涂胶系统在使用时,翻转板52的下表面吸附定位下模板,例如模具板等。吸附板33的下表面吸附定位上模板,抽拉电机54拉持涂胶网板53移出贮胶箱10外,驱动机构20驱动上盖组件30下移,以使得压持板32压持于翻转板52上并使得吸附板33带动上模板下移至翻转板52的一侧,即移动至涂胶网板53原先的位置,驱动机构20同时利用顶持臂441驱动顶持板44上移,以带动密封板43向上挤压囊套41,使得囊套41内的胶水上移并对吸附板33上的上模板及翻转板52上的下模板进行同步涂胶(即利用胶水液面粘湿)。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30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40下移。然后,抽拉电机54驱动涂胶网板53移动进入贮胶箱10内并抵持于翻转板52的边缘,涂胶网板53的上表面支撑定位工件板(利用机械手将工件板放置与涂胶网板53上),驱动机构20驱动上盖组件30再次下移,以使得吸附板33带动上模板粘贴于工件板的上表面上(由于工件板的抵持,上模板不能与翻转板52平齐,上模板的高度位置高于翻转板52,因此此时压持板32与翻转板52相互间隔设置),驱动机构20同时利用顶持臂441驱动顶持板44带动密封板43挤压囊套41,以使得囊套41内的胶水上移以对工件板的下表面进行涂胶。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30带动上模板与工件板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40下移。之后,翻转电机51驱动翻转板52翻转180度,以使得下模板翻转对准吸附板33上的工件板,驱动机构20驱动上盖组件30单独下移,以使得工件板的下表面(在上一步骤中浸湿涂布了胶水)按压于下模板上,以将下模板粘接固定于工件板的下表面,从而完成了涂胶与贴装的作业,由于在涂胶后及时进行了贴胶作业,因此避免了胶水固化后的贴装,提高了贴装的牢固性。

例如,为了便于安装抽拉电机54与翻转电机51,贮胶箱10的相邻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18,翻转电机51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18为l形,抽拉电机54安装于第二安装架18上。翻转组件50还包括下真空泵(图未示),下真空泵安装于翻转电机51的输出轴上,下真空泵上凸设有连接管,连接管转动地插设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中。翻转板52上邻近涂胶网板53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转轴535,转轴535同轴固定于连接管的端部。翻转板52内部形成有空腔,翻转板52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吸附微孔例如吸附孔。转轴535内形成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空腔与下真空泵。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18,从而方便安装翻转电机51与抽拉电机54,而通过设置下真空泵,进而便于翻转板52的下表面吸附定位下模板。

例如,为了便于挤压胶水上升或者释放胶水下降,囊套4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其由柔性材料制成,囊套41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囊套41的下端开口直径。囊套41的下端开口直径小于密封板43的长度。即囊套41的下端开口面积较小,小于密封板43的表面积。出胶网板42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圆孔,贮胶箱10远离驱动机构20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穿出狭槽16。涂胶网板53滑动地穿设于穿出狭槽16内,涂胶网板53远离抽拉电机54的一侧边缘密闭地抵持于翻转板52的边缘上。吸附板33内形成有内腔,吸附板33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吸附圆孔,上真空泵与吸附板33的内腔连通,压持板32与吸附板33分别对准翻转板52与涂胶网板53。抽拉电机54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连接板545,连接板545的端部连接于涂胶网板53上,连接板545的厚度大于涂胶网板53的厚度。通过设置连接板545的厚度,从而使得连接板545不能进入贮胶箱10内,继而便于涂胶网板53的定位,即连接板545的端部抵持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上即代表涂胶网板53抵止于翻转板52的边缘上。通过设置囊套41的上大下小的形态,从而可以使得囊套41的胶水能够全面上升并浸湿翻转板52下表面的下模板上,并浸湿涂胶网板53移出后其位置上的上模板,使得上模板与下模板能够全面浸润涂胶。而囊套41的下部小开口被密封板43所封闭,密封板43上升即可较为容易地使得胶水的上液面上升溢出出胶网板42,因为渐缩的囊套41能够减小其体积。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实现涂胶作业,翻转板52的下表面用于吸附定位下模板(即先旋转翻转板52的下表面朝上以吸附定位下模板,再翻转180度至朝下以回复原来状态),吸附板33的下表面用于吸附定位上模板,抽拉电机54用于拉持涂胶网板53移出贮胶箱10外并利用涂胶网板53的端部封闭穿出狭槽16,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上盖组件30下移,以使得压持板32压持于翻转板52上并使得吸附板33带动上模板下移至翻转板52的一侧,驱动机构20同时利用顶持臂441驱动顶持板44上移,以带动密封板43向上挤压囊套41,使得囊套41内的胶水上移并对吸附板33上的上模板及翻转板52上的下模板进行同步浸润涂胶作业。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30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40下移。然后,抽拉电机54用于驱动涂胶网板53移动进入贮胶箱10内并抵持于翻转板52的边缘,涂胶网板53的上表面用于支撑定位工件板(利用机械手将工件板放置于涂胶网板53上),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上盖组件30再次下移,以使得吸附板33带动上模板粘贴于工件板的上表面上,驱动机构20同时利用顶持臂441驱动顶持板44带动密封板43挤压囊套41,以使得囊套41内的胶水上移以对工件板的下表面进行涂胶。此后,驱动机构驱动上盖组件30带动上模板与工件板上移,并驱动挤胶组件40下移。之后,翻转电机51用于驱动翻转板52翻转180度(由于此时胶囊的胶水下降了位置,因此翻转板52向下再向一侧翻转,其并不会碰到胶水的上表面。可以理解,翻转板52也可以仅向上翻转再向一侧翻转,此时胶水的上表面高低对翻转板52的翻转无影响),以使得下模板翻转对准吸附板33上的工件板,驱动机构20还用于驱动上盖组件30单独下移,以使得工件板的下表面(在上一步骤中浸湿涂布了胶水)按压于下模板上,以将下模板粘结固定于工件板的下表面,从而完成了涂胶与贴装的作业,

由于在涂胶后及时进行了贴装,因此避免了胶水固化后的贴装,提高了贴装的牢固性。通过设置囊套41的上大下小,从而可以使得囊套41的胶水能够全面上升并浸湿翻转板52下表面的下模板上,并浸湿涂胶网板53移出后其位置上的上模板,使得上模板与下模板能够全面浸润。而囊套41的下部小开口被密封板43所封闭,密封板43上升即可较为容易地使得胶水的上液面上升,因为渐缩的囊套41能够减小其体积。另外,通过上盖组件30下移并通过挤胶组件40上移,从而实现了上模板的粘附与工件板的下表面的浸润胶水两种功效,一举两得,提高了涂胶效率,而且采用胶水液面浸润的方式涂胶,其涂胶均匀度较好。顶持板的上限是出胶网板,当顶持板抵持至出胶网板的底面时,胶水的液面已经上升至涂胶网板的上表面处。

例如,为了便于驱动上盖组件30的下移动作与挤胶组件40的上移动作同步,并便于在有需要时单独驱动上盖组件30下移,即提高驱动方式的多样性,贮胶箱10远离抽拉电机54的一侧侧壁的下部凹设有两个纵向导槽14,两个纵向导槽14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驱动机构20包括导向架25、驱动组件28、上螺纹柱24、下螺纹柱26与两个半环螺纹部27,导向架25包括套圈251、两个引导臂252、两个抵持板253与一个凹板254,套圈251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连杆255,两个引导臂252的端部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连杆255的端部,两个引导臂252的远离连杆255的一端分别滑动地插设于两个纵向导槽14内,两个抵持板253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杆255的中部,两个抵持板253远离连杆255的一端滑动地抵持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上,凹板254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抵持板253的下侧,凹板254的一端滑动抵持于贮胶箱10的侧壁上,凹板254远离贮胶箱10的一侧凹设有半圆槽256。顶持臂441为l形。顶持臂441的中部设置有切换气缸29,切换气缸29的输出轴的顶端固定于凹板254的底部。

例如,盖板31的顶部固定有l形的下压臂315。安装板15的端部开设有圆形穿孔。驱动组件28包括l形架281、伺服电机282、驱动齿轮283、螺纹筒284与从动齿轮285,l形架281安装于安装板15上,伺服电机282安装于l形架281的顶端,驱动齿轮283安装于伺服电机282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285转动地支撑于安装板15的上表面,从动齿轮285的中心贯通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对准安装板15的圆形穿孔,螺纹筒284通过连接环(图未示)固接于从动齿轮285的底部,螺纹筒284挡止于安装板15的下表面。上螺纹柱24的顶端连接于下压臂315远离盖板31的一端,上螺纹柱24的下部活动穿设于从动齿轮285的圆形孔中,上螺纹柱24的下端螺合于螺纹筒284内。贮胶箱10的侧壁上还凸设有限位架(图未示),限位架向上凸伸并夹持下压臂315的中部,以使得下压臂315仅能沿竖直方向升降,限位架可以避免下压臂315的旋转动作。下螺纹柱26的底端固定于顶持臂441远离顶持板44的一端,下螺纹柱26的顶端朝上螺纹柱24延伸,下螺纹柱26与下螺纹柱26同轴设置。两个半环螺纹部27的顶端分别通过扭簧连接于螺纹筒284的相对两侧,两个半环螺纹部27相对设置并螺合于下螺纹柱26的顶端,两个半环螺纹部27位于凹板254的半圆槽256内。套圈251滑动地套箍于两个半环螺纹部27外,半环螺纹部27的底端周缘凸设有环形挡条275,用于挡止套圈251从下脱出两个半环螺纹部27。上螺纹柱24的螺纹旋向与下螺纹柱26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在需要利用上盖组件30下压并使挤胶组件40上升时,伺服电机282驱动该驱动齿轮283带动从动齿轮285旋转,继而迫使螺纹筒284带动两个半环螺纹部27旋转,螺纹筒284迫使上螺纹柱24带动上盖组件30下压,两个半环螺纹部27迫使下螺纹柱26带动挤胶组件40上移,从而实现了上盖组件30与挤胶组件40的相向移动,或者相互远离。而顶持板44受到贮胶箱10内壁的限制,能够防止顶持臂的旋转,使得其仅能够升降。而当需要上盖组件30单独下移时,切换气缸29用于驱动导向架25带动套圈251上移至螺纹筒284上以释放两个半环螺纹部27,两个半环螺纹部27在扭簧的带动下旋转释放下螺纹柱26,以使得驱动组件28单独驱动上螺纹柱旋转,从而实现了对上盖组件30的单独驱动。通过巧妙地设置两个半环螺纹部27,从而可以利用套圈251的上下移动,以套箍两个半环螺纹部27套合下螺纹柱26以驱动挤胶组件40,或者释放下螺纹柱26以释放挤胶组件40,从而提高驱动的方便性。而且导向架25能够对套圈251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即可以提高传动的移动的平稳性。两个半环螺纹部翻转套箍于下螺纹柱一开始的螺合不太顺畅,但通过螺纹筒带动两个半环螺纹部旋转后,可以使得两个半环螺纹部逐渐与下螺纹柱顺滑螺合。例如,贮胶箱的底部内周缘形成有凸条,用于限制顶持板的下极限位置,防止顶持板脱出。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电机盖板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