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茧蜂高效繁殖装置及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科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茧蜂高效繁殖装置及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茧蜂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害虫寄生性天敌资源,它们不仅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可有效控制农林果蔬等重要害虫,对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茧蜂种类多分布广,据估计,全世界已知种类10000种以上,已有200多种成功被人工饲养繁殖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茧蜂的人工繁殖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成本来源,其繁殖技术的难点也在于高效繁殖,茧蜂为全变态类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卵与幼虫在寄主体内渡过,寄主幼虫饲养相对简单,关键是茧蜂成虫产卵如何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茧蜂高效繁殖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取卵效率和取卵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茧蜂高效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六面体的箱体骨架和包覆在箱体骨架外的防护滤网,两个竖直的、相互平行的箱体骨架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之间设置有一寄主盒,所述寄主盒包括两根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传动辊,两根传动辊之间牵引有一网状的牵引带,所述牵引带与各防护滤网之间围成一活动区,所述牵引带与两个安装架之间围成一操作区,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一连通操作区的操作口;
本茧蜂高效繁殖装置还包括一寄主夹,所述寄主夹包括相互平行的寄主格网一和寄主格网二,所述寄主夹插设在操作区内时,寄主格网一和寄主格网二能够分别贴近牵引带两个平直面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寄主格网一的一端具有一把持槽,所述寄主格网一的另一端与寄主格网二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铰接片,所述寄主格网二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块与寄主格网二垂直的支撑片,所述铰接片同时与寄主格网一和寄主格网二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带的两个环形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橡胶材质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传动辊的周面接触。
进一步的,两个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中一根传动辊一侧的驱赶辊,所述驱赶辊上具有刷毛;两个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另一根传动辊一侧的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上开设有一贯穿置物板上端面的水槽,所述水槽内埋设有海绵材质的吸水块,所述置物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防护滤网之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均与水槽的底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骨架其中一个平直面的防护滤网上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处连接有一筒状的软质布袋。
本发明优点在于茧蜂产卵箱采用非接触式人工取卵方式,在温光湿环境优化控制条件下,非接触人工取卵,不仅有效减少跑蜂伤蜂,而且明显提高繁蜂工作效率。另外,该茧蜂产卵箱比现有一般产卵笼体积大一倍以上,提高茧蜂活动空间,还有利于提高茧蜂繁殖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茧蜂产卵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防护滤网和牵引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赶辊和传动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寄主夹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寄主夹位于寄主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寄主夹插入寄主盒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寄主夹插入寄主盒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骨架;11、防护滤网;2、安装架;3、寄主盒;31、传动辊;32、牵引带;33、活动区;34、操作区;35、操作口;36、连接条;4、寄主夹;41、寄主格网一;42、寄主格网二;43、把持槽;44、铰接片;45、支撑片;51、驱赶辊;52、置物板;53、水槽;54、进水管;55、出水管;6、软质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呈六面体的箱体骨架1和包覆在箱体骨架1外的防护滤网11,两个竖直的、相互平行的箱体骨架1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架2,两个安装架2之间设置有一寄主盒3,寄主盒3包括两根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2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传动辊31,两根传动辊31之间牵引有一网状的牵引带32,牵引带32与各防护滤网11之间围成一活动区33,牵引带32与两个安装架2之间围成一操作区34,安装架2上开设有一连通操作区34的操作口35;
本茧蜂高效繁殖装置还包括一寄主夹4,寄主夹4包括相互平行的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寄主夹4插设在操作区34内时,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能够分别贴近牵引带32两个平直面的内侧面上。
寄主格网一41的一端具有一把持槽43,寄主格网一41的另一端与寄主格网二42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铰接片44,寄主格网二4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块与寄主格网二42垂直的支撑片45,铰接片44同时与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铰接。
牵引带32的两个环形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橡胶材质的连接条36,连接条36与传动辊31的周面接触。
两个安装架2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中一根传动辊31一侧的驱赶辊51,驱赶辊51上具有刷毛;两个安装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另一根传动辊31一侧的置物板52,置物板52上开设有一贯穿置物板52上端面的水槽53,水槽53内埋设有海绵材质的吸水块,置物板5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防护滤网11之外的进水管54和出水管55,进水管54的出水端和出水管55的进水端均与水槽53的底部相通。
箱体骨架1其中一个平直面的防护滤网11上具有一缺口,缺口处连接有一筒状的软质布袋6。
该茧蜂繁殖箱可单体实现茧蜂繁殖,也可2个或3个一组实现合体茧蜂繁殖以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单个茧蜂繁殖箱体积为:长100cm、宽80cm、高60m。木料材质的箱体骨架1,包围箱体骨架1六个平直面的防护滤网11均为60~80目的纱网。箱体骨架1与纱网间无缝密接,防止茧蜂成虫钻缝挤死。该茧蜂繁殖箱制作木料不能有异味,使用前用蜂蜜水浸泡,便于茧蜂接受。
牵引带32也是纱网结构,40目左右,其呈筒状,两个周边处分别连接连接条36,连接条36为软质材料,连接条36与传动辊31压紧,使牵引带32和传动辊31形成一输送带结构,其一侧设置驱赶辊51,驱赶辊51上的刷毛贴紧牵引带32外侧面,其另一侧设置一置物板52,置物板52上的水槽53内填充可吸水的海绵,置物板52两端的进水管54和出水管55分别连接水源和储水箱,进水管54一端的可连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龙头,能够连续的对水槽53内的海绵进行供水,供水压力以不溢出海绵之外、且能够确保水的循环为前提。置物架上可置部分食物,通过软质布袋6送入。
牵引带32与安装架2侧面竖直面之间通过连接条36贴紧,使牵引带32外侧与防护滤网11内侧之间形成通气、透光、当能够防止茧蜂逃逸的活动区33,活动区33与操作区34之间分隔。
非接触式人工取卵
操作口35位于箱体骨架1中下部越五分之三的位置,将寄主夹4插入寄主盒3内,即将寄主夹4插入操作区34内,插入时,使支撑片45位于把持槽43内,如图7所示,此时,铰接片44与寄主格网一41之间呈锐角,铰接片44与寄主格网二42之间呈钝角,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之间的间距较小,利于寄主夹4插入操作区34、或从操作区34内取出,而插入操作区34后,如图6所示,使铰接片44同时垂直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而支撑片45则抵靠在寄主格网一41上,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之间的间距较高,该状态下,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分别与牵引带32的两个平直面贴近,便于茧蜂产卵时刺穿牵引带32,并产卵于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上。
待位于活动区33内的茧蜂羽化、交配后准备产卵时,打开寄主夹4,将2-3龄适龄寄主幼虫或卵及适量麦麸等缓冲料均匀置于寄主夹4,需要注意的是:寄主幼虫或卵尽量置于寄主格网一41和寄主格网二42一侧,而麦麸等缓冲料则位于中部;合上寄主夹4并插于寄主夹4盒内,以便茧蜂刺穿牵引带32产卵于寄主幼虫或寄主卵内,完成寄生产卵后,取出寄主夹4,实现非接触式人工取卵,有效避免接触式人工取卵时造成的茧蜂逃逸及伤害。
产卵茧蜂驱赶毛刷
茧蜂产卵完毕寄主夹4取出前,转动其中一根传动辊31,使两根传动辊31均旋转,且牵引带32旋转,以牵引带32上部的平直段向远离驱赶辊51的一侧移动为旋转方向,同时旋转驱赶辊51,以使牵引带32与驱赶辊51上的刷毛接触时将牵引带32上的产卵茧蜂赶走或掉入箱体骨架1的底部,然后再取出寄主夹4,将被寄生产卵寄主幼虫或卵取出并转移至专用寄主幼虫饲养盒饲养。
驱赶辊51还可用于牵引带32的清理,驱赶茧蜂可以在更换寄主夹4后更换新一批的茧蜂进行产卵。牵引带32在非产卵期间作为茧蜂的歇息平台,并可以从操作区34处进行喂食。
旋转驱动辊和牵引带32还可以完成对牵引带32的清洗,以便于下一次人工取卵。
箱体骨架1底部的纱网可拆卸,或者箱体骨架1底部为抽查式结构,以使其可拆洗。软质布袋6可扎口封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