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2021-01-11 13:01:31|280|起点商标网
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各式各样的玩具车,现有的玩具车以其生动的造型、多变的功能,占领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受到孩子们喜欢。现有的玩具车一般都能够完成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动作,因此,现有的玩具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孩子童趣,使孩子既能获得乐趣也能增长见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但是现有会转弯的玩具车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大部分会转弯玩具车主要通过转向机构完成,一般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底盘上的转向电机、与转向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万向节,这种结构通常适用于遥控车或者能够自动发电的玩具车上,且该转向结构占用体积比较大,相对于体积较小的玩具车,因体积限制不太适;还有部分的会转弯玩具车通过增加转向轮来实现转向的,这样同样会增加玩具车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增加玩具车成本。

还有的就是,现有会转弯的玩具车转向花样相对简单,而使得玩具车趣味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

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其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前轮和后轮,后轮通过第一转轴枢接在车架上;车架上设有旋转板和复位结构,旋转板设在前轮与后轮之间且位于车架的底面,旋转板上端通过第二转轴枢接在车架上,旋转板上端设有受力臂;车架上设有转盘,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或通过设在车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转盘转动;转盘上设有随转盘转动后周期性地拨动受力臂而使得旋转板下端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的拨臂,旋转板下端向下转动并接触到地面后可将车架的前轮抬起,所述玩具车后端的重心位于车架前进方向几何中心轴的左侧或右侧,当车架的前轮抬起时,玩具车在后轮驱动下向左转向或向右转向;复位结构用于在受力臂不受外力情况下保持旋转板贴近车架底面。

由上可知,在实际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向前推即可,此时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当转盘上的拨臂拨动受力臂并使得旋转板下端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直到旋转板下端接触到地面后将车架的前轮抬起,车架的前轮抬起时玩具车仍向前行驶,但由于玩具车后端的重心位于车架前后方向几何中心轴的左侧或右侧,玩具车会往玩具车后端的重心所在侧转向,也即是玩具车在后轮驱动下向左转向或向右转向,当拨臂不在拨动受力臂时,旋转板在复位结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贴近车架底面;如果玩具车转向后继续前进,转盘上的拨臂周期性地再次拨动受力臂并使得旋转板下端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玩具车会再次转向,如此类推,直至玩具车的向前动能消耗完毕就会停下。综上所述,也即是如果给予玩具车足够多的向前动能,玩具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多次转向,大大提高了玩具车的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不需要额外增加转向机构或转向轮,简化了会转向玩具车的结构,并降低玩具车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转盘通过竖向轴水平地设在车架上,转盘下端面设有拨臂,受力臂位于拨臂的旋转圆周轨迹上,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下端面沿同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等弧度间距的拨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在第一转轴上的蜗杆,所述转盘为外齿轮转盘,外齿轮转盘与蜗杆之间形成蜗轮蜗杆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扭簧套在第二转轴上,扭簧的一自由端卡合在旋转板上、另一自由端卡合在车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后轮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为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第二驱动单元其中一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惯性波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在旋转板的上方且其输出轴朝下设置,转盘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转盘下端面设有拨臂,受力臂位于拨臂的旋转圆周轨迹上。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可实现多次转向,大大提高了玩具车的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不需要额外增加转向机构或转向轮,简化了会转向玩具车的结构,并降低玩具车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转向的玩具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转向的玩具车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转向的玩具车的俯视图;

图5为图5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0、车架,11、前轮,12、后轮,13、第一转轴,20、旋转板,21、第二转轴,22、受力臂,30、转盘,31、拨臂,40、扭簧,50、蜗杆,60、第二驱动单元,70、竖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底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包含”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5,一种自动转向的玩具车,其包括车架10,车架10上设有前轮11和后轮12,后轮12通过第一转轴13枢接在车架10上;

车架10上设有旋转板20和复位结构,旋转板20设在前轮11与后轮12之间且位于车架10的底面,旋转板20上端通过第二转轴21枢接在车架10上,旋转板20上端设有受力臂22;车架10上设有转盘30,第一转轴1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30转动;

转盘30上设有随转盘30转动后周期性地拨动受力臂22而使得旋转板20下端绕第二转轴21向下转动的拨臂31,旋转板20下端向下转动并接触到地面后可将车架10的前轮11抬起,所述玩具车后端的重心位于车架10前进方向几何中心轴的左侧或右侧,当车架10的前轮11抬起时,玩具车在后轮12驱动下向左转向或向右转向;复位结构用于在受力臂22不受外力情况下保持旋转板20贴近车架10底面。

由上可知,在实际使用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向前推即可,此时第一转轴1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30转动,当转盘30上的拨臂31拨动受力臂22并使得旋转板20下端绕第二转轴21向下转动,直到旋转板20下端接触到地面后将车架10的前轮11抬起,车架10的前轮11抬起时玩具车仍向前行驶,但由于玩具车后端的重心位于车架10前后方向几何中心轴的左侧或右侧,玩具车会往玩具车后端的重心所在侧转向,也即是玩具车在后轮12驱动下向左转向或向右转向,当拨臂31不在拨动受力臂22时,旋转板20在复位结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贴近车架10底面;如果玩具车转向后继续前进,转盘30上的拨臂31周期性地再次拨动受力臂22并使得旋转板20下端绕第二转轴21向下转动,玩具车会再次转向,如此类推,直至玩具车的向前动能消耗完毕就会停下。综上所述,也即是如果给予玩具车足够多的向前动能,玩具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多次转向,大大提高了玩具车的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不需要额外增加转向机构或转向轮,简化了会转向玩具车的结构,并降低玩具车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30通过竖向轴70水平地设在车架10上,转盘30下端面设有拨臂31,受力臂22位于拨臂31的旋转圆周轨迹上,第一转轴1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30转动。当拨臂31旋转到受力臂22的位置时,拨臂31会拨动受力臂22,受力臂22使得旋转板20下端绕第二转轴21向下转动。

而且,所述转盘30下端面沿同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等弧度间距的拨臂3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转盘30下端面沿同一圆周方向设有两个等弧度间距的拨臂31,从而使得转盘30一周内玩具车可以实现两次转向,如果拨臂31的数量为3个,则在转盘30一周内玩具车可以实现3次转向,以此类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在第一转轴13上的蜗杆50,所述转盘30为外齿轮转盘,外齿轮转盘与蜗杆50之间形成蜗轮蜗杆传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的是蜗轮蜗杆传动,当然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其他传动方式,例如,采用带轮传动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40,扭簧40套在第二转轴21上,扭簧40的一自由端卡合在旋转板20上、另一自由端卡合在车架10上。当拨臂31不在拨动受力臂22时,旋转板20在扭簧40作用下恢复原位并贴近车架10底面,当复位结构为弹簧时,弹簧一端固定在车架10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板20上,当然采用其他现有的复位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0上设有第二驱动单元60,所述第二驱动单元60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后轮12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后轮12分别安装在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轴13为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第二驱动单元60其中一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盘30转动。而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60为惯性波箱,惯性波箱无需提供电力动力,在将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向前推时,由于惯性波箱的作用可使得玩具车在同样外力作用下能行驶得更加远,从而使得玩具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转弯更多,更具有趣味性。当然第二驱动单元也可以为其他现有的驱动方式,例如动力波箱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通过设在车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转盘转动。这样的话,玩具车前进驱动力和转向驱动力来源不一样,可以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向前推提供玩具车前进驱动力,此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转盘转动,当转盘上的拨臂拨动受力臂并使得旋转板下端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直到旋转板下端接触到地面后将车架的前轮抬起,车架的前轮抬起时玩具车仍向前行驶,但由于玩具车后端的重心位于车架前后方向几何中心轴的左侧或右侧,玩具车会往玩具车后端的重心所在侧转向,也即是玩具车在后轮驱动下向左转向或向右转向,当拨臂不在拨动受力臂时,旋转板在复位结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贴近车架底面;如果玩具车转向后继续前进,转盘上的拨臂周期性地再次拨动受力臂并使得旋转板下端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玩具车会再次转向,如此类推,直至玩具车的向前动能消耗完毕就会停下。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在旋转板的上方且其输出轴朝下设置,转盘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转盘下端面设有拨臂,受力臂位于拨臂的旋转圆周轨迹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玩具车玩具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