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爬行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2021-01-11 11:01:57|196|起点商标网
爬行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行健身器。



背景技术:

早在两千年以前,汉朝名医华佗对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爬行动作进行模仿,整理了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运动方法--“五禽戏”,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类似动物爬行的动作可将人体的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使头部、心脏、肺等器官的位置处于几乎相同高度,对颈、肩、脊柱、内脏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锻炼作用,使血流量增加,降低血脂堆积,增强血管弹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大脑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减少骨质疏松。

由于人在进行爬行锻炼时受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就需要爬行辅助器材。根据观察发现,动物的爬行过程中,四肢并不单单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前后往复运动,而是做着前后、上下的周向的活动。前后肢有时候是同步进行,有时候又不同步,四肢活动灵活,从而带动腰椎、颈椎等器官一起活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爬行锻炼辅助器仅仅是使人体的上下肢平行往复运动或者仅仅使人体的上下肢同步周向运动,因此,还无法实现使人体运动更接近于动物爬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人体运动相对更接近动物爬行的爬行健身器。

一种爬行健身器,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架、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上肢运动组件和下肢运动组件;支撑架上部为凸面朝上的弧形,便于接触并支撑人体腹部;上肢运动组件包括手摇杆、上肢从动轮盘、前传动部,手摇杆与上肢从动轮盘通过前传动部连接,手摇杆通过人力手摇进行圆周运动并带动上肢从动轮盘旋转;下肢运动组件包括脚踏板、下肢从动轮盘、后传动部,脚踏板与下肢从动轮盘通过后传动部连接,脚踏板通过人力脚踏进行圆周运动并带动下肢从动轮盘旋转;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能够实现同步或分步运动。

优选的,爬行健身器还包括腹部垫板,腹部垫板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腹部垫板的上表面为弧形凹面,便于支撑人体腹部,防止运动时身体滑落造成危险,减轻全身重量对四肢关节的压迫。

优选的,爬行健身器还包括同步压轮,同步压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同步压轮能够向靠近或远离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的方向移动,上肢从动轮盘与下肢从动轮盘同轴同心,且两者直径完全相同,同步压轮向靠近上肢从动轮盘的外缘弧面和下肢从动轮盘的外缘弧面的方向移动至与两者的外缘弧面同时接触并顶紧后,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实现同步转动,以使手摇杆和脚踏板同时转动,从而使人体的上肢和下肢实现同步运动;同步压轮向远离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的方向移动,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实现分步转动,以使手摇杆和脚踏板分步转动,从而使人体的上肢和下肢实现灵活分步运动。

优选的,爬行健身器还包括阻尼组件,阻尼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阻尼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靠近上肢从动轮盘的外缘弧面和下肢从动轮盘的外缘弧面位置处的两个阻尼器,为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的转动分别增加阻力,进而为手摇杆和脚踏板增加阻力。

优选的,支撑架上开设有调节长孔,手摇杆卡接在调节长孔内,能够沿调节长孔移动,以调节手摇杆的高度。

优选的,腹部垫板与支撑架球形铰接。

优选的,调节长孔与手摇杆两者互相接触的部位均设置有磁性,两者卡接接触并磁性连接,以防止手摇杆运动过程中脱离调节长孔造成危险。

优选的,手摇杆、脚踏板均为z型。

优选的,手摇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便于人手捏握并施力。

优选的,支撑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滑垫,以增大爬行健身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上肢从动轮盘和下肢从动轮盘的同步或分步运动带动手摇杆和脚踏板实现同步或分步运动,使人体四肢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同步或分步周向运动。上肢从动轮盘、前传动部的配合使手摇杆在转动过程产生预定阻力,从而使人体上肢在运动过程中吃到力,实现模拟动物前肢爬行的目的;下肢从动轮盘、后传动部的配合使脚踏板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预定阻力,从而使人体下肢在运动过程中吃到力,实现模拟动物后肢爬行的目的。本装置的总体设计使人体的模拟爬行动作更接近动物的爬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爬行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肢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肢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同步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爬行健身器10、支撑架20、连接板21、调节长孔22、对称板23、上肢运动组件30、手摇杆31、卡扣311、上肢从动轮盘32、前传动部33、下肢运动组件40、脚踏板41、下肢从动轮盘42、后传动部43、腹部垫板50、同步压轮60、连接部61、延伸部62、压轮63、下转动块64、上转动块65、固定块66、限位板67、扳杆68、阻尼组件70、阻尼块711、回位弹簧712、阻尼绳713、绕绳轴714、旋钮715、软垫716、连接块72、显示屏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行健身器10,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架20、及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上肢运动组件30和下肢运动组件40;支撑架20上部为凸面朝上的弧形,便于接触并支撑人体腹部;上肢运动组件30包括手摇杆31、上肢从动轮盘32、前传动部33,手摇杆31与上肢从动轮盘32通过前传动部33连接,手摇杆31通过人力手摇进行圆周运动并带动上肢从动轮盘32旋转;下肢运动组件40包括脚踏板41、下肢从动轮盘42、后传动部43,脚踏板41与下肢从动轮盘42通过后传动部43连接,脚踏板41通过人力脚踏进行圆周运动并带动下肢从动轮盘42旋转;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能够实现同步或分步运动。

请参看图1、图3,进一步的,爬行健身器10还包括腹部垫板50,腹部垫板50设置在支撑架20的上部,腹部垫板50的上表面为弧形凹面,便于支撑人体腹部,防止运动时身体滑落造成危险,减轻全身重量对四肢关节的压迫。

请参看图7、图8,进一步的,爬行健身器10还包括同步压轮60,同步压轮60与支撑架20转动连接,同步压轮60能够向靠近或远离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的方向移动,上肢从动轮盘32与下肢从动轮盘42同轴同心,且两者直径完全相同,同步压轮60向靠近上肢从动轮盘32的外缘弧面和下肢从动轮盘42的外缘弧面的方向移动至与两者的外缘弧面同时接触并顶紧后,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实现同步转动,以使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同时转动,从而使人体的上肢和下肢实现同步运动;同步压轮60向远离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的方向移动,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实现分步转动,以使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分步转动,从而使人体的上肢和下肢实现灵活分步运动。

请参看图7、图8,进一步的,同步压轮60包括连接部61、延伸部62、压轮63、下转动块64、上转动块65、固定块66、限位板67、扳杆68,连接部61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20上,延伸部62为三角形,延伸部62的第一个角的端部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第二个角的端部与压轮63的轴心转动连接、第三个角的端部与下转动块64的一端转动连接,下转动块64的另一端与上转动块65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转动块65的另一端与固定块66转动连接,固定块66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20上,扳杆68的一端穿过固定块66与上转动块6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扳杆68与固定块66转动连接,限位块固定在延伸部62上,且靠近下转动块64设置。旋转扳杆68,带动上转动块65的另一端以固定块66为轴旋转,上转动块65的一端随着另一端的旋转弧线向上或向下移动,带动下转动块64的另一端以上转动块65的另一端为轴转动并弧线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下转动块64的一端以延伸部62的第二个角的端部为轴转动并弧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延伸部62的第三个角的端部弧线向上或向下移动,延伸部62的第一个角的端部以连接部61为轴旋转,进而带动压轮63弧线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压轮63向远离或靠近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的方向移动。压轮63弧线向上移动,即向远离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的方向移动,与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不接触,上肢从动轮盘32与下肢从动轮盘42分步运动;压轮63弧线向下移动,即向靠近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的方向移动,与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接触并顶紧,上肢从动轮盘32与下肢从动轮盘42同步运动。限位板67限制下转动块64的向上或向下移动的幅度。

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爬行健身器10还包括阻尼组件70,阻尼组件70设置在支撑架20上,阻尼组件70包括分别设置在靠近上肢从动轮盘32的外缘弧面和下肢从动轮盘42的外缘弧面位置处的两个阻尼器,为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的转动分别增加阻力,进而为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增加阻力。

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阻尼组件70还包括连接块72,连接块7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20上,另一端与两个阻尼器连接;支撑架20的上部向下延伸有连接板21;两个阻尼器完全相同,以上肢从动轮盘32对应的阻尼器为例,阻尼器包括阻尼块711、回位弹簧712、阻尼绳713、绕绳轴714、旋钮715,阻尼块711为类三角形,阻尼块711的第一个角的端部与连接块72转动连接,第二个角的端部与回位弹簧712的一端、阻尼绳7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第三个角的端部靠近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设置,回位弹簧71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72固定连接,回位弹簧712与阻尼绳7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阻尼绳713的另一端绕设在绕绳轴714上,绕绳轴714的一端穿过连接板21与旋钮715固定连接,且绕绳轴714与连接板21转动连接,正向旋转旋钮715带动阻尼绳713正向绕入在绕绳轴714上,反向旋转旋钮715带动阻尼绳713反向绕出绕绳轴714,带动阻尼块711的第一个角的端部以连接块72为轴转动,从而带动阻尼块711的第三个角的端部向靠近或远离上肢从动轮盘32的方向移动,通过旋转旋钮715使得阻尼块711接触或离开上肢从动轮盘32,还能够通过旋转旋钮715调整阻尼块711与上肢从动轮盘32的阻力大小,阻尼块711与上肢从动轮盘32的接触部分设置有软垫716。上肢从动轮盘32对应的阻尼器与下肢从动轮盘42对应的阻尼器为两个独立个体,互不影响。

请参看图1、图3、图4,进一步的,支撑架20上开设有调节长孔22,调节长孔22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预定数量的调节齿,手摇杆31的一端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卡扣311,且手摇杆31的此端穿入调节长孔22,卡扣311与调节齿相适配,卡扣311向靠近调节长孔22的方向滑动至穿入一个调节齿内与该调节齿卡接,以固定手摇杆31,卡扣311向远离调节长孔22的方向滑动至穿出调节齿,手摇杆31能够沿调节长孔22移动,以调节手摇杆31的高度。

请参看图1、图3,进一步的,腹部垫板50与支撑架20球形铰接。

进一步的,支撑架20设置有调节齿的部位设置有磁性,卡扣311也设置有磁性,两者卡接接触并磁性连接,以防止手摇杆31运动过程中卡扣311脱离调节齿。

请参看图1至图6,进一步的,手摇杆31、脚踏板41均为z型。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每个手摇杆31上设置有一个卡扣311,支撑架20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对称板23,两个对称板23上均设置有调节长孔22,两个手摇杆31的端部分别穿过两个对称板23上的调节长孔22并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手摇杆3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便于人手捏握并施力。

请参看图1、图3、图4,进一步的,支撑架20与地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滑垫,以增大爬行健身器1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前传动部33与后传动部43均使用链轮和链条配合传动的方式。

进一步的,支撑架20的形状为类扇形。

请参看图1、图3,进一步的,爬行健身器10还包括显示屏80,显示屏80固定在支撑架20上,显示屏80与上肢从动轮盘32、下肢从动轮盘42电性连接,以显示两者的转速、旋转圈数信息。

本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简易轻便。本装置整体的高度设置在0.8~1米,使锻炼人员在使用本装置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较近,相对增加安全系数,减少安全隐患。

本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锻炼人员将腹部放置在腹部垫板50上,调整姿势,将双手捏握主手摇杆31,将双脚踏在两个脚踏板41上,开始上肢和下肢的圆周运动。需要同步运动时,扳动扳杆68,将压轮63接触并顶紧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实现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的同步运动。需要调节阻力时,旋转对应旋钮715,调节上肢从动轮盘32或下肢从动轮盘42的阻力,以增加手摇杆31或脚踏板41的阻力。在上肢从动轮盘32和下肢从动轮盘42同步运动时,手摇杆31和脚踏板41的阻力相同,仅调节两者对应的其中一个旋钮715即可,或者将两者对应的两个旋钮715调节至阻力相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健身运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