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用于将纤维输送至刷子制造机或制刷机的束接收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1-10 14:01:20|191|起点商标网
用于将纤维输送至刷子制造机或制刷机的束接收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纤维输送给刷子制造机或制刷机的束接收器的设备,其具有第一纤维箱和至少一个第二纤维箱和用于每个纤维箱的切换部段,其中所述切换部段可以一起在不同的位置之间切换,以便把每个纤维箱的纤维提供给束接收器,其中每个切换部段通过两个导向元件形成,在所述导向元件之间纤维被从相应的纤维箱引导到束接收器。



背景技术:

在DE 0 898 908 A2中公开了这样的设备。在下文中参照图1和图2来阐述该设备。

在图1中可看到所述的束接收器(Bündelabnehmer)1,即来回运动的部件,其具有束容纳槽2,利用束容纳槽从纤维箱提取确定量的纤维并且可以运输至转移位置(这里通过开口3示出)。

当纤维从刷子制造机或制刷机插入到毛刷或刷子本体中时纤维随后形成各个刷毛。在此,分别将多个纤维安置到毛刷或刷子本体的固定开口中,这些纤维一起形成纤维束或刷毛束。

在所谓的纤维箱中提供纤维。在纤维箱中“立式地”设置储备纤维,于是在竖直方向上纤维支撑在底板上并且侧向由纤维箱的边界部引导。

当毛刷或刷子要配备有仅仅一种唯一类型的纤维时,束接收器1可以配备有唯一的纤维箱。然而当不同类型的纤维(即不同颜色的、不同长度和/或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纤维)要被处理时,已知所谓的多路纤维箱,其中使用多个纤维箱,所述纤维箱配备有不同的纤维。

在图1中示出了这样的多路纤维箱(Mehrfachfaserkasten),所述多路纤维箱整体设置有附图标记10。多路纤维箱具有三个纤维箱12、14、16,在所述纤维箱中容纳不同的纤维。

在朝向束接收器1的那侧上,三个切换部段18、20、22连接到纤维箱12、 14、16,其中每个切换部段都配备有这些纤维箱12、14、16中的一个。切换部段18、20、22构成为滑板24的通道,其中通道的侧壁用作用于对应的纤维的引导棱边26、28、30、32、34、36。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中,将纤维箱14的纤维输送给束接收器1,因为切换部段20处于纤维箱14的“延长部”中并且由此处于纤维箱与束接收器1之间。切换部段18、22和由此纤维箱12、16通过两个引导部段4、5封闭。

引导部段4、5的与纤维箱12、14、16背离的那侧与束接收器1共同作用,该束接收器(Bündelabnehmer)在这里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实施围绕轴线A的来回枢转运动。在此,束接收器1用束容纳槽2在引导部段4、5之间的区域中抓取纤维束,该纤维束于是通过束接收器1沿着箭头R的方向运动被向开口3运输。在此,纤维束由引导部段4的这里弯曲的面引导。

纤维束在开口3处由(这里未示出的)填塞工具接收并且被插入毛刷或刷子本体中。接着,束接收器1沿着与箭头R相反的方向又向回枢转,以便抓取下一个纤维束。

与所示的实施形式不同,也可以使用束接收器,该束接收器平移运动。

在图2中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设备10,利用所述设备将纤维输送给束接收器,在第二状态中滑板24相对于图1中的状态向右移动。在该状态中,为源自纤维箱10的束接收器1输送处于切换部段18中的纤维。

该实施形式的缺点在于,在图2的状态中只能将有限的数量的纤维输出给束接收器1,所述纤维来自纤维箱12。这原因在于,切换部段18不再与纤维箱 12连接。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其他构造,以便在多路纤维箱中分别将纤维箱与束接收器“联接”。例如,DE 31 51 730 A1和DE 44 11 652 A1分别示出了多路纤维箱,其中在实际纤维箱与束接收器之间设置转动盘,该转动盘包含切换部段并且可以围绕枢转轴线调整,使得每个确定的切换部段与束接收器对置。然而由于切换部段相对于纤维箱相对运动,所以出现问题。相对运动会导致纤维不再有序地地竖立在纤维箱中。此外,会出现,当切换部段相对于纤维箱调节时,更换或卸载在纤维相中包含的纤维的储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路纤维箱,该多路纤维箱可以容易地切换,使得可以为束接收器输送相应所选择的纤维箱的纤维。

为了解决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中设计一个切换传动装置,在从一个纤维箱切换到另一纤维箱时利用该切换传动装置将导向元件相对彼此调节,使得每个切换部段的在导向元件之间限定的基面保持基本上恒定。本实用新型基于如下基本构思:使用多个切换部段,其可以根据道岔(Weiche)的类型来调节,使得每个纤维箱与束接收器联接。为了防止在切换时将在纤维箱和所配设的切换部段中容纳的纤维的储备压缩或卸载,切换传动装置为此执行自动补偿,使得例如在切换时略微缩短并且因此会压缩在其中容纳的纤维储备的切换部段中使导向元件略微运动开,由此基面总体上保持基本恒定。相应地,在其作用下在相应的纤维箱和所配设的切换部段中容纳的纤维储备的预应力保持基本恒定。

导向元件在此优选相对彼此可运动地安置,使得可以以低开销按所希望的方式将基面保持恒定。

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导向元件在朝向束接收器的那侧上以彼此间固定的间距引导。这导致机械结构简单。

导向元件在此可以在朝向束接收器的那侧上支承在切换滑板上,该切换滑板与切换传动装置联接。切换滑板能够实现非常精确地一同调节导向元件。

优选地,切换滑板可以横向于纤维的输送方向调节,所述输送方向从纤维箱向束接收器伸展。切换滑板的运动由此直接用于调节导向元件,使得在不同的纤维箱之间切换。

根据优选的实施形式设计为,导向元件在朝向纤维箱的那侧上可调节地支承。这能够实现在如下位置进行基面的大部分的补偿:当从一个纤维箱切换到另一纤维箱时在切换部段与纤维箱之间出现相对运动。因此避免了,当从一个纤维箱切换到另一纤维箱时必须使纤维在切换部段之内来回运动。

优选地,导向元件分别借助滑动导轨可调节地支承,由此形成机械上简单的结构。

在此,滑动导轨可以通过引导滑槽和引导销构成,它们可以相对彼此调节。尤其是,引导滑槽可以设置在导向元件中,而引导销安置在滑块上,该滑块恰好配有一个导向元件。由此形成了在横截面上非常紧凑的结构,使得纤维箱可以靠近彼此地设置。

为了将切换部段的基面保持恒定,将部分引导滑槽和引导销中的一个与切换传动装置联接。

优选地在此滑动导轨的与切换传动装置联接的部分基本平行于输送方向可调节,所述输送方向从纤维箱向束接收器伸展。这在紧凑的结构形式方面也是有利的。

优选地,切换传动装置在从一个位置切换到另一位置时以不同程度调节导向元件,因为与纤维箱相对于束接收器的定位有关地需要不同地补偿切换部段的基面。

为了能够以所期望的方式将导向元件彼此不同地调节,切换传动装置将切换运动转化成针对各个导向元件的不同的彼此不同的调节行程。利用不同的调节行程可以以小的开销实现基面的所期望的不同的补偿。

优选地,切换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升降滑槽,切换运动利用升降滑槽转化为导向元件的调节行程。通过升降滑槽的倾斜可以以小的开销引起所期望的调节行程,其中通过在调节运动的每个点中倾斜度的曲线可以最佳地设定所期望的补偿运动。

为了实现机械上简单的结构,为每个导向元件配设滑槽滑块,该滑槽滑块接合到升降滑槽中。

优选地,为滑槽滑块中的几个滑槽滑块设置独立的升降滑槽,使得各个导向元件能够与其他导向元件完全无关地调节。

滑槽滑块优选地与滑动导轨的可调节的部分联接,使得对于其不需要独立的支承。尤其是,滑槽滑块安置在滑块上,该滑块承载滑动导轨的引导销。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切换部段和升降板刚性彼此联接,在升降板中设置至少一个升降滑槽。于是为了在不同的纤维箱之间切换仅需要将由切换部段和升降板形成的组件横向于输送方向调节。

滑动导轨的可调节的部分优选可横向于切换运动的方向调节,尤其是垂直地调节。这对于紧凑的构造而言是有利的,其中纤维箱可以彼此紧密地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置三个纤维箱,其并排地设置并且其切换部段通过总共四个导向元件形成。两个靠外的导向元件在此分别在靠外的那侧上限制靠外的切换部段,而这两个中部导向元件分别配设有两个切换部段。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在所附的附图中示出。

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中的现有技术的多路纤维箱;

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中的图1的多路纤维箱;

图3以立体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路纤维箱;

图4示出了处于中部纤维箱激活的状态中的切换部段;

图5示出了处于右部纤维箱激活的状态中的切换部段;以及

图6示出了处于左部纤维箱激活的状态中的切换部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10示出了用于将纤维输送给刷子制造机或制刷机的束接收器,其中该设备简化地也称作“多路纤维箱”。

在此方面在图3中和接着之后的图4至图6分别示出了如下部件,所述部件由图1和图2中已知,这里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这方面参考上面的阐述。

在图1和图2的多路纤维箱与图3至图6的多路纤维箱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在根据图3至图6的实施形式中切换部段并不构成为刚性滑板的部分,使得所述切换部段作为统一的组件被移动,而且在导向元件之间限界,所述导向元件可以在确定的边界之内相对彼此调节。

“相对彼此地调节”在此表示:其彼此间的间距在至少一个支承点处被主动地改变。两个根据平行四边形引导部(Parallelgrammführung)的方式并排设置的可彼此平行运动的导向元件于是并不是在该定义意义下的“相对彼此可调节”。

这里在左侧上示出的切换部段18在左侧上由导向元件25限制而在右侧上由导向元件29限制,借助该切换部段可以将纤维箱12与束接收器连接。导向元件25具有引导棱边26,且导向元件29具有引导棱边28。中部切换部段20 在导向元件29和33之间限界,而右部切换部段22在导向元件33和37之间限界。

在导向元件25、29、33、37的朝向束接收器的那侧上,分别围绕垂直于图 4至图6的附图平面上的支承轴线40可枢转地支承在共同的刚性的切换滑板42 上。滑槽42可以横向于并且优选垂直于输送方向Z(参见图4)移动。输送方向Z是如下方向,纤维箱的纤维沿着该方向被引导至束接收器。该束接收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平行于纤维箱12、14、16的延伸方向伸展。

在图3中可看到引导轨道43,在引导轨道上切换部段平移地支承,例如借助引线引导部。当切换滑板42沿着箭头P的方向(参见图4)调节时,所有支承轴线40同时调节了相同的距离。相应地,导向元件25、29、33、37在支承轴线40的区域中以相同的方式被调节了相同的距离。

切换部段18、20、22的“底部”在此通过纤维箱12、14、16的底部的“延长部”43以及切换滑板42的上侧形成。在图4至图6中未示出底部的“延长部”,使得可清楚地看到位于其下的机械结构。

在背离于束接收器的那侧和由此朝向对应的纤维箱的那侧上,导向元件25、 29、33、37可调节地支承。为此目的,这里设置滑动导轨,其通过导向元件中的引导滑槽44和引导销46形成,所述引导销接合到引导滑槽44中。

每个引导销46安置在滑块48上,该滑块可以相对于基本件50移动。在基本件50上也安置轨道43。

滑块48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于切换滑板42的移动方向并且因此基本上平行于输送方向Z定向。

滑块48的移动运动借助升降板52控制,在该升降板中设置多个升降滑槽 54、56、58。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升降滑槽54配设有滑块48,所述滑块经由引导销46与左部导向元件25联接。升降滑槽56配设有滑块48,所述滑块与右部导向元件37联接。升降滑槽58配设有两个滑块48,所述滑块与两个导向元件29、33联接。

为了将滑块48与对应的升降滑槽联接,设置滑槽滑块60,所述滑槽滑块滑动到升降滑槽54、56、58中。滑槽滑块60在此经由合适的“延长部”或连接元件与相应的滑块48联接。

这与配设有这两个中部导向元件29、33的滑槽滑块60安置在笔直延伸的连接元件(在此用附图标记62标记)上,而与配设有这两个导向元件25、37 的滑槽滑块60安置在弯折的连接元件64上。

滑块48与由引导销46和引导滑槽44形成的滑动导轨一起以及升降板52 与升降滑槽54、56、58和滑槽滑块60一起形成切换传动装置。利用切换传动装置不仅可以将导向元件25、29、33、37在其朝向束接收器的那侧上横向于输送方向Z调节,以便将纤维箱12、14、16中的一个与束接收器连接,而且也将导向元件25、29、33、37相对彼此调节,使得切换部段的基面在切换时保持恒定。

升降板52刚性地与切换滑板42联接,使得这两个部分始终彼此一起调节。为了调节,这里设置示意性示出的切换驱动装置62,该切换驱动装置作用于切换滑板42、升降板52或与这两个部分彼此连接的部件上,使得切换滑板42和升降板52可以沿着箭头P的方向一起在图4至图6所示的位置之间调节。

需要将导向元件25、29、33、37相对于彼此调节(和不仅一起相对于彼此枢转,如这里利用平行四边形引导部情况)如此因每个切换部段的几何关系在切换时改变而形成。这在下文中参照切换部段18和图5和图6来阐述。

虚线示出的线U是从纤维箱12、14、16到切换部段18、20、22的过渡部。如果观察图5中的切换部段18,切换部段从线U延伸至引导部分4的背侧的棱边,在切换部段18中包含的纤维抵靠棱边等待处理。现在,当多路纤维箱要被切换使得纤维箱12的纤维被引导到束接收器时,则借助切换传动装置切换到图 6所述的状态中,在该状态中切换部段18可以引导至引导部段4、5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在那里纤维可以被束接收器1容纳。

可看到的是,切换部段18的“长度”即从线U到对束接收器1的转移点的距离(图6的状态)大于在长度U与引导部段4的背侧的棱边之间的长度。同样适用于在图4和图6之间的比较;在图4中切换部段18的长度还较小,因为切换部段18近似在纤维箱12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中从该纤维箱延伸至引导部段4 的背侧的棱边。

对应的切换部段的基面即在导向元件的对相应的切换部段侧向限界的棱边、线U和要么引导部段4、5的背侧的棱边要么束接收器1的外轮廓之间的面,但在切换时要保持尽可能恒定,因为基面的任何改变要么导致在相应的纤维箱和切换部段中容纳的储备纤维的被更强地压缩(即在基面减小时)要么用来保持储备纤维的的预应力减小(即在基面增加时)。

为了将每个切换部段的基面保持基本上恒定,导向元件25、29、33、37在切换时相对彼此调节,更确切地说在由引导销46限定的支承点的区域中。升降滑槽54、56、58将即每个引导销46沿着基本上平行于输送方向Z的方向调节,其中这一旦对应的支承元件相对于引导销46的调节方向倾斜地延伸则导致,导向元件在该区域中横向于调节方向移动。作为示例参照导向元件25。在图5的状态中,引导销46处于引导滑槽44的下端部处。由于引导滑槽的倾斜定向,导向元件25的下端部被向右调节(与在引导滑槽中的引导销的中部位置比较)。

在图6的状态中,引导销46处于引导滑槽44的上端部处。由于引导滑槽 44的倾斜定向,导向元件25的下端部被向左调节(又与引导销的中部位置比较)。

升降滑槽54、56、58的定向和倾斜度这里选择为使得在多路纤维箱在不同的位置之间切换期间各个切换部段的基面保持基本上恒定。具体的几何形状取决于纤维箱的设计。根据纤维箱相对于束接收器的布置和根据导向元件的设计,需要升降滑槽的不同的曲线和可能也需要引导滑槽44的不同的定向。这样例如可看到,升降滑槽54、56沿着相反的方向弯曲。也可看到,导向元件25、29、 33、37的引导棱边26、...、36在过渡至纤维箱的区域中构成为具有不同的倾斜部。与由切换传动装置实现的对导向元件25、29、33、37彼此在其朝向纤维箱的那侧上的间距的改变相配合,这样得到在切换时切换部段的基面的所期望的恒定性。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