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口角拉钩的制作方法

2021-01-08 12:01:42|241|起点商标网
口角拉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口腔医学中的口角拉钩。



背景技术:

口腔照相时,必然会用到口角拉钩,现有的口角拉钩分为正位拉钩和侧位拉钩,并且均设置手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1375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口角拉钩,就分为正位拉钩和侧位拉钩两种。其中,正位拉钩包括拉钩柄,拉钩柄的一端为持握端,持握端设置指示线和防滑垫,拉钩柄的另一端设置唇槽,唇槽上设置有内侧翼和外侧翼,唇槽为弧形凹槽状且为非对称结构,唇槽的一末端为突出端,突出端到拉钩柄和唇槽连接处的距离大于另一端到拉钩柄和唇槽连接处的距离。侧位拉钩包括拉钩柄,拉钩柄的一端为持握端,持握端设置指示线和防滑垫,拉钩柄的另一端设置唇槽,唇槽上设置有内侧翼和外侧翼,唇槽为弧形凹槽状,外侧翼与拉钩柄连接,内侧翼与颊档结构连接;颊档结构末端远离拉钩柄,颊档结构所在平面与拉钩柄所在平面形成15~25°的夹角。

口腔正畸照相全套通常需要六张照片,分别是患者或他人手持两个正位拉钩拉开左右两侧口角拍摄上下颌正位合像照、上颌位牙列照、下颌位牙列照;再由患者或他人手持一个正位拉钩拉开一侧口角,拍照者一只手持侧位拉钩拉开口角,另一只手持照相机拍摄口腔左右侧位合像照两张、90°咬合照等。使用上述的口角拉钩进行口腔正畸拍摄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拍摄期间需要反复地更换正位拉钩和侧位拉钩,还需要患者或他人的配合,拍摄过程较为繁琐。患者配合拍摄时,需要医生反复指导患者执行牵拉口角的操作,患者常常无法准确持握拉钩柄,导致口角牵拉困难或手进入拍摄画面,延长拍摄时间。另外,医生手持正位拉钩拍摄时只能单手操作,拍摄的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第二、使用现有的口角拉钩辅助拍摄口腔正畸照相时,由于唇槽的两末端张开角度是固定的,唇槽本身较窄,即存在唇槽内翼和外翼之间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在使用侧位拉钩进行辅助拍摄口腔正畸照相时,唇部软组织易堆积而遮挡后牙区,不能完整地暴露牙列咬合状态。第三,现有的侧位拉钩的颊档结构指向上下牙列末端方向,对于脸颊肉多的患者,例如肥胖患者,颊档结构不能将脸颊和牙龈隔开,从影响后牙区的拍摄。综上所述,现有的口角拉钩使用不方便,使用其辅助拍摄口腔内像时,影响拍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角拉钩,解决现有口角拉钩在使用时,需要患者或他人持握拉钩手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口角拉钩,包括拉钩体,拉钩体的前段设置唇槽,唇槽的横截面呈凹槽状,凹槽的两侧分别为内侧翼和外侧翼;拉钩体的后段为内固定段,内固定段包括上翘部、下翘部,以及连接上翘部和下翘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内侧翼相连;上翘部、下翘部和唇槽均为软质材料。

进一步的是:内侧翼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颊挡结构。

具体的:颊挡结构呈月牙形或t字形。

进一步的是:唇槽整体呈u形或弧形。

具体的:拉钩体为硅胶或软质塑料材质,上翘部和下翘部的边缘呈弧形。

进一步的是:唇槽的两端分别为唇槽顶端和唇槽底端,唇槽顶端呈上翘突出状,连接部处设置线固定结构,唇槽顶端、线固定结构和唇槽底端之间设置至少一根调整唇槽顶端和唇槽底端张开角度的调节线。

更进一步的是:唇槽顶端的顶部和唇槽底端的底部分别设置2~5根调节线。

更进一步的是:调节线的一端固定于唇槽,调节线穿过线固定结构再与唇槽的另一端相连,调节线位于唇槽内。

更进一步的是:唇槽顶端至中间连接部的距离大于唇槽底端至连接部的距离。

具体的:唇槽顶端、线固定结构和唇槽底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口角拉钩的后段为内固定段,使用口角拉钩时,将拉钩体的内固定段和内侧翼全部放置于口腔内,内固定段的上翘部和下翘部可卡于上下牙列末端颊处,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唇槽的内侧翼和外侧翼贴于口腔唇部,起到包纳唇部软组织,避免堆积的作用,从而暴露全部牙列情况,便于进行口腔正位合像拍照、左右侧位合像照、90°咬合照、上颌位牙列照和下颌位牙列照。

本实用新型的口角拉钩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可实现现有正位拉钩和侧位拉钩的全部功能,口腔正畸照相全程不需要进行正位拉钩和侧位拉钩的更换,可节约拍摄时间,提高就医体验。第二、口角拉钩无手柄,使用过程中,通过口角拉钩后段的上翘部和下翘部分别卡住上下牙列末端颊侧实现固定,不仅避免手部等对拍照的干涉,而且还避免医生和患者牵拉口角拉钩进行拍摄。第三、由于拉钩体除了外侧翼的其他部分均位于口腔内,最大程度地避免拉钩体对拍摄的遮挡,保证拍摄照片的对牙列的暴露要求,确保拍摄质量。

内侧翼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颊挡结构,颊挡结构具有辅助内固定拉钩体的作用。颊挡结构呈月牙形,能大面积完整贴合颊侧牙龈,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完整地暴露出前牙区和后牙区牙列咬合情况。拉钩体为硅胶或软质塑料材质,接触患者黏膜更舒适,避免造成压伤或者拉伤。

唇槽的唇槽顶端和唇槽底端之间连接调节线,通过调节线可方便地调整唇槽的张开度,满足拍摄不同部位对牙列的暴露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角拉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唇槽1、内侧翼2、外侧翼3、上翘部4、下翘部5、颊挡结构6、唇槽顶端7、唇槽底端8、线固定结构9、调节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口角拉钩,包括拉钩体,拉钩体的前段设置唇槽1,唇槽1的横截面呈凹槽状,凹槽的两侧分别为内侧翼2和外侧翼3。拉钩体的后段为内固定段,内固定段包括上翘部4、下翘部5,以及连接上翘部4和下翘部5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内侧翼2相连。内固定段用于卡在上下牙列末端颊侧实现内固定,为了避免伤害接触的软组织,上翘部4和下翘部5的外形呈圆滑状,例如分别呈圆弧形。内固定段设置上翘部4和下翘部5,增大了拉钩体与黏膜接触面积,从而加大口角撑开面积。上翘部4、下翘部5和唇槽1均为软质材料,例如为硅胶材质。拉钩体最好为一个整体,拉钩体为硅胶或软质塑料材质。

唇槽1的两端分别标记为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唇槽1整体呈u形或弧形,即唇槽顶端7、唇槽中部和唇槽底端8的整体形状为u形或弧形。唇槽顶端7呈上翘突出状,唇槽顶端7至中间连接部,即唇槽中部的距离大于唇槽底端8至连接部的距离,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非轴对称,与人体口腔牙齿结构适应。

为了能调整唇槽1的开口角度,也即是为了调整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相对唇槽中部的夹角,唇槽中部设置线固定结构9,唇槽顶端7、线固定结构9和唇槽底端8之间设置至少一根调整唇槽1的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张开角度的调节线10。调节线10至少一根,例如,唇槽顶端7的顶部和唇槽底端8的底部分别设置2~5根调节线10。

调节线10的一端固定于唇槽1,避免脱落,调节线10可固定于唇槽顶端7或唇槽底端8,具体可在连接处设置小孔,调节线10连接于小孔内。调节线10穿过线固定结构9再与唇槽1的另一端相连,调整线位于唇槽1内。线固定结构9可为一个勾、孔或环形结构,只要能对调节线1形成一个支撑点即可,线固定结构9可设置一个或2~3个。在自然状态下,即调节线10在松弛状态下,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相对唇槽中部的夹角为直角,通过牵拉调整调节线10的松紧,可调整唇槽1的张开角度,例如唇槽顶端7、线固定结构9和唇槽底端8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90°。例如,调节线10为两根,调节线10均固定连接于唇槽顶端7,唇槽底端8设置连接扣,调节线10上设置连接环。将任一调节线10的连接环直接连接于连接扣,即可使唇槽1维持于固定且常用的角度,例如分别维持于45°和60°。使用口角拉钩时,自然情况下唇槽1张开度为90°,拍摄口内正位像时,拉伸调节线10并固定相应位置,使唇槽1张开度为60°,再进行正位像拍摄。拍摄口内侧位咬合像时,拉伸调节线10固定到相应位置,使唇槽1张开度为45°,再进行侧位咬合像拍摄。

内侧翼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颊挡结构6。颊挡结构6呈月牙形或t字形。颊挡结构6设置于内侧翼2靠近内固定段的位置,颊挡结构6的作用是抵住牙龈并起到支撑的作用,以更完整地暴露出前牙区和后牙区牙列咬合情况。尤其是当唇槽顶端7、和唇槽底端8之间的张开角度变化时,颊挡结构6能将脸颊和牙龈隔开,避免影响后牙区的拍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