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头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神经介入头托结构。
背景技术:
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
神经介入诊疗时,会用到头托,现有的头托一般情况下都是尺寸固定的,专利号为cn201821683026.0的一种神经介入头托结构,通过横向调节装置和纵向调节装置对头托的尺寸进行调节,使其能使用与不同尺寸的头部,但是,该装置所述调节结构需要进行多次调节操作才能达到目的,调节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神经介入头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头托尺寸调节方式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神经介入头托结构,它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端设有相连接的支撑杆,且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固定环上均匀设置有穿插孔,且穿插孔中穿插有用于连接活动架的连接杆,所述活动架呈圆环形分布,且活动架与固定环为同一圆心点,所述基座顶端中心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螺旋穿插在圆筒罩中心设置的螺纹通孔中,所述圆筒罩设置为圆台型结构,且圆筒罩内穿插有活动架的一端。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圆筒罩外壁两侧设有把手,且把手另一端面设置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这样把手方便被着力,让圆筒罩的螺旋转动操作便捷省力。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固定环的穿插孔壁上下端设有支架,且支架上通过转轴穿插连接有滑轮,并且滑轮与连接杆相接触。
优选的,这样滑轮让连接杆的活动操作更加顺畅,且对连接杆的活动轨迹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活动架的活动轨迹发生偏移。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固定环与活动架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弹簧,且弹簧套在连接杆一段的外围,活动架通过弹簧作用于固定环与固定环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这样能让圆筒罩反向转动时的活动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复位,让活动架的位置调节操作更加灵活。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活动架上端穿插在皮套底端设置的凹槽中,且其凹槽与活动架上端相吻合。
优选的,这样皮套为患者头部起到了保护作用,使患者头部被支撑时的感觉舒适,皮套与活动架互为穿插定位结构,此结构拆装方便,让皮套的更换与清洁操作高效。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活动架下端边角设置为圆弧形。
优选的,这样减少了活动架与圆筒罩内壁的摩擦力,让圆筒罩的活动更加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介入头托结构设有圆台型结构的圆筒罩,圆筒罩通过其螺纹通孔作用于螺纹杆与活动架构成挤压结构,该结构能使圆筒罩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让活动架收缩,以此改变活动架的位置,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头部的支撑工作,该结构调节操作便捷,调节效率更高,调节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神经介入头托结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神经介入头托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神经介入头托结构图的连接杆分布状态示意图。
图中:1-圆筒罩;2-螺纹杆;3-基座;4-把手;5-支撑杆;6-固定环;7-皮套;8-活动架;9-连接杆;10-弹簧;1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神经介入头托结构,它包括:圆筒罩1、螺纹杆2、基座3、把手4、支撑杆5、固定环6、皮套7、活动架8、连接杆9、弹簧10和滑轮11,固定环6下端设有相连接的支撑杆5,且支撑杆5固定连接在基座3上,固定环6上均匀设置有穿插孔,且穿插孔中穿插有用于连接活动架8的连接杆9,活动架8呈圆环形分布,且活动架8与固定环6为同一圆心点,基座3顶端中心设有螺纹杆2,且螺纹杆2螺旋穿插在圆筒罩1中心设置的螺纹通孔中,圆筒罩1设置为圆台型结构,且圆筒罩1内穿插有活动架8的一端。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圆筒罩1外壁两侧设有把手4,且把手4另一端面设置为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的,这样把手4方便被着力,让圆筒罩1的螺旋转动操作便捷省力。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固定环6的穿插孔壁上下端设有支架,且支架上通过转轴穿插连接有滑轮11,并且滑轮11与连接杆9相接触。
进一步的,这样滑轮11让连接杆9的活动操作更加顺畅,且对连接杆9的活动轨迹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活动架8的活动轨迹发生偏移。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固定环6与活动架8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弹簧10,且弹簧10套在连接杆9一段的外围,活动架8通过弹簧10作用于固定环6与固定环6构成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这样能让圆筒罩1反向转动时的活动架8在弹簧10的弹性作用力下复位,让活动架8的位置调节操作更加灵活。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活动架8上端穿插在皮套7底端设置的凹槽中,且其凹槽与活动架8上端相吻合。
进一步的,这样皮套7为患者头部起到了保护作用,使患者头部被支撑时的感觉舒适,皮套7与活动架8互为穿插定位结构,此结构拆装方便,让皮套7的更换与清洁操作高效。
通过上述方案,由所述活动架8下端边角设置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这样减少了活动架8与圆筒罩1内壁的摩擦力,让圆筒罩1的活动更加省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神经介入头托结构时,首先,通过把手4操作圆筒罩1旋转,圆筒罩1旋转使其的螺纹通孔与螺纹杆2相互作用而螺栓上升,圆筒罩1上升挤压活动架8,活动架8受力带动连接杆9活动,连接杆9活动带动滑轮11摩擦转动,同时,活动架8受力带动皮套7活动,呈环形分布的活动架8收缩而改变其拼合形状的内径,然后,待尺寸合适时停止,让患者头部与皮套7活相接触达到对患者头部合理的支撑效果,再然后,活动架8的活动过程也带动弹簧10被拉伸,待神经介入守护结束后,通过把手4操作圆筒罩1反向旋转,活动架8的挤压收缩作用力消失,同时,活动架8在弹簧10的弹性反作用力下复位,以便于下一次支撑工作的进行,这就是该神经介入头托结构的使用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介入头托结构设有圆台型结构的圆筒罩,圆筒罩通过其螺纹通孔作用于螺纹杆与活动架构成挤压结构,该结构能使圆筒罩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让活动架收缩,以此改变活动架的位置,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头部的支撑工作,该结构调节操作便捷,调节效率更高,调节效果更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