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发热用具的制作方法

2021-01-08 11:01:17|196|起点商标网
发热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例如一次性暖贴等的发热用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身体等的取暖的发热用具,一直以来使用一次性暖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由于便携性、安全性、简便性等优异且廉价而被频繁使用。一般的一次性暖贴在具有透气性的内袋中封入了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性组合物。空气通过内袋进入内袋内部,发热性组合物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产生温热效果。

一次性暖贴有时作为在内袋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的所谓的粘贴型暖贴(以下,也简单称为“暖贴”)使用。内袋由具有挠性的材质构成,因此,暖贴不仅能够合身粘贴在身体的平面部分,也能够合身粘贴在曲面部分。

但是,在脚底或肩部等频繁动作的部分粘贴暖贴的情况下,仅通过内袋弯曲,无法使暖贴跟随使用者的身体动作,有时暖贴的粘合剂层部分地从身体剥离。在因身体的动作而反复处于暖贴与身体剥离的状态和紧贴的状态的期间,暖贴的粘合剂层与身体之间的粘合力减弱,暖贴无法与身体紧贴,难以将热量充分地向身体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803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想到了通过由比现有的暖贴更具有伸缩性的材质构成暖贴的内袋,使内袋随着使用者的身体动作进行伸缩,从而使暖贴难以从身体剥离的方案。

一次性暖贴的内袋例如由穿孔膜、多孔膜等具有透气性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膜构成,在这些膜上,为了对内袋赋予透气性,通过微小孔等设置透气路径。根据该透气路径的大小、数量来调整与发热性组合物接触的空气的量,并控制一次性暖贴的发热温度。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如果使内袋具有伸缩性,则在内袋随着使用者的身体动作而伸展的情况下,由于各透气路径的大小变大,通过内袋的空气的量增多,发热温度变得比预想温度高,相反,在内袋收缩的情况下,由于各透气路径的大小变小,通过内袋的空气的量减少,发热温度变得比预想温度低。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课题而提出,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改变内袋的透气性的情况下,跟随身体的动作并向身体传递预想温度的热量的发热用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热用具包括:暖贴主体,其包括具有透气性的内袋、以及封入上述内袋的内部且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性组合物;比上述内袋更具有伸缩性的粘贴材料,其包括支承体、以及设置于上述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粘合剂层;装配单元,其用于将上述暖贴主体装配于上述粘贴材料的支承体的第二面。

本发明的发热用具利用装配单元将暖贴主体装配于粘贴材料的第二面(一面),通过将粘贴材料的第一面(另一面)粘贴于身体上来使用。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粘贴材料比暖贴主体更具有伸缩性,即使使用者活动身体,粘贴材料也能够进行伸缩并跟随身体的动作,从而持续地与身体紧贴。并且,暖贴主体隔着粘贴材料粘贴在身体上,身体动作的变化不会直接传递到暖贴主体,所以暖贴主体难以从粘贴材料剥离,暖贴主体产生的热量能够可靠地传递到身体。另外,通过在暖贴主体中使用由与现有的暖贴同样的材质构成的内袋,由此,不会因身体的动作导致设置于内袋上的透气路径的大小发生变化,能够防止内袋的透气性发生变化。如此,根据上述的构成,本发明的发热用具能够在不改变暖贴主体的内袋的透气性的情况下,使暖贴主体跟随身体的动作,并将预想温度的热量传递到身体。

在上述的发热用具中,优选上述装配单元是设置于上述暖贴主体的内袋的表面和上述粘贴材料的支承体的第二面的至少一方的接合剂层。

在上述的发热用具中,优选上述粘贴材料的支承体具有在将上述暖贴主体装配于上述支承体时上述暖贴主体的整体能够位于上述支承体上的大小。

在上述的发热用具中,可以在上述粘贴材料的粘合剂层含有有效成分。

在上述的发热用具中,可以包括将上述暖贴主体和上述粘贴材料封入的第一外袋。

上述第一外袋可以在内部具有第一空间、和与上述第一空间不连通的第二空间,上述暖贴主体收纳在上述第一空间,上述粘贴材料收纳在上述第二空间。

在上述发热用具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将上述暖贴主体封入的第二外袋;和将上述粘贴材料封入的第三外袋,在上述第二外袋的内部形成上述第一空间,在上述第三外袋的内部形成上述二空间。

在上述发热用具的第一外袋的其它方式中,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可以通过非透气性的分隔壁隔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发热用具,能够在不改变暖贴主体的内袋的透气性的情况下,使暖贴主体跟随身体的动作,并将预想温度的热量传递到身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热用具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将发热用具粘贴在皮肤的平坦部分时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皮肤弯曲时的发热用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a)是暖贴主体的底面图,(b)是沿着(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a)是粘贴材料的底面图,(b)是沿着(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暖贴主体、粘贴材料被封入各第二外袋的说明图,(b)是表示各第二外袋被封入第一外袋的说明图,(c)是表示封入了各第二外袋的第一外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热用具10。发热用具10是利用作为装配单元的接合剂层25将暖贴主体20装配于粘贴材料30而成的用具。暖贴主体20在具有透气性的内袋21的内部封入有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性组合物24。粘贴材料30包括支承体31、和设置于支承体31的第一面的粘合剂层32,并且比内袋21更具有伸缩性。本实施方式的发热用具10例如是粘贴型的一次性暖贴,特别是从衣服或内衣等的上面粘贴在腿脚或腰部、背部、腹部、足底、肩部、臀部等身体的各种部位,或者直接粘贴在各部位的皮肤s上,并对各部位赋予预想温度的热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发热用具10粘贴在身体上时,将接近身体的一侧称为下侧,将远离身体的一侧称为上侧。

如图1、图2所示,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包括俯视时的形状为角部经过倒圆的长方形状的第一片材22和第二片材23。第一、第二各片材22、23具有挠性,由非伸缩性的原材料构成。内袋21通过将第一片材22和第二片材23重叠、并使用公知的接合剂将四个侧缘密封(接合)或热接合(热封)而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在内部具有将发热性组合物24封入的空间。

另外,内袋21也可以通过将一张片材弯折并重合、用接合剂将三个侧缘密封(接合)或热接合(热封)而形成为袋状。另外,第一片材22和第二片材23的俯视时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形状,可以制成正方形状、三角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六边形状等各种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内袋2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将发热性组合物24封入各区域内。

作为第一片材22,如果考虑强度和对于发热性组合物24的发热的耐久性等,则优选使用合成树脂膜。合成树脂膜所使用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例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碳酸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中,优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这些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确保透气性,用于第一片材22的合成树脂膜上形成有多个透气路径(未图示),内袋21的内外经由多个透气路径而连通。透气路径既可以在合成树脂膜的全部区域均等地形成,也可以密集地形成在一部分。合成树脂膜例如为穿孔膜,穿孔的大小只要是能够防止发热性组合物24向内袋21的外部漏出的程度的大小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mm以上0.3mm以下。穿孔的外形和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制,穿孔的大小、形状、数量考虑对应于内袋21的透气度的使用时发热用具10的体感温度而适当设定。在合成树脂膜上形成穿孔的方法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

另外,如果考虑使发热用具10的触感良好,则优选第一片材22进一步使用具有透气性的织布或无纺布,由在合成树脂膜上叠层织布或无纺布的叠层体构成。这种情况下,在成为发热性组合物24一侧的内侧配置合成树脂膜,在外侧配置织布或无纺布。

作为具有透气性的织布或无纺布的纤维原材料,可以例示尼龙、维尼纶、聚酯、人造丝、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醋酯纤维、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合成纤维、绵、麻、丝、纸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合纤维等。其中,从使触感良好的观点考虑,作为纤维原材料,可以例示尼龙、聚酯、聚丙烯等,更优选例示尼龙、聚酯。这些纤维原材料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关于织布或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是能够防止发热性组合物24向内袋21的外部漏出的程度的单位面积重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地例示20g/m2以上、70g/m2以下。

第二片材23与上述的第一片材22同样,可以由合成树脂膜单体或在合成树脂膜上叠层织布或无纺布的叠层体构成。作为用于合成树脂膜的树脂以及织布或无纺布的纤维原材料,可以优选地例示与在第一片材22中例示的原材料相同的原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第二片材23的合成树脂膜上未形成透气路径,第二片材23不具有透气性,但是,作为第二片材23的合成树脂膜,也可以使用穿孔膜或多孔膜等具有透气性的原材料,使第二片材23具有透气性。

第一片材22和第二片材2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厚度越小,则挠性越大,越容易跟随身体的动作,但是当厚度过小时,内袋21的强度降低,因此,设定为0.1mm以上、2.0mm以下的程度。

作为暖贴主体20的发热性组合物24,例如,分别以适当的含量含有被氧化性金属、活性炭、炭黑、保水剂(木粉、蛭石、硅藻土、珍珠岩、硅胶、氧化铝、吸水性树脂等)、金属盐(食盐等)和水,可以使用用于现有的一次性暖贴的公知的组合物。

在第二片材2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接合剂层25,该接合剂层25构成用于将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粘贴在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第二面)的装配单元。如图4(a)所示,接合剂层25在第二片材2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设置于长度方向的全长度。在第二片材23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未设置接合剂层25,以使得容易剥离后述的第一剥离膜26。另外,也可以在第二片材23的表面整体设置接合剂层25。另外,接合剂层25可以设置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和第二片材23的外侧表面双方。

接合剂层25含有接合剂,该接合剂具有能够在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粘贴暖贴主体20、并且在身体进行通常的动作时使暖贴主体20不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剥离的程度的粘接力。接合剂用于贴合两个物质,既可以是贴合后能够剥离的接合剂,也可以是不能剥离的接合剂,可以例示聚氨酯系、聚酯系、聚醚系等公知的接合剂。

另外,装配单元不限定于接合剂层25,也可以通过例如胶带、缝制等其它装配单元将暖贴主体20装配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

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俯视时的形状为角部经过倒圆的长方形状,图1的实施方式中,支承体31的宽度比暖贴主体20的宽度稍大,支承体31的长度设为比暖贴主体20的长度长,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暖贴主体20的整体能够位于支承体31上的大小即可。

支承体31与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相比更具有伸缩性,关于伸缩方向,可以设为仅在支承体31的一个方向(长度方向)上自由伸缩、仅在与上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方向(宽度方向)上自由伸缩、或者在上述一个方向(长度方向)和上述另一方向(宽度方向)上都自由伸缩,优选在两个方向上自由伸缩。

支承体31只要配置成能够将粘合剂层32设置于支承体31的下表面(第一面)、且比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更具有伸缩性即可,对其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由各种织布、无纺布和膜等形成。在作为支承体31的原材料使用织布、无纺布的情况下,可以例示:绵、麻、羊毛等天然纤维;人造丝、醋酯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尼龙、维尼纶、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等合成树脂纤维等。另外,在作为支承体31的原材料使用膜的情况下,可以例示聚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等。

支承体3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0.3mm以上、3.0mm以下。通过将支承体31的厚度设为0.3mm以上,粘贴材料30的处理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将支承体31的厚度设为3.0mm以下,能够抑制粘贴材料30整体的厚度,使发热用具10整体更薄。

粘合剂层32设置于支承体31的下表面,通过使粘合剂层32和皮肤s紧贴,发热用具10被粘贴在皮肤s上。如图5(a)所示,粘合剂层32在支承体31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设置于长度方向的全长度。在支承体3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未设置粘合剂层32,以使得容易剥离后述的第二剥离膜33。

粘合剂层32能够将发热用具10粘贴并保持在皮肤s上,只要具有使用发热用具10后使用者能够将其剥离的程度的粘合性即可,可以由任意的物质构成,可以含有有效成分。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合剂层32,使用含有薄荷醇、草酸薄荷酯、叶黄素的sis系热熔体。通过利用作为有效成分的薄荷醇对身体赋予刺激,产生血液循环促进作用。另外,不仅通过暖贴主体所产生的热量,还通过粘合剂层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有效成分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有效成分也可以是具有保温性、蓄热性的成分。即使暖贴主体20小于粘贴材料30,从而在将暖贴主体20粘贴于粘贴材料30时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上存在不与暖贴主体20重叠的部分,也由于在粘合剂层32含有具有保温性、蓄热性的有效成分,能够使暖贴主体20所产生的热量从粘合剂层32的与暖贴主体20重叠的部分移动到未重叠的部分并保持,因而热量扩散到粘合剂层32的整体。因此,与暖贴主体20相对于粘贴材料30的大小无关,能够将热量高效地传递到皮肤上,能够对身体赋予温热效果。作为具有保温性、蓄热性的有效成分,例如,可举含有选自硫酸钠10水合物、碳酸钠10水合物、磷酸氢钠12水合物、硫代硫酸钠5水合物、氯化钙6水合物等水合盐等无机潜热蓄热材料、脂肪族烃、长链醇、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酯、脂肪酸甘油三酯、聚醚化合物等有机潜热蓄热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另外,从血液循环促进作用的观点考虑,有效成分例如可以为薄荷醇(包括l-薄荷醇、d-薄荷醇)、dl-樟脑等刺激剂。

另外,有效成分还可以是芳香剂。能够通过暖贴主体20的发热,使芳香剂挥发并扩散到空气中。作为芳香剂,可以例示精油等天然芳香剂单独或组合而成的物质、合成的单一芳香剂单独或组合而成的物质、将天然芳香剂和合成芳香剂任意组合而成的调合芳香剂。本发明虽然不限定于此,但作为天然芳香剂(精油),可以例示香草、薰衣草、洋甘菊、迷迭香、鼠尾草、香茅、姜、依兰树、桉树、薄荷(mint)、玫瑰、百合、丁香、茉莉、小豆蔻、柠檬草、柚子、橘子、柠檬、青柠檬、葡萄柚、橙花、香柏木、檀香木、茴芹、葛缕子(caraway)、琥珀、麝香、麝猫香、海狸香、罗勒、杂薰衣草、胡椒薄荷(peppermint)、柏树、杜松、天竺葵(geranium)、百里香、佛手柑等。作为合成的单一芳香剂,可以例示苯乙酮、c6-c16醛、己酸烯丙酯、戊基肉桂醛、水杨酸戊酯、苯甲醛、乙酸苄酯、苄醇、冰片、樟脑、肉桂醇、柠檬醛、香茅醛、香茅醇、香豆素、突厥酮、二氢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二苯醚、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丁香酚、香叶醇、乙酸香叶酯、苯乙醇、二氢茉莉酮酸甲酯(hedione)、己醇、顺式-3-己醇、α-己基肉桂醛、乙酸异戊酯、铃兰醛、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1-薄荷醇、苯甲酸甲酯、甲基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橙花醇、α-蒎烯、β-蒎烯、玫瑰醚、松油醇、γ-壬内酯、γ-十一内酯、香草醛等。

各有效成分的有用作用是现有公知的。作为一例,作为温感成分,可举鼠尾草等;作为抗疲劳成分,可举罗勒、杜松等;作为镇痛成分,可举杂薰衣草、薰衣草、葡萄柚、迷迭香、胡椒薄荷、洋甘菊、柠檬、桉树、茉莉、玫瑰等;作为炎症抑制成分,可举柠檬、桉树、罗勒等;作为血液循环促进成分,可举葡萄柚、迷迭香、柠檬、姜等;作为放松成分,可举薰衣草、洋甘菊、依兰树、鼠尾草、柏树、檀香、茉莉、杜松、天竺葵、橙花、罗勒、玫瑰、佛手柑等;作为凉爽感觉(冷却、提神(refresh))成分,可举1-薄荷醇、樟脑、胡椒薄荷、洋甘菊、柏树、杜松、天竺葵、佛手柑、薰衣草、柠檬草、迷迭香等;作为驱虫成分,可举桉树、拟除虫菊酯、对薄荷烷(para-menthane)等;作为镇静成分,可举香柏木等;作为肌肉僵硬抑制成分,可举罗勒、杂薰衣草等;作为循环器官系统的补益品,可举柏树等;作为解毒成分,可举杜松、百里香等;作为刺激(兴奋)成分,可举杜松、罗勒、佛手柑等;作为清脑(head-clearing)成分,可举桉树。

另外,作为温感成分,可以例示辣椒素、咖啡因、烟酸生育酚酯、壬酸香草酰胺、烟酸苄酯、香兰基丁醚、香兰基乙醚、姜醇、香兰基丙醚、香兰基戊醚、香兰基己醚、香兰基丁醚乙酸酯、辣椒提取物等。作为保湿成分,可以例示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胶原蛋白、lipidure(注册商标)等。

除此以外,作为有效成分可以例示维生素a、视黄醇、棕榈酸、四己基癸酸、抗坏血酸、生育酚、dl-α-生育酚、乙酸dl-α-生育酚、l-薄荷醇、樟脑、硫磺、氯吡哆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透明质酸、黄柏树皮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海藻提取物、胡萝卜提取物、桑葚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等、或者在现有膏状药中配合的成分、退热成分、对治疗肩部僵硬有效的成分等,没有特别限制,根据目的使用任意成分即可。

这些有效成分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如此,作为有用作用可以例示温感、抗疲劳、镇痛、炎症抑制、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凉爽感觉(冷却、提神)、驱虫、镇静、保湿、美白、抗皱、预防老化、炎症抑制、抗菌、抗氧化、减肥、清洁、循环器官系统滋补、加香、神经的浮肿抑制、抑制肌肉僵硬、解毒(包括排出多余废物、水分)、皮肤滋补、提高免疫功能、刺激(兴奋)、清脑、激活为代表的各种作用,可以说本发明的发热用具10进一步具有与所使用的有效成分的特性对应的效果(功能)。例如,在作为有效成分含有镇痛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发热用具10也可以为具有镇痛效果的器具(镇痛用具),在含有具有炎症抑制作用、血液循环促进作用等的有效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发热用具10也可以分别为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器具(炎症抑制用具)、具有血液循环促进效果的器具(血液循环促进用具)等。

从利用在发热用具中产生的热量更有效地发挥有效成分的有用作用的观点考虑,作为有效成分,更优选能够通过发热性组合物在空气存在下所发热的温度(例如32~85℃左右)而挥发的成分。有效成分为液态、固态等均可。

关于粘合剂层32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只要能够获得所希望的效果即可,没有限制,作为粘合剂层中的有效成分的配合比例,可以例示0.00001~85重量%,优选可以列举0.0001~10重量%,更优选可以列举0.0001~5重量%。

粘合剂层32还含有基剂(basematerial),该基剂只要是即使与皮肤s接触也无害、并且即使在与上述有效成分组合时也具有能够将粘合剂层32粘贴在皮肤s上的程度的粘合性的物质即可。作为这样的基剂,可以例示以往在用于皮肤s的粘贴剂中使用的物质,只要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效果即可,没有限制。因此,作为基剂,可以列举现有公知的基剂。

作为这样的基剂,例如可以例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作为这些的氢化共聚物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等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2-乙基己酯(ha)、丙烯酸丁酯(ba)等丙烯酸系粘合剂、加成固化型、过氧化物固化型等硅酮系粘合剂、醚系、酯系等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等。作为该基剂,优选可以例示橡胶系粘合剂,更优选可以例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系共聚物(sis)、作为这些的氢化共聚物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

另外,粘合剂层32还可以含有多元醇、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保存剂、稳定剂、着色剂、ph调节剂、柠檬烯、樟脑、除菌剂、抗菌剂、增粘剂、保型剂、增稠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粘合剂层3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0.05mm以上、3.0mm以下。通过将粘合剂层32的厚度设为0.05mm以上,能够确保用于粘贴在皮肤s上所需的粘合力。通过将粘合剂层32的厚度设为3.0mm以下,能够有效率地释放粘合剂层32所含的有效成分。

图3(a)、图3(b)表示上述发热用具10的使用状态。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图3(a)、图3(b)中未示出暖贴主体20的接合剂层25、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并且,与实际的比例尺不同。发热用具10以粘贴材料30在接近皮肤s的一侧即图3(a)的下侧、且暖贴主体20在远离皮肤s的一侧即图3(a)的上侧的方式粘贴在皮肤s上,以使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与皮肤s接触。图3(a)表示在皮肤s的平坦部分粘贴发热用具10的状态。如果使用者从该状态活动身体,则例如如图3(b)所示,皮肤s弯曲成凸状,皮肤s伸长。此时,与皮肤s紧贴的粘贴材料30的下表面被皮肤s拉伸,以沿着皮肤s的弯曲的方式挠曲并伸长。另一方面,粘贴材料30的上表面以沿着皮肤s的弯曲的方式挠曲,但因为不与皮肤s紧贴,与下表面相比,难以伸长。粘贴于粘贴材料30的上表面的暖贴材料20沿着粘贴材料30的上表面的弯曲而挠曲。如此,皮肤s的伸缩等的变化被粘贴材料30吸收,不会直接传递到暖贴主体20,即使使用者活动身体,暖贴材料也难以从身体分离。

根据上述的构成,粘贴材料30比暖贴主体20更具有伸缩性,因此,即使使用者活动身体,粘贴材料30也能够进行伸缩并跟随身体的动作,从而持续地紧贴在皮肤上。由于暖贴主体20隔着粘贴材料30粘贴到身体上,所以即使使用者活动身体,身体动作的变化也不会直接传递到暖贴主体20,暖贴主体20不会从身体上分离,能够可靠地向身体传递暖贴主体20产生的热量。另外,通过使用由与现有的暖贴同样的材质构成的内袋21,即使活动身体,设置于内袋21的透气路径的大小也不会变化,从而能够防止内袋21的透气性发生变化。如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发热用具10能够不改变内袋21的透气性地跟随身体的动作,并向身体传递预想温度的热量。

另外,通过在暖贴主体20上设置接合剂层25作为装配单元,能够在粘贴材料30上粘贴暖贴主体20。

另外,支承体31设定为将暖贴主体20装配在支承体31上时暖贴主体20的整体能够位于支承体31上的大小,因此,通过将暖贴主体20整体粘贴在支承体31上,暖贴主体20难以从粘贴材料30剥离,即使活动身体,也能够使暖贴主体20可靠地跟随身体并向身体传递热量。

另外,在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中含有有效成分,因此,能够对身体赋予与有效成分对应的有效作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通过作为装配单元的接合剂层25直接粘贴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只要通过装配单元以暖贴主体20位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的方式装配即可,可以包含任何方式,例如,在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与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之间也可以存在其它的层。其它的层可以由被叠层的多种原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一种原材料构成。装配单元也可以包含装配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的表面和其它的层的上表面的接合剂层、装配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和其它的层的下表面的接合剂层。另外,也可以使其它的层具有粘合性并发挥作为装配单元的功能。其它的层只要由不阻断来自暖贴主体20的热量的原材料构成即可,例如可以由无纺布等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将粘合剂、接合剂等物质形成为层状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两者构成。

图4(a)、图4(b)表示使用前的暖贴主体20。覆盖接合剂层25的第一剥离膜26粘贴在设置于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的表面的接合剂层25上。第一剥离膜26由将俯视时的形状与内袋21的第二片材23相同的长方形状的一张膜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切断而得的两张膜26a、26b构成。在暖贴主体20的内袋21的第二片材23的表面且对应于两张膜26a、26b的对接部分的位置,未设置接合剂层25,因此,使用者能够捏住各膜26a、26b的对接部分的端部来剥离第一剥离膜26。第一剥离膜26由实施了硅加工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等膜或纸等的材质构成。

图5(a)、图5(b)表示使用前的粘贴材料30。在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上粘贴有覆盖粘合剂层32的第二剥离膜33。第二剥离膜33由一张膜构成,长度设为比支承体31长,覆盖设置于支承体31的下表面的粘合剂层32时,第二剥离膜3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从支承体31的长度方向的侧缘向外侧突出。在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未设置粘合剂层32,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捏住第二剥离膜33的突出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容易地剥离第二剥离膜33。第二剥离膜33由实施了硅加工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等膜或纸等的材质构成。

如图6(a)所示,使用发热用具10之前,暖贴主体20封入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a1的第二外袋12a中,粘贴材料30封入内部形成有第二空间a2的第三外袋12b中,第二外袋12a和第三外袋12b被封入第一外袋11内。本实施方式中,由非透气性的原材料构成第一外袋11、第二外袋12a、第三外袋12b。第一外袋11、第二外袋12a、第三外袋12b的原材料只要是非透气性即可,不受限定,可以是用于封入现有的一次性暖贴的原材料,例如可以是合成树脂膜。用于合成树脂膜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例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碳酸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

如果将粘贴材料30和暖贴主体20两者长期保存在袋内的同一空间,则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所含的有效成分会被暖贴主体20的发热性组合物24所含的以活性炭等多孔碳为主成分的物质吸收,粘合剂层32所含的有效成分减少,存在使用时不能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效果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发热用具10中,将暖贴主体20、粘贴材料30封入第二外袋12a、第三外袋12b,并将封入了暖贴主体20、粘贴材料30的第一、第二各空间a1、a2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粘贴材料30的有效成分被暖贴主体20的发热性组合物24吸收的现象。

在使用图6所示的发热用具10时,首先,打开第一外袋11,取出第二外袋12a、第三外袋12b,接下来,打开第二外袋12a取出暖贴主体20,并打开第三外袋12b取出粘贴材料30。然后,剥离暖贴主体20的第一剥离膜26,以暖贴主体20的接合剂层25与粘贴材料30的支承体31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将其重叠,由此,将暖贴主体20粘贴于粘贴材料30。另外,将粘贴材料30的第二剥离膜33剥离,并将粘贴材料30和暖贴主体20从衣服或内衣等的上面粘贴到所希望的身体部位、或者直接粘贴在所希望的部位的皮肤s上。由此,暖贴主体20的热量赋予至各部位,并且有效成分发挥作用。

另外,也可以将暖贴主体20封入第二外袋12a中,将粘贴材料30不封入第三外袋12b而直接封入第一外袋11中。这种情况下,第一外袋11的内部空间且除第二外袋12a内的第一空间a1以外的空间成为第二空间a2。另外,也可以将粘贴材料30封入第三外袋12b中,将暖贴主体20不封入第二外袋12a而直接封入第一外袋11中。这种情况下,第一外袋11的内部空间且除第三外袋12b内的第二空间a2以外的空间成为第一空间a1。在这些情况下,将暖贴主体20、粘贴材料30封入的第一、第二各空间a1、a2也被分离,因此,能够防止粘贴材料30的有效成分被暖贴主体20的发热性组合物24吸收的现象。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外袋11中收纳分别封入第二外袋12a中的多个暖贴主体20、以及与暖贴主体20数量相同的粘贴材料30,这种情况下,粘贴材料30可以被封入第三外袋12b中,也可以不被封入第三外袋12b中。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外袋11的内部具有非透气性的分隔壁,使第一空间a1和第二空间a2由该分隔壁隔开且不连通。暖贴主体20和粘贴材料30以在第一空间a1收纳暖贴主体20、且在第二空间a2收纳粘贴材料30的状态封入第一外袋11中。第一外袋11也可以具有一个第一空间a1,并在第一空间a1中收纳一个或多个暖贴主体20。另外,第一外袋11也可以具有一个第二空间a2,并在第二空间a2中收纳与暖贴主体20数量相同的粘贴材料30。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外袋11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壁具有多个第一空间a1,并在各第一空间a1中收纳一个或多个暖贴主体20。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外袋11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壁具有多个第二空间a2,并在各第二空间a2中收纳一个或多个粘贴材料30。

另外,在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不含有效成分的情况、或者即使粘贴材料30的粘合剂层32中含有有效成分但制造后至使用的时间短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暖贴主体20粘贴在粘贴材料30上并封入第一外袋11中,再将多个第一外袋11封入包装袋(未图示)中。

另外,第一外袋11可以由纸箱等具有透气性的原材料构成,此时,第二外袋12a、第三外袋12b由不具有透气性的原材料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0:发热用具;11:第一外袋;12a:第二外袋;12b:第三外袋;20:暖贴主体;21:内袋;24:发热性组合物;25:接合剂层(装配单元);30:粘贴材料;31:支承体;32:粘合剂层;a1:第一空间;a2:第二空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剥离强度合成树脂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