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弱风感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20:03:45|343|起点商标网
一种弱风感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弱风感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出风口通常设置有导风门,导风门旋转至关闭出风口后,气流无法通过出风口吹出。导风门旋转至开启出风口后,由于出风口面积较大,冷风直接吹出,出风气流直接吹到人的身体上,会有明显的风感及冷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弱风感空调器,用以削弱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对人体产生的风感。
[0004]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弱风感空调器,包括机体、出风口和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导风门,所述导风门包括内导风门和外导风门;
[0005]
所述内导风门遮盖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外导风门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
[0006]
所述内导风门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外导风门之间,所述内导风门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0007]
所述外导风门能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旋转开启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0008]
所述外导风门开启所述出风口后,所述外导风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且能够遮挡从所述出风口下部吹出的气流。
[0009]
本申请提供的弱风感空调器,空调器具有零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在零风感模式下,外导风门旋转至出风口的下方开启出风口,气流透过通风孔后吹出,内导风门阻挡气流直接从整个出风口吹出,将气流分散至多个通风孔后从各个通风孔吹出,将面积较大的出风口分隔为多个小面积出风通道,使从单个通风孔吹出的气流动能减小,在出风口外部空气的阻力作用下,从通风孔吹出的气流流速很快下降,无法直接吹到人体上或吹在人体上时的流速非常小,对人体产生的气流冲击感降低;若从通风孔吹出的气流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例如吹出的是冷风),由于从通风孔吹出的单股气流能够更快的与出风口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气流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即使气流吹到人体上,气流的温度与人体体表温度差较小,人体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冷热变化,从而达到削弱风感的效果。空调器例如壁挂式空调器通常设置在高于人体的墙壁上,出风口通常为斜向下吹风,由于外导风门开启出风口后能够遮挡从出风口下部吹出的气流,减少斜向下吹至人体上的气流量,而且能够将出风口下部吹出的气流导向成斜向上气流,斜向上气流与出风口上部吹出的斜向下气流交叉混合,斜向上气流与斜向下气流交叉混合后形成水平气流,由于出风口处于高于人体的位置,水平气流无法直接吹至人体上,进一步削弱风感。
[0010]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风门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内导风门能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旋转开启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0011]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正常风感模式下,外导风门先旋转开启,然
后内导风门再旋转开启,使出风口完全露出,此时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动能达到最大,能够吹向更远距离,用于临时对人体快速降温或快速取暖。
[0012]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风门的旋转中心轴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0013]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内导风门能够旋转至与出风方向平行或与出风方向倾斜,对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具有导向作用。
[0014]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风门的旋转中心轴线水平设置。
[0015]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内导风门旋转至与出风方向平行时,内导风件将出风口分隔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从下部吹出的气流与出风口下方的外导风门碰撞,使下部吹出的气流转向至斜向上。内导风门旋转至斜向上时,出风口下部的一部分气流被导向出风口的上部,减少出风口下部吹出的气流同时增加出风口上部的气流。当内导风门旋转至斜向下时,出风口上部的部分气流被导向至出风口下部,减少出风口上部吹出的气流同时增加出风口下部的气流,实现多更能切换,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0016]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弱风感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内导风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内导风门开启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0017]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可采用电机,与空调器的主板电连接,空调器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运行,第一驱动装置再驱动内导风门转动。例如,当用户选择零风感模式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内导风门旋转至关闭出风口状态,此时,出风口的气流分散至各个通风口吹出。
[0018]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弱风感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外导风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外导风门开启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0019]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装置可采用电机,与空调器的主板电连接,当用户开启并运行空调器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外导风门旋转至开启出风口状态。
[0020]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孔为圆形孔。
[0021]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圆形孔是指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例如通风孔以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剖切面截得的轮廓为圆形,圆形孔内壁相对于多边形孔更加光滑,相对于例如椭圆等曲线形各处曲率一致性更高,便于注塑出模,且在边长一定的情况下,圆形的面积相对于其他形状的面积最大,便于通风。
[0022]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孔孔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
[0023]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例如通风孔两端设置为向外张开的喇叭口状,以通风孔中心位置设置为分型面,避免出模时模具与通风孔内壁相粘连,便于出模。例如还可将通风孔设置为双曲面状(类似于冷却塔形结构),对气流阻碍更小。
[0024]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孔在所述内导风门上分布的孔隙率介于50%到65%之间。
[0025]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经过试验对比发现,孔隙率与内导风门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有关。当孔隙在内导风门上所占的面积比值较高(超过65%)时,对内导风门强度削弱过多,制冷制热变换后内导风门变形严重,变形折弯程度在5mm以上。当孔
隙在内导风门上所占面积比值较低(低于50%)时,透风量受到影响,对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冷量下降15%以上)产生严重影响,并且由于透风量不足,内导风门内外侧温差大,易在内导风门和内导风门上沿产生凝露水(极端情况下产生凝露水的时间提前25%,50%以上持续制冷4小时不产生冷凝水,50%以下时,持续到第3小时即有冷凝水出现)。因此通风孔在内导风门上分布的孔隙率介于50%到65%之间,能够使内导风门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0026]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孔在孔径最小处的直径介于1.5mm到3.5mm之间。
[0027]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孔径过小情况下,模具上与之对应的部位的针头较细,容易折弯损坏;孔径偏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达不到适宜的孔隙率,另一方面会导致吹风的风速偏高。因此,孔径设置为1.5mm到3.5mm之间,能够使孔隙率和透风量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使内导风门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9]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零风感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31]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正常风感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停止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导风门结构的示意图;
[0034]
图6是图5中b-b方向的折叠剖视图;
[0035]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板与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00、机体;110、出风口;
[0038]
200、内导风门;210、通风孔;220、第一驱动装置;
[0039]
300、外导风门;310、第二驱动装置;
[0040]
40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
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3]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004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5]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零风感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正常风感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停止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导风门200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b方向的折叠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板400与第一驱动装置22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310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0047]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出风口110通常设置有导风门,导风门旋转至关闭出风口110后,气流无法通过出风口110吹出。导风门旋转至开启出风口110后,由于出风口110面积较大,冷风直接吹出,出风气流直接吹到人的身体上,会有明显的风感及冷不舒适感。
[004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弱风感空调器,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包括机体100、出风口110和设于出风口110的导风门,导风门包括内导风门200和外导风门300;内导风门200遮盖在出风口110上,外导风门300与机体100转动连接;内导风门200位于出风口110与外导风门300之间,内导风门200上设有多个通风孔210;如图4所示,外导风门300能够相对于出风口110旋转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10;外导风门300开启出风口110后,外导风门300位于出风口110的下方且能够遮挡从出风口110下部吹出的气流。
[004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弱风感空调器,空调器具有零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在零风感模式下,外导风门300旋转至出风口110的下方开启出风口110,气流透过通风孔210后吹出,内导风门200阻挡气流直接从整个出风口110吹出,将气流分散至多个通风孔210后从各个通风孔210吹出,将面积较大的出风口110分隔为多个小面积出风通道,使从单个通风孔210吹出的气流动能减小,在出风口110外部空气的阻力作用下,从通风孔210吹出的气流流速很快下降,无法直接吹到人体上或吹在人体上时的流速非常小,对人体产生的气流冲击感降低;若从通风孔210吹出的气流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例如吹出的是冷风),由于从通风孔210吹出的单股气流能够更快的与出风口110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气流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即使气流吹到人体上,气流的温度与人体体表温度差较小,人体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冷热变化,从而达到削弱风感的效果。空调器例如壁挂式空调器通常设置在高于人体的墙壁上,出风口110通常为斜向下吹风,由于外导风门300开启出风口110后能够遮挡从出风口110下部吹出的气流,减少斜向下吹至人体上的气流量,而且能够
将出风口110下部吹出的气流导向成斜向上气流,斜向上气流与出风口110上部吹出的斜向下气流交叉混合(如图2中标注s的箭头),斜向上气流与斜向下气流交叉混合后形成水平气流,由于出风口110处于高于人体的位置,水平气流无法直接吹至人体上,进一步削弱风感。应当理解,水平气流是其中一种可能的存在形式,也可以是稍向下倾斜。
[005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导风门200与机体100转动连接,内导风门200能够相对于出风口110旋转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10。
[0051]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正常风感模式下,外导风门300先旋转开启,然后内导风门200再旋转开启,使出风口110完全露出,此时从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动能达到最大,能够吹向更远距离,用于临时对人体快速降温或快速取暖。
[0052]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内导风门200的旋转中心轴位于出风口110的内侧。
[0053]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内导风门200能够旋转至与出风方向平行或与出风方向倾斜,对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具有导向作用。
[0054]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导风门200的旋转中心轴线水平设置。
[0055]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内导风门200旋转至与出风方向平行时,内导风件将出风口110分隔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从下部吹出的气流与出风口110下方的外导风门300碰撞,使下部吹出的气流转向至斜向上。内导风门200旋转至斜向上时,出风口110下部的一部分气流被导向出风口110的上部,减少出风口110下部吹出的气流同时增加出风口110上部的气流。当内导风门200旋转至斜向下时,出风口110上部的部分气流被导向至出风口110下部,减少出风口110上部吹出的气流同时增加出风口110下部的气流,实现多更能切换,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0056]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7所示,弱风感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0,第一驱动装置220与内导风门200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20用于驱动内导风门200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10。
[0057]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内导风门200通过转轴与机体100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20可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内导风门200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20与空调器的主板400电连接,空调器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0运行,第一驱动装置220再驱动内导风门200转动。例如,当用户选择零风感模式时,第一驱动装置220驱动内导风门200旋转至关闭出风口110状态,此时,出风口110的气流分散至各个通风口吹出。
[0058]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弱风感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0,第二驱动装置310与外导风门30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10用于驱动外导风门300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10。
[0059]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外导风门300通过转轴与机体100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10可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外导风门300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10与空调器的主板400电连接,当用户开启并运行空调器后,第二驱动装置310驱动外导风门300旋转至开启出风口110状态。
[006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风孔210为圆形孔。
[0061]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圆形孔是指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例如通风孔210以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剖切面截得的轮廓为圆形,圆形孔内壁相对于多边形孔更加光滑,相对于例如椭圆等曲线形各处曲率一致性更高,便于注塑出模,且在边长一定的情况下,圆形的面积相对于其他形状的面积最大,便于通风。
[0062]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风孔210孔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
[0063]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例如通风孔210两端设置为向外张开的喇叭口状,以通风孔210中心位置设置为分型面,避免出模时模具与通风孔210内壁相粘连,便于出模。例如还可将通风孔210设置为双曲面状(类似于冷却塔形结构),对气流阻碍更小。
[0064]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风孔210在内导风门200上分布的孔隙率介于50%到65%之间。
[0065]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经过试验对比发现,孔隙率与内导风门200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有关。当孔隙在内导风门200上所占的面积比值较高(超过65%)时,对内导风门200强度削弱过多,制冷制热变换后内导风门200变形严重,变形折弯程度在5mm以上。当孔隙在内导风门200上所占面积比值较低(低于50%)时,透风量受到影响,对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冷量下降15%以上)产生严重影响,并且由于透风量不足,内导风门200内外侧温差大,易在内导风门200和内导风门200上沿产生凝露水(极端情况下产生凝露水的时间提前25%,50%以上持续制冷4小时不产生冷凝水,50%以下时,持续到第3小时即有冷凝水出现)。因此通风孔210在内导风门200上分布的孔隙率介于50%到65%之间,能够使内导风门200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0066]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风孔210在孔径最小处的直径介于1.5mm到3.5mm之间。
[0067]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孔径过小情况下,模具上与之对应的部位的针头较细,容易折弯损坏;孔径偏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达不到适宜的孔隙率,另一方面会导致吹风的风速偏高。因此,孔径设置为1.5mm到3.5mm之间,能够使孔隙率和透风量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使内导风门200的强度、透风量以及凝露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0068]
上文中的“零风感”是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出风口110完全敞开时气流吹在人体上产生的风感更弱,或者人体无法感觉到风感。
[006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