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05:03:10|474|起点商标网
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具有速热功能的电热水器,该热水器中,将热水器的出水管的进水端靠近加热器的主加热部设置,以在该主加热部将其周围加热区域内的水加热后,该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直接输出,以实现局部加热而满足用户快速使用热水的需求。
[0003]
为了避免加热后的热水会上升对速热功能的影响,通常将加热器的主加热部设置在内胆内的上部。
[0004]
但是,对于以上热水器,通常通过进水流量启动加热器工作,在用户首次安装、或者做内胆清洗后、或者内胆内的被使用完全后再次上水时,由于注水时流量传感器接收流量信号,会启动加热器工作,而实际上内胆内并没有注满水,即会发生内胆未注满水就提前上电的情况,从而造成加热器干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水器,旨在减弱或避免热水器的干烧现象。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水器,包括:
[0007]
内胆;
[0008]
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设于所述内胆内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主加热部;
[0009]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内胆内,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邻近所述主加热部设置,且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不低于所述主加热部的底部;
[0010]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内胆内,所述进水管的送水口低于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以及
[0011]
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出水管内的第一检测端子和设于所述进水管内的第二检测端子,当所述内胆内的水浸没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时,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导通。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端子设于所述出水管的位于所述内胆外的管体内,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端子设于所述进水管的位于所述内胆外的管体内。
[0013]
可选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电阻检测装置。
[0014]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端子还与所述内胆电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是否漏电;或者,
[0015]
所述第二检测端子还与所述内胆电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是否漏电。
[0016]
可选地,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不低于所述主加热部的顶部。
[0017]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还包括集热杯,所述集热杯具有安装口、进水孔和出水口,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集热杯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集热杯的另一端;所述主加热
部通过所述安装口而伸入所述集热杯内;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
[0018]
可选地,所述集热杯横向设置。
[0019]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集热杯的周壁的下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所述出水口而伸入所述集热杯内。
[0020]
可选地,所述集热杯至少部分倾斜延伸;或者,
[0021]
所述集热杯为水平方向上的直杯体。
[0022]
可选地,所述集热杯包括出水段及与所述出水段连接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加热段,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出水段,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加热段的远离所述出水段的一端;
[0023]
所述主加热部倾斜设置,以倾斜地伸入所述加热段内。
[0024]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设置为所述集热杯一端的开口,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设于所述集热杯的一侧,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的距离小于或等于80毫米;或者,
[0025]
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所述出水口而伸入所述集热杯内。
[0026]
可选地,所述集热杯包括一端开口的杯本体、及盖设于所述杯本体的开口的第一盖体,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第一盖体。
[0027]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
[0028]
可选地,所述集热杯设于所述内胆内的上部;和/或,
[0029]
所述进水孔设有多个,并分布于所述集热杯的周壁的下部;和/或,
[0030]
所述集热杯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内胆的长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5,且小于或等于0.6;和/或,
[0031]
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设于所述内胆内的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位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和/或,
[0032]
所述第一加热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内胆上,以使所述第一加热管设于所述内胆内;和/或,
[0033]
所述主加热部还伸出于所述安装口外;和/或,
[0034]
所述第一加热器还包括设于所述集热杯外的感温盲管,所述感温盲管的末端与所述集热杯固连在一起;和/或,
[0035]
所述主加热部的管体呈折叠状设置,或者,所述主加热部的管体呈回形设置,或者,所述主加热部的至少一段管体呈螺旋状设置。
[003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的防干烧方法,所述热水器为如上所述的热水器,所述防干烧方法包括:
[0037]
判断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是否导通;
[0038]
当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导通时,则确定所述内胆内的水至少浸没所述主加热部的底部;以及
[0039]
根据加热指令控制所述热水器加热。
[0040]
本实用新型热水器,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并在出水管和进水管内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当内胆内的水未浸没出水管的进水口时,则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无法导通,则检测到断路,从而判断内胆内的水未浸到主加热部处,此时第一加热器不启动,以避免干烧。当所述内胆内的水浸没出水管的进水口时,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导通,从而判断内胆内的水浸到了主加热部处,此时加热器可启动。
[0041]
即是说,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是否导通,来判断内胆内的水是否浸到主加热部处,如此当内胆内的水浸到了主加热部处时,才控制第一加热器工作,以避免发生干烧,从而可减弱或避免热水器的干烧现象。
附图说明
[004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为图1中热水器的集热杯处的局部示意图;
[0045]
图3为图2中集热杯的p向结构示意图;
[0046]
图4为图1中第一加热器的右视图;
[004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6为图5中热水器的集热杯处的局部示意图;
[0049]
图7为图6中第一加热器的p向结构示意图;
[005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为图8中热水器的集热杯处的局部示意图;
[0052]
图10为图9中第一加热器的p向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1为图8中第一加热器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3为图12中第一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集热杯上未设有引导件;
[0056]
图14为图12中第一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集热杯上设有引导件;
[0057]
图15为图14中第一加热器的p向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6为图14中第一加热器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上的控制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9为图17中出水管的向结构示意图;
[0062]
图20为图17中进水管的向结构示意图;
[0063]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出水管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内;
[0064]
图22为图21中第一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65]
图23为图22中集热杯的出水口处的局部示意图;
[0066]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出水管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外;
[0067]
图25为图24中集热杯的出水口处的局部示意图;
[0068]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9]
图27为图26中第一加热器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70]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71]
附图标号说明:
[0072]
热水器;10、内胆;20、第一加热器;21、第一加热管;211、主加热部;212、支撑加热部;2121、斜向支撑段;2122、横向延长段;22、集热杯;221、安装口;222、进水孔;2221、泄垢口;223、出水口;224、出水段;225、加热段;226、本本体;227、第一盖体;228、第二盖体;23、安装部;24、感温盲管;30、出水管;31、金属外管;311、防堵凹槽;32、塑料内管;40、进水管;50、第二加热器;51、第二加热管;60、引导件;61、引导槽;70、第一检测端子;80、第二检测端子;90、流量传感器;91、控制基板。
[007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75]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76]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0077]
如图1、5、8、12、17、21和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水器。
[007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水器100包括内胆10、第一加热器20和出水管30。
[0079]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器20包括设于所述内胆10内的第一加热管21,所述第一加热管21包括主加热部211。
[0080]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内胆10内,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靠近/主加热部211设置。具体的,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主加热部211的一侧,并靠近主加热部211的末端设置,以使出水管30的进水端的进水口靠近主加热部211的末端设置。
[0081]
具体的,所述热水器100还包括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内胆10内。冷水从进水管40进入内胆10,加热后的热水从出水管30被送出。
[0082]
如此,在热水器100开启速热功能时,第一加热管21工作,主加热部211将其周围加热区域内的水加热,由于出水管30的进水端靠近主加热部211设置,使得被主加热部211加热后的热水可直接从出水管30的进水端的进水口进入出水管30内而被送出。从而可实现对内胆10内的水进行局部加热,而使用户快速获得所需的热水。
[0083]
进一步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器20还包括安装部23,第一加热管21设于安装部23,所述安装部23安装于内胆10上,以使所述第一加热管21设于内胆10内。
[0084]
具体的,所述安装部23为法兰。
[0085]
具体的,如图1和4所示,所述安装部23安装于内胆10的右端。
[0086]
具体的,如图1、2、及26-28所示,所述主加热部211设有用于增长加热长度的增长结构,以提高加热效率。
[0087]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主加热部211的管体呈折叠状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加热管21的自由端呈折叠状设置以形成主加热部211。
[0088]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加热管21还包括与安装部23连接支撑加热部,所述主加热部211设于支撑加热部的末端,所述支撑加热部用于使主加热部211定位于内胆10内的预设位置。
[0089]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支撑加热部212包括连接于安装部23、并向远离安装部23的方向延伸的横向延长段,设于所述横向延长段的末端、且向上倾斜延伸的斜向支撑段。所述主加热部211设于斜向支撑段的末端。
[0090]
具体的,所述主加热部211包括并行设置的、且末端连接的两根管体。如此,可提高加热效率。
[0091]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支撑加热部212仅包括斜向支撑段2121。
[0092]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加热部211的增长结构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在第一加热器20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6和27所示,所述主加热部211的管体呈回形设置,即是说,所述横向加热段的自由端呈回形设置以形成主加热部211;又如在第一加热器20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所述主加热部211的至少一段管体呈螺旋状设置,即是说,所述横向加热段的自由端的至少一段管体呈螺旋状设置(如第一加热管包括两根并行设置的管体,在所述横向加热段的自由端,其中一根管体绕另一根管体呈螺旋状设置)以形成主加热部211;等等。
[0093]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支撑段213的长度大于主加热部211的长度,以便于将主加热部211定位于内胆10内的预设位置。
[0094]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加热部211既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以下结合第一加热器20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0095]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器20还包括集热杯22,所述集热杯22具有安装口221、进水孔222和出水口223,所述安装口221设于集热杯22的一端,所述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加热管21通过安装口221而伸入集热杯22内。
[0096]
具体的,所述集热杯22的杯壁包括周壁及分别设于该周壁两端的两端壁。
[0097]
其中,所述安装口221开设于集热杯22的一端的端壁,所述主加热部211通过安装口221而伸入集热杯22内。如此,可将第一加热管21安装于该端壁,以使第一加热管21与集热杯22的位置相对稳定。
[0098]
如图1-4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出水口223处,以使主加热部211加热后的热水可较快地进入出水管30内。
[0099]
具体的,所述集热杯22为半封闭式结构,其通过安装口221、进水孔222和出水口223实现内外连通。
[0100]
其中,集热杯22的具有出水口223的一端为出水端,具有安装口221的一端为安装端。
[0101]
用户使用速热功能时,冷水从进水孔222进入集热杯22中,经集热杯22内的主加热部211加热后,从集热杯22的出口端进入出水管30内,然后经出水管30送出,以供用户使用。
[0102]
由于集热杯22将其内部的水与其外部的水分隔开,因此主加热部211会集中/主要对集热杯22内的水进行加热,集热杯22内的水量少,加热速度较快,可以使集热杯22内的水温较快速地提高。
[0103]
又由于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22的出水口223处,出水管30将集热杯22内的水吸向集热杯22的出水端,然后被吸入出水管30内,使得集热杯22内的热水与内胆10中其他部分的水进行较少量的换热就直接经出水管30被送出内胆10,从而可降低集热杯22内的水吸入出水管30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0104]
本实用新型热水器100,通过使第一加热器20的主加热部211设置于集热杯22内,在用户使用速热功能时,主加热部211会集中对集热杯22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集热杯22内的水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到预设温度,以供用户使用;与使主加热部211开放地设置在内胆10内的基础设计相比,从用户打开出水口223到热水器100可提供热水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
[0105]
而且,通过使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一端,并使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出水口223处,在出水管30供水时,出水管30将集热杯22内的水吸向集热杯22的出水口223,然后被吸入出水管30内,使得主加热部211加热的热水与内胆10中其他部分的水进行较少量的换热就直接经出水管30被送出内胆10,从而可降低主加热部211加热的热水在吸入出水管30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0106]
此外,由于安装口221设于集热杯的一端的端壁上,从而可使第一加热管21安装于集热杯的该端壁,以使第一加热管21与集热杯22的位置相对稳定,并便于使主加热部211与集热杯22的内周壁面间隔设置。
[0107]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与集热杯22的端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可使第一加热管21与集热杯22的位置相对稳定,以防止在震动时主加热部211与集热杯22相互碰撞等。
[0108]
具体的,所述第一加热管21与所述集热杯22的端壁焊接,以保证安装强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管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与集热杯22的端壁固定连接,如卡接结构、或螺钉锁附结构、或铆接连接等。
[0109]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伸入所述集热杯22内的部分,与集热杯22的内周壁面间隔设置。具体的,所述主加热部211与集热杯22的内周壁面间隔设置。
[0110]
如此,可防止主加热部211的管体表面产生的水垢损伤集热杯。
[0111]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集热杯22包括一端开口的杯本体226、及盖设于所述杯本体的开口的第一盖体227,所述第一盖体226用于形成集热杯22的一端的端壁。如此,通过使集热杯22分体设置,可便于制作集热杯22,也便于组装集热杯22和第一加热器20。
[0112]
具体的,所述第一盖体227密封杯本体的开口。
[01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21密封安装于安装口221处,以使内胆10内的水只能从进水孔222内进入集热杯22内,且可提高抗振动性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一加热管21与安装口221的内壁设有进水间隙。
[0114]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另一端。这样,在集热杯22内的水流向出水口223的过程中,主加热部211可持续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可延长主加热部211对集热杯22的水的有效加热时间,从而可提高加热效率。
[0115]
具体的,所述出水口223与第一加热管21伸入集热杯内的部分,在所述集热杯的整
体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具体来说,所述出水口223与主加热部211的末端在所述集热杯的整体长度方向上间隔开。
[0116]
如此,由于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另一端,主加热部211设于集热杯22内,可使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主加热部211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可降低主加热部211对出水管30的烧损效果,特别是可降低主加热部211干烧时对出水管30的烧坏风险。
[0117]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热杯22横向设置,即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方向与内胆10的长度方向一致。如此,可有利于增长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从而有利于延长集热杯22内的水在流向出水口223时的流动时长,以有利于延长加热时间。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集热杯22竖向设置,等。
[0118]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l1与内胆10的长度l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5,且小于或等于0.7,如可取0.3、0.35、0.4、0.45、0.5、0.55、0.6或0.65等。可以理解,若该比值过小,则会使集热杯22整体过短,从而一方面不利于延长集热杯22内的水在流向出水口223时的有效流动时长,另一方面也容易使集热杯22的容积过小;若该比值过大,则会使集热杯22整体过长,则容易使集热杯22内的水加热过慢。可选地,该比值大于或等于0.3,且小于或等于0.5。
[0119]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杯22的容积大于或等于0.18升,且小于或等于0.6升,如可取0.2升、0.25升、0.3升、0.35升、0.4升、0.45升、0.5升或0.55升等。所述集热杯22的直径d或等效直径大于或等于2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0毫米,如可取28毫米、30毫米、32毫米、35毫米、37毫米、40毫米、42毫米、45毫米、47毫米、50毫米、52毫米、55毫米或57毫米等。可以理解,所述集热杯22的容积与其直径或等效直径互为约束,从而可以限定出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而且,若集热杯22的容积过小,则容易出现供热水不足的情况,若集热杯22的容积过大,则容易使集热杯22内的水加热过慢。
[0120]
具体的,所述集热杯22的横截面可选为圆形、方形(即正方形或矩形)、椭圆形、或其他正多边形(如正五边形等)。
[012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热杯22设于所述内胆10内的上部。如此,一方面可减弱主加热部211加热后的热水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便于与第二加热器50配合(下文将详细描述)。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热杯22也可不设于内胆10内的上部,其可以设于内胆10内的任何位置。
[012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集热杯22的顶部与内胆1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l2大于或等于2.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如可取2.8毫米、3毫米、3.2毫米、3.5毫米、3.7毫米、4.0毫米、4.2毫米、4.5毫米、4.7毫米、5.0毫米、5.2毫米、5.5毫米、5.7毫米、6.0毫米、6.2毫米、6.5毫米、6.7毫米、7.0毫米、7.2毫米、7.5毫米、7.7毫米、8.0毫米、8.2毫米、8.5毫米、8.7毫米、9.0毫米、9.2毫米、9.5毫米、9.7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1毫米、11.5毫米、12毫米、12.5毫米、13毫米、13.5毫米、14毫米、或14.5毫米。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集热杯22的顶部与内胆1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指的是,所述集热杯22的位置最高处(即顶部),与所述集热杯22所在位置上方的内胆10顶壁之间的距离。
[0123]
可以理解,所述集热杯22的顶部与内胆1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不易过近,若距离太小,则容易会导致震动时(如运输过程中)集热杯22与内胆10碰撞,造成碰撞部位内胆10搪瓷受损;也不宜过远,若距离太大,则会影响内胆10的储水量。
[0124]
具体的,所述集热杯22通常设于内胆10的前后方向(以内胆10安装到墙上时的姿势进行描述)的中部。
[0125]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集热杯22的顶部设有缓冲件(图未示)。其中,所述缓冲件可采用弹性防撞材料制成,如硅胶或橡胶体,从而可提高集热杯22的抗振动性能。
[0126]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杯的周壁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毫米。如此,可以更好的传递热量。
[0127]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水孔222设有多个,并分布于集热杯22的周壁的下部。如此,可便于将内胆10内的水吸入集热杯22内。具体的,多个进水孔222排布成一排或多排。
[0128]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口221设于所述集热杯22的右端(即集热杯22的安装端为集热杯22的右端),所述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左端(即集热杯22的出水端为集热杯22的左端),所述进水孔222分布在所述集热杯22的右部,或者,所述进水孔222分布在所述集热杯22的中部和右部。如此,可使得进入集热杯22内的水均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出水管30。
[0129]
进一步地,所述主加热部211还伸出于安装口221外。如此,可对集热杯22附近的水进行先行预热后再使其进入集热杯22内,从而可提高速热效果。
[0130]
可选地,所述主加热部211伸出安装口221外的长度等于,斜向支撑段与主加热部211的折弯处与安装口221之间的距离l3与一个辐射常数的差值,该辐射常数可取8毫米至12毫米(如可取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或12毫米等)。
[013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热水器100还包括第二加热器50,所述第二加热器50包括设于内胆10内的第二加热管51,所述第二加热管51位于内胆10的底部。
[0132]
具体的,可采用第一加热器20与第二加热器50组合的形式进行供水。
[0133]
具体来说,在用户需要用大量热水(例如洗澡)时,可由第一加热器20与第二加热器50配合工作:例如,同时开启第一加热器20与第二加热器50工作,第一加热器20工作使用户无需等待(或等待时间较小),即刻可使用热水洗澡;同时,第二加热器50对内胆10底部的水进行加热升温,使得从集热杯22的进水孔222进入集热杯22的水的温度较高,集热杯22内的水加热更快,最终内胆10中的水温均到达用户设置的温度时,可选择关断第一加热器20一段时间,直接使用内胆10中的储存热水,在内胆10中的水温降低一定值时,可再次控制第一加热器20开启,如此循环操作控制以节约电能。
[0134]
在用户只需少量使用热水(例如洗脸、洗手等情形)时,可只控制第一加热器20开启,以进行局部加热,以实现快速提供热水。
[0135]
在用户空闲时,可只控制第二加热器50开启,以对整个内胆10中的水进行加热。
[0136]
进一步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器20还包括设于所述集热杯22外的感温盲管24。
[0137]
具体的,如图8、9、11等所示,所述感温盲管24的末端与集热杯22固连在一起。可选地,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使感温盲管24的末端与集热杯22固连在一起。
[0138]
如此,通过使感温盲管24的末端与集热杯22固连(如贴合等)在一起,不仅可避免了感温盲管24放置在杯体内部而增加杯体体积导致温升变慢的问题,而且又可以使安装在感温盲管24里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地感知集热杯22内的水温;此外还可以加强第一加热
器20整体的抗振动性能,可避免第一加热器20因为设计有杯体重心比较远振动测试断裂。
[0139]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集热杯22为水平方向上的直杯体。如此,可简化集热杯22的结构。具体的,所述集热杯22包括在所述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出水段224和加热段225,所述出水口223开设于所述出水段224(的周壁的下部),所述加热段225具有一端壁,所述安装口设于该加热段的端壁,所述主加热部211设于加热段225内。
[0140]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通过所述出水口223而伸入集热杯22内。如此,可避免或减少内胆10中其他区域的水进入出水管30中,以保证出水管30内送出水的水温。
[0141]
具体的,所述出水管30与出水口223密封连接,以避免内胆10中其他区域的水通过出水口223进入集热杯22内。而且,在出水管30安装后,使集热杯22除了进水孔222,其余部分均为封闭的腔体,可使加热后的水都会通过出水管30流出,热量不会流失浪费,温升速度提高,增加第一加热管21工作时的电能利用率。
[0142]
进一步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周壁的下部。如此,可不用对出水管30的进行折弯,使其能够直接插接进出水口223内,从而可简化出水管30的结构,从而可降低热水器100的装配难度。
[014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集热杯22顶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l4小于或等于8毫米,如可取1毫米、2毫米、2.5毫米、2.8毫米、3毫米、3.2毫米、3.5毫米、3.7毫米、4.0毫米、4.2毫米、4.5毫米、4.7毫米、5.0毫米、5.2毫米、5.5毫米、5.7毫米、6.0毫米、6.2毫米、6.5毫米、6.7毫米、7.0毫米、7.2毫米、7.5毫米或7.7毫米等。其中,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集热杯22顶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集热杯22的正对该进水端的内壁的距离。
[0144]
如此,可使集热杯22内的水加热后直接从出水管30流出,减少热传递通道。
[0145]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223还部分设于所述集热杯22的另一端的端壁。如此,可便于安装出水管30。
[0146]
具体来说,所述杯本体226的另一端也呈开口设置,所述集热杯22还包括盖设于该另一端开口的第二盖体228。如此,可使杯本体226与第二盖体228配合的杯口处设有缺口,以与第二杯体228围合形成出水口223;或者,可在第二盖体上设置出水口223;甚至还可使杯本体226与第二盖体228配合的杯口处设有缺口、且使第二盖体228的下部缺失,以形成出水口223;等等。
[014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对出水管30的安装作进一步地改进。
[0148]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7等所示,所述热水器100还包括引导件60,所述引导件60安装于集热杯22,所述引导件60具有对应出水口223设置的、且与所述出水口223连通的引导槽61,所述引导槽61在靠近出水口223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呈缩口设置,以用于引导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插接进出水口223。如此,在将出水管30的进水端插入集热杯22内时,可先将出水管30的进水端插接入引导槽61内,然后在引导槽61的引导作用下将出水管30的进水端插接进出水口223,从而插入集热杯22内,从而可降低出水管30安装入集热杯22内的难度。
[0149]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出水口223也设于所述集热杯22的周壁的下部,所述引导件60设于集热杯22的周壁的下部。
[0150]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5-7所示,所述引导槽61在靠近出水口223的方向上呈缩口设置,如此,可降低引导件60的生产难度,提高引导效果。
[0151]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5-7所示,所述引导件60呈喇叭状设置。如此,可减小引导件60的质量。具体的,所述引导件60的小口端的口径小于或等于出水口223的口径。
[0152]
在该实施例中,既可以使引导件60通过焊接、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固定于集热杯22外,也可以使引导件60与集热杯22一体设置。
[0153]
当然,也可以不将出水管30的进水端插接进集热杯22内,如在本实用新型热水器100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11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22外,且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靠近所述出水口223设置。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的进水口对应出水口223设置。
[0154]
如此,出水管30可通过出水口223将集热杯22内加热后的热水吸出,以保证出水管30内送出预设温度的热水。而且,通过将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22外,还可降低(如正常送水时的)送水阻力,同时还可降低热水器100的装配难度。
[0155]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所述出水口223设置为所述集热杯22另一端的开口,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所述集热杯22的一侧,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223的距离小于或等于80毫米。
[0156]
如图8和9所示,所述出水口223设置为所述集热杯22一端的开口,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22的一侧,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出水口223(即出水端)的距离l5小于或等于80毫米,如可取10毫米、20毫米、25毫米、30毫米、35毫米、40毫米、45毫米、50毫米、55毫米、60毫米、65毫米、70毫米或80毫米等。
[0157]
如此,可保证吸水管能够快速地将集热杯22内的水吸出。
[0158]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内胆10顶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l6小于或等于8毫米,如可取1毫米、2毫米、2.5毫米、2.8毫米、3毫米、3.2毫米、3.5毫米、3.7毫米、4.0毫米、4.2毫米、4.5毫米、4.7毫米、5.0毫米、5.2毫米、5.5毫米、5.7毫米、6.0毫米、6.2毫米、6.5毫米、6.7毫米、7.0毫米、7.2毫米、7.5毫米或7.7毫米等。其中,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内胆10顶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出水管30的进水端与内胆10的正对该进水端的内壁的距离。如此,可提高热水输出率。
[0159]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如图12-16所示,提供另一种结构形式或放置形式的集热杯22及其对应的第一加热器20。
[0160]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集热杯22(整体)横向设置,所述集热杯22至少部分倾斜延伸。
[016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集热杯22横向设置,且使所述集热杯22至少部分倾斜延伸,可使进入集热杯22内的固体杂质,在集热杯22内壁面易受重力下滑。
[0162]
而且,由于集热杯22至少部分倾斜延伸,而使集热杯22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集热杯22的上端即为集热杯22的出水端,所述集热杯22的下端即为集热杯22的安装端,其中,所述安装口221设于集热杯22的下端,所述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上端。
[0163]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14所示,所述集热杯22包括在所述集热杯22的整体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出水段224和加热段225,所述出水口223开设于所述出水段224,所述主加热部211设于加热段225内,所述加热段225向下倾斜延伸。
[0164]
如此,通过设置出水段224,可便于设置出水口223,以便于安装出水管30,而且还便于使出水管30与主加热部211间隔开;并且,通过使加热段225向下倾斜设置,可使进入集热杯22的固体杂质(如泥沙杂质等颗粒物)滑落至集热杯22的下端,而降低其从出水端流进出水管30的风险。
[0165]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2-16所示,所述出水口223设于出水段224的周壁的下部。可选地,所述出水段224的下部敞开以形成出水口223。
[0166]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2-14所示,所述主加热部211倾斜设置,以倾斜地伸入加热段225内。可以理解,若以安装部23为基准,所述主加热部211和所述斜向支撑段213均向上倾斜设置。
[0167]
如此,在不增大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可提高主加热部211的加热能力。
[0168]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5所示,所述进水孔222设有多个,并分布在加热段225的周壁的下部。
[0169]
如此,可使得进水孔222在下、出水口223在上,高度差可避免冷热水混水;且当集热杯22内进入固体杂质(如泥沙杂质等颗粒物)时,可使其从进水孔222掉落,不会在集热杯22内造成堆积。
[0170]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出水段224的长度较短,其可大于或等于0.6倍的集热杯22直径或等效直径,且小于或等于2倍的集热杯22直径或等效直径,如可取0.8倍、0.9倍、1倍、1.1倍、1.2倍、1.3倍或1.5倍的集热杯22直径或等效直径。
[0171]
当然,于其他变形实施例中,也可使集热杯22倾斜地横向设置(即出水段224和加热段225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一致)。
[0172]
总的来说,该实施例中的热水器100,通过使集热杯22横向设置,并使集热杯22的加热段224倾斜延伸,出水口223设于集热杯22的上端,可形成进水孔222在下、出水口223在上的结构,这样高度差可避免冷热水混水。而且,当集热杯22内进入固体杂质(如泥沙杂质等颗粒物)时,可使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而从进水孔222掉落,不会在集热杯22内造成堆积。
[0173]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14所示,所述斜向支撑段213的倾斜角度大于主加热部211的倾斜角度。如此,可便于快速提高主加热部211在内胆10内的高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斜向支撑段213的倾斜角度与主加热部211的倾斜角度一致。
[017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进水孔222包括泄垢口2221,所述泄垢口2221设于集热杯22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集热杯22的周壁的下部,所述泄垢口2221还用于排泄水垢。具体的,所述泄垢口2221设于加热段224。
[0175]
可以理解,第一加热器20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主加热部211的管体表面容易产生较厚的大面积的水垢,该水垢受主加热部211热膨胀影响会开裂发生脱落,形成大体积的水垢,如此,通过在集热杯22的下端设置泄垢口2221,可使脱落的水垢顺利地从泄垢口2221内掉出集热杯22。
[0176]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泄垢口2221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腰形等。
[0177]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0,所述泄垢口2221的周向宽度d1大于或等于1.5倍的第一加热管21的管径(如1.6倍、1.7倍、1.8倍、1.9倍或2倍等);和/或,所述泄
垢口2221的轴向长度l7大于或等于18毫米(如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5毫米、27毫米或30毫米等)。如此,可便于水垢从泄垢口2221内掉出。
[0178]
在该实施例中的变形实施例中,可选地,可使进水孔222仅包括泄垢口2221。
[0179]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集热杯22顶部与底部的高度差h大于或等于集热杯22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0180]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100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以上其他实施例,在此不必详述。
[0181]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17-20所示,对热水器100的防干烧结构进行了设计。
[0182]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热水器100包括内胆10、第一加热器20、出水管30、进水管40和水位检测装置。
[0183]
其中,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器20包括设于内胆10内的第一加热管21,所述第一加热管21包括主加热部211;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内胆10内,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靠近主加热部211设置,且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的进水口不低于主加热部211的底部(可以理解,当水浸没进水口时,则水会浸到主加热部211)。
[0184]
其中,如图17所示,所述进水管40的出水端设于内胆10内,所述进水管40(的出水端)的送水口低于出水管30的进水口(可以理解,当水浸没进水口时,则水也会浸没送水口)。
[0185]
其中,如图17、19和20所示,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出水管30内的第一检测端子70和设于进水管40内的第二检测端子80,当所述内胆10内的水浸没出水管30的进水口时,所述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导通。
[0186]
如此,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并在出水管30和进水管40内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端子70和第二检测端,当内胆10内的水未浸没出水管30的进水口时,则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无法导通,则检测到断路,从而判断内胆10内的水未浸到主加热部211处,此时第一加热器20不启动,以避免干烧。当所述内胆10内的水浸没出水管30的进水口时,所述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导通,从而判断内胆10内的水浸到了主加热部211处,此时加热器可启动。
[0187]
即是说,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是否导通,来判断内胆10内的水是否浸到主加热部211处,如此当内胆10内的水浸到了主加热部211处时,才控制第一加热器20工作,以避免发生干烧。从而可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减少误操作带来的产品损坏风险及售后。
[0188]
在该实施例中,非是一般性,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如控制基板91等),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导通)来判断内胆10内的水是否浸到主加热部211处。
[0189]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7和20所示,所述进水管40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90。
[0190]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口不低于主加热部211的顶部。如此,当内胆10内的水浸没出水管30的进水口时,内胆10内的水也浸没主加热部211,从而可提高防干烧效果。
[0191]
根据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主加热部211设于内胆10内的上部,即在该实施例中,可判断内胆10内的水是否加满。即是说,当内胆10内水位不足,则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
端子80无法通过内胆10内水路导通,检测到断路,从而判断热水器100未注满水。当内胆10内充满水时,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通过内胆10内水路导通,从而判断热水器100已经注满水。
[019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7、19和20所示,所述第一检测端子70设于所述出水管30的位于所述内胆10外的管体内,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端子80设于所述进水管40的位于所述内胆10外的管体内。如此,可降低安装难度。
[0193]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电阻检测装置。如此,当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通过内胆10内水路导通时,控制单元可检测到一定的电阻值,从而可判断出热水器100已经注满水。
[019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端子70还与所述内胆10电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10是否漏电;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端子80还与所述内胆10电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10是否漏电。
[0195]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热水器100还具有与第一检测端子70或第二检测端子80连接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与供电电路的接地端相连,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接,控制单元根据是否能够检测到分压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信号控制声光报警单元报警。若内胆10带电,泄露的电流或者电压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子70或第二检测端子80传递给分压电路,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则控制单元控制声光报警单元报警,提醒用户处理,同时,控制单元控制热水器100停止工作。
[0196]
如此,通过使第一检测端子70或第二检测端子80还做为电流检测端,以实时监控内胆10内是否有泄漏电流,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0197]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100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以上其他实施例,在此不必详述。
[0198]
基于该实施例(即第五实施例)中的热水器10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防干烧方法,该方法包括:
[0199]
判断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是否导通;
[0200]
当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导通时,则确定所述内胆10内的水至少浸没所述主加热部211的底部;以及
[0201]
根据加热指令控制所述热水器加热。
[0202]
如此,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子70与第二检测端子80是否导通,来判断所述内胆10内的水是否浸没出水管30的进水口,以判断内胆10内的水是否浸到主加热部211处,从而当内胆10内的水浸到了主加热部211处时,才控制第一加热器20工作,以避免发生干烧;即可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减少误操作带来的产品损坏风险及售后。
[020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1-25所示,对热水器100的出水管30进行了设计。
[0204]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1-25所示,所述热水器100包括内胆10、第一加热器20和出水管30。所述第一加热器20包括设于内胆10内的第一加热管21,所述第一加热管21包括主加热部211;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内胆10内,所述出水管30包括金属外管31和设于金属外管31内的塑料内管32,所述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的管口低于金属外管31的进水端的管口,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靠近主加热部211设置。
[0205]
具体的,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的顶端靠近主加热部211的末端设置。
[0206]
如此,通过使出水管30的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管口低于金属外管31的进水端管口,可避免塑料内管32受主加热部211的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形,特别是当第一加热器20发生干烧时,可防止第一加热器20干烧时温升过高,造成的塑料内管32熔融变形而堵塞出水管30。
[0207]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100还包括集热杯22,所述集热杯22的结构可参见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必详述。
[0208]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21-23所示,当所述出水管30的进水端通过出水口223而伸入集热杯22内时,所述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管口位于集热杯22的外侧(即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管口的高度低于出水口223)。如此,可使塑料内管32进一步地远离主加热部211,以进一步地防止塑料内管32被烧融。
[0209]
如图24和25所示,当出水管30的进水端设于集热杯22外,并对应出水口223而位于集热杯22一侧时,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管口不高于出水口223的周缘的底部。如此,可使塑料内管32进一步地远离主加热部211,以进一步地防止塑料内管32被烧融。
[021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3和25所示,所述金属外管31的进水端管口处设有防堵凹槽311。具体来说,防堵凹槽311的槽口设于金属外管31的管壁的进水端部。如此,可避免出水管30被封堵,还可增加进水通道。此外,还便于加工。
[0211]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防堵凹槽311的形状为腰形、或半腰形、或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等。
[021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防堵凹槽311在所述金属外管31的周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具体的,所述防堵凹槽311在所述金属外管31的周向上对称分布有两个。如此,可进一步地提高出水管30的防堵性能。
[0213]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内管32的进水端管口与金属外管31的进水端管口的高度差h大于或等于50毫米。如此,可避免塑料内管32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尤其是避免了速热加热时干烧造成的塑料内管32熔融变形堵塞等。
[021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内管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35毫米。如此,可使防电墙出水管的塑料内管3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35mm,以确保泄露电流小于安规要求。
[0215]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以上其他实施例,在此不必详述。
[0216]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217]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即为以上热水器中的第一加热器。
[0218]
如,该加热器包括安装部、及设于安装部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自由端呈折叠状设置以形成主加热部。
[0219]
如,所述主加热部倾斜设置。
[0220]
又如,该所述加热器还包括集热杯,所述集热杯具有安装口、进水孔和出水口,所述安装口设于集热杯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于集热杯的另一端;所述主加热部通过所述安装口而伸入所述集热杯内。
[0221]
等等,该加热器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以上其他实施例,在此不必详述。
[02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加热管热水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