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01:03:28|276|起点商标网
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蓄冷式空调器的整机体积较大,需要占用的安装空间,无法满足用户对空调器的小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所述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蓄能装置。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具有第一盛放腔;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在所述第一盛放腔内,所述第二保温层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的第二盛放腔,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壁限定出蓄能空间;第一制冷换热器,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设在所述蓄能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内的制冷剂适于与所述蓄能空间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第一载冷换热器,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设在所述蓄能空间内,且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内的载冷剂适于与所述蓄能空间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蓄能装置,通过在蓄能装置的第一盛放腔内设置第二保温层,且第二保温层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的第二盛放腔,由此,可以将压缩机直接放置在蓄能装置内,从而不再需要在蓄能装置的外侧设置独立的用于放置压缩机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器的整机尺寸,有利于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间隔开。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第二载冷换热器,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间隔开,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内的载冷剂适于与所述蓄能空间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第二制冷换热器,所述第二制冷换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制冷换热器内的制冷剂适于与所述蓄能空间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的间距为d1,且满足:0.05≤d1/d≤0.15,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的间距为d2,且满足:0.05≤d2/d≤0.15,所述第二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载冷换热器的间距为d3,且满足:0.05≤d3/d≤0.15。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的底壁和所述蓄能空间的底
壁间隔开。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的底壁和所述蓄能空间的底壁间隔开。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包括:第一吹胀基材,所述第一吹胀基材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第一吹胀通道,所述第一吹胀通道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一吹胀基材的外周壁上。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包括:第二吹胀基材,所述第二吹胀基材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二吹胀基材套设在所述第一吹胀基材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吹胀基材与所述第一吹胀基材间隔开;第二吹胀通道,所述第二吹胀通道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二吹胀基材的外周壁上。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蓄能空间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吹胀通道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所述第二吹胀通道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蓄能空间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吹胀通道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所述第二吹胀通道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吹胀通道的内径为m,且满足:0.01≤m/d≤0.03,所述第二吹胀通道的内径为n,且满足:0.01≤n/d≤0.03。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腔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吹胀基材的厚度为l1,且满足:0.05≤l1/d≤0.15,所述第二吹胀基材的厚度为l2,且满足:0.05≤l2/d≤0.15。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蓄能装置;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制冷剂适于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一制冷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其中,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第二盛放腔内;载冷系统,所述载冷系统包括液泵装置和取冷换热器,所述载冷剂适于在所述液泵装置、所述第一载冷换热器和所述取冷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蓄能装置的第一盛放腔内设置第二保温层,且第二保温层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的第二盛放腔,由此,可以将压缩机直接放置在蓄能装置内,从而不再需要在蓄能装置的外侧设置独立的用于放置压缩机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器的整机尺寸,有利于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
[002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第一制冷换热器、第一载冷换热器、第二制冷换热器和第二载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第一制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第一载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第二制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能装置的第二载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系统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空调器1000,
[0030]
蓄能装置100,
[0031]
第一保温层1,第一盛放腔11,蓄能空间12,
[0032]
第二保温层2,第二盛放腔21,
[0033]
第一制冷换热器3,第一吹胀基材31,第一吹胀通道32,
[0034]
第一载冷换热器4,第二吹胀基材41,第二吹胀通道42,
[0035]
第二制冷换热器5,第三吹胀基材51,第三吹胀通道52,
[0036]
第二载冷换热器6,第四吹胀基材61,第四吹胀通道62,
[0037]
制冷系统200,压缩机201,冷凝器202,节流装置203,
[0038]
载冷系统300,液泵装置301,取冷换热器3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0]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41]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蓄能装置100。
[0042]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蓄能装置100,包括:第一保温层1、第二保温层2、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
[0043]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保温层1具有第一盛放腔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保温层1的形成为圆筒形、椭圆筒形或方筒形。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温层1形成为圆筒形。
[0044]
如图1所示,第二保温层2设在第一盛放腔11内,第二保温层2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201的第二盛放腔2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蓄能装置100的第一盛放腔11内设置第二保温层2,且第二保温层2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201的第二盛放腔21,由此,可以将压缩机201直接放置在蓄能装置100内,从而不再需要在蓄能装置100的外侧设置独立的用于放置压缩机201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器1000的整机尺寸,有利于实现空调器1000的小型化。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保温层2形成为圆筒形、椭圆筒形或方筒形。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温层2形成为圆筒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保温层2的形状和第一保温层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保温层1形成为椭圆筒
形,第二保温层2形成为圆筒形。
[0046]
如图1所示,第一保温层1的内壁和第二保温层2的外壁限定出蓄能空间12,第一制冷换热器3设在蓄能空间12内,且第一制冷换热器3内的制冷剂适于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可以理解的是,蓄能空间12内设置有换热介质例如水,通过将第一制冷换热器3设置在蓄能装置100内,第一制冷换热器3内的制冷剂可以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发生热传导以实现对换热介质的降温,从而可以将制冷剂的冷量储存在换热介质中。
[0047]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载冷换热器4设在蓄能空间12内,且第一载冷换热器4内的载冷剂适于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载冷换热器4设在蓄能空间12内,第一载冷换热器4内的载冷剂可以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发生热传导以实现对载冷剂的降温,从而可以将换热介质的冷量提取至载冷剂中。
[004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蓄能装置100,通过在蓄能装置100的第一盛放腔11内设置第二保温层2,且第二保温层2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201的第二盛放腔21,由此,可以将压缩机201直接放置在蓄能装置100内,从而不再需要在蓄能装置100的外侧设置独立的用于放置压缩机201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器1000的整机尺寸,有利于实现空调器1000的小型化。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制冷换热器3套设在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外侧,且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制冷换热器3套设在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外侧,既可以保证制冷剂与换热介质之间的充分换热,又可以保证载冷剂与换热介质之间的充分换热,从而可以同时提升第一制冷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以及第一载冷换热器4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此外,采用套设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
[0050]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载冷换热器4套设在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外侧。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蓄能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二制冷换热器5,第二载冷换热器6套设在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外侧,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间隔开,第二载冷换热器6内的载冷剂适于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第二制冷换热器5套设在第二载冷换热器6的外侧,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间隔开,且第二制冷换热器5内的制冷剂适于与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0052]
通过设置第二制冷换热器5,可以增大制冷剂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的体积和接触面积,使得制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更大,从而可以将换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的更低,也就是说,设置第二制冷换热器5后,蓄能装置100可以处于的冷量更大。通过设置第二载冷换热器6,可以增大载冷剂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的体积和接触面积,使得载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更大,从而可以将载冷剂的温度控制的更低,进而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此外,采用套设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为d,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间距为d1,且满足:0.05≤d1/d≤0.1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制
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通过将d1/d控制在0.05-0.15之间,可以保证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不会出现干涉,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工作的可靠性。
[0054]
可选地,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间距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间距在2mm-4mm之间。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间距为d2,且满足:0.05≤d2/d≤0.15。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通过将d2/d控制在0.05-0.15之间,可以保证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不会出现干涉,从而可以保证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工作的可靠性。
[0056]
可选地,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间距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二载冷换热器6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间距在2mm-4mm之间。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的间距为d3,且满足:0.05≤d3/d≤0.15。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通过将d3/d控制在0.05-0.15之间,可以保证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不会出现干涉,从而可以保证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工作的可靠性。
[0058]
可选地,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的间距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的间距在2mm-4mm之间。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间隔开。由此,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可以在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之间流动,避免第一制冷换热器3将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分隔开,从而可以提升蓄能空间12各位置处的换热介质温度的均匀性。
[0060]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制冷换热器3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之间设有支撑底座,在蓄能装置100的径向方向上,支撑底座的内侧和外侧处于贯通状态。
[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间隔开。由此,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可以在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之间流动,避免第一载冷换热器4将蓄能空间12内的换热介质分隔开,从而可以提升蓄能空间12各位置处的换热介质温度的均匀性。
[0062]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载冷换热器4的底壁和蓄能空间12的底壁之间设有支撑底座,在蓄能装置100的径向方向上,支撑底座的内侧和外侧处于贯通状态。
[006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制冷换热器3包括:第一吹胀基材31和第一吹胀通道32,第一吹胀基材31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第一吹胀通道32螺旋缠绕在第一吹胀基材31的外周壁上。第一吹胀基材31作为第一吹胀通道32的载体,第一吹胀基材31对第一吹胀通道32具有连接和限位的作用。此外,通过将第一吹胀通道32螺旋缠绕在第一吹胀基材31的外周壁上可以增大第一吹胀通道32与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吹胀
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体积,从而增大制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
[006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吹胀基材31和第一吹胀通道32采用吹胀工艺加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吹胀通道32的螺距调整制冷剂的容量。
[006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载冷换热器4包括:第二吹胀基材41和第二吹胀通道42,第二吹胀基材41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第二吹胀基材41套设在第一吹胀基材31的外侧,且第二吹胀基材41与第一吹胀基材31间隔开,第二吹胀通道42螺旋缠绕在第二吹胀基材41的外周壁上。
[0066]
第二吹胀基材41作为第二吹胀通道42的载体,第二吹胀基材41对第二吹胀通道42具有连接和限位的作用。此外,通过将第二吹胀通道42螺旋缠绕在第二吹胀基材41的外周壁上可以增大第二吹胀通道42与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体积,从而增大载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其中,第二吹胀基材41套设在第一吹胀基材31的外侧,采用套设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第一制冷换热器3和第一载冷换热器4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吹胀基材41和第二吹胀通道42采用吹胀工艺加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吹胀通道42的螺距调整载冷剂的容量。
[006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制冷换热器5包括:第三吹胀基材51和第三吹胀通道52,第三吹胀基材51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第三吹胀基材51套设在第三吹胀基材51的外侧,且第三吹胀基材51与第二吹胀基材41间隔开,第三吹胀通道52螺旋缠绕在第三吹胀基材51的外周壁上。第三吹胀基材51作为第三吹胀通道52的载体,第三吹胀基材51对第三吹胀通道52具有连接和限位的作用。此外,通过将第三吹胀通道52螺旋缠绕在第三吹胀基材51的外周壁上可以增大第三吹胀通道52与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制冷剂的体积,从而增大制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其中,第三吹胀基材51套设在第二吹胀基材41的外侧,采用套设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三吹胀基材51和第三吹胀通道52采用吹胀工艺加工而成。
[006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载冷换热器6包括:第四吹胀基材61和第四吹胀通道62,第四吹胀基材61的横截面形成为环形,第四吹胀基材61套设在第三吹胀基材51的外侧,且第四吹胀基材61与第三吹胀基材51间隔开,第四吹胀通道62螺旋缠绕在第四吹胀基材61的外周壁上。
[0069]
第四吹胀基材61作为第四吹胀通道62的载体,第四吹胀基材61对第四吹胀通道62具有连接和限位的作用。此外,通过将第四吹胀通道62螺旋缠绕在第四吹胀基材61的外周壁上可以增大第四吹胀通道62与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以及第四吹胀通道62内的载冷剂的体积,从而增大载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其中,第四吹胀基材61套设在第三吹胀基材51的外侧,采用套设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第二制冷换热器5和第二载冷换热器6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四吹胀基材61和第四吹胀通道62采用吹胀工艺加工而成。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蓄能空间12的轴向方向上(结合图1),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实现换热介质与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充分换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再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
[007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蓄能空间12的周向方向上(结合图1),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实现换热介质与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充分换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周向方向上,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再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周向方向上,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007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蓄能空间12的轴向方向上(结合图1),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实现换热介质与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充分换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再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
[007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蓄能空间12的周向方向上(结合图1),第四吹胀通道6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实现换热介质与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充分换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周向方向上,第四吹胀通道6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再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在蓄能装置100的周向方向上,第四吹胀通道62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第三吹胀通道52内的载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007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为d,第一吹胀通道32的内径为m,且满足:0.01≤m/d≤0.0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m/d控制在0.01-0.03之间,可以提升第一吹胀通道32内的制冷剂的体积,从而可以提升制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
[0075]
可选地,第一吹胀通道32的内径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1、0.015、0.02、0.025或0.03。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一吹胀通道32的内径在0.4mm-0.8mm之间。
[007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吹胀通道42的内径为n,且满足:0.01≤n/d≤0.0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m/d控制在0.01-0.03之间,可以提升第二吹胀通道42内的载冷剂的体积,从而可以提升载冷剂与换热介质的换热量。
[0077]
可选地,第二吹胀通道42的内径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1、0.015、0.02、0.025或0.03。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二吹胀通道42的内径在0.4mm-0.8mm之间。
[0078]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三吹胀通道52的内径与
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01小于等于0.03;如图1和图6所示,第四吹胀通道62的内径与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01小于等于0.03。
[007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为d,第一吹胀基材31的厚度为l1,且满足:0.05≤l1/d≤0.15。通过将l1/d设置在0.05-0.15之间,在保证第一吹胀基材3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少第一吹胀基材31占用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可选地,第一吹胀基材31的厚度和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
[0080]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一吹胀基材31的厚度在2mm-4mm之间。
[008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吹胀基材41的厚度为l2,且满足:0.05≤l2/d≤0.15。通过将l2/d设置在0.05-0.15之间,在保证第二吹胀基材4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少第二吹胀基材41占用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
[0082]
可选地,第二吹胀基材41的厚度和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二吹胀基材41的厚度在2mm-4mm之间。
[008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三吹胀基材51的厚度为l3,且满足:0.05≤l3/d≤0.15。通过将l3/d设置在0.05-0.15之间,在保证第三吹胀基材5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少第三吹胀基材51占用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
[0084]
可选地,第三吹胀基材51的厚度和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三吹胀基材51的厚度在2mm-4mm之间。
[008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四吹胀基材61的厚度为l4,且满足:0.05≤l4/d≤0.15。通过将l4/d设置在0.05-0.15之间,在保证第四吹胀基材6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少第四吹胀基材61占用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实现蓄能装置100的小型化。
[0086]
可选地,第四吹胀基材61的厚度和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的比值可以为0.05、0.08、0.11、0.13或0.1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第一盛放腔11的内径在30mm-40mm之间,第四吹胀基材61的厚度在2mm-4mm之间。
[0087]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
[0088]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蓄能装置100、制冷系统200和载冷系统300,制冷系统200包括:压缩机201、冷凝器202和节流装置203,制冷剂适于在压缩机201、冷凝器202、节流装置203和第一制冷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其中,压缩机201设在所述第二盛放腔21内(结合图1),载冷系统300包括液泵装置301和取冷换热器302,载冷剂适于在液泵装置301、第一载冷换热器4和取冷换热器302之间循环流动。
[0089]
可以理解的是,当制冷系统200开启时,经过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制冷换热器3与蓄能装置100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实现对冷量的储存;当载冷系统300开启时,第一载冷换热器4中的载冷剂可以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吸取冷量,然后传递至取冷
换热器302,最后通过取冷换热器302与室内空间的换热,实现对室内空间的制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空调器1000可以用于厨房。
[009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在蓄能装置100的第一盛放腔11内设置第二保温层2,且第二保温层2具有用于盛放压缩机201的第二盛放腔21,由此,可以将压缩机201直接放置在蓄能装置100内,从而不再需要在蓄能装置100的外侧设置独立的用于放置压缩机201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器1000的整机尺寸,有利于实现空调器1000的小型化。
[009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9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9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蓄冷剂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