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09 18:03:43|326|起点商标网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也日益广泛,但由于种种设计上的局限,用户在使用空调时伴随出现的空调病现象也越来越多,而室内的空气质量是引起用户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中会设置换气装置来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进,但是现有的具备换气功能的空调器通常需要设置至少两套独立管道来实现新风的引入和室内污风的排出,导致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旨在简化空调室内机中的换气结构,减小空间,提高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空间利用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换气结构;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均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换气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换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机壳内的风道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以及所述第三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0005]
所述换气结构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
[0006]
在所述新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组件驱动室外新风从所述第一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至室内;
[0007]
在所述排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组件驱动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三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至室外。
[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和子机,所述机壳和所述换气结构均设于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换热模块,所述子机具有出风功能,并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下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子机可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或者脱离出所述容纳腔。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体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第一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口临近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腔体自所述第一风口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风口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立的两侧。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以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子机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与所述子机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处设有第一阀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风口。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口处设有第二阀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三风口。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处设有高效过滤网。
[001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为对旋轴流风机。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相对排列的轴流风轮,相邻两个所述轴流风轮的旋向相反。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4mm。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轮的叶片数量不小于3片,且不大于11片;所述轴流风轮的叶片数量为奇数。
[002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换气结构;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均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换气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换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机壳内的风道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以及所述第三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0025]
所述换气结构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
[0026]
在所述新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组件驱动室外新风从所述第一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至室内;
[0027]
在所述排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组件驱动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三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至室外。
[0028]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机壳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以及与室内连通的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机壳内设有换气结构,该换气结构包括形成在机壳内的风道和设于风道内的风机组件,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第三风口均与风道连通,从而使得风机组件能够驱动室外新风从第一风口进入风道,然后从第二风口进入室内,以实现新风的引入功能;同时风机组件能够驱动室内浊风从第三风口进入风道,然后从第一风口排出至室外,以实现浊风的排出功能,从而实现了新风引入和浊风排出共用同一风道的功能,简化了换气结构,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气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气结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气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气结构的自容纳腔斜向上的轴侧视图;
[003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标号说明:
[0038]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主机1221轴流风轮11机壳12211叶片101第一风口1222电机102第二风口1223电机支架103第三风口123第一阀门111容纳腔124第二阀门12换气结构125高效过滤网121风道126初效过滤网1211第一腔体127管道1212第二腔体2子机122风机组件21移动组件
[003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2]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004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
壳1和换气结构12;机壳1上开设有第一风口101、第二风口102以及第三风口103,第一风口101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均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换气结构12设于机壳1内,该换气结构12包括形成于机壳1内的风道121和风机组件122,风机组件122设于风道121内,第一风口101、第二风口102以及第三风口103均与风道121连通;该换气结构12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
[0045]
在新风模式时,风机组件122驱动室外新风从第一风口101进入风道121,并从第二风口102吹出至室内;
[0046]
在排风模式时,风机组件122驱动室内空气从第三风口103进入风道121,并从第一风口101吹出至室外。
[0047]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主要用于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调节,如对室内空气制冷、制热、加湿或除湿等调节,其具体的调节方式可参照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已有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调节时,由于要保证制冷和制热的能力效果,需要将门窗关好,这样长时间积累起来,室内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会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进而导致用户的不适感,故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机壳11内设置了换气结构12,该换气结构12的主要作用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进室内环境中,或者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到室外环境中,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置换,改善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
[0048]
在本实施例中,换气结构12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即引新风排浊风,在新风模式时,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进室内环境中,此时风机组件122驱动室外新风从第一风口101进入到风道121中,然后从第二风口102吹入室内,此时第一风口101起到新风进口的作用,第二风口102起到新风出口的作用,风道121为新风风道;在排风模式时,是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到室外环境中,此时风机组件122驱动室内空气从第三风口103进入风道121中,然后从第一风口101吹到室外,此时第一风口101起到排风出口的作用,第三风口103起到排风进口的作用,风道121为排风风道。可以理解的,新风引进的风道与排风的风道共用同一风道121,共用同一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101,从而无需单独设置两条风道结构来分别实现新风引进和排风的功能,简化了换气结构12,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和空间利用率。
[0049]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换气结构12在机壳11内的具体位置和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风道121可呈上下延伸设置或呈前后延伸设置。第一风口101是与室外连通的,则该第一风口101可设置在机壳11的后侧、底部、左右侧等,可选地,考虑到第一风口101需要与室外连通,则可在第一风口101处外接管道127,以用于穿墙或者穿窗,实现与室外的连通功能。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均与室内连通,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可分别设置在机壳11的正面、左右侧或者上下侧等,当然,该第二风口102与第三风口103可为两个不同的风口,也可为同一风口,当为不同的两个风口时,可同时通过两个风口进风或者排风,增大风量,提高效率,也可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风口;当为同一风口时,新风出口与排风进口共用同一个风口,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制造工艺流程。
[0050]
换气结构12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是新风的引进还是浊风的排出,均是通过换气结构12的风机组件122来驱动的,该风机组件122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风机类型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能够保证在新风模式时,驱动室外新风进入到室内,也可在排风模式时,驱动室内浊风排出至室外即可。可选地,该风机组件122可设置在靠近第一风口101的位置,可
设置在风道121的中间位置,也可设置在靠近第二风口102或者第三风口103的位置。风机组件122的风机可选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者对旋风机等,风机组件122的运行模式也是根据实际风机的安装情况而设定,如当风机组件122正转时,驱动风向由室外引入室内,则可通过风机组件122反转来实现浊风的排出;当风机组件122包括两个独立的风机时,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风机单独运行,以分别驱动不同风向的气流,也可将两个独立的风机同时运行,通过改变正转或反转,以同时驱动相同风向的气流,此种方式增大了气流的驱动力,增大了气流速度。
[005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机壳11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一风口101以及与室内连通的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机壳11内设有换气结构12,该换气结构12包括形成在机壳11内的风道12和设于风道12内的风机组件122,第一风口101、第二风口102以及第三风口103均与风道12连通,从而使得风机组件122能够驱动室外新风从第一风口101进入风道121,然后从第二风口102进入室内,以实现新风的引入功能;同时风机组件122能够驱动室内浊风从第三风口103进入风道121,然后从第一风口101排出至室外,以实现浊风的排出功能,从而实现了新风引入和浊风排出共用同一风道121的功能,简化了换气结构12,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
[0052]
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风口102处设有第一阀门123,以打开或关闭第二风口10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第二风口102起到新风出风口的作用,则当需要引进新风时,换气结构12处于新风模式,此时第一阀门123打开,使得新风能够顺利从第一风口101流入第二风口102处,并顺利进入到室内环境中。当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已经满足要求时,为了防止进一步引进新风会影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则关闭第一阀门123以阻挡新风的进入。可选地,第一阀门123的打开和关闭的驱动方式可为手动驱动或者电机驱动,第一阀门123与机壳11的具体连接结构可选为转动连接、翻转连接或者滑动连接。
[0053]
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参照图3、图4和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风口103处设有第二阀门124,以打开或关闭第三风口103。第三风口103起到排风进口的作用,则当需要排浊风时,换气结构12处于排风模式,此时第二阀门124打开,以使得室内浊风能够顺利从第三风口103进入风道121内,并能够顺利从第一风口101排出。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排室内浊风时,也可将第一阀门123打开,此时可通过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同时向外排风,以增大排风量,也可在只需要排少量浊风的情况下,关闭第一阀门123,打开第二阀门124,仅通过第三风口103排风。
[0054]
可以理解的,当引进新风时,为了保证新风的洁净度,参照图3、图4和图5,可在第一风口101设置初效过滤网126,在第二风口102处设置高效过滤网125,使得室外新风经过至少两次过滤作用之后才进入到室内环境中,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可选地,该高效过滤网125可采用过滤效果较好的hepa网。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高效过滤网125对空气具有一定的阻力,则当需要排浊风时,可仅打开第二阀门124,关闭第一阀门123,防止室内浊风经过高效过滤网125时阻力较大,同时浪费滤网资源的现象发生;在需要引进新风时,仅打开第一阀门123,关闭第二阀门124,防止新风不经过高效过滤网125过滤而直接进入室内的现象发生,保证了新风质量。
[0055]
为了提高室内空气的调节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落地
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1和子机2,该机壳11和换气结构12均设于主机1,该主机1包括设于机壳11内的室内换热模块,子机2具有出风功能,并可分离地连接于主机1。
[0056]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与子机2整体可以呈圆柱状,椭圆柱状、方形柱状或者其他形状,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主机1整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主机1和子机2在上下方向上可以为等截面设置,也可以为变截面设置。主机1与子机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主机1内设有室内换热模块,以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调节,如制冷、制热等等,其主机1的具体换热模块的结构可参照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已有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子机2具有出风功能,以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吹风调节,该子机2可分离地连接于主机1,使得子机2对室内空气的调节与主机1对室内空气的调节可相互连通,也可相互独立,从而使得子机2在连接和脱离主机1时均不会影响室内换热模块的换热效果,同时由于换气结构12设于主机1,则子机2在连接和脱离主机1时,也不会影响对新风的引进和浊风的排出的换气效果,保证整个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稳定性。
[0057]
可以理解的,子机2与主机1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子机2可连接于主机1的内部,也可连接在主机1的外部,可选地,子机2与主机1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为卡接、磁吸连接或插接等。子机2脱离主机1时,子机2可相对于主机1在室内移动,以满足室内空气不同的调节需求,如可在主机1对室内某一区域的空间进行换热的情况下,子机2能够对室内其他的区域接力送风,使得其它区域的空气也能够快速地被换热,增大空气换热调节的范围;也可在主机1未开启换热时,子机2独立送风调节,起到独立调节空气的作用;或者当室内有多人集中的区域时,可实现远距离、定点、定向送风,提高空气处理效果。
[0058]
可选地,主机1的机壳11具有用于容纳子机2的容纳腔111,子机2可容纳于容纳腔111或者脱离容纳腔111。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1可以位于机壳11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一般地,容纳腔111的形状与子机2的形状相适配,也即在非工作状态时,使得子机2全部容纳于容纳腔111内。当然,也可以使得子机2的部分位于容纳腔111内,部分位于容纳腔111外,也即部分外露于主机1。通过将子机2至少部分设置在机壳11的容纳腔111内,相比于子机2整体与机壳11拼接而言,更易保持两者连接后的整体一致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子机2与机壳11连接或脱离的便利性,该容纳腔111设于机壳11的下部,在子机2的底部设置移动组件21,通过移动组件21带动子机2运动。可选地,移动组件21可以为驱动轮加万向轮,滚轮加转盘等方式,以能够带动子机2移动和转向,从而实现在整个房间的多方位移动。
[005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和图4,风道121包括第一腔体1211和与第一腔体1211连通的第二腔体1212,该第一腔体1211位于容纳腔111的一侧,第二腔体1212设于容纳腔111的上方,第一风口101设于第一腔体1211,第二风口102和第三风口103设于第二腔体1212。
[0060]
第一风口101设于第一腔体1211,则该第一腔体1211通过第一风口101与室外连通,新风模式时,室外空气由第一风口101进入到第一腔体1211内。然后流入第二腔体1212内,最后由第二风口102进入到室内环境中。排风模式时,空气由第三风口103进入到第二腔体1212内,然后流入第一腔体1211内,最后由第一风口101排到室外。第一腔体1211位于容纳腔11的一侧,沿着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排布,第二腔体1212位于容纳腔111的上方,以实现为子机2让位的功能,使得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结构紧凑,达到了既能够对室内空气换气
的功能,又能够顺利收纳子机2的效果。
[0061]
可选地,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一风口101临近机壳11的底部设置,第一腔体1211自第一风口101向上延伸至与第二腔体1212连通。第一风口101设置在第一腔体1211的下部,简化了风道121整体的结构布局,使得在新风模式时,新风能够直接由下至上流动至第二腔体1212内,同时,在排风模式时,也能够使得室内浊风直接由上至下流动至第一风口101处排出室外,减小了风量损耗,保证了风量。
[0062]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风机组件122可设置在第一腔体1211内,也可设置在第二腔体1212内。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腔体1211位于容纳腔111的一侧,空间相对较小,为了保证空气的驱动力,该风机组件122设于第二腔体1212内。
[0063]
可选地,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二风口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风口102分设于第二腔体1212相对立的两侧。可以理解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位于室内时,两个第二风口102分别设于机壳11相对立的两侧,使得引入的新风能够更加均匀。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机组件122设于第二腔体1212内,则两个第二风口102设于风机组件122同一气流方向的相对两侧。
[0064]
可选地,第三风口103设于第二腔体1212的底部,以与容纳腔111连通。子机2容纳于容纳腔111内时,该第二腔体1212的底壁与子机2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以防止子机2遮挡第三风口103,从而实现子机2不论是容纳于主机1还是脱离主机1时,均不会影响室内浊风的排出。
[0065]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气的效率,参照图5和图7,该风机组件122为对旋轴流风机。对旋轴流风机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相对排列的轴流风轮1221,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1221的旋向相反,减小涡流损失,从而使气流尽可能地沿轴向流出,进而增大了新风的引入量和室内浊风的排风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机组件122正转或反转,实现引入新风或排出浊风的功能。
[0066]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大气流的风量,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221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4mm;轴流风轮1221的叶片12211数量不小于3片,且不大于11片;所述轴流风轮1221的叶片12211数量为奇数。可选地,轴流风轮1221的叶片12211数量为3、5、7、9或者11片。
[0067]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