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03-09 15:03:43|281|起点商标网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以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器作为调节温度的工具,已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空调业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不具备新风净化功能,在同时使用空调以及新风净化时会导致室内室内的温度不均匀,从而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效果,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时使用空调以及新风净化时会导致室内室内的温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组件、蒸发器及风机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设有风道;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道组件之间;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组件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风道内。
[0005]
可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出风部、涡轮以及导风腔,所述出风部与在所述涡轮的出风口相连,所述导风腔与在所述涡轮的进风口相连。
[0006]
可选地,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并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出风部包括出风腔、第一出风嘴以及第二出风嘴,所述第一出风嘴和所述第二出风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腔与所述涡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嘴与所述第二出风嘴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上,且所述第一出风嘴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嘴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0007]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呈柱体设置,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设有敞口以形成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格栅,所述第一风道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出风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和/或
[0008]
所述第二风道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出风嘴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设有第一连通件,所述第一连通件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风,所述第一连通件纵贯所述第一风道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嘴相连,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件相连;和/或
[0010]
所述第二风道设有第二连通件,所述第二连通件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风,所述第二连通件纵贯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二开口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嘴相连,所述第二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件相连。
[0011]
可选地,所述出风部还包括挡风部,所述挡风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出风腔内,所述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与所述出风腔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二出风嘴与所述出风腔之间的通道;或者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与所述出风腔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与所述出风腔的通道。
[0012]
可选地,所述挡风部包括电机、挡风板以及轴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置在所述出风腔内,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嘴与所述第二出风嘴之间,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轴承连接以驱动所述轴承转动。
[0013]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嘴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呈锥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嘴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由靠近所述蜗壳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蜗壳的一侧呈渐缩设置。
[0014]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5]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0016]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开启或关闭风机组件。
[0017]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判定开启或关闭风机组件的步骤包括:
[0018]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双温区模式时,获取高温区对应的风道序号;
[0019]
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一风道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开启,并控制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风机组件与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之间的通道;
[0020]
当所述高温区对应所述第二风道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开启,并控制所述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风机组件与第一风道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
[0021]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判定开启或关闭风机组件的步骤包括:
[0022]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单温区模式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换风模式是否开启;
[0023]
当所述换风模式开启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开启,并控制挡风部转动以同时导通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
[0024]
当所述换风模式关闭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关闭。
[0025]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在所述蒸发器组上集成所述风机组件,将通过所述蒸发器制冷后形成的冷气与所述风机组件引入的新风在所述风道组件内混合,再吹入室内,从而保持吹入室内的空气温度一致,保证室内的温度均匀,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中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中风机组件的侧视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中风机组件的爆炸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6]
附图标号说明:
[0037]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风机组件11出风部111第一出风嘴1111第二出风口112第二出风嘴113出风腔12导风腔13涡轮14挡风板15轴承20风道21格栅30壳体31第一进风口40开口51第一连通件52第二连通件
ꢀꢀ
[0038]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30、风道20、蒸发器及风机组件10,所述壳体30上设有第一进风口31;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所述风道组件设有风道20;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31与所述风道组件之间;所述风机组件10设于所述壳体30 内,所述风机组件10设有第二出风口1111,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位于所述风道20内。
[0043]
所述第一进风口31与室内连通,室内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31进入,经过所述蒸发器制冷或制热,形成冷气或暖气再从所述风道20进入所述风道 20内,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回到室内,从而实现所述空调器的内循环制冷或制热。同时通过所述风机组件10将室
外新风引入,并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 将室外新风吹入所述风道20,最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导入室内,从而在所述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过程中对室内进行换气。具体的,请参照图5~图6,所述风机组件10包括出风部11、涡轮13以及导风腔12,所述出风部11设置在所述涡轮13的出风口相连,所述导风腔12设置在所述涡轮13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导风腔12与室外连通,在所述涡轮13作用下,室外新风被抽入所述导风腔12 内,并通过所述出风部11吹入所述风道20,也即所述风道20内。具体的,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呈柱体设置,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设有敞口以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格栅21,所述第一风道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开口40,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开口4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 40包括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所述开口40为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所述开口40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风道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004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嘴11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112呈锥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由靠近所述蜗壳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蜗壳的一侧呈渐缩设置。随着第一出风嘴11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112 沿出风方向渐缩设置,也即第一出风嘴11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的出风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在吞吐量一定的情况下,使得风速以及风力提高,进而提高所述空调器的出风效果。
[0045]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连通件51以及第二连通件52,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为第一连通件51,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为第二连通件52,所述第一连通件5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风,所述第一连通件51纵贯所述第一风道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嘴 111相连,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件51相连;所述第二连通件52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风,所述第二连通件52纵贯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二开口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相连,所述第二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件52相连。
[0046]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10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当所述风机组件10将室外环境新风抽入时,通过所述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再排放至室内,从而将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等去除,以提高空气的清新程度,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0047]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在所述蒸发器组上集成所述风机组件10,将通过所述蒸发器制冷后形成的冷气与所述风机组件10引入的新风在所述风道 20组件内混合,再吹入室内,从而保持吹入室内的空气温度一致,保证室内的温度均匀,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0048]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20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两个所述风道20并列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所述风道20,以在一台所述空调器上形成两个不同温度的温度,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双温区模式或者单温区模式等,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发送所述双温区模式的控制指令或者所述单温区模式的控制指令至所述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内的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则对该控制指令进行解析,以获取对应的运行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
[0049]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3至图6,当所述空调器以双温区模式运行时,则同时开启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风机组件10。所述出风部11包括出风腔113、第一出风嘴111以及第二出风嘴112,所述出风腔113与所述涡轮13的出风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
二出风嘴112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13上,且所述第一出风嘴111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11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113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风道连通。当同时开启所述蒸发器组以及所述风机组件10时,仅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 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中的一个,经过所述蒸发器之后形成的冷气或暖气与所述风机组件10抽入的新风会在相应的所述风道20内混合风,例如当导通第一出风嘴111时则会在第一风道内混合,当导通第二出风嘴112时则会在第二风道内混合。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所述空调器制冷时,室外环境新风的温度必然大于经过所述蒸发器组制冷后冷气的温度,冷气与室外环境新风混合温度升高;而另一个风道20则仅排出经过所述蒸发器之后形成的冷气或暖气,从而使得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的出风温度不同,实现双温区效果。可以理解,当所述空调器制热时,室外环境新风的温度必然小于经过所述蒸发器组制冷后冷气的温度,因此同理实现所述空调器制热时也能够实现双温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仅需一台空调器形成两个温区,满足整个室内各个人员的个性化温度需求,提高产品的兼容性、竞争力。
[0050]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以单温区模式运行时,则仅开启所述蒸发器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仅排出经所述蒸发器组制冷的冷气;或者仅排出经所述蒸发器组制热后的热气。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所述出风部11包括挡风部,所述挡风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13内,所述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 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或者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通道。所述挡风部可在所述第一出风嘴 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之间往返移动,例如平行移动或者转动移动等。只需保证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或者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 的通道即可。
[0052]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所述挡风部以转动举例进行说明,所述挡风部包括电机、挡风板14以及轴承15,所述挡风板14设置在所述轴承15上,所述轴承15 置在所述出风腔113内,且所述轴承15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之间,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轴承15连接以驱动所述轴承15转动。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安装在所述出风腔113的安装面上,且位于安装面的两侧,所述轴承15设置在该安装面的另一面,从而使得所述挡风板14能够尽可能的贴近所述第一出风嘴111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连通的通孔上;所述安装板的面积为所述出风腔113安装面的一半,当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的一侧,从而保证稳定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通;当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的一侧,从而保证稳定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通。
[0053]
作为一种实施例,当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时,则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连通,使得室外环境新风只能够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排出至所述第二风道内;当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二出风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时,则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连通,使得室外环境新风只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嘴111排出至所述第一风道内。因此,在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双温区模式运行时,用户还能进一步选择高温区所对应的出风口序号,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一风道时,则控制器控制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二风道时,控制器则控制所述挡风板14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从而提高本发明所述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广泛适应性,满足用户的更多设置需求。
[0054]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用户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单温区模式运行时,用户还能进一步控制所述空调器是否开启换风模式,当所述换风模式开启时,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中间位置,也即所述挡风板14的与所述出风腔113的安装面垂直,则同时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当所述换风模式关闭时,则控制器直接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关闭。从而满足用户的换风需求,进一步提高发明所述空调器的兼容性及广泛适用性。
[005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风板14组件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案,所述挡风板14组件也可以通过丝杆模组来驱动所述挡风板14在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之间移动等。
[0056]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0057]
步骤s10: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0058]
步骤s20: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开启或关闭风机组件10。
[0059]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双温区模式或者单温区模式等,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发送所述双温区模式的控制指令或者所述单温区模式的控制指令至所述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内的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则对该控制指令进行解析,以获取对应的运行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
[0060]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3至图6,当所述空调器以双温区模式运行时,则同时开启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风机组件10。所述出风部11包括出风腔113、第一出风嘴111以及第二出风嘴112,所述第一出风嘴和所述第二出风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腔113与所述涡轮13的出风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13上,且所述第一出风嘴 111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11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嘴112 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腔113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风道连通。当同时开启所述蒸发器组以及所述风机组件10时,仅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嘴 112中的一个,经过所述蒸发器之后形成的冷气或暖气与所述风机组件10抽入的新风会在相应的所述风道20内混合风,例如当导通第一出风嘴111时则会在第一风道内混合,当导通第二出风嘴112时则会在第二风道内混合。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所述空调器制冷时,室外环境新风的温度必然大于经过所述蒸发器组制冷后冷气的温度,冷气与室外环境新风混合温度升高;而另一个风道 20则仅排出经过所述蒸发器之后形成的冷气或暖气,从而使得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的出风温度不同,实现双温区效果。可以理解,当所述空调器制热时,室外环境新风的温度必然小于经过所述蒸发器组制冷后冷气的温度,因此同理实现所述空调器制热时也能够实现双温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仅需一台空调器形成两个温区,满足整个室内各个人员的个性化温度需求,提高产品的兼容性、竞争力。
[0061]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以单温区模式运行时,则仅开启所述蒸发器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仅排出经所述蒸发器组制冷的冷气;或
者仅排出经所述蒸发器组制热后的热气。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双风道20的方案,所述风机组件10将环境新风引入到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 1111相互独立,因此引入环境新风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11 的出风温度则会产生温差,从而实现一个空调器形成两个温区,满足整个室内各个人员的个性化温度需求,提高产品的兼容性、竞争力。
[0062]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图8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20包括:
[0063]
步骤s21: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双温区模式时,获取高温区对应的风道20 序号;
[0064]
步骤s22: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一风道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开启,并控制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风机组件10与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风机组件10与所述第一风道之间的通道;
[0065]
步骤s23:当所述高温区对应所述第二风道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开启,并控制所述挡风部转动以切断所述风机组件10与第一风道之间的通道,导通所述风机组件10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
[0066]
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安装在所述出风腔113的安装面上,且位于安装面的两侧,所述轴承15设置在该安装面的另一面,从而使得所述挡风板14能够尽可能的贴近所述第一出风嘴111或者所述第二出风嘴112 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连通的通孔上;所述安装板的面积为所述出风腔113安装面的一半,当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的一侧,从而保证稳定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通;当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所述第二出风嘴112的一侧,从而保证稳定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通。
[0067]
当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时,则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连通,使得室外环境新风只能够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排出至所述第二风道内;当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二出风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时,则切断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之间的连通,使得室外环境新风只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嘴111排出至所述第一风道内。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双温区模式运行时,用户还能进一步选择高温区所对应的出风口序号,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一风道时,则控制器控制所述挡风板14移动至所述第二出风嘴112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当所述高温区对应第二风道时,控制器则控制所述挡风板14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出风腔113的连接位置处,从而提高本发明所述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广泛适应性,满足用户的更多设置需求。
[0068]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图9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0包括:
[0069]
步骤s24: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单温区模式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换风模式是否开启;
[0070]
步骤s25:当所述换风模式开启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开启,并控制挡风部转动以同时导通所述风机组件10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风机组件10 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通道;
[0071]
步骤s26:当所述换风模式关闭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关闭。
[0072]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用户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单温区模式运行时,用户还能进一步控制所述空调器是否开启换风模式,当所述换风模式开启时,所述挡风板14转动至中间位置,也即所述挡风板14的与所述出风腔113的安装面垂直,则同时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嘴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嘴112。当所述换风模式关闭时,则控制器直接控制所述风机组件10关闭。从而满足用户的换风需求,进一步提高发明所述空调器的兼容性及广泛适用性。。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