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可调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可调节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一种利用连续流体作为工质,从而带动叶轮快速旋转,将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有用功的动力机械,属于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燃烧室是燃气轮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燃料在燃烧室内进行高温燃烧,因此燃烧室通常由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燃烧室前后工段分别承接压气机和涡轮,燃烧室的装配精度、密闭性等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过渡段在整机装配时,需要通过吊架进行对中调整以满足燃烧室装配精度,尤其是同心度要求。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在吊架的安装配合面等处现场添加垫片来调节形位公差,但由于垫片厚度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在调节过程中很难刚好满足要求。调节过程中需要反复更换垫片,增加了装配的工作量。且此种方法无法连续地调整尺寸,只能根据垫片厚度离散地调节尺寸,调节精度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5705732a(用于燃烧室过渡管道的可调节支撑系统)中,可调式过渡管道支撑系统包括与过渡段主体接触的可调式前向过渡柔性支撑组件,在该前向过渡柔性支撑组件可由朝向过渡管道主体延伸的底座、及从底座延伸至过渡管道主体的第一和第二侧支撑臂构成,第一和第二侧支撑臂可由用间隔件彼此间隔的多个挠性板构成,挠性板提供在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的刚性及在轴向方向上的柔性,可改变挠性板的数量,以适应不同的涡轮发动机。使用这种支撑系统,可利用增强的径向和侧向刚度来限制在径向方向和侧向方向上相对于中心线的振动,由此减小对燃烧室弹性锁片和过渡管道密封件的磨损,进而可以解决振动导致过渡管道上的密封件过早地失效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系统稳定性。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620313a(燃烧器中的过渡件与冲击套筒之间的支撑件)中,支撑件包括弹性部分、安装部分、接触部分,其中弹性部分在过渡件与冲击套筒之间提供阻尼,安装部分用于安装支撑件到过渡件或冲击套筒中的一个,接触部分用于接触过渡件或冲击套筒中的另一个,这种结构的支撑件能够抵抗支撑环与过渡件之间的结构振动和热膨胀,从而避免支撑环、冲击套筒和过渡件的破裂,进而使燃气涡轮机的结构更加稳固。可见上述专利申请中的支撑结构并未解决装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在整机装配时,存在装配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可调节支撑结构,采用横向及纵向的调节螺杆来分别调节两个方向上的位移进而调节同心度,来提高装配精度。具体地,包括底座、滑块、吊耳;
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块为长方体结构,在长方体的长边两端设有突出部;所述吊耳为板状结构,在板状结构的两端设有翘起部;
所述滑块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滑块上的突出部朝向相对于底座的另一侧;
所述吊耳位于滑块的上方,所述吊耳上的翘起部朝向相对于滑块的另一侧;
所述底座通过底座安装孔与外接气缸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包括横向调节螺杆和滑动杆;
所述横向调节螺杆为螺纹杆,所述滑动杆为光杆;
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横杆的数量相等;
所述滑块通过通孔套装在横杆上;所述套接在横向调节螺杆上的通孔内部设有螺纹,且所述套接在横向调节螺杆上的通孔内部的螺纹与所述横向调节螺杆上的螺纹相匹配;所述滑块上的其他通孔与滑动杆相配合;
所述滑块上设有套筒a,所述吊耳上设有套筒b,所述套筒a与套筒b的数量相等;所述套筒a和套筒b的内部均设有螺纹,且套筒a和套筒b内部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套筒a和套筒b通过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两段螺纹,以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杆斜齿轮为分界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a连接的一端上的螺纹与套筒a的螺纹相匹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b连接的一端上的螺纹与套筒b的螺纹相匹配;
所述滑块的突出部上设有纵向调节螺杆,所述纵向调节螺杆上的螺纹与支撑杆斜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节螺杆和纵向调节螺杆的端部均设有六角头螺母。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可调节支撑结构完成调节后,在所述六角头螺母上焊接有锁紧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数量大于所述横向调节螺杆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节螺杆的数量为1个,所述滑动杆的数量为2个,且所述滑动杆分布在所述横向调节螺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螺杆的数量为1个。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a与套筒b的数量均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可调节支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该支撑结构进行同心度调节时,采用横向及纵向的调节螺杆来分别调节两个方向上的位移进而调节同心度,来提高装配精度。螺杆调节位移可以连续移动,调节精度较高。
(2)不需要再调节中更换垫片等零件,可以一次性完成对中调节,简化装配工作。
(3)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钢丝固定调节螺杆,确保在机组运行期间螺杆不会因为振动而自行转动进而改变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方法中过渡段及支撑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支撑架结构的横向调节示意图。
图4:支撑架结构的纵向调节示意图。
图5:支撑架结构的底座安装示意图。
图6:完成调节后在调节螺杆端部焊接的锁紧钢丝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过渡段;2-垫片;3-过渡段支撑;4-底座;5-横向调节螺杆;6-滑动杆;7-底座安装孔;8-滑块;9-套筒a;10-纵向调节螺杆;11-支撑杆;12-支撑杆斜齿轮;13-套筒b;14-吊耳;15-锁紧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阐述。
本部分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用于描述该具体实施方式中产品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能理解为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用语。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方法:通过过渡段支撑3来实现过渡段1的安装,具体为:在吊架的安装配合面等处现场添加垫片2来调节形位公差,但由于垫片2厚度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在调节过程中很难刚好满足要求。调解过程中需要反复更换垫片2,增加了装配的工作量。且此种方法无法连续地调整尺寸,只能根据垫片厚度离散地调节尺寸,调节精度较低。
如图2-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段支撑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段支撑结构由底座4、底座安装孔7、滑块8、横向调节螺杆5、滑动杆6、纵向调节螺杆10、支撑杆11、套筒a9、套筒b13、吊耳14以及锁紧钢丝15组成。其中底座4为长方体结构;滑块8为长方体结构,在长方体的两端设有突出部;吊耳14为板状结构,在板状结构的两端设有翘起部;滑块8位于底座4的上方,滑块8上的突出部朝向相对于底座4的另一侧;吊耳14位于滑块8的上方,吊耳14上的翘起部朝向相对于滑块8的另一侧。
其中,底座4通过底座安装孔7与气缸固定,如图5所示。底座4在调节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在底座4上设置有三根横杆,其中一根为横向调节螺杆5,另外两根为光杆,即为滑动杆6,用以增加吊架的刚性。一个滑块8套在三根横杆上,分别开有三个通孔,其中一个内部设有螺纹与上述横向调节螺杆5啮合,另外两个与滑动杆6配合。使滑块8可以通过横向调节螺杆5转动沿着滑动杆6横向滑动,如图3所示。在滑块8和吊耳14上各有一组套筒,分别为套筒a9和套筒b13,两组套筒a9和套筒b13内部分别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一对支撑杆11上设置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以中部的支撑杆斜齿轮12为分界线。支撑杆11两端分别置于两组套筒a9和套筒b13中,支撑杆11两端的螺纹分别与相应的套筒相匹配。在滑块8的突出部上设置一纵向调节螺杆10,其与支撑杆11中部的支撑杆斜齿轮12相啮合。转动纵向调节螺杆10,可以通过支撑杆斜齿轮12带动支撑杆11组同时转动,通过套筒a9和套筒b13内的螺纹,可以使吊耳14相对滑块8纵向位移,如图4所示。通过调节横向调节螺杆5和纵向调节螺杆10,可以使过渡段吊耳14相对底座8连续地横向和纵向位移,进而精确调节过渡段同心度。调节螺杆端部设有六角头螺母,便于调节操作。同时,在完成调节后可以在螺母上焊接锁紧钢丝15,防止调节螺杆在机组运行时由于振动而发生转动,如图6所示。
上文所述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