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干燥装置污泥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干燥装置污泥燃烧炉。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烘干机适用于城市污泥干化,污泥的干化处理,使污泥农用、作为燃料使用、焚烧乃至为减少填埋场地等处理方法成为可能。
为解决污泥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201821751866.6的污泥干燥箱,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污泥在干燥完成后依旧会存在结块的干的污泥,结块后就很难从滤筒中漏出,需要将上密封盖提升打开,然后将滤筒中的污泥块取出,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干燥装置污泥燃烧炉,通过气缸伸缩装置带动转轴向上提拉,使挡块与第一出料管分离,干燥后的污泥即可从第一出料管内漏出,然后干燥后的污泥到达燃烧炉进行下一步的燃烧处理,简单的提拉即可对干燥好的物料进行排放,操作简单高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干燥装置污泥燃烧炉,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中央固定有气缸伸缩装置,所述气缸伸缩装置的两侧位于顶板的底壁上分别固定有伸缩杆,所述气缸伸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进料口,两个伸缩杆的底端均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设有转轴,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干燥缸,所述干燥缸的左右两侧壁内固定嵌设有加热丝,所述干燥缸的底部中央固定开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转轴底端设有挡块,所述转轴与挡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挡块插接在第一出料管内部,所述转轴两侧分别交错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刀片,所述转轴内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棒,每个搅拌刀片内均设有第二加热棒,多个第二加热棒与第一加热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炉,所述燃烧炉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搅拌刀片呈向下倾斜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干燥缸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燃烧炉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燃烧炉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干燥缸的一侧壁与干燥缸内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分别固定有l形限位柱,所述l形限位柱对应的挡块内开设有限位孔,所述l形限位柱与限位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挡块外壁固定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第一出料管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干燥缸的一侧开设有三个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干燥缸的内壁截面设置成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顶板两端底部分别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干燥缸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气缸伸缩装置带动转轴向上提拉,使挡块与第一出料管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干燥后的污泥即可从第一出料管内漏出,然后干燥后的污泥到达燃烧炉进行下一步的燃烧处理,简单的提拉即可对干燥好的物料进行排放,操作简单高效;
2、通过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加热作用,在搅拌的过程中,能更大面积的与污泥进行接触,对污泥进行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大污泥的受热面积,从而使得污泥干燥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为:1顶板、2气缸伸缩装置、3伸缩杆、4支撑腿、5顶盖、6第一加热棒、7干燥缸、8进气管、9固定板、10连接管、11支撑柱、12燃烧炉、13第二加热棒、14加热丝、15搅拌刀片、16透气孔、17转轴、18进料口、19电机、20挡块、21限位孔、22l形限位柱、23第一出料管、24第二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高效干燥装置污泥燃烧炉,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底部中央固定有气缸伸缩装置2,所述气缸伸缩装置2的两侧位于顶板1的底壁上分别固定有伸缩杆3,所述气缸伸缩装置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进料口18,两个伸缩杆3的底端均与顶盖5固定连接,所述顶盖5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底部固定设有转轴17,所述顶盖5的底部设有干燥缸7,所述干燥缸7的左右两侧壁内固定嵌设有加热丝14,所述干燥缸7的底部中央固定开设有第一出料管23,所述转轴17底端设有挡块20,所述转轴17与挡块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挡块20插接在第一出料管23内部,所述转轴17两侧分别交错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刀片15,所述转轴17内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棒6,每个搅拌刀片15内均设有第二加热棒13,多个第二加热棒13与第一加热棒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管23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炉12,所述燃烧炉12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出料管24;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刀片15呈向下倾斜式设计,避免在向上拔出转轴17和搅拌刀片15时,有干燥后的污泥残留在搅拌刀片上,影响污泥的正常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缸7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与燃烧炉12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1很好的将干燥缸7支撑起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指数。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12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贯穿干燥缸7的一侧壁与干燥缸7内相连通,将燃烧炉12所产生的热气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该装置的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管23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分别固定有l形限位柱22,所述l形限位柱22对应的挡块20内开设有限位孔21,所述l形限位柱22与限位孔21相适配。利用l形限位柱22将挡块20限位住,使得转轴17旋转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20外壁固定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第一出料管23内壁相贴合,橡胶套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在搅拌时污泥从第一出料管23中漏出。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缸7的一侧开设有三个透气孔16,做到对干燥缸7内的气压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缸7的内壁截面设置成漏斗状,漏斗状的设置方便进行集中的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两端底部分别固定有支撑腿4,所述干燥缸7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与支撑腿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首先通过进料口18向干燥缸7内灌装适量的污泥,然后打开电机19、第一加热棒6和加热丝14,电机19带动着转轴17和搅拌刀片15进行旋转搅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加热棒6和加热丝14开始工作并产生热量,并向干燥缸7内传递热量,同时第一加热棒6的热量沿着第二加热棒13向两侧导入,在搅拌的作用下热量能更加均匀的散发出去,对干燥缸7内的污泥进行热干燥。当干燥的过程中污泥出现结块时,搅拌刀片15的不停旋转能很好的将其打散,散开后能对结块的内部进行更好的干燥操作,同时干燥缸7两侧固定的固定板9和底部固定的支撑柱11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随着温度的升高,干燥缸7内的压强也随之越来越高,通过透气孔16能很好的对干燥缸7内的压强进行调节;
参照说明书附图1-4,当干燥完成后启动顶板1上固定的气缸伸缩装置2向上移动顶盖5并将转轴17缓慢的提拉起来,由于搅拌刀片15设置成向下倾斜状,不会阻挡干燥后的污泥下落,在提拉的过程中,挡块20被转轴17向上带起,使挡块20表面的橡胶套与第一出料管23分离,随后污泥沿着干燥缸7漏斗状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管23内,并沿第一出料管23滑落至燃烧炉12中。然后气缸伸缩装置2再次下压将转轴17插入至第一出料管23内,挡块20与第一出料管23相贴合,并使l形限位柱22插入限位孔21内并将挡块20限位住,然后再继续往干燥缸7内加入污泥,随后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后的热气沿着一侧的连接管10和进气管8通入到干燥缸7内,对后续加入的污泥进行一个热风干燥,对热风进行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干燥的效率,最后焚烧完成后的污泥从第二出料管24中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