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烟道式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烟道式余热锅炉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设备,高温烟气通过内嵌耐火材料的烟道,与布置在烟道内的管束中的水进行换热产生蒸汽,该设备主要用于回收烟气余热,降低装置能耗,使烟气达标排放。按水或水蒸气循环的动力的不同烟道式余热锅炉分为:自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应用较多。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均含有一定量的烟尘,为防止回收烟气余热过程中在换热管上产生积灰,烟道式余热锅炉蒸发管束多为光管。由于余热锅炉为气液换热过程设备,烟气侧是换热控制热阻侧,采用光管不利于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提高。因此,传统式烟道式余热锅炉普遍存在传热效率低,设备体积大等问题,如何解决设备积灰与传热效率之间矛盾是烟道式余热锅炉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烟道式余热锅炉,降低了烟气在翅片管束上的积灰,提高了烟道式余热锅炉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烟道式余热锅炉,包括烟道及安装于烟道中的蒸发管束,所述蒸发管束前方的烟道中安装除尘器;该除尘器包括除尘帆板和调节机构;而调节机构由调节盘、调节把手和调节阀杆组成;所述除尘帆板均匀转动连接在调节阀杆上后安装在烟道内,调节把手转动安装在调节盘上后其一端和调节阀杆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调节把手和调节盘安装在烟道外。
所述除尘器设置多组,相邻组中的除尘帆板交错布置。
所述除尘器下方的烟道中设有集灰斗。
所述蒸发管束由多排螺旋翅片管组成,该螺旋翅片管采用大螺距低翅高结构,螺距10~20mm,翅高6~8mm。
本实用新型烟气进口设有除尘器,降低了烟气在翅片管束上的积灰,提高了烟道式余热锅炉传热效率高。同时采用大螺距低翅高螺旋翅片管作为传热元件,即解决了光管式传统烟道式余热锅炉传热效率低,需要换热面积大设备体积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烟气余热回收场合,特别是含尘量较大的烟气余热回收,如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各种含尘烟气的余热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螺距低翅高换热管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案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所列举的实施案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烟道式余热锅炉,包括烟道1、除尘器2、汽包3、蒸发管束4、液包5,烟道1水平布置,烟气进口段烟道设有除尘器2,汽包3安装在烟道1顶部,液包5设置在烟道1底部。蒸发管束4立置于烟道1中,上端与汽包3相连,下端与液包5相连,汽包3、液包5筒体上径向开孔,换热管与汽包3、液包5筒体连接方式为强度焊加贴胀。烟气自烟气进口101进入,在烟道1中横掠过除尘器2、蒸发管束4后从烟气出口102排出。锅炉给水从补水口301进入汽包3,在蒸发管束4中锅炉给水与烟气换热从饱和水变成饱和蒸汽,蒸发管束中的水或水蒸气依靠密度差在汽包3和液包5间实现自然循环,饱和蒸汽最终从汽包3的蒸汽出口302排出。
如图2所示,所述除尘器2包括除尘帆板201和调节机构;而调节机构由调节盘202、调节把手203和调节阀杆204组成;所述除尘帆板201均匀转动连接在调节阀杆204上后安装在烟道1内,调节把手203转动安装在调节盘202上后其一端和调节阀杆204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调节把手203和调节盘202安装在烟道1外。
所述除尘器2设置多组,相邻组中的除尘帆板201交错布置。交错布置后,实现除尘帆板在烟道内的满布,尽量减少了含尘烟气在除尘器内的旁流,显著增加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所述除尘器2下方的烟道1中设有集灰斗103。含尘高温烟气流过除尘帆板201时,由于烟气和烟尘密度不同,烟气会折流绕开除尘帆板201,烟尘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与除尘帆板201碰撞,逐级沉降。当除尘帆板201上有一定厚度积灰,通过手动或气动调节结构翻转除尘帆板201,烟尘会自动收集到集灰斗103中。
如图3所示,蒸发管束4由多排螺旋翅片管组成,螺旋翅片管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螺旋翅片管由基管401和翅片402组成,采用大螺距低翅高结构,螺距10~20mm,翅高6~8mm。蒸发管束采用翅片管强化烟气侧传热,大螺距低翅高结构和烟气横掠过翅间的自清洁作用,尽可能减少了翅片管束积灰。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