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环眼吊挂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挂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头环眼吊挂杆。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生产作业中,几乎所有的器具都是由管子构成的,锅炉的主要部件一般包括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锅炉的绝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吊挂装置来吊挂于钢结构上。现有的吊挂装置中用于连接锅炉元件和钢结构的吊杆1-2如图1所示,吊杆1-2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设置有与钢结构固定的通孔1-3,连接块1-1朝向吊杆1-2一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部1-4,吊杆1-2对称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部1-4焊接固定,吊杆1-2的端部与连接块1-1焊接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锅炉工作产生的烟气会冲刷吊杆1-2,而且会发生周期的摆动,连接块1-1与吊杆1-2之间的焊接缝容易发生疲劳裂痕,锅炉的元件苛载较大,最终会导致吊杆1-2与连接块1-1脱离,发生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环眼吊挂杆,其可以减少吊挂杆连接处的焊接工艺,避免吊挂杆连接不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头环眼吊挂杆,包括吊挂杆和吊耳,所述吊耳开设有连接眼,所述吊耳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远离吊耳的一端相对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夹持部的一端相互靠近,所述吊挂杆端部的侧壁沿其径向延伸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支撑杆朝向吊耳一面相抵接,所述吊挂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两个夹持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挂杆的端部放置在两个夹持部之间时,挡块与支撑杆相互抵接,支撑杆对挡块提供支撑力,固定组件可以固定吊挂杆和夹持部,防止挡块移出支撑杆从而使吊挂杆失去支撑,该结构不需要焊接,避免吊挂杆因为焊接缝的缺损而与吊耳发生断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朝向吊耳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扣体,所述挡块上开设有与扣体相互扣合的扣孔,所述吊挂杆的端部与吊耳之间的间距大于扣体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挂耳从夹持部的侧面安装到夹持部之间时,挡块位于扣体朝向吊耳的一侧上方,吊挂杆和吊耳的间距允许吊挂杆在夹持部内上下移动,使扣体与扣孔相互扣合或脱离,扣体和扣孔相扣合可以对吊挂杆和夹持部的连接位置进行预定位,方便对吊挂杆和吊耳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孔贯穿挡块的两端面,所述扣体的长度大于扣孔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体完全扣合在扣孔内部,使扣体与扣孔的结合更加稳固,加强预定位,避免扣体的高度太低而轻易从扣孔中脱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吊挂杆和两个夹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螺栓将吊挂杆与两个夹持部相互固定,从而使吊挂杆不能在两个夹持部之间移动,挡块与支撑杆可以固定抵接,使吊挂杆与吊耳可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片和两个第二螺栓,两个所述固定片分别位于吊挂杆和两个夹持部的两侧,所述固定片的中部设置为与吊挂杆直径相配合的弧形板,所述挡块位于固定片和支撑杆之间,所述挡块与固定块相互抵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分别穿过相对应夹持部和两个固定片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片在吊挂杆的两侧进行固定,防止吊挂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出两个夹持部,挡块位于固定片和支撑杆之间,限制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吊挂杆与吊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夹持部和吊耳一体成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形使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固,减少部件之间的焊接固定,从而避免在焊接缝产生疲劳裂痕,造成连接部件的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和挡块之间放置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避免挡块与夹持部的直接接触,避免挡块与支撑杆相互摩擦而产生缺损,提高吊挂杆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挡块与支撑杆相互抵接,支撑杆对挡块提供支撑力,固定组件可以将吊挂杆固定在两个夹持部之间,防止挡块移出支撑杆从而使吊挂杆失去支撑,可以避免吊挂杆因为焊接缝的缺损而与吊耳发生断裂的情况;
2.吊挂杆和吊耳的间距允许吊挂杆在夹持部内上下移动,使扣体与扣孔相互扣合,对吊挂杆和夹持部的连接位置进行预定位,方便对吊挂杆和吊耳进行连接;
3.支撑杆、夹持部与吊耳一体成形,减少部件之间的焊接固定,从而避免在焊接缝产生疲劳裂痕,造成连接部件的断裂;
4.垫片避免挡块与支撑杆相互摩擦而发生缺损,提高吊挂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连接块;1-2、吊杆;1-3、通孔;1-4、固定部;1、吊挂杆;11、挡块;111、扣孔;12、穿孔;2、吊耳;21、连接眼;3、夹持部;31、支撑杆;311扣体;312、垫片;32、圆孔;33、第一螺栓;34、第二螺栓;35、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头环眼吊挂杆,包括吊挂杆1和吊耳2,吊耳2位于板面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眼21,吊耳2的一端相对固定有夹持部3,两个夹持部3分别位于吊耳2端部的两侧。吊挂杆1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夹持部3之间,吊挂杆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吊耳2连接。
如图3所示,两个夹持部3远离吊耳2的一端均垂直固定有支撑杆31,吊耳2、夹持部3和支撑杆31一体成形,相互连接的支撑杆31、夹持部3的截面呈l字形。两个支撑杆31远离夹持部3的一端相互靠近,两个支撑杆31的间距与吊挂杆1的直径相等。吊挂杆1靠近端部处的外壁沿其径向延伸有环状的挡块11,挡块11的外径小于两个夹持部3的间距且大于两个支撑杆31的间距。吊挂杆1安装在吊耳2上时,挡块11位于支撑杆31朝向吊耳2的一面,挡块11与支撑杆31相互抵接。当吊挂杆1在使用状态下,吊耳2与钢结构或吊挂元件连接,支撑杆31可以支撑挡块11。支撑杆31与挡块11之间放置有垫片312,可以防止支撑杆31与挡块11相互摩擦。
支撑杆31朝向挡块11的一面固定有扣体311,扣体311与夹持部3之间留有间距,挡块11上沿吊挂杆1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扣体311相互扣合的扣孔111,当扣体311穿设扣孔111时,吊挂杆1端部与吊耳2的间距大于扣体311的长度。吊挂杆1安装时先放置在两个夹持部3之间,挡块11位于扣体311的上方,向下移动吊挂杆1使扣体311和扣孔111相互扣合,对吊挂杆1进行预定位,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吊挂杆1的安装位置,然后利用固定组件将吊挂杆1与夹持部3相互固定。
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33,夹持部3上均开设有供第一螺栓33穿过的圆孔32,吊挂杆1上开设有供第一螺栓33穿过的穿孔12,圆孔32和穿孔1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第一螺栓33穿过圆孔32和穿孔12,从而使吊挂杆1和两个夹持部3相互固定,避免挡块11从支撑杆31移出,支撑杆31可以支撑挡块11,使吊挂杆1利用夹持部3与吊耳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吊挂杆1从两个夹持部3的侧面放置到两个夹持部3之间,挡块11位于扣体311朝向吊耳2一侧的上方,将吊挂杆1朝向扣体311移动,使扣体311与扣孔111相互扣合,对吊挂杆1的安装位置进行预定位。利用第一螺栓33穿过两个夹持部3的圆孔32和吊挂杆1的穿孔12,从而使吊挂杆1和两个夹持部3相互固定,挡块11与支撑杆31相互抵接,支撑杆31对挡块11提供支撑力,使吊挂杆1可以与吊耳2固定连接。该结构不需要焊接,避免构件之间因为焊接缝产生裂痕而断裂。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片35和两个第二螺栓34,两个固定片35分别位于吊挂杆1和两个夹持部3的两侧,固定片35的中部形成与吊挂杆1直径相配合的弧形板,挡块11位于固定片35和支撑杆31之间,固定片35的弧形板靠近挡块11的一端与挡块11相互抵接。两个第二螺栓34分别穿过对应的夹持部3和两个固定片35的一端,将固定片3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夹持部3上,固定片35可以固定挡块11,将吊挂杆1固定连接在吊耳2上。
除以上方案外,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吊挂杆1与吊耳2安装进行预定位后,两个固定片35的弧形板部位与吊挂杆1外壁相抵接,第二螺栓34将两个固定片35的同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的夹持部3上,挡块11固定在固定块35和支撑杆31之间,可以限定吊挂杆1的竖直移动,使挡块11与支撑杆31固定抵接。该结构不需要焊接,避免构件之间因为焊接缝产生裂痕而断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