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6:01:14|244|起点商标网
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



背景技术: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而广泛使用。同时,拉杆箱也因箱子置一拉杆,有单管拉杆及双管拉杆之分,拉杆的管亦有方管和圆管之分,以方便行走时拖着,大大减轻负担。拉杆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而现代人又设计出了一款新形态的拉杆箱,将箱子设计成了圆筒的造型,轮子则整个外包在箱子外侧,这样的滚筒设计使得这款拉杆箱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如直接拉着箱子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主要以布箱、abs硬箱、皮箱、pc等为主要材质,并将使用性分为定向轮、万向轮以及最新的可拆卸万向轮拉杆箱三大类。其中拉杆箱外壳体通常为注塑制成,其壳体较薄,易因外部冲击导致破裂。除此之外,其结构强度较弱,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行李箱之加强边框及使用该加强边框的行李箱[201420280903.5],其具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拉链,拉链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周缘且位于两者之间,加强边框包括有第一环框,其具有第一安装部,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周缘、以及第一延伸部,由第一安装部朝远离拉链之方向延伸至第一壳体内部。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拉杆箱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行李箱的外壳体易因冲击而破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抗冲击能力较好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包括注塑成型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一侧通过转动机构相连,上盖体和下盖体另一侧之间设置有锁具,下盖体背部安装有推拉杆组件,上盖体和下盖体的下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上盖体和下盖体内侧贴合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包括互相叠加设置的抗压层和防裂层,防裂层为蜂窝结构且与上盖体和下盖体内侧贴合,抗压层包括若干互相交叉且呈矩阵排列的脊条,脊条为三角状。通过在上盖体和下盖体内侧贴合蜂窝结构的防裂层以及脊条组成的抗压层,可有效分散行李箱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行李箱发生破裂。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下盖体一侧设置有安装锁具的凸台,上盖体和下盖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转动机构的凹陷部,上盖体和下盖体顶部设置有凸起部,下盖体背部沿轴向方向开有若干安装槽,下盖体底部开有安装台阶。上盖体和下盖体设置有若干内陷的安装部,保证行李箱整体的紧凑性。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转动机构包括相对转动连接的转动板,转动板贴合固定在上盖体和下盖体的凹陷部内。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转动板相对转动。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推拉杆组件包括卡接在安装槽内的伸缩套,伸缩套上端伸缩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端头之间通过手柄部连接,手柄部上镀有防滑层。推拉杆组件方便使用者拉动,配合移动组件,提高行李箱的机动性。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移动组件包括贴合设置在安装台阶内的移动底板,移动底板与伸缩套一端连接,移动底板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上盖体底部设置有与万向轮下端齐平的支撑块,下盖体一侧设置有把手。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行李箱底部的万向轮,使得行李箱沿任意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下盖体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硅胶所制的密封条。密封条提高了上盖体和下盖体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下盖体的边口内侧贴合设置有硬质材料制成的加强条。针对上盖体和下盖体的边口结构强度较弱的缺点,增加了加强条,保证上盖体和下盖体可承受较大的扭力。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或下盖体内侧设置有若干带弹性的束缚带。弹性的束缚带作为行李箱的附件,便于使用者固定内部放置的物品。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下盖体外侧覆盖有防水耐磨层。防水耐磨层提高了行李箱的表面的防水和耐磨性,从而延长了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中,上盖体和下盖体的边角处包覆有复合材料制成的加强框。包覆的加强框提高了行李箱抗压能力,使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行李箱内侧贴合有复合结构的加强层,保证行李箱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推拉杆组件与移动组件配合,方便使用者移动行李箱;行李箱表面包覆有防水耐磨层和加强框,延长了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抗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盖体1、凸台11、凹陷部12、凸起部13、密封条14、加强条15、束缚带16、防水耐磨层17、加强框18、下盖体2、安装槽21、安装台阶22、转动机构3、转动板31、锁具4、推拉杆组件5、伸缩套51、伸缩杆52、手柄部53、防滑层54、移动组件6、移动底板61、万向轮62、支撑块63、把手64、加强层7、抗压层71、防裂层72、脊条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基于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的旅游行李箱,包括注塑成型的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一侧通过转动机构3相连,上盖体1和下盖体2另一侧之间设置有锁具4,下盖体2背部安装有推拉杆组件5,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下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6,上盖体1和下盖体2内侧贴合设置有加强层7,加强层7包括互相叠加设置的抗压层71和防裂层72,防裂层72为蜂窝结构且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内侧贴合,抗压层71包括若干互相交叉且呈矩阵排列的脊条73,脊条73为三角状。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内侧贴合的防裂层72为蜂窝结构,当行李箱收到冲击力时,冲击力沿蜂窝网分散,削减了行李箱局部的应力。三角状的脊条73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其互相交叉连接,提高行李箱整体的抗压能力。

具体地,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一侧设置有安装锁具4的凸台11,上盖体1和下盖体2另一侧设置有安装转动机构3的凹陷部12,上盖体1和下盖体2顶部设置有凸起部13,下盖体2背部沿轴向方向开有若干安装槽21,下盖体2底部开有安装台阶22。行李箱表面的安装台阶22用于安装推拉杆组件5和移动组件6,下盖体2的背面和下端保持齐平。凸台11和凸起部13方便内部留有空间来额外安装锁具4。

深入地,转动机构3包括相对转动连接的转动板31,转动板31贴合固定在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凹陷部12内。转动机构3由互相转动折叠的转动板31组成,其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固定连接,上盖体1和下盖体2相对转动板31交接处转动。

进一步地,推拉杆组件5包括卡接在安装槽21内的伸缩套51,伸缩套51上端伸缩连接有伸缩杆52且伸缩杆52端头之间通过手柄部53连接,手柄部53上镀有防滑层54。使用时,拉动手柄部53带动伸缩杆52相对伸缩套51伸缩,随意调节推拉杆组件5的长度。

更进一地,移动组件6包括贴合设置在安装台阶22内的移动底板61,移动底板61与伸缩套51一端连接,移动底板61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62,上盖体1底部设置有与万向轮62下端齐平的支撑块63,下盖体2一侧设置有把手64。移动组件6内的移动底板61作为万向轮62的安装基座,与下盖体2固定贴合,同时与推拉杆组件5配合组成行李箱的安装支架。

除此之外,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硅胶所制的密封条14。密封条14沿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边缘布置,在上盖体1和下盖体2闭合时互相压紧,避免水分沿缝隙渗入行李箱内。

同时,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边口内侧贴合设置有硬质材料制成的加强条15。加强条15可选用金属材料,提高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边口的局部强度。

可见地,上盖体1和/或下盖体2内侧设置有若干带弹性的束缚带16。束缚带16依次布置在上盖体1和/或下盖体2内部,当行李箱内放置衣物等物品时,束缚带16绷紧将物品固定在上盖体1和/或下盖体2内侧。

很明显,上盖体1和下盖体2外侧覆盖有防水耐磨层17。防水耐磨层17通过喷涂或贴合设置在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表面,提高行李箱整体的防水性和耐磨性。

优选地,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边角处包覆有复合材料制成的加强框18。加强框18沿边角布置,提高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抗压能力,其通常选用塑料或金属叠加而成的复合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在行李箱内侧依次叠加贴合布置蜂窝结构的防裂层72以及脊条73交叉而成的抗压层71,克服注塑工艺所制的行李箱壳体结构强度低的缺点,提高行李箱整体的抗冲击能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盖体1、凸台11、凹陷部12、凸起部13、密封条14、加强条15、束缚带16、防水耐磨层17、加强框18、下盖体2、安装槽21、安装台阶22、转动机构3、转动板31、锁具4、推拉杆组件5、伸缩套51、伸缩杆52、手柄部53、防滑层54、移动组件6、移动底板61、万向轮62、支撑块63、把手64、加强层7、抗压层71、防裂层72、脊条7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