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稻田养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虾养殖模式是根据水稻、小龙虾共生互利的特点和两五中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合理配置时空,充分利用土地、降雨资源的一种生态种样结合的农业模式。稻田养虾模式是指以稻田为基础,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发挥水稻和龙虾共生互利的作用。在养殖过程中,小龙虾可以对稻田进行松土,同时也增加了水体的流动,增加了水的溶氧量。同时下龙虾的粪便可以增肥,促进了稻田的生长,形成了相互协同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越发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重视生态食品安全。目前,稻田养殖不在仅仅追求高产量,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稻田养虾在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的养殖。而养殖最关键的是对水质的保证,养殖动物都生活在特殊的水体环境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虽然目前通过人工消毒保证了养殖的质量,但是这过程繁琐,人工成本较大,而且也没有真正的高效生成循环生态,自然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利用率较低。因此,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充分利用稻田自净化的能力,提高稻田生态循环养殖的质量。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在稻田内部设置养殖虾池,所述稻田的外侧设置有与养殖虾池连通的循环沟渠,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端通过循环沟渠将养殖废水呈s型从外部的稻田导入内部的稻田,进而导入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与养殖虾池连通;所述养殖虾池的两侧的内部的稻田分别设置有十字形虾沟。
本发明可以先将水储存在循环沟渠内,人工检测水质后集中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流入稻田进行多次净化处理,最终进入养殖虾池,保证了水质的品质,而且不会对养殖虾池造成应激反应,进而保证了小龙虾的成活率。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水通过循环沟渠从稻田内部流入稻田内部,进而循环进入养殖虾池和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内的水流入养殖虾池,水中的小杂鱼以及多余的饲料也为小龙虾提供了食物,而且水的流动增加了水中增氧量,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循环活水提高了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的净化,增加了水的增氧量,提高了养殖成活率。水在稻田内呈s型流动,进而延长了稻田对水的净化时间,延长了污水的沉降时间,污水中的鱼类、小龙虾粪便留在了稻田内,从而促进了稻田的生长,本发明通过泵或者增氧推进设备引导循环沟渠中的水流入稻田。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设置有虾沟,方便小龙虾进入稻田吃杂草,进一步的给内部稻田松土。水稻、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相互循环促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圈,满足养殖经济的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剂的应用,促进了绿色生态养殖。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养殖虾池远离养殖虾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分别与循环沟渠的两端连通。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污水分别通过循环沟渠导入稻田,经过稻田净化的水导入养殖虾沟,进而流入生态鱼塘,加速了水净化速度。当遇到梅雨季节,雨水过多的时期,可以通过将生态鱼塘中的污泥水直接导入稻田,降低对养殖虾池的污染。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稻田内部通过内部田埂分隔为若干个,且相邻内部田埂的开口间隔设置,以形成s型导水道;外部稻田内的内部田埂的开口与循环沟渠的排水口相对远离设置,每3-5m设置一个内部田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生态鱼塘内嵌在地下,且生态鱼塘的内部高度大于养殖虾池的高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在养殖虾池宽4-5m、池深1.5m,在养殖虾池内间隔设置若干排养殖巢,且相邻养殖巢之间种植有水草;所述养殖虾池与稻田面积比为1:5.5-7;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本发明通过多个人工养殖巢的设置增加了养殖虾池的养殖量,而不再是仅仅通过养殖虾池两侧作为小龙虾的栖息场所,通过水草的设置为小龙虾的活动提供遮挡。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幼虾放养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在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为1.2厘米左右,虾种规格为2.5厘米-3厘米;冬春放养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月-4月,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为主,经过冬春两季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6月份向生态鱼塘投放鱼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水通过循环沟渠从稻田内部流入稻田内部,进而循环进入养殖虾池和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内的水流入养殖虾池,水中的小杂鱼以及多余的饲料也为小龙虾提供了食物,而且水的流动增加了水中增氧量,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循环活水提高了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的净化,增加了水的增氧量,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2)水在稻田内呈s型流动,进而延长了稻田对水的净化时间,延长了污水的沉降时间,污水中的鱼类、小龙虾粪便留在了稻田内,从而促进了稻田的生长,本发明通过泵或者增氧推进设备引导循环沟渠中的水流入稻田。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设置有虾沟,方便小龙虾进入稻田吃杂草,进一步的给内部稻田松土。
(3)水稻、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相互循环促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圈,满足养殖经济的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剂的应用,促进了绿色生态养殖。
(4)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污水分别通过循环沟渠导入稻田,经过稻田净化的水导入养殖虾沟,进而流入生态鱼塘,加速了水净化速度。当遇到梅雨季节,雨水过多的时期,可以通过将生态鱼塘中的污泥水直接导入稻田,降低对养殖虾池的污染。
(5)本发明通过多个人工养殖巢的设置增加了养殖虾池的养殖量,而不再是仅仅通过养殖虾池两侧作为小龙虾的栖息场所,通过水草的设置为小龙虾的活动提供遮挡;而且人工养殖巢的设置也弥补了外部稻田的利用,达到了与之前养殖量持平的同时保证水质的高质量净化。
(6)本发明可以先将水储存在循环沟渠内,人工检测水质后集中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流入稻田进行多次净化处理,最终进入养殖虾池,保证了水质的品质,而且不会对养殖虾池造成应激反应,进而保证了小龙虾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态养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态鱼塘与循环沟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稻田改造:如图1所示,在稻田内部设置养殖虾池,所述稻田的外侧设置有与养殖虾池连通的循环沟渠,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端通过循环沟渠将养殖废水呈s型从外部的稻田导入内部的稻田,进而导入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与养殖虾池连通;所述养殖虾池的两侧的内部的稻田分别设置有十字形虾沟。如图1所示,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可以通过排水口将净化后的水导入生态鱼塘,而生态鱼塘的排水口语养殖虾池连通。
所述稻田内部通过内部田埂分隔为若干个,且相邻内部田埂的开口间隔设置,以形成s型导水道;外部稻田内的内部田埂的开口与循环沟渠的排水口相对远离设置,每3-5m设置一个内部田埂。在养殖虾池宽4-5m、池深1.5m,在养殖虾池内间隔设置若干排养殖巢,且相邻养殖巢之间种植有水草;所述养殖虾池与稻田面积比为1:5.5-7;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消毒施肥:向养殖虾池以及虾沟中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除不良细菌,保证小龙虾的正常生长,消毒放置5-7天后注入水,然后向稻田中撒农家肥,放置5天后,在养殖虾池中种植水草,用于给小龙虾提供食物。
虾苗投放:四月下旬种植水稻,之后投放螺蛳,螺蛳用于净化水中的杂质,同时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食物;幼虾放养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在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为1.2厘米左右,虾种规格为2.5厘米-3厘米;冬春放养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月-4月,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为主,经过冬春两季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
日常管理:虾苗投放后每隔一周投喂一次,在进行饲料喂养的同时需要及时做好小龙虾病虫害的防治,需经常巡视稻田和沟渠,观察有无小龙虾开挖的逃跑暗穴,观察稻田水质,尤其是夏季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稻谷收获:养殖虾池两侧的稻田的稻谷收获后留下15-28厘米的稻桩,预留的稻桩返青为次品虾提供天然饵料;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水通过循环沟渠从稻田内部流入稻田内部,进而循环进入养殖虾池和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内的水流入养殖虾池,水中的小杂鱼以及多余的饲料也为小龙虾提供了食物,而且水的流动增加了水中增氧量,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循环活水提高了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的净化,增加了水的增氧量,提高了养殖成活率。水在稻田内呈s型流动,进而延长了稻田对水的净化时间,延长了污水的沉降时间,污水中的鱼类、小龙虾粪便留在了稻田内,从而促进了稻田的生长,本发明通过泵或者增氧推进设备引导循环沟渠中的水流入稻田。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设置有虾沟,方便小龙虾进入稻田吃杂草,进一步的给内部稻田松土。水稻、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相互循环促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圈,满足养殖经济的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剂的应用,促进了绿色生态养殖。
实施例2:
一种高效稻田养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在稻田内部设置养殖虾池,所述稻田的外侧设置有与养殖虾池连通的循环沟渠,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端通过循环沟渠将养殖废水呈s型从外部的稻田导入内部的稻田,进而导入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与养殖虾池连通;所述养殖虾池的两侧的内部的稻田分别设置有十字形虾沟。如图1所示,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可以通过排水口将净化后的水导入生态鱼塘,而生态鱼塘的排水口语养殖虾池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养殖虾池远离养殖虾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分别与循环沟渠的两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稻田内部通过内部田埂分隔为若干个,且相邻内部田埂的开口间隔设置,以形成s型导水道;外部稻田内的内部田埂的开口与循环沟渠的排水口相对远离设置,每3-5m设置一个内部田埂。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鱼塘内嵌在地下,且生态鱼塘的内部高度大于养殖虾池的高度。
进一步的,在养殖虾池宽4-5m、池深1.5m,在养殖虾池内间隔设置若干排养殖巢,且相邻养殖巢之间种植有水草;所述养殖虾池与稻田面积比为1:5.5-7;所述养殖虾池的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进一步的,幼虾放养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在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为1.2厘米左右,虾种规格为2.5厘米-3厘米;冬春放养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月-4月,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为主,经过冬春两季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6月份向生态鱼塘投放草鱼鱼苗。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水通过循环沟渠从稻田内部流入稻田内部,进而循环进入养殖虾池和生态鱼塘,所述生态鱼塘内的水流入养殖虾池,水中的小杂鱼以及多余的饲料也为小龙虾提供了食物,而且水的流动增加了水中增氧量,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循环活水提高了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的净化,增加了水的增氧量,提高了养殖成活率。水在稻田内呈s型流动,进而延长了稻田对水的净化时间,延长了污水的沉降时间,污水中的鱼类、小龙虾粪便留在了稻田内,从而促进了稻田的生长,本发明通过泵或者增氧推进设备引导循环沟渠中的水流入稻田。养殖虾池两侧的内部稻田设置有虾沟,方便小龙虾进入稻田吃杂草,进一步的给内部稻田松土。水稻、养殖虾池以及生态鱼塘相互循环促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圈,满足养殖经济的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剂的应用,促进了绿色生态养殖。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养殖虾池与生态鱼塘的污水分别通过循环沟渠导入稻田,经过稻田净化的水导入养殖虾沟,进而流入生态鱼塘,加速了水净化速度。当遇到梅雨季节,雨水过多的时期,可以通过将生态鱼塘中的污泥水直接导入稻田,降低对养殖虾池的污染。本发明通过多个人工养殖巢的设置增加了养殖虾池的养殖量,而不再是仅仅通过养殖虾池两侧作为小龙虾的栖息场所,通过水草的设置为小龙虾的活动提供遮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