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及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2021-02-21 09:02:04|270|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及塑料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挤出塑料管,通常仅仅为一圈流体可从中心通过的环形壁,其结构简单,强度较低,因此,限制了挤出塑料管的应用,而目前,解决挤出塑料管强度问题的方法是在挤出芯模上设置若干开口,从而能够挤出内壁具有若干加强筋的塑料管,如图1所示,其包括管本体和沿圆周设置于所述管本体内壁上的若干加强筋,但是该结构的管材,只能增强其抗弯折的强度,但是在管壁本身的抗冲击强度上并没有得到明显加强,而内壁具有螺旋凸起的管材,其不仅能够增强管材的抗折弯强度,还能够在输送粉状物料时,降低管壁处物料的流速,从而增强管材的抗磨性能,但由于收到挤出设备的限制,该结构的管材目前只局限于铁管,由焊接工艺制备而得,无法直接挤出。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及塑料管,该挤出模头能够挤出内壁具有螺旋凸起的塑料管。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固定设置于挤出机上的挤出模头本体,所述挤出机上设置有主出料口和副出料口,所述挤出模头本体包括外模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模套侧壁上的主进料接头,转动设置于所述外模套中心的副模芯,套设于所述副模芯外、并与所述外模套固定连接的主芯模,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芯模下部的口模,所述口模通过锁模圈设置于所述外模套上;所述主进料接头与所述主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主芯模与所述口模之间设置有挤出主流道,所述副模芯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外模套上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延伸出所述主芯模后设置有圆柱形凸块,所述中心轴的顶部设置有副进料接头,所述副进料接头与所述副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凸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底部和侧壁开口的出口槽,所述副进料接头与所述出口槽通过挤出副流道相连通。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顶壁与所述主芯模的底壁抵接,所述凸块的外径与所述主芯模的外径相等。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主芯模包括分流板,设置于所述分流板顶部的分流锥,设置于所述分流板底部的型芯,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外模套的上部进行分隔形成进料腔,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料腔和所述挤出主流道的开口。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上固定设置有送料螺旋,所述送料螺旋采用双螺旋结构或多螺旋结构,所述送料螺旋设置于所述进料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料接头的下方,所述送料螺旋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上腔,所述送料螺旋的下方设置有进料下腔。
[0009]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套的侧壁上与所述口模对应的位置沿圆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口模的外壁抵接。
[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台,所述分流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所述分流板的底壁与所述口模的顶壁抵接,所述口模的外壁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台,所述锁模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接,所述锁模圈与所述外模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
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出主流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环形上倒锥流道、环形流道、环形下倒锥流道和环形挤出口,所述环形上倒锥流道和所述环形下倒锥流道外锥面的锥度均小于内锥面的锥度。
[0012]
更进一步的,所述型芯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连接的上倒锥体、连接圆柱体、下倒锥体和圆柱形挤出模芯,所述连接圆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
[0013]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外模套后设置有电机,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4]
一种上述挤出机用挤出模头挤出的塑料管,包括塑料材质的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管本体内的螺旋凸起,所述管本体与所述螺旋凸起一体连接。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挤出模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主进料接头由传统设置于外模套顶部改进为设置于外模套侧壁上,并在外模套上设置转动的副模芯,在副模芯上设置挤出副流道,随着管本体的向下挤出,挤出副流道的挤出槽边转动边出料,从而在管本体的内壁上形成螺旋凸起,使得具有螺旋状凸起的管材的直接挤出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管材的立体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挤出机用挤出模头的立体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挤出机用挤出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副模芯的立体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主芯模的立体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挤出机用挤出模头使用状态图。
[0024]
在图中:1、外模套,2、主进料接头,3、副模芯,4、主芯模,5、口模,6、锁模圈,7、挤出主流道,8、中心轴,9、凸块,10、副进料接头,11、出口槽,12、挤出副流道,13、分流板,14、分流锥,15、型芯、17、开口,18、送料螺旋,19、进料上腔,20、进料下腔,21、调节螺栓,22、第一凸台,23、第二凸台,24、环形上倒锥流道,25、环形流道,26、环形下倒锥流道,27、环形挤出口,28、上倒锥体,29、连接圆柱体,30、下倒锥体,31、挤出模芯,32、螺旋槽,33、齿轮;34、管本体,35、螺旋凸起,36、挤出机,37、挤出模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管,由挤出机36挤出成型,所述管材包括塑料材质的管本体34和设置于所述管本体34内的螺旋凸起35,所述管本体34与所述螺旋凸起35一体连接。
[0030]
如图2~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的一个实施例,固定设置于挤出机36上的挤出模头本体37,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36上设置有主出料口和副出料口,所述挤出模头本体37包括外模套1,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模套1侧壁上的主进料接头2,转动设置于所述外模套1中心的副模芯3,套设于所述副模芯3外、并与所述外模套1固定连接的主芯模4,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芯模4下部的口模5,所述口模5通过锁模圈6设置于所述外模套1上;所述主进料接头2与所述主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主芯模4与所述口模5之间设置有挤出主流道7,所述副模芯3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外模套1上的中心轴8,所述中心轴8的底部延伸出所述主芯模4后设置有圆柱形凸块9,所述中心轴8的顶部设置有副进料接头10,所述副进料接头10与所述副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凸块9的侧壁上设置有底部和侧壁开口的出口槽11,所述副进料接头10与所述出口槽11通过挤出副流道1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挤出模头37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主进料接头2由传统设置于外模套1顶部改进为设置于外模套1侧壁上,并在外模套1上设置转动的副模芯3,在副模芯3上设置挤出副流道12,随着管本体34的向下挤出,挤出副流道12的挤出槽边转动边出料,从而在管本体34的内壁上形成螺旋凸起35,使得具有螺旋状凸起的管材的直接挤出成为可能。
[0031]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9的顶壁与所述主芯模4的底壁抵接、且相对转动,所述凸块9的外径与所述主芯模4的外径相等。
[0032]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槽11倾斜设置,所述出口槽1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中心轴8的转动方向相反。
[0033]
进一步的,所述主芯模4包括分流板13,设置于所述分流板13顶部的分流锥14,设置于所述分流板13底部的型芯15,所述分流板13将所述外模套1的上部进行分隔形成进料腔,所述分流板13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料腔和所述挤出主流道7的开口17。
[0034]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套1的侧壁上与所述口模5对应的位置沿圆周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栓21,所述调节螺栓21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口模5的外壁抵接。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套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台22,所述分流板1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凸台22抵接,所述分流板13的底壁与所述口模5的顶壁抵接,所述口模5的外壁
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台23,所述锁模圈6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23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凸台23抵接,所述锁模圈6与所述外模套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36]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主流道7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环形上倒锥流道24、环形流道25、环形下倒锥流道26和环形挤出口27,所述环形上倒锥流道24和所述环形下倒锥流道26外锥面的锥度均小于内锥面的锥度。
[0037]
更进一步的,所述型芯15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连接的上倒锥体28、连接圆柱体29、下倒锥体30和圆柱形挤出模芯31,所述连接圆柱体29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32。本实用新型物料经过挤出主流道7时,受到倒锥流道的挤压和与环形流道25相对应处螺旋槽32的分散和混匀作用,解决了管主体因分流板13上若干开口的原因导致的管主体上存在熔接线的问题,减少了管主体黄斑和壁厚不均现象的发生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0038]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8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外模套1后设置有电机,所述中心轴8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传动连接。
[0039]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8上固定设置有齿轮33。
[0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机用挤出模头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中心轴8上固定设置有送料螺旋18,所述送料螺旋18采用双螺旋结构或多螺旋结构,所述送料螺旋18设置于所述进料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料接头的下方,所述送料螺旋18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上腔19,所述送料螺旋18的下方设置有进料下腔20。本实用新型将主进料接头2由外模套1的顶部改为侧壁后,物料进入进料腔后很容易在进料腔内分布不均,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送料螺旋18,当物料从进料接头进入进料腔时先进入进料上腔19在送料螺旋18的推动和分散作用下,物料由进料上腔19均匀进入进料下腔20,从而保证了物料通过分流板13时能够均匀一致。
[004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42]
本实用新型挤出时,一部分熔融物料经主进料接头2进入进料上腔19,在送料螺旋18的推动和分散作用下,进入进料下腔20,然后经分流板13上的若干开口进入挤压主流道,经挤压主流道上部的上倒锥流道挤压后进入环形流道25,在圆柱体的螺旋槽32的作用下进行分散、混和后,再次经下倒锥流道挤压后,由环形挤出口27挤出成型为管主体;
[0043]
随着管主体的向下挤出,中心轴8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同时,另一部分的熔融物料经副进料接头10进入挤出副流道12并由出口槽11挤出,由于出口槽11随中心轴8处于不断的转动过程中,因此,随着管主体的挤出下移,由于刚挤出时物料还处于未定型状态,因此,出口槽11挤出的物料会粘结于管主体的内壁上形成螺旋凸起35,所述螺旋状凸起的螺距即为出口槽11转动一圈时,管主体的挤出长度。
[0044]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