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舶造好后都要进行下水,才能进行航行。
但是现有的船舶下水装置防护机构较为简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因船舶作业时的振动力及运输时的晃动,导致船舶本身容易受损,且移动也过于不便,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船舶下水装置防护机构较为简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因船舶作业时的振动力及运输时的晃动,导致船舶本身容易受损,且移动也过于不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上设有牵引口,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轮,所述支撑板两端内部均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与多个滑轮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支撑腔,两个所述支撑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左右滑动套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滑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贯穿支撑腔并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远离牵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承载杆,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沉板,所述下沉板的底部与弧形承载杆相抵。
优选的,多个所述移动机构均为万向自锁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靠近牵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边缘与支撑腔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弧形承载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船舶下水装置,通过底板上的牵引板与外部牵引机构进行连接,底板底部的移动机构实现底板的移动,通过将待下水船舶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受力带动支柱向下移动,支柱受力时将利用连接杆推动两个滑块在支撑杆上移动,两个滑块在移动时拉动第一弹簧,利用第一弹簧的回弹力从而实现受力的减震缓冲;
2、该新型船舶下水装置,在船舶需要下水时启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进行转动,皮带轮带动皮带旋转,皮带与多个滑轮表面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滑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船舶移动,使其逐渐带入到水中,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运输便携,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能够对船舶进行减震缓冲,避免运输及操作时对船舶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移动机构,3-牵引板,4-支撑板,5-滑轮,6-电机,7-皮带轮,8-皮带,9-支撑杆,10-滑块,11-第一弹簧,12-连接板,13-连接杆,14-支柱,15-缓冲板,16-限位块,17-弧形承载杆,18-下沉板,19-推板,20-把手,21-滚珠,2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船舶下水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机构2,底板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板3,牵引板3上设有牵引口,底板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轮5,支撑板4两端内部均设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有皮带轮7,两个皮带轮7之间通过皮带8连接,皮带8与多个滑轮5的外壁相接触,底板1上设有两个支撑腔,两个支撑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上左右滑动套接有两个滑块10,两个滑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支撑杆9的上方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两端与滑块10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4,支柱14的顶端贯穿支撑腔并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讲,底板1上的牵引板3与外部牵引机构进行连接,底板1底部的移动机构2实现底板1的移动,通过将待下水船舶放置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受力带动支柱14向下移动,支柱14受力时将利用连接杆13推动两个滑块10在支撑杆9上移动,两个滑块10在移动时拉动第一弹簧11,利用第一弹簧11的回弹力从而实现受力的减震缓冲,在船舶需要下水时启动电机6带动皮带轮7进行转动,皮带轮7带动皮带8旋转,皮带8与多个滑轮5表面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滑轮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船舶移动,使其逐渐带入到水中,操作简单。
进一步,底板1远离牵引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承载杆17,支撑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沉板18,下沉板18的底部与弧形承载杆17相抵,船舶在下倾过程中将带动下沉板18一端下移,相抵弧形承载杆17使其推动限位块16在缓冲板15内移动,完成缓冲,避免船身一端倾覆。
进一步,多个移动机构2均为万向自锁轮。
进一步,底板1靠近牵引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9,推板1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20,可以人工方便辅助移动。
进一步,滑块10的底部设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滚珠21,滚珠21的边缘与支撑腔的底部相接触,减少滑块10移动摩擦力。
进一步,限位块16远离弧形承载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一端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块16在受力时压缩第二弹簧22增加缓冲力。
工作原理:底板1上的牵引板3与外部牵引机构进行连接,底板1底部的移动机构2实现底板1的移动,通过将待下水船舶放置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受力带动支柱14向下移动,支柱14受力时将利用连接杆13推动两个滑块10在支撑杆9上移动,两个滑块10在移动时拉动第一弹簧11,利用第一弹簧11的回弹力从而实现受力的减震缓冲,在船舶需要下水时启动电机6带动皮带轮7进行转动,皮带轮7带动皮带8旋转,皮带8与多个滑轮5表面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滑轮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船舶移动,使其逐渐带入到水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