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打捞篮的制作方法

2021-02-10 21:02:45|116|起点商标网
打捞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助领域,尤指一种打捞篮。



背景技术:

打捞篮在水上救助领域的使用及其普遍。通常将打捞篮与船舶甲板吊机配合使用,通过船舶甲板吊机吊起打捞篮放入水中,将落水人员捞起,并吊回船舶上,进行水上救援。

但目前使用的打捞篮的浮力装置与打捞篮固定连接,浮力装置漂浮于水面受波浪起伏影响大从而带动打捞篮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没有波浪补偿功能,在恶劣海况下(浪高超过2m)打捞篮突然升降的动作会使得落水人员很难进入打捞篮,也存在碰伤落水人员等诸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打捞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捞篮的浮力装置与打捞篮固定连接,浮力装置漂浮于水面受波浪起伏影响大从而带动打捞篮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没有波浪补偿功能,在恶劣海况下打捞篮突然升降的动作会使得落水人员很难进入打捞篮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捞篮,包括:

中心竖向设有中心杆的伞状篮,所述伞状篮可向所述中心杆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状,或向所述中心杆收拢进行折叠;

固定于所述中心杆顶部的吊绳,所述吊绳和设于船舶的吊机连接,通过所述吊机起吊呈倒置伞状的所述伞状篮并设于水中,在自重下所述伞状篮的顶边缘沉入水下;以及

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且漂浮于水面的浮力结构,所述浮力结构随波浪上下起伏而上下滑设于所述中心杆和处于张紧状态的吊绳上,从而保持所述伞状篮的顶边缘埋入水下且位置高度稳定,便于向上起吊所述伞状篮进行打捞。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伞状篮包括:

固定于所述中心杆底端的底座;

底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围设于所述中心杆的多个主杆;

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活动座;

顶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座且围设于所述中心杆的多个次杆,所述次杆的底端铰接于对应的主杆;

连接于所述活动座且和所述中心杆可拆卸地连接的锁紧件,通过将所述活动座向所述底座移动以带动多个所述次杆撑开对应的所述主杆,且所述锁紧件和所述中心杆可拆卸地连接从而所述伞状篮保持展开状态;通过解除所述锁紧件和所述中心杆的连接,且推动所述活动座远离所述底座以带动多个所述次杆将对应的所述主杆向所述中心杆收拢;以及

铺设于所述伞状篮的容置空间内的柔性网,所述柔性网的边沿可拆卸地固定于多个所述主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

铰接于所述活动座的抓手,所述抓手的底部形成有卡钩;以及

所述中心杆固定有靠近所述底座的卡板,所述卡板形成卡槽,通过所述抓手的卡钩和所述卡槽卡设连接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杆的顶端弹性连接有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竖向设有滑槽且插设于所述主杆顶端的插杆,通过螺栓穿设所述滑槽和所述主杆以连接所述插杆和所述主杆;

所述主杆顶端内插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主杆,所述弹簧的顶端和所述插杆的底端支撑连接;以及

固定于所述插杆顶端的橡胶球。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力结构设有供救生圈的拉绳穿设的拉绳环。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杆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供限位所述浮力结构的上限位件,所述中心杆设有位于所述上限位件下方的供限位所述浮力结构的下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向中心杆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的状伞状篮进行水上救援,在使用完毕后,可将伞状篮向中心杆收拢进行折叠,占用空间小便于整理,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篮状框架结构存放时占用空间大,而船舶甲板往往设备密集,空间十分有限,以往的打捞篮存放位置非常受限,从而影响紧急打捞时的操作时间,导致救援效率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展开使用时,伞状篮在自重下沉入水中,且上限位件拆除后,浮力结构随波浪上下起伏而上下滑设于所述中心杆和处于张紧状态的吊绳上,从而保持伞状篮的顶边缘埋入水下且位置高度稳定,便于向上起吊伞状篮进行打捞,使落水人员更易进到救捞篮中,从而解决传统的篮状结构的围蔽较高,受伤落水人员或失去意识的落水人可能无法漂入打捞篮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打捞篮的浮力装置与打捞篮固定连接,浮力装置漂浮于水面受波浪起伏影响大从而带动打捞篮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没有波浪补偿功能,在恶劣海况下打捞篮突然升降的动作会使得落水人员很难进入打捞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展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折叠状态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在恶劣海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锁紧件的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锁紧件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缓冲结构和主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缓冲结构的插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采用救生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折叠后放置于存储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在小海浪的海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展开状态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折叠状态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在恶劣海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包括:

中心竖向设有中心杆10的伞状篮20,伞状20可向中心杆10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状,或向中心杆10收拢进行折叠;

固定于中心杆10顶部的吊绳30,吊绳30和设于船舶2的吊机连接,通过吊机起吊呈倒置伞状的伞状篮20并设于水中,在自重下伞状篮20的顶边缘沉入水下;以及

套设于中心杆10且漂浮于水面的浮力结构40,浮力结构40随波浪1上下起伏而上下滑设于中心杆10和处于张紧状态的吊绳30上,从而保持伞状篮20的顶边缘埋入水下且位置高度稳定,便于向上起吊伞状篮20进行打捞。

进一步地,中心杆10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供限位浮力结构40的上限位件50,所述中心杆10设有位于所述上限位件50下方的供限位所述浮力结构的下限位件。当中心杆10安装有上限位件50和下限位件时,将浮力结构40限位于中心杆10上,适用于在小海浪的海况下使用。当取下中心杆10的上限位件50时,浮力结构40可移动到中心杆10上方的吊绳30上,从而打捞篮适用于恶劣海况。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如果海况恶劣,波浪很高,整个打捞篮会随着波浪快速升降,因为当总浮力大于(或突然小于)重力时,打捞篮骨架和柔性网部分会被迅引向上(或向下),从而打捞篮打捞过程中十分危险。

打捞篮在恶劣海况下的工作模式:将中心杆10的顶部的上限位件50取下,伞状篮20将不受浮力结构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下,且使得吊绳3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浮力结构40可在中心杆10和吊绳30上下滑动。这种工作模式下,浮力结构40随着波面上下移动,但伞状篮20及柔性网始终在水面以下,当落水人员靠近浮结构40后抓紧浮力结构的抓绳43,吊机提升吊绳30将伞状篮20向上提升,即可安全快速的捞起落水人员,从而能避免出现恶劣海况,打捞篮撞伤落水人员或者落水人员无法进入打捞篮的问题。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在波浪1的高位时,浮力结构40向上移动至吊绳30上,以漂浮于波浪1表面,伞状篮20位于水中某一高度位置处。在波浪1a的低位时,浮力结构40a向上移动至中心杆10a上,以漂浮于波浪1a表面,伞状篮20a扔位于水中某一高度位置处。伞状篮20a的高度位置保持不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伞状篮20包括:

固定于中心杆10底端的底座21;

底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底座21且围设于中心杆10的多个主杆22;

套设于中心杆10且位于底座21上方的活动座23;

顶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活动座23且围设于中心杆10的多个次杆24,次杆24的底端铰接于对应的主杆22;

连接于活动座23且和中心杆10可拆卸地连接的锁紧件25,通过将活动座23向底座21移动以带动多个次杆24撑开对应的主杆22,且锁紧件25和中心杆1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伞状篮20保持展开状态;通过解除锁紧件25和中心杆10的连接,且推动活动座23远离底座21以带动多个次杆24将对应的主杆22向中心杆10收拢;以及

铺设于伞状篮20的容置空间内的柔性网26,柔性网26的边沿可拆卸地固定于多个主杆22顶端。

进一步地,底座21上固定有多个底座耳板,主杆22和对应的活动座耳板铆接,方便主杆22转动。

活动座23上固定有多个活动座耳板,次杆24的顶端和对应的活动座耳板铆接,主杆22距主杆22底端约1/3距离处固定有主杆耳板,次杆24的底端和对应主杆22的主杆耳板铰接,方便次杆24转动。

进一步地,底座21为圆盘状结构,中心杆10的底端垂直固定于底座21的表面上。

活动座23包括套设于中心杆10的套管,可在中心杆10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主杆22的顶端和中部也设有耳板。耳板通过卸扣与柔性网26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锁紧件的锁紧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锁紧件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6所示,锁紧件25包括:

铰接于活动座23的抓手250,抓手250的底部形成有卡钩;以及

中心杆10固定有靠近底座21的卡板251,卡板251形成卡槽,通过抓手250的卡钩和卡槽卡设连接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具体地,抓手250开设口,便于握持。活动座23固定有连接板230,抓手250的上部和连接板230铰接连接。抓手250的下部形成有向上的卡钩,卡板251形成有向下的卡槽,卡钩和卡槽卡设连接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缓冲结构和主杆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缓冲结构的插杆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8所示,主杆22的顶端弹性连接有缓冲结构60,用于防止提升打捞篮过程中发生碰撞损坏救助船舷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8所示,缓冲结构60包括:

竖向设有滑槽610且插设于主杆22顶端的插杆61,通过螺栓穿设滑槽和主杆22以连接插杆61和主杆22;

主杆22顶端内插设有弹簧62,弹簧62的底端固定于主杆22,弹簧62的顶端和插杆61的底端支撑连接;以及

固定于插杆61顶端的橡胶球63。

具体地,橡胶球63的材质本身可以缓冲撞击。插杆61上形成供承托橡胶球63的底托,便于快速将橡胶球63装到插杆61上。插杆61插入主杆22中,通过螺栓64进行穿设连接。插杆61紧挨弹簧62上端,弹簧62下端通过螺栓与主杆22固定。一旦橡胶球63碰到船舷,橡胶球63和插杆61整体可沿着主杆22的轴向运动,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采用救生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结合图9所示,浮力结构40设有供救生圈70的拉绳71穿设的拉绳环41。

具体地,如果船舶2上的救援人员已成功将带拉绳71的救生圈70发射到落水人员处,救援人员可在布放打捞篮前,将拉绳71扣进拉绳环41。在将打捞篮布放入水后,牵引拉绳71,将落水人员拉到打捞篮中,从而节约大量打捞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浮力结构40设有多个环扣42,相邻两个环扣42之间连接有抓绳43。

进一步地,主杆22的顶部还设有绳索80。只需在两个正对着(180°角)的主杆的顶部设置绳索80,牵引绳索80是为了在提升吊篮过程中,防止吊篮大幅度旋转、晃动。

进一步地,在使用完成后,解除锁紧件25和中心杆10的连接,将活动座向上移动,带动主杆22向中心杆10收拢,整个打捞篮会收折近似圆锥状,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折叠后放置于存储盒的示意图。结合图10所示,打捞篮可装特制的玻璃钢存储盒90中或pvc袋子中,存放在船舶甲板面或室外的任何位置,也可存放在室内,取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打捞篮打捞落水人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伞状篮20向中心杆10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状;

拆除中心杆10顶部的上限位件50;

将设于船舶的吊机和中心杆上的吊绳30连接,采用吊机起吊伞状篮20设于水中,在自重下伞状篮20的顶边缘沉入水下,且拉紧吊绳30呈张紧状态;

浮力结构40随波浪上下起伏而上下滑设于中心杆10和处于张紧状态的吊绳30上,从而保持伞状篮20的顶边缘埋入水下且位置高度稳定;以及

在落水人员移至所述伞状篮处时,采用吊机将伞状篮20向上提升以打捞落水人员,并吊运到船舶。

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打捞篮打捞落水人员的使用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伞状篮20包括:

固定于中心杆10底端的底座21;

底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底座21且围设于中心杆10的多个主杆22;

套设于中心杆10且位于底座21上方的活动座23;

顶端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连接于活动座23且围设于中心杆10的多个次杆24,次杆24的底端铰接于对应的主杆22;

连接于活动座23且和中心杆10可拆卸地连接的锁紧件25;以及

铺设于伞状篮20的容置空间内的柔性网26,柔性网26的边沿可拆卸地固定于多个主杆22顶端;

将伞状篮20向中心杆10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状,包括:

将活动座23向底座21移动以带动多个次杆24撑开对应的主杆22;

将锁紧件25和中心杆1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伞状篮20保持展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打捞篮打捞落水人员的使用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锁紧件25包括:

铰接于活动座23的抓手250,抓手250的底部形成有卡钩;以及

中心杆10固定有靠近底座21的卡板251,卡板251形成卡槽;

将锁紧件25和中心杆10可拆卸地连接,包括:

将抓手250的卡钩和卡槽卡设连接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打捞篮有两种工作模式。

结合图4所示,打捞篮在恶劣海况下的工作模式:将中心杆10的顶部的上限位件50取下,伞状篮20将不受浮力结构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下,且使得吊绳3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浮力结构40可在中心杆10和吊绳30上下滑动。这种工作模式下,浮力结构40随着波面上下移动,但伞状篮20及柔性网始终在水面以下,当落水人员靠近浮结构40后抓紧浮力结构的抓绳43,吊机提升吊绳30将伞状篮20向上提升,即可安全快速的捞起落水人员,从而能避免出现恶劣海况,打捞篮撞伤落水人员或者落水人员无法进入打捞篮的问题。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在波浪1的高位时,浮力结构40向上移动至吊绳30上,以漂浮于波浪1表面,伞状篮20位于水中某一高度位置处。在波浪1a的低位时,浮力结构40a向上移动至中心杆10a上,以漂浮于波浪1a表面,伞状篮20a扔位于水中某一高度位置处。伞状篮20a的高度位置保持不变。

在海浪较小的工况下,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篮在小海浪的海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打捞篮的工作模式如图11所示,中心杆10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供限位浮力结构40的上限位件50。在安装有上限位件50时,适用于在小海浪的海况下使用。吊装伞打捞篮投入到水中,伞状篮20和柔性网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面以下,浮力结构在浮力作用下会达到中心杆10的顶端时,受上限位件50的限制,不能继续上移。该模式只能在救援水域波浪较小时使用。

具体地,结合图11所示,在波浪1的高位时,浮力结构40漂浮于波浪1表面,伞状篮20位于水中某一高度位置处。在波浪1b的低位时,浮力结构40b向下移动以漂浮于波浪1b表面,伞状篮20b随之下降,低于在波浪1的高位时伞状篮20的高度位置。伞状篮20b的高度位置容易变化,不稳定。该模式只能在救援水域波浪较小时使用,以避免阻碍打捞救援。

另外,本实用新型打捞篮无论在哪种工作模式下,伞状篮20的顶边缘均在水面以下,能够很好的解决普通打捞篮需要落水人员自行爬入篮子中的问题,这对救捞受伤或昏迷的落水人员尤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打捞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向中心杆四周展开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倒置伞的状伞状篮进行水上救援,在使用完毕后,可将伞状篮向中心杆收拢进行折叠,占用空间小便于整理,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篮状框架结构存放时占用空间大,而船舶甲板往往设备密集,空间十分有限,以往的打捞篮存放位置非常受限,从而影响紧急打捞时的操作时间,导致救援效率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展开使用时,伞状篮在自重下沉入水中,且上限位件拆除后,浮力结构随波浪上下起伏而上下滑设于中心杆和处于张紧状态的吊绳上,从而保持伞状篮的顶边缘埋入水下且位置高度稳定,便于向上起吊伞状篮进行打捞,使落水人员更易进到救捞篮中,从而解决传统的篮状结构的围蔽较高,受伤落水人员或失去意识的落水人可能无法漂入打捞篮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打捞篮的浮力装置与打捞篮固定连接,浮力装置漂浮于水面受波浪起伏影响大从而带动打捞篮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没有波浪补偿功能,在恶劣海况下打捞篮突然升降的动作会使得落水人员很难进入打捞篮的情况。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