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设备,应用比较广泛,设计船舶航运、水上作业、抗洪救灾以及水上旅游休闲活动等。现有的救生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充气式救生圈,这种救生圈圈内部结构为空心结构,在救生圈上开设有充气口,当需要使用救生圈时只需通过充气口对救生圈内部充气即可使用,这种救生圈携带、储存方便。另一种是实心救生圈,这种救生圈是采用聚苯乙烯塑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实心结构的救生圈,这种救生圈无需充气随时可以使用,使用方便。
现有的充气式救生圈为一个整体,当救生圈因为意外与尖锐的物体发生撞击时,很容易发生漏气时,非常危险;另一方面,现有的的救生圈只有单一的漂浮功能,在一般的熟悉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当落水点离岸边较远时,使用者通过救生圈游到岸边的过程,会出现体力不支的问题,导致无法游到岸上,无法实现自我救援,极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救生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固定架,所述救生圈固定架上设置有新型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固定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圆环支架,所述圆环支架之间设置有立柱,所述圆环支架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之间通过横柱连接;所述新型救生圈本体包括四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弧圈体,所述四分之一圆弧圈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救生圈固定架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内部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上连接有螺旋桨,所述u型框架上侧设置有信号灯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单片机、无线通讯单元以及供电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u型框架包括上横向板条和下横向板条,所述上横向板条和所述下横向板条之间设置有纵向板条,所述u型框架为聚乙烯材料一体铸造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横向板条和所述下横向板条上均设置有螺纹柱通孔,所述螺纹柱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设置有螺纹套筒。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环外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穿过螺纹柱通孔与螺纹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救生圈固定架上设置四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均匀分布在救生圈固定架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救生圈本体设置为四个独立的个体,降低了因为救生圈漏气而发生意外的情况;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以自行游到需要救援人员的身边,能够实现在恶劣海况下的救援工作;通过设置救生圈固定架可以较好的保护救生圈本体,防止受到不同物体的撞击;通过设置用螺纹柱将驱动装置固定在救生圈固定架上方便对驱动装置的更换和保养,另外不同救生圈的螺纹柱之间可以通过螺纹套筒进行连接,可以将多个救生圈连接在一起,方便救援,多个救生圈连接在一起可以抵御较大的风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大大提升了水上的安全性能,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电动救生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动救生圈救生圈四分之一圆弧圈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动救生圈救生圈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动救生圈两个不同救生圈上的驱动装置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电动救生圈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救生圈固定架;101、第一圆环;102、第二圆环;103、立柱;104、横柱;105、螺纹孔;2、新型救生圈本体;201、四分之一圆弧圈体;2011、进气孔;3、驱动装置;301、u型框架;3011、上横向板条;3012、下横向板条;3013、纵向板条;302、防水电机;303、螺旋桨;304、信号灯;305、控制装置;306、螺纹柱;307、螺纹套筒;308、螺纹柱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固定架1,救生圈固定架1上设置有新型救生圈本体2;救生圈固定架2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圆环支架,两组圆环支架一上一下,相互平行,两组圆环支架之间设置有立柱103,圆环支架包括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第一圆环10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环102的直径,第一圆环101与第二圆环102之间通过横柱104连接,横柱104设置至少四个,均匀分布在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之间,立柱103与横柱104相互垂直,立柱103设置的个数应与横柱一104直;新型救生圈本体2包括四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弧圈体201,四分之一圆弧圈体201上设置有进气孔2011,四个四分之一圆弧圈体201相互独立,即使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弧圈体201发生漏气,也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救生圈固定架1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u型框架301,u型框架301内部设置有防水电机302,防水电机302上连接有螺旋桨303,u型框架301上侧设置有信号灯304和控制装置305,每个u型框架301上至少设置两个信号灯304,控制装置305包括控制面板、单片机、无线通讯单元以及供电单元。
具体来说,u型框架301包括上横向板条3011和下横向板条3012,上横向板条3011与下横向板条3012形状和大小相等,上横向板条3011和下横向板条3012之间设置有纵向板条3013,u型框架301为聚乙烯材料一体铸造而成。
上横向板条3011和下横向板条3012上均设置有螺纹柱通孔308,螺纹柱通孔308内设置有螺纹柱306,螺纹柱306上设置有螺纹套筒307,螺纹套筒307设置在远离第一圆环101的一端。
第一圆环101外侧设置有螺纹孔105,螺纹柱306穿过螺纹柱通孔308与螺纹孔105连接,螺纹柱306一端与第一圆环101连接,另一端可以在需要时与其他电动救生圈上的螺纹柱306通过螺纹套筒307连接。
救生圈固定架1上设置四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均匀分布在救生圈固定架1外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滑行的方向选择启动不同方向的驱动装置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