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公务船在海洋维权执法过程中,特别是在争议岛礁、争议海域履行正常的巡视公务时难免会遇到水炮对抗情形。
当由对方高压水炮射出的水经船舶上的百叶窗进入机舱,那么会严重影响船舶动力机组的正常工作,例如因机组浸水而停机,致船舶陷入被动的尴尬局面;如果为了阻止由对方水炮射出的水进入机舱而将百叶窗充分关闭,但是关闭百叶窗会使机舱处于密闭状态而引发缺氧,同样会影响船舶动力机组的工作性能乃至出现停机并引发航行安全。
基于上述情形,如何使船舶上的百叶窗在双方水炮对抗中即使处于关闭状态但仍能起到向机舱引入外界空气而得以避免船舶动力机组因缺氧而停机的问题成了业界关注并且期望解决的技术课题。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5769996u推荐的“船舶用手动防水炮装置百叶窗”,在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0段称:“当叶片关闭后,机舱内需要的空气经百叶窗两侧及下部空间进行交换。机舱内空气换气正常,确保了机器的正常运转及船舶执法人员的安全需求”。但是未给出空气经百叶帘两侧及下部空间进行交换的结构启示;此外,由于该专利表现为双重结构,如外层为防水炮百叶窗,而内层为可调百叶窗(说明书第0018至0019段),因而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既制造成本大,又不利于合理节约资源。还有,在不少情况下,防水炮百叶窗的安装位置位于呈倾斜状态的舱体即舱壁(以下同)上,为了使防水炮百叶窗的窗体得以与具有倾斜度的舱壁相配合,因而需要作出合理的设计,但是在前述cn205769996u中也未给出应有的技术启示。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水炮对抗中在关闭防水炮机构的状态下仍能确保机舱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而得以避免影响机舱内的机器的正常运行以及执法人员的安全、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制作与使用并且得以合理节约资源、有益于对防水炮机构的启闭操作模式依需选择而得以体现使用中的灵活性和有便于与倾斜的舱体相配合而得以满足实际安装要求的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船舶用的防水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该窗体呈口字形的构造,在该窗体的外壁并且围绕外壁的四周构成有一垂直于外壁的用于将窗体与船舶舱体固定的窗体固定法兰;设置在窗体的窗体腔内的一防水炮机构和一气水分离机构,防水炮机构在所述窗体腔内的位置位于窗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外的一侧,气水分离机构在窗体腔内的位置位于窗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内的一侧,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的左右壁体呈下宽上窄的梯形状,在窗体的左右壁体之间固定有一挡水板支承框,在该挡水板支承框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以水平状态间隔固定有挡水板支承条,在窗体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防水炮机构与气水分离机构之间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在对应于该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的位置设置有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由该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将防水炮机构与气水分离机构之间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在所述窗体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防水炮机构开启或关闭的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该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与所述防水炮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在所述窗体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位于所述窗体固定法兰的前方;在窗体上并且在对应于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的高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的位置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所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与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炮机构包括循着所述窗体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挡水板支承条的位置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一组挡水板,在该组挡水板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并且位于两端端面的上部各设置有一挡水板枢转轴臂,该挡水板枢转轴臂通过挡水板枢转轴在对应于所述挡水板支承条的端部前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窗体上的挡水板枢转轴孔内,一组挡水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挡水板支承条的挡水板支承条腔相对应,在一组挡水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各固定有一挡水板连接座;所述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与所述的挡水板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窗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由所述挡水板上流淌的水引至船舶甲舨的挡水板泄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气水分离机构包括一气水分离板框和一组气水分离板,气水分离板框在对应于所述窗体腔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窗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内的一侧,一组气水分离板以纵向状态自左向右间隔分布并且固定在气水分离板框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该组气水分离板的横截面形状呈w字形并且在各气水分离板的高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第一挡水翼ⅰ,在高度方向的后侧构成有一第二挡水翼ⅱ,在高度方向的右侧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第三挡水翼ⅲ,而在高度方向的左侧中部构成有一对第四挡水翼ⅳ。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窗体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气水分离板框的位置构成有一泄水口,在所述气水分离板框的下部构成有一气水分离板框排水槽,在该气水分离板框排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泄水口与该排水孔相对应并且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挡水翼ⅲ和第四挡水翼ⅳ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在所述窗体的左侧和右侧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气水分离板框的位置各间隔设置有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在气水分离板框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的位置各间隔开设有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孔,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旋入该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包括一百叶片框和一组百叶片,百叶片框与所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相配合,在该百叶片框的高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各构成有一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该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在对应于所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的位置通过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螺钉与所述窗体固定,一组百叶片循着百叶片框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并且以相同的向下倾斜角度间隔设置在百叶片框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包括安装架、直行气缸、直行气缸致动臂、蜗轮蜗杆离合器、转臂、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和手轮,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窗体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直行气缸固定在所述窗体的左侧下部,该直行气缸的直行气缸柱朝向上,直行气缸致动臂朝向直行气缸的一端与直行气缸柱的末端铰接,而直行气缸致动臂朝向蜗轮蜗杆离合器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离合器连接,蜗轮蜗杆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转臂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离合器连接,而另一端与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连接,该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与所述挡水板连接座连接,手轮与蜗轮蜗杆离合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蜗轮蜗杆离合器包括蜗轮轴、蜗轮和蜗杆,所述直行气缸致动臂朝向蜗轮蜗杆离合器的一端与蜗轮轴的左端连接,而蜗轮轴的右端伸展到蜗轮的蜗轮箱内并且通过轴承转动地支承在蜗轮箱的箱壁上,蜗轮位于蜗轮箱内并且设置在蜗轮轴上,蜗杆的一端位于蜗轮箱外,另一端位于蜗轮箱内并且与蜗轮相啮合或解除啮合;所述手轮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蜗杆的一端构成有一凸轮,在该凸轮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蜗杆在所述蜗轮箱内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或解除啮合的凸轮手柄,在所述窗体的左侧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直行气缸的位置固定有一用于对直行气缸蔽护的直行气缸蔽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窗体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对应于防水炮机构与气水分离机构之间的位置各开设了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在对应于该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的位置设置有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因而在水炮对抗中纵使防水炮机构处于关闭状态,仍能由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确保机舱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避免机舱内的机器停机并且确保执法人员的安全;之二,由于无需像已有技术那样在气水分离机构朝向船舶舱内的一侧设置可调百叶窗,因而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既可方便制造,又能方便使用并且还可合理地节约资源以及体现经济性;之三,由于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既可手动操作又能自动操作,因而得以体现使用中的灵活性并且提高安全性;之四,由于将窗体的左右壁体设计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因而有便于与倾斜的舱体相配合而得以满足实际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防水炮机构的一组挡水板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防水炮机构的一组挡水板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窗体1,该窗体1呈口字形的构造,即呈矩形框体状的构造,在该窗体1的外壁并且围绕外壁的四周构成有一垂直于外壁的用于将窗体1与船舶舱体固定的窗体固定法兰11,在图中还示出了间隔开设在窗体固定法兰11上的法兰固定孔111;示出了设置在窗体1的窗体腔12内的一防水炮机构2和一气水分离机构3,防水炮机构2在前述窗体腔12内的位置位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外的一侧即朝向船舶甲舨的一侧,气水分离机构3在窗体腔12内的位置位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内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窗体1的左右壁体呈下宽上窄的梯形状,在左右壁体之间固定有一挡水板支承框18,在该挡水板支承框18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以水平状态间隔固定有挡水板支承条181,在前述窗体1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防水炮机构2与气水分离机构3之间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13,在对应于该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13的位置设置有一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4,由该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4将防水炮机构2与气水分离机构3之间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在前述窗体1上设置有一用于使前述防水炮机构2开启或关闭的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5,该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5与前述防水炮机构2连接。由于窗体1的左右壁体呈下宽上窄,因而窗体1的上横板即顶板的宽度小于窗体1的下模板即底板的宽度。
前述的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13在前述窗体1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位于前述窗体固定法兰11的前方;在窗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13的高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的位置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14,前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4与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14固定。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防水炮机构2包括循着前述窗体1的高度方向并且对应于前述挡水板支承条181的位置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一组挡水板21,在该组挡水板21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并且位于两端端面的上部各设置有一挡水板枢转轴臂211,该挡水板枢转轴臂211通过挡水板枢转轴2111在对应于前述挡水板支承条181的端部前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窗体1上的挡水板枢转轴孔19内,一组挡水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挡水板支承条181的挡水板支承条腔1811相对应,在一组挡水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各固定有一挡水板连接座213;前述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5设置在前述窗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与前述的挡水板连接座213连接;在前述窗体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由前述挡水板21上流淌的水引至船舶甲舨的挡水板泄水孔17。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气水分离机构3包括一气水分离板框31和一组气水分离板32,气水分离板框31在对应于前述窗体腔12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船舶舱内的一侧,一组气水分离板32以纵向状态自左向右间隔分布并且固定在气水分离板框31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该组气水分离板32的横截面形状呈w字形并且在各气水分离板的高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第一挡水翼ⅰ321,在高度方向的后侧构成有一第二挡水翼ⅱ322,在高度方向的右侧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第三挡水翼ⅲ323,而在高度方向的左侧中部构成有一对第四挡水翼ⅳ324。
由图1和图5至图6所示,在前述窗体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气水分离板框31的位置构成有一泄水口16,在前述气水分离板框31的下部构成有一气水分离板框排水槽312,在该气水分离板框排水槽312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孔(图中未示出),前述泄水口16与该排水孔相对应并且相通。
优选地,并且由图3所示,由于前述的第三挡水翼ⅲ323和第四挡水翼ⅳ324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因而具有优异的气水分离效果;在前述窗体1的左侧和右侧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气水分离板框31的位置各间隔设置有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15,在气水分离板框31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15的位置各间隔开设有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孔311,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钉15旋入该气水分离板框固定螺孔311内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4包括一百叶片框41和一组百叶片42,百叶片框41与前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腔13相配合,在该百叶片框41的高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各构成有一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411,该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411在对应于前述侧向辅助通风百叶窗固定孔14的位置通过百叶片框固定法兰边螺钉4111与前述窗体1固定,一组百叶片42循着百叶片框41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并且以相同的向下倾斜角度间隔设置在百叶片框41内。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的挡水板启闭选择操作机构5包括安装架51、直行气缸52、直行气缸致动臂53、蜗轮蜗杆离合器54、转臂55、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和手轮57,安装架51固定在前述窗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直行气缸52与船舶气源装置如空气压缩机或气泵之类的装置管路连接,并且该直行气缸52固定在前述窗体1的左侧下部,该直行气缸52的直行气缸柱521朝向上,直行气缸致动臂53朝向直行气缸52的一端与直行气缸柱521的末端铰接,而直行气缸致动臂53朝向蜗轮蜗杆离合器54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离合器54连接,蜗轮蜗杆离合器54设置在前述安装架5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转臂55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离合器54连接,而另一端与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连接,该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与前述挡水板连接座213连接,手轮57与蜗轮蜗杆离合器54连接。
前述的蜗轮蜗杆离合器54包括蜗轮轴541、蜗轮542和蜗杆543,前述直行气缸致动臂53朝向蜗轮蜗杆离合器54的一端与蜗轮轴541的左端连接,而蜗轮轴541的右端伸展到蜗轮542的蜗轮箱5421内并且通过轴承转动地支承在蜗轮箱5421的箱壁上,蜗轮542位于蜗轮箱5421内并且设置在蜗轮轴541上,蜗杆543的一端位于蜗轮箱5421外,另一端位于蜗轮箱5421内并且与蜗轮542相啮合或解除啮合;前述手轮57与前述蜗杆543的一端连接。
在前述蜗杆543的一端构成有一凸轮5431,在该凸轮5431上设置有一用于使前述蜗杆543在前述蜗轮箱5421内与前述蜗轮542相啮合或解除啮合的凸轮手柄54311,在前述窗体1的左侧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直行气缸52的位置固定有一用于对直行气缸蔽护的直行气缸蔽护罩522。
请参见图5和图6并且结合图1和图4,当自动操作即一组挡水板21的开启或关闭由蜗轮蜗杆离合器54进行操作时,那么前述的蜗杆543处于与蜗轮542解除配合的状态,具体是:由船员对凸轮手柄54311操作,由凸轮手柄54311带动凸轮5431,由凸轮5431带动蜗杆543,使蜗杆543解除与蜗轮542的啮合关系,反之亦然。在蜗杆542处于与蜗轮541解除啮合关系的状态下,由直行气缸52工作,由直行气缸柱521经直行气缸致动臂53带动蜗轮轴541,由蜗轮轴541经转臂55带动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由于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与挡水板连接座213连接,因而由其带动一组挡水板21同步运动,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向上位移,那么一组挡水板21处于由图5所示的关闭状态,反之则处于由图6示意的开启状态。
当手动操作时,那么同样对凸轮手柄54311操作,使蜗杆543与前述的蜗轮542建立啮合关系,即建立连接关系,由船员对手轮57顺逆操作,由蜗杆543带动蜗轮542,由蜗轮542带动蜗轮轴541,按前述相同过程由转臂55带动挡水板连接座致动臂56,使一组挡水板21开启或关闭(取决于手轮57的正反转),通常情况下,当处于水炮对抗过程时,宜采用自动启闭方式将一组挡水板21关闭。与前述雷同过程而使一组挡水板21呈图5所示的关闭状态或呈图6所示的开启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无论以手动或自动方式开启一组挡水板21至期望的开启角度,可起到通风和防风雨的作用,而在水炮对抗中,则使一组挡水板21以自动方式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