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用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
背景技术:
船舶各工作舱室往往布置有大量设备、基座和管路,尤其是位于船舶底部的机舱、泵舱等设备舱室。船员在船舶日常使用、维护保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杂物、零件和工具不小心掉落至舱底的情况,而舱底很多部位又无法徒手触及,不方便拾取。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方便拾取掉落在舱底的杂物、零件及工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包括操作手柄、主杆、夹持杆、固定板和两个相对称设置的夹钳,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及所述操作手柄的下端,所述操作手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收放杆,两个所述夹钳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两个所述夹钳的上部均与所述夹持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夹持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主杆连接所述操作手柄。
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的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导向槽,所述收放杆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由相对设置的两块行程导板构成,两块所述行程导板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挡板。
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上端的握杆,所述握杆与所述收放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内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握杆上,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收放杆内。
优选地,所述夹持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连有螺母,所述夹持杆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夹钳铰接。
优选地,所述夹钳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夹持杆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转动孔,所述夹钳的下部的内侧设有防滑夹头,所述防滑夹头远离所述夹钳的一端设有锯齿。
优选地,所述防滑夹头包括连接部和夹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夹持部倾斜设置,且其之间的夹角为25-25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相间隔,所述夹钳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握杆及所述收放杆的均为圆管。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主杆,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手柄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夹钳,主杆的内部设置夹持杆,夹持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手柄内部的收放杆和夹钳,需要拾取掉落在舱底的杂物、零件或工具时,只需通过主杆将夹钳伸入舱底的带拾取物处,然后移动收放杆,收放杆带动夹持杆,夹持杆带动夹钳夹持待拾取的物品,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由于两个夹钳的收放角度及夹紧力度均有收放杆的移动形成决定,从而可夹持各种物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船舶舱底用拾物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船舶舱底用拾物钳的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船舶舱底用拾物钳的夹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船舶舱底用拾物钳的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手柄,11-收放杆,12-行程导板,13-限位挡板,14-外框,15-握杆,16-复位弹簧,17-导向杆,2-主杆,3-夹持杆,31-外螺纹,32-第一连接孔,4-固定板,5-夹钳,51-第二连接孔,52-转动孔,53-防滑夹头,531-连接部,532-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船舶舱底用拾物钳,包括操作手柄1、主杆2、夹持杆3、固定板4和两个相对称设置的夹钳5,所述主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4及所述操作手柄1的下端,所述操作手柄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收放杆11,两个所述夹钳5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4铰接,两个所述夹钳5的上部均与所述夹持杆3的下端铰接,所述夹持杆3的上端穿过所述主杆2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船舶舱底用拾物钳,通过设置主杆2,主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手柄1和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置夹钳5,主杆2的内部设置夹持杆3,夹持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手柄1内部的收放杆11和夹钳5,需要拾取掉落在舱底的杂物、零件或工具时,只需通过主杆2将夹钳5伸入舱底的带拾取物处,然后移动收放杆11,收放杆11带动夹持杆3,夹持杆3带动夹钳5夹持待拾取的物品,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由于两个夹钳5的收放角度及夹紧力度均有收放杆11的移动形成决定,从而可夹持各种物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1的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相对设置的两块行程导板12构成,所述收放杆11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从而避免所述收放杆11在移动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同时,为避免所述收放杆11在移动过程中从所述导向槽的端部滑出,两块所述行程导板12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挡板13。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操作,所述操作手柄1包括外框14和设置在所述外框14上端的握杆15,操作时手握住所述握杆15即可,所以,为提高操作舒适性,所述握杆15及所述收放杆11的均为圆管。当需要拾物时,只需同时握住所述握杆15及所述收放杆11施力即可;当需要释放物品时释放所述收放杆11,向下移动所述收放杆11即可。不过,为方便所述船舶舱底用拾物钳自动释放物品,提高操作性能,所述握杆15与所述收放杆11之间可以设置复位弹簧16,同时,所述复位弹簧16内插接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握杆15上,所述导向杆17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收放杆11内。拾取物品时所述复位弹簧16被压缩,释放物品时只需释放所述收放杆11,在所述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所述收放杆11将被驱动下移,从而实现两个所述夹钳5的反向移动,释放物品。
所述操作手柄1的具体制作方法为:切割一块厚度为2mm,宽度为18mm,长度约为350mm的钢板,按图弯制成所述外框14,外框14底部中间开一个φ7的圆孔,用于供所述夹持杆3通过;切割一根长度为130mm的φ18×2的无缝钢管,两端沿同一轴线同向各开一道长度为12mm,宽度为2.5mm的槽,加工成所述握杆15;切割一根长度为126mm的φ18×2的无缝钢管,两端沿同一轴面各开两道长度为10mm,宽度为2.5mm的槽,管段中间开一个φ7的贯穿孔,加工成所述收放杆11;切割2块厚度为2mm,宽度为10mm,长度为75mm的钢板,制作成行程导板;切割2块厚度为2mm,宽度为16mm,长度为13mm的钢板,制作成限位挡板13。当所有零部件都制作完成后将所述将行程导板12和限位挡板13与外框14焊接,然后将收放杆11卡到所述导向槽内,再将导向杆17固定在所述握杆15上,并将复位弹簧套16接在所述导向杆17上,最后将握杆15与外框14焊接即可完成所述操作手柄1的制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杆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31,所述外螺纹31上连有螺母,从而实现了所述夹持杆3与所述收放杆11之间的连接,所述夹持杆3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孔32,所述第一连接孔32内设有转轴,也可以采用螺栓,所述转轴与所述夹钳5铰接。具体地,所述夹钳5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夹持杆3连接的第二连接孔5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板4连接的转动孔52,且所述第二连接孔51为条形孔,所述转动孔52为圆孔,安装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孔52,将所述夹钳5连接在所述固定板4上,然后将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夹钳5的所述第二连接孔51即可。
制作所述加持杆3时,切割一根长度为1070mm的φ6的实心圆钢,一端车制长度为32mm的m6螺纹,另一端长度为20mm一段压制成厚度3mm,宽度为10mm的板状体,并开一个φ6.5的孔,即所述第一连接孔32。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钳5的下部的内侧设有防滑夹头53,所述防滑夹头53远离所述夹钳5的一端设有锯齿,方便接触舱底夹取物品。通过设置所述防滑夹头53,可以在夹持物品时起到防滑作用,再配合所述收放杆11调节两个所述夹钳5之间的夹紧力度,可轻松夹起掉落在船舶舱底的杂物、零件和工具等,可解决普通拾物钳难以拾取光滑、重量较大物件的问题。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所述防滑夹头53的夹持效果,所述防滑夹头53包括连接部531和夹持部532,所述连接部531连接所述夹钳5,所述连接部531与所述夹持部532倾斜设置,且其之间的夹角为15-25度,优选20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4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相间隔,所述夹钳5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从而提高了所述夹钳5的稳定性。
所述船舶舱底用拾物钳制作方法为,当所述操作手柄1制作完成后,将所述主杆2与所述外框14焊接,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固定板4焊接,然后所述将夹持杆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主杆2、所述外框14及所述收放杆11,用2个螺母连接并限位,再将所述夹持杆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夹钳5连接,夹钳5同时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固定板4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