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跳板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跳板梯。
背景技术:
船舶停靠码头时,需要搭设跳板梯,以方便人员的上下和物资的搬运。传统的跳板梯长度通常在8米~10米左右,在小吨位的船舶上使用非常方便。但受跳板梯的长度限制,这种跳板梯难以在吨位比较大,干舷比较高的大型船舶上使用。而且,大型船舶干舷高,受装载货物和码头潮位的影响,船舶的升沉幅度非常大,跳板梯的角度变化也非常大。这时,必须及时移动跳板梯、调整其搭设角度才行,这种操作费时费力。当然,还可以通过加长跳板梯可以解决该问题,但是如果跳板梯太长,重量就会相应增加,在搬运和搭设时都非常不方便,同时,对于码头宽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跳板梯,其能减小跳板梯本体的长度和搭设时的倾斜角,跳板梯本体与水平面的夹角能随船舶的升降移动而变化,不需要人工调整跳板梯本体的位置,搬运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跳板梯,其包括移动平台和跳板梯本体,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斜梯和平台主体,所述斜梯与所述平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滚轮,所述平台主体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侧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侧与所述跳板梯本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滚轮包括调节杆、滚轮本体、筒体和调节件,所述调节杆可插拔地竖直贯穿所述筒体,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滚轮本体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安装位,所述筒体的一侧与所述平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调节通孔,所述调节件水平穿过任一所述调节通孔,插设于所述安装位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上水平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且设置在所述滚轮本体的上方,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提拔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拔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跳板梯本体和所述转动座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插拔件和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跳板梯本体的一端,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缝隙,所述固定件插入所述缝隙中,所述插拔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主体的顶侧设有至少一条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跳板梯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座的底侧安装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滑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梯包括若干块水平设置的楼梯板,所述楼梯板的边缘设有防滑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跳板梯本体的两端底侧均安装有转动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船用跳板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跳板梯设有移动平台,跳板梯本体与移动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搭设时,跳板梯本体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甲板舷边,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平台上的转动座上。移动平台本身具有一定高度,可降低跳板梯本体搭设时的倾斜度以及跳板梯本体自身的长度,使得跳板梯本体能在宽度较小的码头上完成搭设。转动座与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平台主体上。当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受风浪作用移动时,带动跳板梯本体晃动,滑动座可在平台主体上滑动,转动座可以旋转。当船舶因潮位变化上下升沉时,跳板梯本体可随之上下升降,滑动座随之前后移动,转动座可以随之转动,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随时调整跳板梯本体的搭设角度,也不需要及时根据船舶的移动升降移动跳板梯本体的位置,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移动平台的平台主体上设有升降滚轮,使用时将平台主题放置在码头,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将升降滚轮降下,推动移动平台,升降滚轮带动整个移动平台移动到指定位置,跳板梯搬运方便。该跳板梯适用于吨位比较大,干舷比较高的船舶,人员上下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跳板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平台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平台的俯视图。
图中,1、滑动座;2、转动座;3、移动平台;31、斜梯;311、楼梯板;312、梯架;32、平台主体;321、上层平台;322、下层平台;4、跳板梯本体;41、架体;42、踏板;5、升降滚轮;51、调节杆;52、滚轮本体;53、筒体;6、连接组件;61、第一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7、扶手;8、转动轮;9、拉手;10、栏杆;11、眼板;12、支撑柱;13、限位板;14、提拔块;15、滑轨;16、滚动件;17、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船用跳板梯,其包括移动平台3和跳板梯本体4,移动平台3包括斜梯31和平台主体32,斜梯31倾斜设置且与平台主体32固定连接,平台主体3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滚轮5,平台主体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滑动座1的顶侧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2,转动座2的顶侧与跳板梯本体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主体32由角钢或槽钢焊接而成。平台主体32具有一定高度,其包括上层平台321和下层平台322。上层平台321由花纹钢板制作而成,上层平台321与下层平台322通过焊接或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斜梯31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上层平台321上,下端过焊接固定在下层平台322上。工作人员可通过斜梯31登上上层平台321。上层平台321沿其周向设有栏杆10,栏杆10采用φ38或φ42的钢管制成,与平台主体32焊接固定,用于保证登上上层平台321的人员安全。上层平台321的两侧分别设有眼板11,便于工作人员吊运移动该平台主体32。下层平台322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柱12,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的重量。下层平台322上安装有六个升降滚轮5。移动平台3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升降滚轮5降下,此时升降滚轮5顶起移动平台3,并带动移动平台3前后左右地移动,移动到位后,工作人员升起升降滚轮5,令升降滚轮5的底侧高度高于支撑柱12的底侧高度,使移动平台3依靠支撑柱12座落在码头上。转动座2与跳板梯本体4可转动地连接,使得跳板梯本体4能根据船舶的上下移动改变倾斜角度。滑动座1的顶侧安装有转轴,滑动座1通过转轴与转动座2连接。滑动座1安装在上层平台321,且可在上层平台321上滑动。工作人员可根据船舶位置,通过转动转动座2,或移动滑动座1,挑选最好的搭设位置搭设跳板梯本体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搭设跳板梯时,可将移动平台3吊运到码头上。将跳板梯本体4安装在转动座2上。根据搭设位置,将升降滚轮5降下,推动移动平台3至合适位置后,再将升降滚轮5升起,使得移动平台3依靠自重,利用支撑柱12坐落在码头上。微调搭设位置,具体可以是,根据跳板梯本体4长度移动滑动座1,转动转动座2选择合适的搭设角度,将跳板梯本体4远离移动平台3的一端搭设在船舶上。使用时,跳板梯本体4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甲板舷边,另一端固定在转动座2上。当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受风浪作用移动时,由于滑动座1可在移动平台3上移动,转动座2可以滑动座1为中心旋转,使得跳板梯本体4能够以船舶的移动而做出合适的位置调整。当船舶因潮位变化上下升沉时,跳板梯本体4与转动座2可转动地连接,使得跳板梯本体4可随船舶升降,滑动座1随之前后移动。该跳板梯带有移动平台3,可减少跳板梯的长度和斜度,使得船舶停靠时对码头的宽度要求降低,适用于吨位比较大,干舷比较高的船舶,人员上下更方便。
其中,升降滚轮5包括调节杆51、滚轮本体52、筒体53和调节件(图中未示出),调节杆51可插拔地竖直贯穿筒体53,调节杆51的底端与滚轮本体52连接,调节杆51上设有安装位(图中未示出),筒体53的一侧与平台主体32固定连接,筒体53的另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调节通孔(图中未示出),调节件水平穿过任一调节通孔,插设于安装位中。筒体53的形状为圆柱状,沿其轴线设有通孔,调节杆51穿过该通孔,调节杆51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本体52。调节杆51上的安装位可以是螺孔,调节件可以是轴肩螺钉。多个调节通孔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需要调节升降滚轮5的高度时,将调节件拔出,提起或下压调节杆51至指定高度,此时安装位对准任一调节通孔。将调节件插入调节通孔螺接在安装位中,实现高度的调节和固定。调节杆51上水平设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位于筒体53的下方,且设置在滚轮本体52的上方,限位板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筒体53的横截面面积。限位板1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远大于筒体53的内径,保证限位板13不会进入筒体53内,起限定调节杆5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作用,避免工作人员过度提拉调节杆51,使得筒体53底侧与滚轮本体52抵接,造成筒体53或滚轮本体52的磨损。调节杆51的顶端设有提拔块14,便于工作人员提拉或下压调节件。为了避免刮伤工作人员的手部,便于工作人员握持调节杆51,提拔块1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具体地,跳板梯本体4和转动座2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地连接,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将跳板梯本体4从转动座2上拆下,分开存放,便于存储管理。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件(图中未示出)、插拔件(图中未示出)和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固定件安装在跳板梯本体4的一侧,固定件上设有供插拔件穿过的固定通孔,第一连接板61上设有供插拔件穿过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板62上设有供插拔件穿过的第二连接通孔,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之间留有供固定件穿过的缝隙,固定件插入缝隙中,插拔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固定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实现跳板梯本体4与转动座2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可以是耳板,其焊接在转动座2上。固定件可以是固定钩或其他用于固定的零件,插拔件可以是插销或销轴或轴肩螺钉。需要连接跳板梯本体4和转动座2时,将固定件放入缝隙中,插拔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固定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实现连接。为了连接紧固,可用螺母螺接在轴肩螺钉靠近第二连接通孔的一端,防止跳板梯本体4与转动座2松脱。此时,跳板梯本体4仍然可以相对于转动座2转动。将跳板梯本体4拆卸时,只需抽出插拔件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另外,平台主体的顶侧设有至少一条滑轨15,滑轨15沿跳板梯本体4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座1的底侧安装有滚动件16,滚动件16与滑轨15连接。滑轨15用于限定滑动座1的运动轨迹,使得滑动座1只能沿跳板梯本体4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滑轨15的数量为两条,滑动座1的底侧连接有4个滚动件16,四个滚动件16均匀分布在滑动座1的底侧。滚动件16可以是轮子,可在滑轨15上滑动,实现滑动座1在上层平台321的移动。
此外,斜梯31包括若干块水平设置的楼梯板311,楼梯板311采用钢板折边,楼梯板311的边缘设有防滑条,防滑条采用花纹钢板制作,与楼梯板311焊接固定,防止工作人员上下斜梯31时滑动。斜梯31还包括梯架312,梯架312采用角钢或槽钢制作而成,楼梯板311的两端与梯架312焊接固定。斜梯31两侧设有扶手7。
可选地,跳板梯本体4的两端底侧均安装有转动轮8,便于搬运跳板梯本体4。跳板梯本体4包括架体41和踏板42,架体41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踏板42采用冲孔式防滑处理,并设有弧形防滑凸起,增加防滑效果。踏板42的两侧设有拉手9,便于工作人员移动跳板梯本体4,改变跳板梯本体4与水平面的夹角。跳板梯本体4的两侧设有扶杆17,扶杆17采用φ38不锈钢管制作,与架体41通过插销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工作人员需要搭设跳板梯时,可将移动平台3吊运到码头上。将跳板梯本体4的固定件插入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之间的缝隙中,用插拔件插入第一连接通孔、固定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中,使得跳板梯本体4安装在转动座2上。根据搭设位置,将调节件拔出,提起或下压调节杆51至指定高度,此时安装位对准任一调节通孔。将调节件插入调节通孔螺接在安装位中,实现高度的调节和固定,从而将升降滚轮降下。推动移动平台3至合适位置后,再将升降滚轮升起,使得移动平台3依靠自重坐落在码头上。微调搭设位置,根据跳板梯本体4长度移动滑动座1,转动转动座2选择合适的搭设角度,将跳板梯本体4远离移动平台3的一端搭设在船舶上。当船舶因潮位变化上下升降时,跳板梯本体4可随船舶升降,升降时,滑动座1在滑轨15上滑动,转动座2随船舶的飘逸转动,人们不需要实时跟进船舶的飘动挪动跳板梯,操作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跳板梯,其设有移动平台,跳板梯本体与移动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搭设时,跳板梯本体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甲板舷边,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平台上的转动座上。移动平台本身具有一定高度,可降低跳板梯本体搭设时的倾斜度以及跳板梯本体自身的长度,使得跳板梯本体能在宽度较小的码头上完成搭设。转动座与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平台主体上。当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受风浪作用移动时,带动跳板梯本体晃动,滑动座可在平台主体上滑动,转动座可以旋转。当船舶因潮位变化上下升沉时,跳板梯本体可随之上下升降,滑动座随之前后移动,转动座可以随之转动,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随时调整跳板梯本体的搭设角度,也不需要及时根据船舶的移动升降移动跳板梯本体的位置,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移动平台的平台主体上设有升降滚轮,使用时将平台主题放置在码头,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将升降滚轮降下,推动移动平台,升降滚轮带动整个移动平台移动到指定位置,跳板梯搬运方便。该跳板梯适用于吨位比较大,干舷比较高的船舶,人员上下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