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运输的主力仓栅半挂车在装货和卸货时,厢门的打开角度和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装货和卸货的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用户的正常出勤率。仓栅半挂车由于没有顶盖,为了防雨,一般需要加盖篷布,通常需要多人同时合作完成,同样费时费力。另外根据gb7258-2017的要求,从2020年1月1号开始,传统的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就必须得安装盘式制动车桥和空气悬架,这对于传统的仓栏车来说无疑是种重磅一击,增加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后,三轴仓栏车的购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将会急速下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提高半挂车卸货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包括:车架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系统上的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系统下方的行走系统;
所述车厢包括:前厢系统,后厢系统,分别与所述前厢系统和所述后厢系统相连接的侧厢系统,设置在所述前厢系统、所述后厢系统和所述侧厢系统的上方的顶棚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厢系统、所述后厢系统和所述侧厢系统底部的底板;
沿所述前厢系统至所述后厢系统的方向,所述侧厢系统、所述顶棚系统可往复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顶棚系统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侧厢系统包括:侧厢支承单元,以及与所述侧厢支承单元相连接的侧帘单元;
所述侧厢支承单元分别与所述前厢系统、所述后厢系统和所述底板相连接;
所述侧帘单元沿所述前厢系统至所述后厢系统的方向在所述侧厢支承单元上可往复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顶棚系统支撑在所述侧厢支承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侧厢支承单元包括:第一导轨,固定立柱、活动立柱和横撑;
所述固定立柱在所述第一导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且与所述前厢系统和所述后厢系统相连接;
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所述活动立柱并列设置有多个,且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底板相连接;
沿竖直方向,所述横撑在所述固定立柱与所述活动立柱之间,以及相邻所述活动立柱之间分别并排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活动立柱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横撑在所述侧厢支承单元上可拆卸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活动立柱为可伸缩的柱状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活动立柱上设置有伸缩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立柱上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活动立柱为可伸缩的柱状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活动立柱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竖直顶升驱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轨的上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侧帘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和布帘;
所述第一驱动用于驱动所述布帘沿所述第一导轨可往复移动的收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顶棚系统包括:第二驱动和可折叠的顶棚;
所述第二驱动用于带动所述可折叠的顶棚沿所述第一导轨可往复移动的收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顶棚包括:篷布和用于支撑所述篷布的支撑杆;
沿所述篷布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杆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可以使得前厢系统、后厢系统、侧厢系统、顶棚系统和底板构成一个厢体结构。同时,侧厢系统和顶棚系统是可以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这样可以使得本方案的半挂车厢在三面实现独立或组合的开启,进而方便了半挂车厢的灵活装卸货物,不需要对车厢进行顶起,极大的降低了添加相关设备的成本和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顶棚系统设置为可上下移动调整位置的方式,从而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开启侧厢,进而方便人工及叉车装运货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本发明的侧厢支承单元整体呈一框架结构,达到了轻量化并节约成本的效果。此外,横撑设置为可拆卸的,这样就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横撑,对整个侧厢支承单元的灵活组装有利。尤其是,本方案中将活动立柱设置为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这样就可以在将横撑拆除后,将活动立柱沿第一导轨拨到与固定立柱相近的位置,进而可以使得在侧厢开启时,侧厢一侧不会受到立柱影响,保证了侧厢开口的最大化,使得卸货过程更为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装货后立柱和横撑整体形成刚性固货机构,有效防止货物掉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第一导轨上设置有橡胶挡雨条,可以有效货物运行过程中不受雨水侵蚀。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侧帘单元采用定制耐磨侧帘,强度高,耐腐防雨;而且车厢两面,均可整体喷绘广告,外观靓丽,宣传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本发明半挂车而且结构新颖,造型独特,填补国内物流运输行业的空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的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顶棚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可三面开启的半挂车,包括:车架系统1,设置在车架系统1上的车厢2,以及设置在车架系统1下方的行走系统3。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厢2包括:前厢系统21,后厢系统22,分别与前厢系统21和后厢系统22相连接的侧厢系统23,设置在前厢系统21、后厢系统22和侧厢系统23的上方的顶棚系统24,以及设置在前厢系统21、后厢系统22和侧厢系统23底部的底板25。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厢系统23相对的设置有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前厢系统21至后厢系统22的方向(即水平方向),侧厢系统23、顶棚系统24可往复的开启或关闭。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前厢系统21、后厢系统22、侧厢系统23、顶棚系统24和底板25构成一个厢体结构。同时,侧厢系统23和顶棚系统24是可以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这样可以使得本方案的半挂车厢在三面实现独立或组合的开启,进而方便了半挂车厢的灵活装卸货物,不需要对车厢进行顶起,极大的降低了添加相关设备的成本和难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系统24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通过上述设置,将顶棚系统24设置为可上下移动调整位置的方式,从而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开启侧厢,进而方便人工及叉车装运货物。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棚系统24可上下移动的位移为500mm。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侧厢系统23包括:侧厢支承单元231,以及与侧厢支承单元231相连接的侧帘单元232。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厢支承单元231分别与前厢系统21、后厢系统22和底板25相连接;侧帘单元232沿前厢系统21至后厢系统22的方向在侧厢支承单元231上可往复的开启或关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系统24支撑在侧厢支承单元231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侧厢支承单元231包括:第一导轨2311,固定立柱2312、活动立柱2313和横撑2314。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在第一导轨231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且与前厢系统21和后厢系统22相连接;沿第一导轨2311的长度方向,活动立柱2313并列设置有多个,且其分别与第一导轨2311和底板25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竖直方向,横撑2314在固定立柱2312与活动立柱2313之间,以及相邻活动立柱2313之间分别并排设置有多个。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动立柱2313与第一导轨2311滑动连接,与底板25滑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横撑2314在侧厢支承单元231上可拆卸地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的侧厢支承单元231整体呈一框架结构,达到了轻量化并节约成本的效果。此外,横撑2314设置为可拆卸的,这样就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横撑,对整个侧厢支承单元231的灵活组装有利。尤其是,本方案中将活动立柱2313设置为与第一导轨2311滑动连接的,这样就可以在将横撑拆除后,将活动立柱沿第一导轨拨到与固定立柱相近的位置,进而可以使得在侧厢开启时,侧厢一侧不会受到立柱影响,保证了侧厢开口的最大化,使得卸货过程更为容易。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为可伸缩的柱状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的伸缩端与第一导轨2311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设置为具有相互滑动的多个部分实现其伸缩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竖直顶升驱动用于调节第一导轨2311的上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可采用螺杆螺母副结构、液压缸或电动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设置在固定立柱2312上,通过竖直顶升驱动与固定立柱2312的伸缩端相连接,在竖直顶升驱动的驱动作用下,即可实现伸缩端的伸出和收回。
通过上述设置,将固定立柱和活动立柱均设置为可伸缩的柱状体结构,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了对顶棚结构的上下调整和支承。此外,将立柱设置为可伸缩的柱状结构,其强度高,对保证侧厢系统不变形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上设置有伸缩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结构为线性位移结构,其可以沿线性方向进行调整,使其整体长度发生变化实现伸缩。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结构与固定立柱2312、活动立柱2313均采用开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方便伸缩结构的更换维修。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竖直顶升驱动用于调节第一导轨2311的上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可采用螺杆螺母副结构、液压缸或电动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设置在固定立柱2312上,通过竖直顶升驱动与固定立柱2312上的伸缩结构相连接,在竖直顶升驱动的驱动作用下,即可实现伸缩结构的伸出和收回动作。
通过上述设置,将固定立柱和活动立柱均设置伸缩结构,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了对顶棚结构的上下调整和支承。此外,通过单独设置的伸缩结构,其可实现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更换维修,对保证立柱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侧厢支承单元的稳定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立柱2312上设置有伸缩结构,活动立柱2313为可伸缩的柱状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结构为线性位移结构,其可以沿线性方向进行调整,使其整体长度发生变化实现伸缩。而活动立柱2313设置为具有相互滑动的多个部分实现其伸缩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立柱2312和活动立柱2313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竖直顶升驱动用于调节第一导轨2311的上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可采用螺杆螺母副结构、液压缸或电动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顶升驱动设置在固定立柱2312上,通过竖直顶升驱动与固定立柱2312上的伸缩结构相连接,在竖直顶升驱动的驱动作用下,即可实现伸缩结构的伸出和收回动作。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固定立柱起到主要的竖直支承作用,在其上设置伸缩结构,可以实现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更换维修,对保证固定立柱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侧厢支承单元的稳定有利。而将活动立柱设置为可伸缩的柱状结构,其强度高,对保证侧厢系统不变形有利。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固定立柱和活动立柱伸缩方式的合理分配,对最大限度实现整个侧厢系统的功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侧帘单元232包括:第一驱动和布帘23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用于驱动布帘2321沿第一导轨2311可往复移动的收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系统24包括:第二驱动241和可折叠的顶棚24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241用于带动可折叠的顶棚242沿第一导轨2311可往复移动的收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2311可设置有两个滑动连接部,其中一个滑动连接部与侧帘单元232上的第一驱动相连接,而另一个滑动连接部与第二驱动241相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242包括:篷布2421和用于支撑篷布的支撑杆2422。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篷布2421的长度方向支撑杆2422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对篷布的稳定支承,保证了篷布在收放过程中的叠放有序,有利于整个顶棚的稳定运行。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242还包括:锁定组件2423。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组件2423整体位于顶棚242靠近后厢系统的一端。具体的,锁定组件2423包括扣合板2423a、框架结构2423b和阻尼件2423c。框架结构2423b包括滑动架2423b1、连接杆2423b2以及摆动件2423b3。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架2423b1通过滑轮支承在第一导轨的滑动连接部上,这样其也可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滑动架2423b1可根据需要在顶棚242上相对设置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杆2423b2与滑动架2423b1相互固定连接,由于其作用主要就是连接滑动架2423b1使之同步滑动,因此连接杆2423b2设置一到两根即可,当然也可根据需求进行增设。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根连接杆2423b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与两个滑动架2423b1相连接。摆动件2423b3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架2423b1上,从而可以绕铰接点摆动。本发明中,摆动件2423b3的摆动平面与第一导轨平行。扣合板2423a则固定连接在摆动件2423b3的自由端上,其安装形式为,当摆动件2423b3向前摆动至水平时,能够与第一导轨垂直,从而扣在后厢系统上。阻尼件2423c的作用即为辅助扣合板2423a完成锁定功能,具体的,其两端分别与滑动架2423b1和摆动件2423b3铰接,这样,在扣合后,可以利用其阻尼作用防止整个锁定组件2423松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棚242可利用人力即可完成开合,因此为了方便人员操作,本发明还设置了把手2424。即通过第二驱动实现顶棚的收回,以及通过把手将顶棚展开。如图2所示,把手2424可活动的设置在滑动架2423b1外侧,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向前、向后拉动把手2424即可完成顶棚的开合。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棚242还包括:设置在相邻支撑杆2422之间,且与篷布2421相连接的折叠支承2425。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支承2345包括第一折叠板2345a和第二折叠板2425b。第一折叠板2345a和第二折叠板2425b相互铰接连接,第一折叠板2345a和第二折叠板2425b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杆2422相铰接。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沿支撑杆2422的轴向,折叠支承2425在支撑杆24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
通过设置折叠支承,使得在对篷布进行收放时,折叠支承可起到叠放引导的作用,使得篷布的叠放有序、整齐,避免了篷布的损坏漏水。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