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乘用交通工具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出行方式,在短途出行或机动车无法到达的区域,人们多采用自行车或滑板车作为交通工具,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体力。在长途旅行中,往往有一些利用机动交通工具无法最终到达的地方,而携带自行车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会想到携带一辆滑板车来完成最后一段的行程。现有的滑板车种类分为电动滑板车和无动力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的优点是以电能为动力,速度快而且节省体力,缺点是需要补充电力而且价格较高、车体较重,所利用的蓄电池报废后不利于环境保护。无动力滑板车的优点是车体较轻、价格便宜、环保出行,缺点是自身没有动力驱动,只能依靠乘用者单脚向后登踏路面来产生向前行进的动力,这样需要大尺度的上下移动重心,不仅耗费体力而且不安全。人们更希望拥有一辆类似于自行车,不用充电又方便携带,乘用起来不仅节省体力还相对安全的简易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所述前车架前端设置有折叠车头装置,所述后车架尾端设置有后车轮。
优选的,所述前车架、所述后车架均为中空长条形框架。
优选的,还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
后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后车轮,所述后轮轴上位于所述后车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卷筒和第二单向卷筒,所述第一单向卷筒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单向卷筒内设置有第三u型槽和第四u型槽;
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后轮轴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静滑轮,所述第一静滑轮的轴杆两端横向水平固定在后车架的两侧侧壁上,所述若干第一静滑轮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上方设置有后踏板,第一踏板支架一上端与所述后踏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支架另一下端与所述第一动滑轮的轮轴连接,第一踏板连接臂一端与所述第一静滑轮的轮轴铰接,第一踏板连接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滑轮的轮轴铰接,第一牵引绳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第一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过各所述第一静滑轮、各所述第一动滑轮缠绕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上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一静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后车架靠近尾端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滑轮,导向连接绳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槽下部缠绕连接,导向连接绳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滑轮,并与所述第三u型槽下部缠绕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车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前车架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静滑轮,所述第二静滑轮的轴杆两端横向水平固定在前车架的两侧侧壁上,第二牵引绳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二牵引绳另一端绕过各所述第二静滑轮与所述第四u型槽的上部缠绕连接,所述第二静滑轮之间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动滑轮,各所述第二动滑轮上方设置有前踏板,第二踏板支架一端与所述前踏板固定连接,第二踏板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滑轮的轮轴连接,第二踏板连接臂一端与所述第二静滑轮的轮轴铰接,第二踏板连接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滑轮的轮轴铰接,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二静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静滑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静滑轮上方也设置有第一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静滑轮的轴杆上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扭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连接,第二静滑轮的轴杆上也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折叠车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转向套筒、转向杆,
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转向套筒上,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前车架的前端铰接,转向杆套装在转向套筒内,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转向套筒转动连接,转向杆能以第二连接轴为圆心顺时针做90度旋转,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口,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前车架的侧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口,所述前车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长孔,长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与第二连接轴平行布置,第二连接轴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连接有拉簧,第二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拉环的两侧连接,拉环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向前踏板延伸。
优选的,扶手水平对称布置在所述转向杆顶端的左右两侧,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转向杆的左右两侧,扶手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转向杆一端铰接,扶手能横向向所述前车架方向旋转,所述转向杆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压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压板,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旋钮,扶手靠近转向杆端靠近压板侧设置有突出的限位角。
优选的,所述转向杆下端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下方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靠近所述前车架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板靠近所述前车架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铰接,所述上连接板远离所述前车架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板远离所述前车架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下连接板底端设置有车叉板,所述车叉板底端设置有前车轮,所述转向杆为可伸缩的套管,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在折叠后,前车轮和后车轮相靠近。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不需要储电池及电动机提供动力,不受装置续航能力的局限。不耗费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结构简单,质量轻,实用性强,造价低。
2.本发明的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与无动力滑板车相比:只需双脚分别在前、后踏板上往复踩踏,身体重心在车体上只有轻度前后位移,不产生左右晃动,更节省体力,使用更安全。
3.本发明的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利于存放。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图3图2中的c处放大图;
图4是a-a剖视图;
图5是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限位杆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限位杆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折叠状态图;
图9是图1的d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折叠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扶手折叠结构的展开状态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扶手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图;
其中,1-前车架,2-后车架,3-第一连接轴,5-前车轮,6-后车轮,7-后轮轴,8-第一单向卷筒,801-第一u型槽,802-第二u型槽,9-第二单向卷筒,901-第三u型槽,902-第四u型槽,10-第一固定杆,11-第一静滑轮,12-第一动滑轮,13-后踏板,14-第一踏板支架,15-第一踏板连接臂,16-第一牵引绳,17-支撑板,18-导向滑轮,19-导向连接绳,20-第二固定杆,21-第二静滑轮,22-第二牵引绳,23-第二动滑轮,24-前踏板,25-第二踏板支架,26-第二踏板连接臂,27-第一限位杆,29-轴杆,30-扭簧,31-第一连接板,32-套筒,33-第二连接轴,34-转向杆,35-拉簧,44-第二限位杆,46-第一定位口,47-第二定位口,48-长孔,49-拉环,50-扶手,51-第二连接板,52-螺杆,53-压板,54-旋钮,56-上连接板,57-下连接板,58-第三连接轴,59-紧固件,60-车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板式人力自行车,如图1-5所示,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和所述后车架2通过第一连接轴3铰接,所述前车架1前端设置有折叠车头装置,所述后车架2尾端设置有后车轮6。所述前车架1、所述后车架2均为中空长条形框架。当人力自行车不使用时,能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存放。
还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
后轮轴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2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轴7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后车轮6,所述后轮轴7上位于所述后车轮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卷筒8和第二单向卷筒9,所述第一单向卷筒8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801和第二u型槽802,所述第二单向卷筒9内设置有第三u型槽901和第四u型槽902;
所述后车架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10,所述第一固定杆10与所述后轮轴7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静滑轮11,所述第一静滑轮11的轴杆两端横向水平固定在后车架2的两侧侧壁上,所述若干第一静滑轮11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动滑轮12,所述第一动滑轮12上方设置有后踏板13,第一踏板支架14一上端与所述后踏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支架14另一下端与所述第一动滑轮12的轮轴连接,第一踏板连接臂15一端与所述第一静滑轮11的轮轴铰接,第一踏板连接臂15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滑轮12的轮轴铰接,第一牵引绳16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连接,第一牵引绳16另一端依次绕过各所述第一静滑轮11、各所述第一动滑轮12缠绕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801上部,所述第一动滑轮12和所述第一静滑轮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牵引绳16的上下两侧。
所述后车架2靠近尾端处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上设置有导向滑轮18,导向连接绳19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槽802下部缠绕连接,导向连接绳19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滑轮18,并与所述第三u型槽901下部缠绕连接。
所述前车架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杆20,所述前车架1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0与所述第一连接轴3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静滑轮21,所述第二静滑轮21的轴杆两端横向水平固定在前车架1的两侧侧壁上,第二牵引绳22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0连接,第二牵引绳22另一端绕过各所述第二静滑轮21与所述第四u型槽902的上部缠绕连接,所述第二静滑轮21之间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动滑轮23,各所述第二动滑轮23上方设置有前踏板24,第二踏板支架25一端与所述前踏板24固定连接,第二踏板支架2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滑轮23的轮轴连接,第二踏板连接臂26一端与所述第二静滑轮21的轮轴铰接,第二踏板连接臂2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滑轮23的轮轴铰接,所述第二动滑轮23和所述第二静滑轮2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牵引绳22的上下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用双脚往复踩踏前踏板24与后踏板13,使固定安装在踏板底部的第一踏板支架14带第一动滑轮12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牵引绳第一牵引绳16、第二牵引绳22分别受到往复向下的压力而产生向前的牵引力。当后踏板13向下运动时,第一动滑轮12带动第一牵引绳16向前侧做拉伸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单向卷筒8上部向前转动,同时带动同轴的后车轮6上部向前转动,在第一单向卷筒8上部向前转动时,缠绕在第一单向卷筒8上的导向连接绳19由第一单向卷筒8下部向后卷起,同时导向连接绳19通过导向滑轮18带动第二单向卷筒9的上部向后空转,从而带动同时缠绕在第二单向卷筒9上的第二牵引绳22向后收缩并缠绕在第二单向卷筒9上,第二牵引绳22向后拉动时,带动第二动滑轮2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前踏板24向上运动。同理,当前踏板24向下运动时,通过第二牵引绳22带动第二单向卷筒9及后车轮上部向前转动,导向连接绳19带动第一单向卷筒8上部向后空转,从而带动第一牵引绳16向后拉动并缠绕在第一单向卷筒8上,同时通过第一动滑轮12带动后踏板13向上运动。踏板9与踏板10往复的向下压动为后车轮17提供了向前的动力,使车辆向前行进。当第一牵引绳16在第一单向卷筒8上为卷满状态时,导向连接绳19在第一单向卷筒8上为放空状态,此时导向连接绳19在第二单向卷筒9上为卷满状态,第二牵引绳22在第二单向卷筒9上为放空状态,前踏板24受到压力处于低位,后踏板13被第一牵引绳16托起处于高位。由于人员能通过前踏板24和后踏板13的上下往复运动,为后车轮6提供动力,使得人力自行车不断前行,不需要储电池及电动机提供动力,不受装置续航能力的局限;不耗费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结构简单,质量轻,实用性强,造价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牵引绳16、所述第一静滑轮1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27,所述第一限位杆27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2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22、所述第二静滑轮21上方也设置有第一限位杆27。第一限位杆27横向安装在第一静滑轮11上方,用于防止第一牵引绳16从第一静滑轮11的u型槽中脱出,并限定第一踏板连接臂15向上转动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滑轮11的轴杆29上设置有扭簧30,扭簧30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27连接,扭簧3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15连接,第二静滑轮21的轴杆上也设置有扭簧30。扭簧30安装在第一静滑轮11的轴杆29上,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杆27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踏板连接臂15,对踏板连接臂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动滑轮12与第一牵引绳16保持压紧状态。同时,也可在前踏板上设置同样的结构,使得第二牵引绳22保持压紧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所述折叠车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31、转向套筒32、转向杆34,
所述第一连接板31固定连接在转向套筒32上,第一连接板31通过第二连接轴33与前车架1的前端铰接,转向杆34套装在转向套筒32内,所述转向杆34与所述转向套筒32转动连接,转向杆34能以第二连接轴33为圆心顺时针做90度旋转,第一连接板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口46,所述第一连接板31靠近所述前车架1的侧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口47,所述前车架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33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长孔48,长孔48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4,第二限位杆44与第二连接轴33平行布置,第二连接轴33与第二限位杆44之间连接有拉簧35,第二限位杆44两端分别与拉环49的两侧连接,拉环49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44的一端向前踏板24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装置在使用装态下,第二定位口47与长孔48靠近第二连接轴33端重合,第二限位杆44在拉簧35的作用下卡在第二定位口47内,限制转向杆34旋转。装置在折叠装态下,第一定位口46与长孔48靠近第二连接轴33端重合,第二限位杆44在拉簧35的作用下卡在第一定位口46内,限制转向杆34旋转。拉环39的作用是用来拉出卡在第二限位杆44,以便于装置的折叠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扶手50水平对称布置在所述转向杆34顶端的左右两侧,第二连接板51固定连接在转向杆34的左右两侧,扶手50与第二连接板51远离所述转向杆34一端铰接,扶手50能横向向所述前车架1方向旋转,所述转向杆34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上设置有压板53,所述螺杆52穿过所述压板53,所述螺杆52上位于所述压板53的上方设置有旋钮54,扶手50靠近转向杆34端靠近压板53侧设置有突出的限位角。扶手50的限位角被压板53压紧在转向杆34上,使扶手50固定,当旋钮54松开时,压板53对扶手50的限位角失去作用,扶手50可向前车架1方向折叠,折叠后转动旋钮54紧固,使压板53对扶手50起到折叠后的限位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向杆34下端设置有上连接板56,所述上连接板56下方设置有下连接板57,所述上连接板56靠近所述前车架1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板57靠近所述前车架1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58铰接,所述上连接板56远离所述前车架1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板57远离所述前车架1一端通过紧固件59连接,所述下连接板57底端设置有车叉板60,所述车叉板60底端设置有前车轮5,所述转向杆34为可伸缩的套管,所述前车架1与所述后车架2通过第一连接轴3铰接,在折叠后,前车轮5和后车轮6相靠近。当转向杆34向前车架1方向折叠时,松开紧固件59,车叉板60远离前车架1端可以以第三连接轴58为圆心,带动前车轮5向前车架1方向折叠。装置在闲置时,可以通过前车架1、后车架2在第一连接轴3处对折,通过转向杆34由第二连接轴33处向前车架1方向收缩对折,通过扶手50的对折,通过车叉板60由第三连接轴58处带动前车轮5向前车架1方向对折,使装置变得小巧而便于携带和存放。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