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提高烟株中下部烟叶中硃砂烟比例的烤烟烘烤方法与流程

2021-01-07 15:01:21|286|起点商标网

本发明属于烟草烘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可稳定批量化生产的提高烟株中下部烟叶中硃砂烟比例的烤烟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硃砂烟指是烤后烟叶颜色翻深红、棕红色斑点,眼看、手摸在红色斑点上有硃砂红小颗粒的烟叶,国外称之为“樱桃红(cherry-red)”烟叶。硃砂烟由于某些生态因子作用下而发生基因突变而出现烟碱(尼古丁)去甲基化,烟碱大量转化成去甲基烟碱,即降烟碱,导致其降烟碱占总生物碱含量的50%以上,甚至达到90%或更高,尼古丁生物碱含量只有40%左右,有的不到10%。由于硃砂烟的总烟碱与正常烟叶相当、低尼古丁、高降烟碱,造就了硃砂烟清香型特别突出,具有舒适愉悦、劲头适中、烟香浓厚、刺激小、杂气轻的独特口感,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高端烟叶原料,深受烟民青睐,是最具“三感”特色的烟叶(满足感、舒适感、轻松感)。

硃砂烟的外观特征是由于烟叶烘烤过程中,去甲基烟碱和醌类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红色物质,导致硃砂烟表观特征呈现硃砂红;硃砂烟口感好、烟香浓厚、刺激小、杂气少,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糯米香是其特有次生代谢产物决定的;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硃砂烟仅零星出现,几乎采购不到稳定的硃砂烟的烟叶原料,且在对其进行烘烤时没有对应的调制技术,仅能依靠烘烤人员的判断进行调整,导致硃砂烟植株的中下部烟叶烘烤后硃砂烟比例低、难以批量化稳定生产,给未来硃砂烟的产品开发、订单化生产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优质硃砂烟产业走向高端品牌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可稳定批量化生产的提高烟株中下部烟叶中硃砂烟比例的烤烟烘烤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可稳定批量化生产的提高烟株中下部烟叶中硃砂烟比例的烤烟烘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采收、装炉、变黄期控制、定色期控制、干筋期控制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a、采收:采收适熟的硃砂烟品种烟株的中下部鲜烟叶并编竿;

b、装炉:将已编杆的烟叶装入烤房,待烘烤;

c、变黄期控制: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升至33~35℃,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32~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22h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37℃,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结束;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43℃,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6h结束;

d、定色期控制: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48℃,湿球温度调整至36~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8h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56℃,湿球温度调整至38~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24h结束;

e、干筋期控制:在定色期结束后以1℃/1.5~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9~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后冷却出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根据烟株中下部烟叶及硃砂烟形成的生理特性,通过优化组合烘烤的温、湿度及时间,适当延长变黄期时间,给去甲基烟碱转化酶提供适宜的温度,同时保持较高湿度,使烟碱充分转化为去甲基烟碱,继而使去甲基烟碱和醌类物质反应产生红色物质,有效提升烤后的硃砂烟比例、烤烟均价以及其中的有宜化学成分,为硃砂烟烘烤调制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解决了中下部烟叶在传统密集烘烤过程仅依靠烘烤人员主观判断进行调整,导致烤后硃砂烟比例低,难以实现硃砂烟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等诸多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包括采收、装炉、变黄期控制、定色期控制、干筋期控制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a、采收:采收适熟的硃砂烟品种烟株的中下部鲜烟叶并编竿;

b、装炉:将已编杆的烟叶装入烤房,待烘烤;

c、变黄期控制: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升至33~35℃,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32~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22h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37℃,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43℃,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6h结束;

d、定色期控制: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48℃,湿球温度调整至36~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8h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56℃,湿球温度调整至38~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24h结束;

e、干筋期控制:在定色期结束后以1℃/1.5~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9~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后冷却出炉。

所述a步骤中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硃砂烟品种烟株的中下部鲜烟叶。

所述烤房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

所述b步骤中的装烟密度为43~45kg/m3且装烟至烤房容积的95%以上。

所述c步骤中变黄初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升至33~35℃,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32~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至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变黄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43℃,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至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所述d步骤中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48℃,湿球温度调整至36~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至整炉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56℃,湿球温度调整至38~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至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所述e步骤中以1℃/1.5~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7℃,湿球温度调整至39~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至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

所述硃砂烟品种包括云烟87-硃砂烟、云烟97-硃砂烟。

所述c步骤中变黄初期干球温度的室温为28~30℃,湿球温度的室温为26~27℃。

实施例1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3~35℃,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2~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37℃,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43℃,湿球温度调整至35~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6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48℃,湿球温度调整至36~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18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56℃,湿球温度调整至38~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24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1.5~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9~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32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2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4℃,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5℃,湿球温度调整至35.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9℃,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5℃,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1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5℃,湿球温度调整至38.5℃,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0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4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3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5℃,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3℃,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4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7℃,湿球温度调整至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验例1

运用常规的烘烤方法,将从实施例1、2、3中采收回来的烟叶分别进行烘烤,得到的烤烟分别称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

实施例1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1,实施例2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2,实施例3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3。

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质量如表1。

表1曲靖市马龙镇云烟87-硃砂烟烘烤后硃砂烟叶比例

由表1可知:实验组1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高出了11.8%,实验组1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高出了12.8%。

实验组2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2高出了11.8%,实验组2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2高出了12.8%。

实验组3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3高出了11.8%,实验组3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3高出了12.8%。

实施例4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2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8℃升至33℃,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2℃,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5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2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8℃升至34℃,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5℃,湿球温度调整至35.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9℃,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5℃,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1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5℃,湿球温度调整至38.5℃,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0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4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6

s100:在曲靖市马龙区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2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8℃升至35℃,湿球温度由27℃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3℃,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4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7℃,湿球温度调整至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验例2

运用常规的烘烤方法,将从实施例4、5、6中采收回来的烟叶分别进行烘烤,得到的烤烟分别称为对照组4、对照组5、对照组6。

实施例4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4,实施例5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5,实施例6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6。

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质量如表2。

表2曲靖市马龙镇云烟97-硃砂烟烘烤后硃砂烟叶比例

由表2可知:实验组4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4高出了13.2%,实验组1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高出了13.8%。

实验组5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5高出了12.4%,实验组5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5高出了10%。

实验组6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6高出了12.2%,实验组6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6高出了15.8%。

实施例7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30℃升至33℃,湿球温度由27℃调整至32℃,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8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30℃升至34℃,湿球温度由27℃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5℃,湿球温度调整至35.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9℃,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5℃,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1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5℃,湿球温度调整至38.5℃,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0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4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9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8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30℃升至35℃,湿球温度由27℃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3℃,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4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7℃,湿球温度调整至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验例3

运用常规的烘烤方法,将从实施例7、8、9中采收回来的烟叶分别进行烘烤,得到的烤烟分别称为对照组7、对照组8、对照组9。

实施例7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7,实施例8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8,实施例9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9。

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质量如表3。

表3玉溪市澄江县云烟87-硃砂烟烘烤后硃砂烟叶比例

由表3可知:实验组7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7高出了14.2%,实验组7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高出了14%。

实验组8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8高出了10.4%,实验组8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8高出了14.2%。

实验组9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9高出了11.8%,实验组9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9高出了15.6%。

实施例10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3℃,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2℃,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烤12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4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11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4℃,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6.5℃,湿球温度调整至35.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1.5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9℃,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5℃,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1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6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5℃,湿球温度调整至38.5℃,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0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6℃,湿球温度调整至4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施例12

s100:在玉溪市澄江县采收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云烟97-硃砂烟烟株中部及下部烟叶并按常规编竿。

s200:将已编杆的烟叶按43.5kg/m3的装烟密度,装烟至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s300:包括变黄初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变黄初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29℃升至35℃,湿球温度由26℃调整至33℃,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使烟叶叶尖明显变黄结束;然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7℃,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结束;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6.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结束,使得硃砂烟烟碱充分转换为去甲基烟碱;最后进入变黄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3℃,湿球温度调整至36℃,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使烟叶全黄、凋萎结束。

s400:包括定色初期、定色后期,定色初期在变黄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使整炉烟叶支脉全白、勾尖卷边结束;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6℃,湿球温度调整至39℃,稳定干、湿球温度烤24h使全烤房烟叶叶片完全干燥结束。

s500:在定色后期结束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7℃,湿球温度调整至40.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2h使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最后冷却出炉。

实验例4

运用常规的烘烤方法,将从实施例10、11、12中采收回来的烟叶分别进行烘烤,得到的烤烟分别称为对照组10、对照组11、对照组12。

实施例10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10,实施例11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11,实施例12烘烤得到的烟叶为实验组12。

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质量如表4。

表4玉溪市澄江县云烟97-硃砂烟烘烤后硃砂烟叶比例

由表4可知:实验组10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0高出了12.6%,实验组10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0高出了16.4%。

实验组11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1高出了11.8%,实验组11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1高出了18%。

实验组12下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2高出了12.4%,实验组12中部叶硃砂烟叶比例比对照组12高出了15.8%。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干球温度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