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车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消防车的副车架长度有限,且副车架上需要布置的器材很多,但支腿的外形尺寸大,占用车体较大的空间,支腿的安装会与器材的布置发生干涉。另外,支腿的安装也会与车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及消防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腿的安装容易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副车架两端部的前支腿组件、后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包括前固定支腿箱和套接在所述前固定支腿箱内可伸缩的前活动支腿,所述后支腿组件包括后固定支腿箱和套接在所述后固定支腿箱内可伸缩的后活动支腿,所述前固定支腿箱、所述后固定支腿箱均布设于所述副车架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前固定支腿箱、所述后固定支腿箱均垂直于所述副车架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前固定支腿箱的上端面、所述后固定支腿箱的上端面均与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支腿箱的上端面与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后固定支腿箱的上端面与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腿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连接所述前固定支腿箱的端部与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固定支腿箱上,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支腿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并排放置且相互连接;所述前活动支腿还包括第一活动支腿和第二活动支腿,所述第一活动支腿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二活动支腿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上;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副车架以及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副车架,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分别位于所述副车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腿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二加强梁连接所述后固定支腿箱的端部与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二加强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固定支腿箱上,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固定支腿箱包括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所述第三箱体与所述第四箱体并排放置且相互连接;所述后活动支腿还包括第三活动支腿和第四活动支腿,所述第三活动支腿安装于所述第三箱体上,所述第四活动支腿安装于所述第四箱体上;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梁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箱体与所述副车架以及所述第四箱体与所述副车架,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梁分别位于所述副车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腿组件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固定支腿箱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面上以支撑所述副车架。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梁,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副车架底端面上靠近两所述纵梁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腿组件包括多组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杆,多组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布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副车架总成,所述车架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车架的一端位于所述后固定支腿箱朝向所述前固定支腿箱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前固定支腿箱与所述副车架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前支腿组件和后支腿组件分别位于副车架的两端部,前支腿组件的前固定支腿箱和后支腿组件的后固定支腿箱分别与副车架连接且布设于副车架的下方,以避开副车架上方布置器材的区域,避免支腿组件与器材产生干涉;前固定支腿箱、后固定支腿箱与副车架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以便于将副车架安装于车架上,避免支腿组件与车架之间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前支腿组件与副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后支腿组件与副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副车架;11、纵梁;
20、前支腿组件;21、前固定支腿箱;21a、第一箱体;21b、第二箱体;22、第一加强梁;23、前活动支腿;
30、后支腿组件;31、后固定支腿箱;31a、第三箱体;31b、第四箱体;32、第二加强梁;33、后活动支腿;35、支撑杆;
5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相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前”、“后”是指图1的前后方向,“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防车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10以及分别安装于副车架10两端部的前支腿组件20、后支腿组件30,前支腿组件20包括前固定支腿箱21和套接在前固定支腿箱21内可伸缩的前活动支腿23,后支腿组件30包括后固定支腿箱31和套接在后固定支腿箱31内可伸缩的后活动支腿33,前固定支腿箱21、后固定支腿箱31均布设于副车架10的下方且分别与副车架10连接;前固定支腿箱21、后固定支腿箱31均垂直于副车架10的延伸方向设置,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上端面、后固定支腿箱31的上端面均与副车架10的底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地,消防车通常会配备水箱、水泵、钢梯、水枪、呼吸器、防护服等多种装备及器材,这些装备及器材一般都布设于副车架10上。消防车的支腿组件一般尺寸较大,占用副车架10较大的空间,并且支腿安装时会与消防车上的其它装备及器材发生干涉。本申请实施例的消防车副车架总成,将前支腿组件20的前固定支腿箱21和后支腿组件30的后固定支腿箱31均布设于副车架10的下方,前固定支腿箱21和后固定支腿箱31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端部且与副车架10连接,以避开副车架10上布置上述装备的区域,避免支腿组件与消防装备及器材产生干涉。
可以理解地,前固定支腿箱21、后固定支腿箱31分别布设于副车架10的两端部,且前固定支腿箱21、后固定支腿箱31垂直于副车架10的延伸方向,以便于支腿组件举高和支撑时施加的作用力更加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的消防车副车架总成,前固定支腿箱21、后固定支腿箱31分别与副车架10连接,连接方式不限,但两者与副车架10之间均设置间隙,将副车架10安装于车架上时,能够使车架夹设于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的间隙中,以便于将副车架10安装于车架上,避免支腿组件与车架之间产生干涉。可以理解地,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也设置间隙,保证副车架10安装完成后处于水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上端面与副车架10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后固定支腿箱31的上端面与副车架10的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之间要安装水管、水泵等装备,且副车架10安装完成后应该是水平的,因而前固定支腿箱21上端面与副车架10底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应大于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相对应的距离,保证足够大的安装空间。另外,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距离较小也能够保证消防车较大的离去角。
可以理解地,将前固定支腿箱21的高度设置为小于后固定支腿箱31的高度。前固定支腿箱21的高度低可以使其与副车架10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以保证两者之间足够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支腿组件20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梁22,第一加强梁22连接前固定支腿箱21的端部与副车架10;第一加强梁22的一端固定于前固定支腿箱21上,另一端与副车架10铰接连接。
也就是说,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两端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设置成对的第一加强梁22,第一加强梁22分别连接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即其中一个第一加强梁22连接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一端与副车架10的一侧,另一个第一加强梁22连接前固定支腿箱21的另一端与副车架10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一加强梁22可以为箱型梁。第一加强梁22增加了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支腿组件举高、支撑的稳定性。且第一加强梁22与副车架10为铰接连接,便于在第一加强梁22安装于副车架10上之前,将副车架10安装于车架上,避免车架与前固定支腿箱21之间的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前固定支腿箱21包括第一箱体21a和第二箱体21b,第一箱体21a与第二箱体21b并排放置且相互连接;前活动支腿23还包括第一活动支腿和第二活动支腿,第一活动支腿安装于第一箱体21a上,第二活动支腿安装于第二箱体21b上。第一活动支腿和第二活动支腿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箱体上,便于在不同的箱体内分别布设油缸,以实现两个不同活动支腿的伸缩。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加强梁22分别连接第一箱体21a与副车架10以及第二箱体21b与副车架10,两个第一加强梁22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成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梁22分别将第一箱体21a和第二箱体21b固定于副车架10上。可以理解地,第一加强梁22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此时,第一加强梁22分别连接副车架10与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两端,使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支腿组件30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加强梁32,第二加强梁32连接后固定支腿箱31的端部与副车架10;第二加强梁32的一端固定于后固定支腿箱31上,另一端与副车架10焊接连接。
也就是说,后固定支腿箱31的两端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设置成对的第二加强梁32,第二加强梁32分别连接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即其中一个第二加强梁32连接后固定支腿箱31的一端与副车架10的一侧,另一个第二加强梁32连接后固定支腿箱31的另一端与副车架10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二加强梁32可以为箱型梁。第二加强梁32增加了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支腿组件举高、支撑的稳定性。第二加强梁32与副车架10为焊接连接,因为车架不会干涉第二加强梁32与副车架10之间的安装。
进一步地,后固定支腿箱31包括第三箱体31a和第四箱体31b,第三箱体31a与第四箱体31b并排放置且相互连接;后活动支腿33还包括第三活动支腿和第四活动支腿,第三活动支腿安装于第三箱体31a上,第四活动支腿安装于第四箱体31b上。第三活动支腿和第四活动支腿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箱体上,便于在不同的箱体内分别布设油缸,以实现两个不同活动支腿的伸缩。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加强梁32分别连接第三箱体31a与副车架10以及第四箱体31b与副车架10,两个第二加强梁32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成对设置的第二加强梁32分别将第三箱体31a和第四箱体31b固定于副车架10上。可以理解地,第二加强梁32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此时,第二加强梁32分别连接副车架10与后固定支腿箱31的两端,使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支腿组件30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杆35,支撑杆35的一端固定于后固定支腿箱31上,另一端安装于副车架10的底端面上以支撑副车架10。可以理解地,支撑杆35用于支撑副车架10,增大了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副车架1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梁11,相对设置的支撑杆35分别位于副车架10底端面上靠近两纵梁11的位置。也就是说,支撑杆35分别位于副车架10两侧的箱型结构的下方。支撑杆35相对设置且分别支撑副车架10两侧的箱型结构,分散了第二加强梁32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作用力,使副车架10与后固定支腿箱31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具体地,后支腿组件30包括多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杆35,多组支撑杆35沿纵梁11的延伸方向布设。参照图3,相对设置的支撑杆35沿着纵梁11的延伸方向布设3组,进一步地增强后固定支腿箱31与副车架10之间的连接,另外可以根据后固定支腿箱31的宽度来设计所布设支撑杆35的组数。支撑杆35沿着后固定支腿箱3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其包括车架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副车架总成,车架与副车架10连接;车架的一端位于后固定支腿箱31朝向前固定支腿箱21的一侧,另一端穿过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之间的间隙。
可以理解地,副车架10安装至车架上时,需要避免车架的安装位置与前支腿组件20、后支腿组件30之间的干涉。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架的一端位于后固定支腿箱31的内侧,车架的另一端在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后固定支腿箱31与车架的安装彼此不会产生干涉。在副车架总成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加强梁22与副车架10之间为铰接连接,将副车架10安装于车架上之前,第一加强梁22与副车架10之间先不连接。将副车架10与车架连接,安装好之后,再将第一加强梁22与副车架10之间铰接,使前固定支腿箱21与副车架10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架与前固定支腿箱21的安装互不干涉,且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副车架总成包括连接板50,连接板50的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副车架10连接。可以理解地,连接板50位于副车架10的一侧或者两侧,连接板50的数量可以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板50分别位于副车架10的两侧,且每侧均布设多个,以便车架与副车架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消防车,车架与副车架10之间的安装,支腿组件与副车架10之间的安装,以及支腿组件与消防车的各种器材、装备的安装,均不会发生干涉,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