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2021-02-07 07:02:38|298|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随着身体的倾斜,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行驶速度及前进方向。与此同时,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由于其环保、可操作性强、具有驾驶乐趣以及小巧环保等特点,使其迅速受到年轻人群体的欢迎。
[0003]
目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主要由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踏板组成;车体包括车轮、车架和外壳组成;车架设置于车轮的两侧,外壳罩设在车架上,车轮内置有自平衡系统和驱动系统,车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整车动力的电源系统和主控板。
[0004]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缺陷:由于实际路况复杂,经常会遇到坑洼路面,用户在驾驶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经过这些坑洼路面时,会直观地感知到颠簸,运动舒适性很差,甚至用户经常被颠下踏板或腾空瞬间因脚在踏板上移位,而导致落地后平衡状态控制不稳而摔倒,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运动舒适性和提高驾驶安全性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车体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两侧的踏板总成,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突出于所述车体的顶部平面;
[0007]
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铰接有第一传动件,另一个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铰接有第二传动件,所述减震器的固定端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活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铰接;
[0008]
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通过一个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总成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另一个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总成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铰接。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转轴,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三角连杆,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一端固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减震器的活动端,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三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转轴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摆
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侧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减震器的活动端。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之间水平固设有销轴,所述销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减震器的活动端。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总成包括踩踏板、托举块和直角块,所述托举块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的侧壁,另一侧连接有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第一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托举块外侧,所述直角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杆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且所述直角块的顶部与所述踩踏板固定连接。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直角摆动块和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上,所述直角摆动块固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杆远离所述直角块的一端,且所述直角摆动块的顶部与所述踩踏板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上开设有适配槽,所述直角摆动块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适配槽内。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伸缩的拉杆。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车体与所述拉杆之间。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上均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连接有脚护板,所述脚护板与所述车体的侧壁相平行设置。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护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海绵贴。
[0018]
上述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其一,减震性能良好,用户经过颠簸路段时,踏板总成随着路面不平而发生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下往复移动,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得以不停地压缩或拉伸减震器的活动端,从而对整体进行减震,避免因路面颠簸而造成安全事故,进一步提高车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0]
其二,减震装置的结构设计完全利用了现有车体的安装空间,装配简易、结构紧凑,经济性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中。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施例中独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施例中独轮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施例中独轮车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施例中独轮车去除拉杆后的顶部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实施例中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实施例中托举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脚护板;2、海绵贴;3、减震器;4、拉杆;5、转轴;6、车体;7、踏板总成;71、托举块;72、直角块;73、踩踏板;74、第一插接杆;75、第二插接杆;8、固定架;9、安装架;10、第一支杆;11、三角连杆;12、第二支杆;13、第一摆动连杆;14、第二摆动连杆;15、销轴;16、直角摆动块;17、适配槽;18、配合块;19、螺母;2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车体6以及转动设置于车体6两侧的踏板总成7,车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8,固定架8的顶端突出于车体6的顶部平面。
[0034]
车体6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器3,其中一个固定架8的顶端铰接有第一传动件,另一个固定架8的顶端铰接有第二传动件,减震器3的固定端与车体6固定连接,减震器3的活动端分别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铰接。
[0035]
具体的,减震器3斜置于车体6上,其活动端的水平高度大于其固定端的水平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3应用的是减震筒,减震筒包括主筒和副筒,副筒活动插接于主筒内,主筒与车体6固定连接,副筒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铰接,在主筒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
[0036]
车体6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2,第一支杆10的一端通过一个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与其相对应的踏板总成7的底部,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件铰接;第二支杆12的一端通过另一个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与其相对应的踏板总成7的底部,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铰接。
[0037]
在用户驾驶时,路面颠簸,使得踏板总成7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翻转,从而驱动第一支杆10与第二支杆12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上下移动,进而驱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共同压缩或拉伸减震器3的活动端,由于减震器3的弹性作用力,起到对整车进行减震的作用。减震装置的安装采用在车体6外部增加结构的方式,从而不影响车体6在制造时的生产工序和车体6本身所具有的安装空间,方便企业的生产制造,便于装配,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性的同时,亦能提高用户的驾驶体验感。
[0038]
具体的,两个固定架8之间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转轴5,第一传动件包括
三角连杆11,三角连杆11的第一端固接与转轴5上,第二端铰接于减震器3的活动端,第三端铰接于第一支杆10的顶端。
[0039]
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一摆动连杆13和第二摆动连杆14,第一摆动连杆13的一端固接于转轴5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杆12的顶端;第二摆动连杆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转轴5的外侧面,另一端铰接于减震器3的活动端。
[0040]
两个固定架8之间水平固接有中心轴,转轴5可转动地套接在中心轴上,转轴5的两端端面分别固接三角连杆11和第一摆动连杆13,第二摆动连杆14固设于转轴5的外侧面,且三角连杆11的第二端与第二摆动连杆14之间水平固设有销轴15,销轴15穿设在减震器3的活动端的侧壁,从而使得三角连杆11与第二摆动连杆14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来驱动减震器3压缩或拉伸动作。
[0041]
请参阅图5、图6,具体的,踏板总成7包括踩踏板73、托举块71和直角块72,托举块71的一侧转动连接于车体6的侧壁,另一侧连接有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第一插接杆74,第一插接杆74的两端均延伸至托举块71的外侧,直角块72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接杆74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且直角块72的顶部与踩踏板73固定连接。
[0042]
具体的,连接件包括直角摆动块16和配合块18,配合块18固设于第一支杆10上,直角摆动块16固设于第一插接杆74远离直角块72的一端,且直角摆动块16的顶部与踩踏板73固定连接,配合块18上开设有适配槽17,直角摆动块16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适配槽17内。车体6背离第一支杆10的一侧,配合块18则固设于第二支杆12上。
[0043]
托举块7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插接杆75与车体6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插接杆75将车体6与托举块71穿插固定为一体,然后在第二插接杆75上固定套设轴承20,轴承20的外圈与托举块71的通孔固接,实现托举块71的转动;第一插接杆74上将托举块71的另一侧与直角块72的侧壁、直角摆动块16的侧壁穿插固定为一体,然后在第一插接杆74上亦固定套设轴承20,轴承20的外圈与托举块71的通孔固接;以上均通过螺母19锁定。
[0044]
进一步的,车体6的顶部设置有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伸缩的拉杆4,转轴5位于车体6与拉杆4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车体6可以在结束使用时,用户直接通过拉杆4推拉以移动车体6,达到日常地方便使用。转轴5的安装位置位于车体6与拉杆4之间,充分利用了车体6顶部的安装空间,且不影响车体6的使用,达到结构紧凑,生产容易的目的。
[0045]
作为优化,第一支杆10与第二支杆12上均设置有安装架9,安装架9上可拆卸连接有脚护板1,脚护板1与车体6的侧壁相平行设置。脚护板1通过螺丝锁定/解锁的方式与安装架9可拆卸连接,因此减震装置的使用并不会与用户腿部发生接触,避免因减震装置的工作行程对用户造成影响,达到了工作可靠的目的。且脚护板1的侧壁上设置有海绵贴2,海绵贴2与用户腿部的接触大大减缓了摩擦,避免用户的腿部因直接与车体6进行刚性接触而损伤。
[004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0047]
用户经过颠簸路面时,托举块71适应路面的不平而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往复翻转,直角摆动块16在配合块18上不断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杆10/第二支杆12不断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一方面的,第一支杆10驱动三角连杆11转动,由于三角连杆11与减震器3的活动端相铰接,因此三角连杆11不断驱动减震器3的活动端做压缩和顶伸的动作,从而对车体6起到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的,第二支杆12驱动第一摆动连杆13转动,由于三角连
杆11与第一摆动连杆13共同驱动转轴5转动,位于转轴5外侧面上的第二摆动连杆14亦与三角连杆11共同驱动减震器3的活动端做压缩和顶伸的动作。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