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1-02-07 03:02:14|245|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交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客户对商用车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商用车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而驾驶室前后悬置系统对整车的安全性有着关键的影响。
[0003]
传统的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一般包括翻转支座、稳定杆带摇臂总成、与车身连接的前悬置左右上支架、减震器等;传统的驾驶室后悬置系统一般会根据不同的驾驶室车型对悬置结构进行更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能够加强整车行驶的稳定性和适应不同车型的驾驶室悬置结构。
[0005]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和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总成,所述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包括上稳定杆总成,所述上稳定杆总成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减震合件;所述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总成包括后悬横梁总成,后悬横梁总成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减震合件。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减震合件包括上支架总成、翻转臂总成、减震器总成、翻转支座和气囊总成;所述上支架总成与上稳定杆总成紧固连接;所述翻转臂总成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铰接,翻转臂总成的下端与翻转支座铰接;所述减震器总成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铰接,减震器总成的下端与翻转支座铰接;所述气囊总成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紧固连接,气囊总成的下端与翻转臂总成紧固连接。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支架总成设置有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通过后翻转轴与翻转臂总成铰接;所述第二吊耳通过第一铰接螺栓与减震器总成铰接。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翻转支座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通过销轴与减震器总成铰接;翻转支座的上端通过前翻转轴与翻转臂总成铰接。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稳定杆总成包括上横向稳定管,所述上横向稳定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上支架总成相适配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点焊螺母。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还包括下稳定杆总成,所述下稳定杆总成包括下横向稳定管,所述下横向稳定管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相对设置有两第一高度阀总成;下横向稳定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翻转臂总成紧固连接;所述上横向稳定管上间隔设置有两连杆支架,所述第一高度阀总成的第一高度控制杆与对应的连杆支架连接。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减震合件包括下支座总成、气囊减震器、液压
锁总成和固定连接板;所述下支座总成与后悬置横梁总成紧固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与下支座总成紧固连接;所述液压锁总成与固定连接板紧固连接,且所述液压锁总成通过油管总成与另一第二减震合件的液压锁总成连接;所述气囊减震器的上端与固定连接板铰接,气囊减震器的下端与下支座总成铰接。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支座总成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固定连接板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下支座总成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囊减震器的第二连接孔;下支座总成下端外侧设置有车架连接板。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囊减震器的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与固定连接板铰接,气囊减震器的下端通过第三铰接螺栓下支座总成铰接。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减震合件还包括第二高度阀总成,所述第二高度阀总成紧固安装于下支座总成,且第二高度阀总成的第二高度控制杆与固定连接板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前悬置系统增加了上稳定杆总成,提供了驾驶室行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后悬置下支座设计成高度可调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室结构,进行高度调节,实现同一模具的产品,可用于不同车型的装车。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前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稳定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稳定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减震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支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车架;
[0027]
2-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21-上稳定杆总成;211-上横向稳定管;212-连杆支架;213-连接支架;214-点焊螺母;22-下稳定杆总成;221-下横向稳定管;222-安装板;223-第一高度阀总成;224-第一高度控制杆;23-第一减震合件;2300-上支架总成;2301-第一吊耳;2302-第二吊耳;2310-翻转臂总成;2311-后翻转轴;2312-前翻转轴;2320-翻转支座;2321-轴座;2330-减震器总成;2331-第一铰接螺栓;2332-销轴;2340-气囊总成;
[0028]
3-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总成;31-后悬横梁总成;32-第二减震合件;3200-下支座总成;3201-车架连接板;3202-第一连接孔;3203-第二连接孔;3210-气囊减震器;3211-第二铰接螺栓;3212-第三铰接螺栓;3220-固定连接板;3221-油管总成;3230-液压锁总成;3240-第二高度阀总成;3241-第二高度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0031]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包括安装在车架1上的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2和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总成3,
[0034]
参见图2所示,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2包括上稳定杆总成21,上稳定杆总成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减震合件23;
[0035]
参见图5所示,第一减震合件23包括上支架总成2300、翻转臂总成2310、减震器总成2330、翻转支座2320和气囊总成2340;上支架总成2300与上稳定杆总成21紧固连接;翻转臂总成2310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2300铰接,翻转臂总成2310的下端与翻转支座2320铰接;减震器总成2330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2300铰接,减震器总成2330的下端与翻转支座2320铰接;气囊总成2340的上端与上支架总成2300紧固连接,气囊总成2340的下端与翻转臂总成2310紧固连接。具体的,上支架总成2300设置有第一吊耳2301和第二吊耳2302;第一吊耳2301通过后翻转轴2311与翻转臂总成2310铰接;第二吊耳2302通过第一铰接螺栓2331与减震器总成2330铰接。翻转支座2320设置有轴座2321,轴座2321通过销轴2332与减震器总成2330铰接;翻转支座2320的上端通过前翻转轴2312与翻转臂总成2310铰接。
[0036]
参见图3所示,上稳定杆总成21包括上横向稳定管211,上横向稳定管2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上支架总成2300相适配的连接支架213,连接支架213上设置有点焊螺母214。点焊螺母点焊在连接支架上。
[0037]
参见图4所示,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总成2还包括下稳定杆总成22,下稳定杆总成22包括下横向稳定管221,下横向稳定管221上设置有安装板222,安装板222上相对设置有两第一高度阀总成223;下横向稳定管2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翻转臂总成2310紧固连接;上横向稳定管211上间隔设置有两连杆支架212,第一高度阀总成223的第一高度控制杆224与对应的连杆支架212连接。
[0038]
参见图6所示,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总成3包括后悬横梁总成31,后悬横梁总成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减震合件32。
[0039]
参见图7所示,第二减震合件32包括下支座总成3200、气囊减震器3210、液压锁总成3230和固定连接板3220;下支座总成3200与后悬置横梁总成紧固连接;固定连接板3220与下支座总成3200紧固连接;液压锁总成3230与固定连接板3220紧固连接,且液压锁总成3230通过油管总成3221与另一第二减震合件32的液压锁总成3230连接;气囊减震器3210的上端与固定连接板3220铰接,气囊减震器3210的下端与下支座总成3200铰接。
[0040]
参见图8所示,下支座总成3200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固定连接板3220的第一连接孔3202;下支座总成3200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囊减震器3210的第二连接孔3203;下支座总成3200下端外侧设置有车架连接板3201。本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连接孔3202设置为上下两个孔,可根据不同高度的车型,对装配高度进行调整装配。实现后悬下支座不同高度的调节。具体的,气囊减震器3210的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3211与固定连接板3220铰接,气囊减震器3210的下端通过第三铰接螺栓3212下支座总成3200铰接。第二减震合件32还包括第二高度阀总成3240,第二高度阀总成3240紧固安装于下支座总成3200,且第二高度阀总成3240的第二高度控制杆3241与固定连接板3220连接。
[0041]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0042]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