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列车及其中央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中央牵引装置的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轨道列车转向架的中央牵引装置一般可分为单拉杆牵引装置、z字型拉杆牵引装置,然而,上述牵引装置所需空间较大,且无法通过简单的优化减小中央牵引装置所需空间,这样会导致中央牵引装置在自适应、轴箱内置式等空间紧张的转向架中安装困难,以致中央牵引装置无法适用于自适应、轴箱内置式等空间紧张的转向架。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传统中央牵引装置的占用空间大而导致其在转向架中安装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牵引装置,该中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有效解决自适应、轴箱内置式等转向架的中央牵引装置空间紧张、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央牵引装置的轨道列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牵引装置,包括:
用以与车体枕梁连接的牵引销;
与所述牵引销连接的扁平状的牵引梁;
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牵引梁的两侧并与所述牵引梁设于同一水平面、用以与转向架构架连接的牵引拉杆;
其中,所述牵引销设有位于其内部、用以容置所述牵引梁和两个所述牵引拉杆的预设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牵引梁设有位于中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以供所述牵引销伸入的牵引销套。
可选地,所述牵引销套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牵引销包括位于中心并向靠近所述牵引梁的方向凸起的安装销,所述安装销连接有与所述安装销同轴设置的压盖螺栓。
可选地,所述压盖螺栓连接有压盖螺母,当所述安装销和所述压盖螺栓伸入所述牵引销套中时,所述压盖螺母与所述压盖螺栓旋接,用以供所述牵引销套和所述牵引销紧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盖螺母包括:
与所述牵引销套的下端面接触相抵的压盖;
设于所述压盖的下端并与所述压盖一体设置的螺母。
可选地,所述牵引销还包括:
与所述安装销的上端固接的安装板;
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并竖直设置的挡板;
其中,任一所述挡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用以加强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强度的加强筋。
可选地,任一所述加强筋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中心方向渐缩。
可选地,所述牵引销为一次铸造成型的牵引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牵引装置。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针对轨道列车组装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中央牵引装置,具体来说,上述中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销、牵引梁和两个牵引拉杆,在安装时,牵引销与车体枕梁组装连接,牵引拉杆与转向架构件组装连接,当牵引梁与牵引销连接后,即可完成中央牵引装置的组装;其中,两个牵引拉杆分别设于牵引梁的两侧并与牵引梁设于同一水平面,并且牵引梁为扁平状牵引梁,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压缩中央牵引装置的垂向占用空间;同时,牵引销设有位于其内部的预设安装空间,牵引梁与两个牵引拉杆的组合机构可以设置于该预设安装空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缩减整体的占用空间。这样一来,上述中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也就是说,中央牵引装置通过扁平式的牵引梁、牵引梁与两个牵引拉杆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及将牵引梁与两个牵引拉杆设置在紧凑式牵引销的预设安装空间内的设置方式,可以解决传统中央牵引装置占用空间大以及自适应、轴箱内置式列车组构架牵引结构实现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牵引梁和两个牵引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牵引销、11-安装销、12-安装板、13-挡板、14-加强筋、15-横向减震器安装座、2-压盖螺栓、3-牵引销套、4-牵引梁、41-通孔、5-牵引拉杆、6-压盖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中央牵引装置,该中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有效解决自适应、轴箱内置式等转向架的中央牵引装置空间紧张、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央牵引装置的轨道列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牵引梁和两个牵引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销1、牵引销套3、牵引梁4、牵引拉杆5、压盖螺母6,其中,牵引销1可以通过螺栓与车体枕梁连接,牵引销1可以通过牵引销套3与牵引梁4连接,牵引梁4则通过牵引拉杆5与转向架构架连接,最后通过压盖螺母6固定牵引梁4、牵引销1和牵引销套3三者的垂向相对位置。
其中,两个牵引拉杆5分别设于牵引梁4的两侧并与牵引梁4设于同一水平面,这样即可将牵引梁4上用于安装牵引拉杆5的安装座水平设置,并且牵引梁4为扁平状的牵引梁,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压缩中央牵引装置的垂向占用空间,从而可以解决传统牵引梁4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牵引销1设有位于其内部的预设安装空间,牵引梁4与两个牵引拉杆5的组合机构可以设置于该预设安装空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缩减整体的占用空间。
也就是说,中央牵引装置通过扁平式的牵引梁4、牵引梁4与两个牵引拉杆5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及将牵引梁4与两个牵引拉杆5设置在紧凑式牵引销1的预设安装空间内的设置方式,可以解决传统中央牵引装置占用空间大以及自适应、轴箱内置式列车组构架牵引结构实现困难的问题。
这样一来,上述中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在安装中央牵引装置时,可以将牵引销1预先与车体连接,将牵引销套3预先压装进牵引梁4中,并将牵引梁4、牵引拉杆5预先与转向架构架组装连接;车辆落成时,车体上安装的牵引销1与转向架构架上安装的牵引梁4等接触,此时仅需将压盖螺母6与牵引销1上的压盖螺栓2连接并施加扭矩,以紧固压盖螺母6并完成安装,其操作简单,便于自适应、轴箱内置等空间紧张及上牵引点布置的转向架落车安装。
进一步地,上述牵引梁4可以设置位于中心的通孔41,该通孔41用于安装牵引销套3,牵引销套3能够使牵引销1伸入,牵引销套3进一步通过与压盖螺母6配合连接,以实现牵引销套3与牵引销1的紧固连接。当然,牵引销套3可以与通孔41过盈配合,并且牵引销套3可以预先压装进通孔41中。
具体来说,上述牵引销1包括位于中心的安装销11,安装销11向靠近牵引梁4的方向凸起,安装销11的下端连接有与安装销11同轴设置的压盖螺栓2。其中,压盖螺栓2的作用是与压盖螺母6配合连接,以供压盖螺母6中的压盖与牵引销套3的下端面接触相抵,即当安装销11和压盖螺栓2伸入牵引销套3中时,压盖螺母6与压盖螺栓2旋接,并通过施加扭矩将压盖螺母6紧固于牵引销套3的下端面,从而实现牵引销套3与牵引销1的紧固连接,进而完成牵引销1和牵引梁4的组装连接。
当然,上述压盖螺母6具体可以设置为包括压盖与螺母的一体结构,即压盖螺母6包括与牵引销套3的下端面配合连接的压盖以及设于压盖下端的螺母,通过施加扭矩使螺母沿压盖螺栓2的轴向向上运行,直至压盖与牵引销套3的下端面接触相抵。根据实际需要,牵引销套3的下端也可以设置与压盖配合的连接面。
更加具体地说,上述牵引销1还可以包括安装板12和两个分别位于安装板12的两侧的挡板13;其中,安装板12与安装销11的上端固接,两个挡板13均竖直并相对设置;同时,任一挡板13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挡板13与安装板12连接强度的加强筋14。
由于本中央牵引装置空间较小、垂向高度与车体枕梁接近,并且牵引梁4和牵引拉杆5占用传统牵引销1中加强筋14的设置空间,因此,需设置基于牵引拉杆5极限空间位置的加强筋14。通过优化设计,本申请的全部加强筋14均沿靠近安装板12的中心方向渐缩,也就是说,任一加强筋14采用变截面的加强筋14,且越靠近安装板12的中心,加强筋14的横截面高度越小,如图2所示;这样一来,根据车辆实际工况的牵引拉杆5极限空间运动位置,可以在可使用的最大空间下布置上述加强筋14,以优化结构强度,从而解决有限空间下加强筋14设置困难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牵引销1内部的预设安装空间即由设于挡板13内侧的加强筋14与安装销11限定,该预设安装空间具体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高度由加强筋14限定,宽度由加强筋14和安装销11共同限定。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上述牵引销1具体可以设置为一次铸造成型的牵引销,比如整体可以采用铸钢成型。此外,牵引销1的安装板12上还可以设置横向减震器安装座15,用于安装横向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中央牵引装置;轨道列车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列车及其中央牵引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