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2-06 21:02:28|108|起点商标网
一种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上水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列车自动加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列车进站或者停运后车厢的加水工作,均需人工操作完成,需要上水工人手动将外部水源的上水接头插入列车自带上水接口内,之后打开上水阀门开始上水,待列车水箱溢水后再由人工手动关闭上水阀,取下上水管。

但是,通常在列车营运高峰期,一列火车通常只配备4名左右的上水工人,平均一名上水工人要负责多节车厢或者多列列车的上水工作,而在列车停站时,时间又短,工作人员要人工将水管牵引出,并与列车自带的上水接口连接,上完水后人工收回水管,因此常常会发生时间不够,不能给下一列列车充足上水的情况,同时由于上水水管较长,在上水后,水管中残余着积水,导致水管较重,人工牵引收回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用于解决在列车加水后,对水管回收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包含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含一个前盖板、一个后盖板及一个前后相贯通的矩形框,所述前盖板及后盖板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侧,在所述防护壳内设有水管绞盘、多向水管导出装置、主控箱、电磁水阀及动力总成;

所述水管绞盘、电磁水阀及动力总成均固定在所述防护壳的矩形框内底壁上,所述主控箱固定在所述防护壳的前盖板上,所述多向水管导出装置固定在所述防护壳的矩形框左上顶角上,所述主控箱分别与所述电磁水阀及动力总成电连接;

所述水管绞盘包含绞盘支架、中空绞盘轴及两个圆盘,所述的两个圆盘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中空绞盘轴的两端,所述绞盘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护壳的矩形框内底壁上,所述中空绞盘轴滚动支承在绞盘支架上,在所述中空绞盘轴上卷绕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一端与中空绞盘轴的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多向水管导出装置中,在所述中空绞盘轴靠近动力总成的一端设置齿轮盘及四通管接头,所述齿轮盘固定套设在中空绞盘轴上,并通过传动链条与动力总成相传动连接,所述四通管接头固定在中空绞盘轴的端部,并与中空绞盘轴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电磁水阀上设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收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防护壳外设的供水水源连通,所述出水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四通管接头连通,所述收水接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防护壳外设的收水装置连通。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所述主控箱包含箱壳,在所述箱壳内部设有电源、与电源电连接的空气开关、以及与空气开关电连接的pcb电路板一,在所述pcb电路板一上安装有微处理器,在所述箱壳面向所述防护壳前盖板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磁水阀及动力总成电连接。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在所述防护壳的矩形框左上顶角处还开设有第一洞口,在所述第一洞口外盖设有第一防护盖板,所述第一防护盖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洞口位于矩形框顶面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第一防护盖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洞口位于矩形框的左侧面的一端相贴合。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在所述防护壳的前盖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面板正对的第二洞口,在所述第二洞口外盖设有第二防护盖板,所述第二防护盖板一侧与第二洞口的上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洞口的边缘相贴合。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四个按钮,分别为紧停按钮、上水按钮、卷管按钮和解锁按钮,所述紧停按钮、上水按钮、卷管按钮和解锁按钮均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与pcb电路板一上的微处理器电连接。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所述四通管接头包括四通接口管体、芯轴管,所述四通接口管体包括两个纵向进水口和两个横向出水口,所述芯轴管可转动式插设在四通接口管体内,并贯通两个所述横向出水口,所述芯轴管通过在其管壁上开有一圈通孔与两个纵向进水口连通,在所述芯轴管与每个横向出水口相接触的外管壁上均开有至少一个凹槽一,在每个所述凹槽一内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芯轴管延伸出每个横向出水口的外管壁上均开有一个凹槽二,在每个所述凹槽二内均设置有卡簧,在每个所述卡簧与横向出水口之间均设置有挡圈;

所述四通管接头其中一个纵向进水口与电磁水阀的出水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另一个纵向进水口用活塞堵住,

所述四通管接头的芯轴管一端与水管绞盘的中空绞盘轴连通,另一端安装有六角转动轴,在所述防护壳的前盖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四通管接头的六角转动轴相对应的通孔二,在所述通孔二内设置有活动盖板。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在所述电磁水阀上还设置有手动开关,在所述防护壳的前盖板上还开设有与手动开关相对应的通孔一,在所述通孔一内安装有一个与手动开关插接的旋转开关,在所述防护壳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上均开设有百叶窗式散热口,在所述矩形框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若干个l指示灯。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所述多向水管导出装置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的导向滚筒,所述壳体包含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错开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后两端,且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板高均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板高;

所述导向滚筒包含导向滚筒一及导向滚筒二,所述导向滚筒一数量为两个且对称水平嵌设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边缘处,所述导向滚筒二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竖直嵌设在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后侧板一端的侧边缘处;

在两个所述导向滚筒一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滚筒三,且所述导向滚筒三水平横设在前侧板面向后侧板一面的上边缘处;

在两个所述导向滚筒二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滚筒四,且导向滚筒四水平横设在后侧板面向前侧板一面的上边缘处;

所述导向滚筒三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滚筒一靠近前侧板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滚筒一远离前侧板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滚筒二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滚筒二的下端分别对应与导向滚筒三的两端连接;

在所述前侧板上开有传感器安装孔,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光电限位传感器,所述光电限位传感器通过接线端子与pcb电路板一上的微处理器电连接。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所述主控箱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所述四通接口管体用活塞堵住的纵向进水口处还安装有水压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均分别对应与pcb电路板一上的微处理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l显示屏,在所述pcb电路板一上安装有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rs485接口和扩展接口,所述rs485接口和扩展接口分别通过数据线对应与控制面板上设有的rs485接口及扩展接口连接。

在上述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基础上,在所述pcb电路板一上安装有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遥控器接收电路,所述遥控器接收电路与在遥控器内设有的遥控器发射电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遥控器包含遥控器盒体及设置在所述遥控器盒体内的pcb电路板二,所述遥控器发射电路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二,在所述遥控器盒体上还设有与遥控器发射电路电连接的紧停按键、上水按键、卷管按键和解锁按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工作原理为:

在上水时,首先打开第二防护盖板,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解锁按钮,使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解除待机状态,开始加水作业,此时先打开第一防护盖板将水管绞盘上的上水管通过多向水管导出装置导出并牵引至列车加水处,然后将上水管的上水接头与列车加水处的列车注水嘴相旋套好,当上水管和列车注水嘴连接好后,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上水按钮,将电磁水阀打开,此时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开始上水,与此同时列车自动加水设备防护壳上的l指示灯显示为蓝色;

当上水完成后,再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上水按钮,关闭电磁水阀,此时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停止上水,然后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卷管按钮,启动动力总成工作,通过动力总成控制水管绞盘将上水管收回至多向水管导出装置中,并将上水管内残余的水通过电磁水阀的收水接口输送至外部收水装置,此时列车自动加水设备防护壳上的指示灯显示为黄色;

当上水管全部被收回至多向水管导出装置后,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紧停按钮,使列车自动加水设备进入待机状态,等待为下一列列车加水;

当工人较少或者距离加水设备较远时,也可以利用遥控器来远程进行紧停、上水、卷管和解锁操作;

其中,主控箱控制面板上的l显示屏上能实时显示设备的当前温度、湿度和水压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列车自动加水设备,能在控制面板上操作或者利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自动给列车加水,防止列车的水箱加满水后,不能及时关闭水阀,导致有水溢出浪费水资源,同时在上水完成后能利用控制面板,来施行自动回收水管的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且对于水管中残留的水,还会通过电磁水阀的收水接口收回到外部收水装置,节约了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利用自主设计的多向水管导出装置,可以多方向的加快水管出管和回收时的速度,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从而保证列车的充足上水;

3、由于四通管接头连接的是中空绞盘轴,而中空绞盘轴是转动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自主设计的带有芯轴管的四通接口管体,使得四通接口管体不用随着中空绞盘轴的转动而转动,防止电磁水阀与四通管接头之间的连接水管跟随四通管接头的转动而发生缠绕打绞的情况,同时还利用了在芯轴管内安装六角转动轴的设置,能在停电时转动水管绞盘,回收水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水管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磁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列车自动加水设备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四通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四通管接头的剖面图;

图8为图1中多向水管导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图1中多向水管导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防护壳;1.1、前盖板;1.1a、第二洞口;1.2、后盖板;1.3、矩形框;1.3a、第一洞口;2、水管绞盘;2.1、中空绞盘轴;2.2、圆盘;3、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1、前侧板;3.2、后侧板;3.3、左侧板;3.4、右侧板;3.5、导向滚筒一;3.6、导向滚筒二;3.7、导向滚筒三;3.8、导向滚筒四;3.9传感器安装孔;4、主控箱;4.1、箱壳;4.2、电源;4.3、空气开关;4.4、pcb电路板一;4.5、微处理器;4.6、控制面板;4.6a、紧停按钮;4.6b、上水按钮;4.6c、卷管按钮;4.6d、解锁按钮;4.6e、led显示屏;4.7、rs485接口;4.8、扩展接口;4.9、遥控器接收电路;5、电磁水阀;5.1、上水接口;5.2、出水接口;5.3、收水接口;5.4、手动开关;6、动力总成;7、绞盘支架;8、齿轮盘;9、四通管接头;9.1、四通接口管体;9.11、纵向进水口;9.12、横向出水口;9.2、芯轴管;9.21、通孔;9.3、密封;9.4、卡簧;9.5、挡圈;9.6、六角转动轴;10、第一防护盖板;12、第二防护盖板;13、活动盖板;14、旋转开关;15、百叶窗式散热口;16、led指示灯;17、光电限位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20、水压传感器;21、遥控器;21.1、pcb电路板二;21.2、遥控器发射电路;21.3、紧停按键;21.4、上水按键;21.5、卷管按键;21.6、解锁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包含防护壳1,防护壳1包含一个前盖板1.1、一个后盖板1.2及一个前后相贯通的矩形框1.3,前盖板1.1及后盖板1.2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矩形框1.3的前后两侧,其特征在于:在防护壳1内设有水管绞盘2、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主控箱4、电磁水阀5及动力总成6;

水管绞盘2、电磁水阀5及动力总成6均固定在防护壳1的矩形框1.3内底壁上,主控箱4固定在防护壳1的前盖板1.1上,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固定在防护壳1的矩形框1.3左上顶角上,主控箱4分别与电磁水阀5及动力总成6电连接;

水管绞盘2包含绞盘支架7、中空绞盘轴2.1及两个圆盘2.2,的两个圆盘2.2分别对应固定在中空绞盘轴2.1的两端,绞盘支架7固定在防护壳1的矩形框1.3内底壁上,中空绞盘轴2.1滚动支承在绞盘支架7上,在中空绞盘轴2.1上卷绕有上水管,上水管一端与中空绞盘轴2.1的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设在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中,在中空绞盘轴2.1靠近动力总成6的一端设置齿轮盘8及四通管接头9,齿轮盘8固定套设在中空绞盘轴2.1上,并通过传动链条与动力总成6相传动连接,四通管接头9固定在中空绞盘轴2.1的端部,并与中空绞盘轴2.1的内腔相连通;

电磁水阀5上设有进水接口5.1、出水接口5.2和收水接口5.3,进水接口5.1通过第一连接管与防护壳1外设的供水水源连通,出水接口5.2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四通管接头9连通,收水接口5.3通过第三连接管与防护壳1外设的收水装置连通。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控箱4包含箱壳4.1,在箱壳4.1内部设有电源4.2、与电源4.2电连接的空气开关4.3、以及与空气开关4.3电连接的pcb电路板一4.4,在pcb电路板一4.4上安装有微处理器4.5,在箱壳4.1面向防护壳1前盖板1.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4.6,微处理器4.5分别与控制面板4.6、电磁水阀5及动力总成6电连接;这样便使得能在控制面板4.6能直接控制与微处理器4.5电连接的电磁水阀5和动力总成6的开启和关闭。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防护壳1的矩形框1.3左上顶角处还开设有第一洞口1.3a,在第一洞口1.3a外盖设有第一防护盖板10,第一防护盖板10一端与第一洞口1.3a位于矩形框1.3顶面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第一防护盖板10另一端与第一洞口1.3a位于矩形框1.3的左侧面的一端相贴合;

在需要操作整个加水设备时,打开第一防护盖板10,便能直接拉出水管,平常不使用时,第一防护盖板10能防止灰尘进入到防护壳1内部。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防护壳1的前盖板1.1上还开设有与控制面板4.6正对的第二洞口1.1a,在第二洞口1.1a外盖设有第二防护盖板12,第二防护盖板12一侧与第二洞口1.1a的上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另一侧与第二洞口1.1a的边缘相贴合;

在需要操作整个加水设备时,打开第二防护盖板12,便能直接拉出水管,平常不使用时,第二防护盖板12能防止灰尘进入到防护壳1内部。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面板4.6上设置有四个按钮,分别为紧停按钮4.6a、上水按钮4.6b、卷管按钮4.6c和解锁按钮4.6d,所述紧停按钮4.6a、上水按钮4.6b、卷管按钮4.6c和解锁按钮4.6d均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与pcb电路板一4.4上的微处理器4.5电连接。

紧停按钮4.6a:设备任意状态下按此按钮4.6a,设备所有执行机构停上工作,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一般在不加水的情况下,加水设备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上水按钮4.6b:按一下上水按钮4.6b,电磁水阀5打开,设备开始加水作业,再按一下上水按钮4.6b,电磁水阀5关闭,设备停止加水作业;

卷管按钮4.6c:按一下卷管按钮4.6c,动力总成6开始工作,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水管绞盘2转动,将水管回收至设备内部,当水管全部收回水管绞盘2内后,再按一下卷管按钮4.6c,动力总成6停止工作;

解锁按钮4.6d:设备待机状态下按下解锁按钮4.6d后,设备解锁,可操作设备执行上水作业,不按下解锁按钮4.6d无法操作设备。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四通管接头9包括四通接口管体9.1、芯轴管9.2,四通接口管体9.1包括两个纵向进水口9.11和两个横向出水口9.12,芯轴管9.2可转动式插设在四通接口管体9.1内,并贯通两个横向出水口9.12,芯轴管9.2通过在其管壁上开有一圈通孔9.21与两个纵向进水口9.11连通,在芯轴管9.2与每个横向出水口9.12相接触的外管壁上均开有至少一个凹槽一,在每个凹槽一内均设置有密封圈9.3,在芯轴管9.2延伸出每个横向出水口9.12的外管壁上均开有一个凹槽二,在每个凹槽二内均设置有卡簧9.4,在每个卡簧9.4与横向出水口9.12之间均设置有挡圈9.5;

四通管接头9其中一个纵向进水口9.11与电磁水阀5的出水接口5.2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另一个纵向进水口9.11用活塞堵住,

四通管接头9的芯轴管9.2一端与水管绞盘2的中空绞盘轴2.1连通,另一端安装有六角转动轴9.6,在防护壳1的前盖板1.1上还开设有与四通管接头9的六角转动轴9.6相对应的通孔二,在通孔二内设置有活动盖板14;

此四通管接头9利用芯轴管9.2的可转动功能,使其能在保证四通接口管体9.1不动的情况下,将水输送到水管绞盘2内,并能跟随水管绞盘2转动,同时水管在上水时,也可以转动水管绞盘2进行卷管操作;当整个设备停电或者断电时,需要将水管收回水管绞盘2内时,打开活动盖板14将弓形套筒套接在六角转动轴9.6上,逆时针转动水管绞盘2的中空绞盘轴2.1,将水管收回到水管绞盘2上,同理顺时针转动,可将水管从水管绞盘2上放出。

在电磁水阀5上还设置有手动开关5.4,在防护壳1的前盖板1.1上还开设有与手动开关5.4相对应的通孔一,在通孔一内安装有一个与手动开关5.4插接的旋转开关13,在防护壳1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均开设有百叶窗式散热口15,在矩形框1.3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若干个led指示灯16;

旋转开关13的默认状态为自动状态,指针默认在中间位置,此时电磁水阀5由控制面板4.6控制,当设备停电或者断电时,可以通过旋转开关13来控制电磁水阀5的关闭和开启,关闭水阀,需要逆时针旋转旋转开关13九十度;当指针默认在中间位置,需要打开开关时,需要顺时针旋转旋转开关13九十度。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的导向滚筒,壳体包含前侧板3.1、后侧板3.2、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错开设置在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的前后两端,且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的板高均小于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的板高;

导向滚筒包含导向滚筒一3.5及导向滚筒二3.6,导向滚筒一3.5数量为两个且对称水平嵌设在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的上边缘处,导向滚筒二3.6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竖直嵌设在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靠近后侧板3.2一端的侧边缘处;

在两个导向滚筒一3.5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滚筒三3.7,且导向滚筒三3.7水平横设在前侧板3.1面向后侧板3.2一面的上边缘处;

在两个导向滚筒二3.6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滚筒四3.8,且导向滚筒四3.8水平横设在后侧板3.2面向前侧板3.1一面的上边缘处;

导向滚筒三3.7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滚筒一3.5靠近前侧板3.1的一端连接,两个导向滚筒一3.5远离前侧板3.1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滚筒二3.6的上端连接,两个导向滚筒二3.6的下端分别对应与导向滚筒三3.7的两端连接;

在所述前侧板3.1上开有传感器安装孔3.9,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孔3.9内安装有光电限位传感器17,所述光电限位传感器17通过接线端子与pcb电路板一4.4上的微处理器4.5电连接。

利用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使得水管绞盘2上的水管的伸出和回收更加方便和快速,节约时间,同时利用导向滚筒也防止水管在伸出和回收过程中与金属板之间的摩擦损坏,前侧板3.1上的光电限位传感器采用红外信号感应,利用传感器红外信号对胶质水管不敏感,对金属水管接头敏感的特点,能感知在水管回收中水管接头是否回到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上的指定部位。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控箱4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在所述四通接口管体9.1用活塞堵住的纵向进水口9.11处还安装有水压传感器20,所述湿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8和水压传感器20均分别对应与pcb电路板一4.4上的微处理器4.5电连接,在所述控制面板4.6上安装有led显示屏4.6e,在所述pcb电路板一4.4上安装有与微处理器4.5电连接的rs485接口4.7和扩展接口4.8,所述rs485接口4.7和扩展接口4.8分别通过数据线对应与控制面板4.6上设有的rs485接口及扩展接口连接;

湿度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18检测到主控箱4表面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水压传感器20检测到上水管内的水压后,通过pcb电路板一4.4传递给微处理器4.5,微处理器4.5将信号转换后通过电缆输送到led显示屏4.6e上,使得led显示屏4.6e上能实时感知主控箱4的表面温度是否过高、湿度值是否正常、以及上水管内水压是否正常;

温度过高则会有安全隐患,当及时通风和其他降温处理,甚至停止工作;湿度传感器19检测主控箱4表面的空气湿度是否在适当范围值内,长期湿度过高会对主控箱4表面的金属外壳产生影响,以及过高的湿度甚至会影响主控箱4内的pcb电路板一4.4传输信息;水压传感器20能实时监测水管内的水压是否正常,水压过低侧是水管内的水速过低,列车加满水需要较久的时间,水压过高则会导致各个水管接头处容易脱落,不利于上水操作。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cb电路板一4.4上安装有与微处理器4.5电连接的遥控器接收电路4.9,所述遥控器接收电路4.9与在遥控器21内设有的遥控器发射电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遥控器21包含遥控器盒体及设置在所述遥控器盒体内的pcb电路板二21.1,所述遥控器发射电路21.2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二21.1,在所述遥控器盒体上还设有与遥控器发射电路21.2电连接的紧停按键21.3、上水按键21.4、卷管按键21.5和解锁按键21.6;

利用遥控器21的控制功能,能远程控制列车的自动加水,以及水满时控制动力总成6和电磁水阀5的停止工作,不仅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更能及时关闭阀门,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且电源采用dc24v电源设备,水阀采用dn40的电磁水阀5,动力总成6为伺服电机,pcb电路板一4.4中的微处理器4.5型号为c8051f340,该型号单片机主频高达48mhz,4kram,64kflash,采用tqfp48封装,性能稳定,性价比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工作原理为:在上水时,首先打开第二防护盖板12,按一下控制面板4.6上的解锁按钮4.6d,使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解除待机状态,开始加水作业,此时先打开第一防护盖板10将水管绞盘2上的上水管通过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导出并牵引至列车加水处,然后将上水管的上水接头与列车加水处的列车注水嘴相旋套好,当上水管和列车注水嘴连接好后,按一下控制面板4.6上的上水按钮4.6b,将电磁水阀5打开,此时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开始上水,与此同时列车自动加水设备防护壳1上的led指示灯16显示为蓝色;

当上水完成后,再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4.6上的上水按钮4.6b,关闭电磁水阀,此时整个列车自动加水设备停止上水,然后按一下主控箱控制面板4.6上的卷管按钮4.6c,启动动力总成6工作,通过动力总成6控制水管绞盘2将上水管经过多向水管导出装置3收回到水管绞盘2中,并将上水管内残余的水通过电磁水阀5的收水接口5.3输送至外部收水装置,此时列车自动加水设备防护壳1上的led指示灯16显示为黄色;

当上水管全部被收回至收回到水管绞盘2后,按一下控制面板4.6上的紧停按钮4.6a,使列车自动加水设备进入待机状态,等待为下一列列车加水;

当工人较少或者距离加水设备较远时,也可以利用遥控器21来远程进行紧停、上水、卷管和解锁操作;

其中,主控箱控制面板4.6上的led显示屏4.6e上能实时显示设备的当前温度、湿度和水压情况。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管接头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