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轴端接地装置、轮对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02-06 11:02:03|243|起点商标网
轴端接地装置、轮对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轴端接地装置、轮对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转向架用的车轴由于涉及车辆运行安全,必须对车轴定期进行超声波探伤,以确保车轴使用安全。对于速度级较高的车辆,目前业内普遍采用空心车轴,并且定期对空心车轴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即通过探伤用探头在空心车轴空腔内行进的方式完成探伤作业。

现有的轨道车辆上的轴端接地装置均为封闭式结构,空心车轴探伤作业时须拆卸轴端接地装置、摩擦盘、适配器、防尘盖等零部件,露出车轴端部,如图1所示,然后将探伤适配器100与空心车轴连接,以利用探伤适配器100的轴腔101与车轴的空腔连接,并利用探伤探头200经由探伤适配器100的轴腔101向车轴的空腔内部行进,从而完成空心车轴的探伤作业。探伤作业完成后,需要重新安装轴端接地装置的各个零部件。

但是,受限于轴端接地装置的结构,上述的探伤作业过程仍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探伤作业前需要拆装轴端接地装置,从而增加了探伤作业时间,降低了探伤作业的效率;

(2)拆装轴端接地装置的过程中,必须更换紧固件和密封件等相关的必换件,从而增加了探伤作业的成本;

(3)因探伤作业的时效性而需要反复拆装轴端接地装置,因此增加了车轴零部件的损伤风险及二次组装风险,降低了车轴及轴端接地装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轴端接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轴端接地装置受限于结构而使探伤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过高以及存在损伤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轮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轴端接地装置,用于安装在车轴的轴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地壳体、摩擦盘和轴端适配器,所述轴端适配器与所述车轴的轴端固定连接,沿所述接地壳体、所述摩擦盘和所述轴端适配器的轴向依次贯通形成探伤通道,所述探伤通道与所述车轴的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碳刷组件、弹性组件和刷架,所述碳刷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刷架中,所述刷架固接在所述接地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接地壳体与所述摩擦盘之间;所述探伤通道贯穿于所述刷架的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刷架包括盘状架体和若干个安装槽,所述碳刷组件包括若干个碳刷体,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个弹簧片,所述架体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二通孔,各个所述安装槽分别构造于所述架体的外缘,并且各个所述安装槽围绕所述第二通孔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碳刷体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弹簧片的弹力作用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连通在所述第一槽体上朝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所述碳刷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弹簧片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二槽体内,并且所述弹簧片连接在所述碳刷体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地壳体包括壳本体、第一安装座和接头,所述壳本体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壳本体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一通孔,所述壳本体的一端构造有用于与轴箱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壳本体的另一端可开闭的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能卡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外;所述接头连接在所述壳本体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座一侧的内壁上构造有朝向所述内腔伸出的第一凸部,所述摩擦盘的外缘构造有向外伸出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彼此相对弯折,所述第一凸部插装在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摩擦盘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凸部插装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凹槽内;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还构造有若干个密封槽,各个所述密封槽排列于所述壳本体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构造有沿所述壳本体的轴线向外伸出的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于所述凸台的轴线,所述凸台的外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端盖的外缘构造有与所述壳本体的轴线平行设置的围板,所述围板的内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卡圈,每个所述卡圈能一一对应的装配在各个所述卡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摩擦盘包括盘体、接触台和若干个安装块,所述盘体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三通孔,所述盘体上朝向所述接地壳体的一端构造有向外伸出的所述接触台,各个所述安装块均匀的连接在所述盘体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盘体上连接所述轴端适配器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端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包边和若干个第二安装座,所述适配器本体的轴线上构造有第四通孔,所述包边构造于所述适配器本体上连接所述车轴的一端,并且所述包边套装于所述车轴的轴端外;各个所述第二安装座均匀的构造于所述适配器本体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轮对,包括车轴和分别设于所述车轴两端的一对车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轴端接地装置,所述轴端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轴的至少一端,所述车轴内设有轴向空腔,所述轴端接地装置的探伤通道与所述车轴的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轮对;或者所述转向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轴端接地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轴端接地装置,用于连接在车轴的轴端;该轴端接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地壳体、摩擦盘和轴端适配器,轴端适配器与车轴的轴端固定连接,沿接地壳体、摩擦盘和轴端适配器的轴向依次贯通形成探伤通道,探伤通道与车轴的空腔连通,从而沿该轴端接地装置的轴向预留出与车轴的空腔连通的贯通式探伤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轴端接地装置实现了在进行车轴探伤作业时无需拆卸轴端接地装置,只需直接将探伤适配器沿探伤通道依次穿过接地壳体、摩擦盘和轴端适配器,即可最终插入车轴的空腔内,进而利用探伤探头对车轴进行超声波探伤,可见,该轴端接地装置能有效提高探伤作业的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并且有效降低探伤作业对车轴零部件的损伤风险、以及轴端接地装置二次组装的损伤风险,从而大大提高车轴端部零部件及轴端接地装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该轴端接地装置通过设置摩擦盘,使轴端接地装置可以更好的适配车轴的端部磨耗接地结构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端部磨耗可以使轴端接地装置集成更多的碳刷,从而实现更大电流的传输,并且具有更低的磨耗速率,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再进一步的,该轴端接地装置通过将接地壳体与摩擦盘连接,以及轴端适配器与车轴连接,从而提高轴端接地装置内部的密闭性,有效防止接地壳体内产生的碳粉进入轴箱内,并且,配合设置上述的贯通式探伤通道,从而便于随时检查轴端接地装置内部的状态、以及进行轴端接地装置内部的碳粉清理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轮对,通过在车轴上设置上述的轴端接地装置,使得该轮对具有上述轴端接地装置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通过在转向架上安装上述轮对或者轴端接地装置,使得该轨道车辆具有上述轮对和轴端接地装置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轴端接地装置在进行车轴探伤作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轴端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轴端接地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弹性组件、碳刷组件和刷架的装配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轴端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轴端接地装置的装配剖视图,且图中黑色区域为碳粉所在区域;

图9是图8中示出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示出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探伤适配器;101:轴腔;200:探伤探头;

1:端盖;11: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

2:接地壳体;21:壳本体;22:第一安装座;23:第一通孔;24:接头;25:第一凸部;26:密封槽;27:第一卡槽;28:第二卡槽;

3:弹性组件;31:弹簧片;

4:碳刷组件;41:碳刷体;42:刷辫;

5:刷架;51:架体;52:安装槽;521:第一槽体;522:第二槽体;53:第二通孔;

6:摩擦盘;61:盘体;62:接触台;63:第三通孔;64:安装块;65:第二凸部;

7:轴端适配器;71:适配器本体;72:包边;73:第四通孔;74:第二安装座;

8:接地线缆;

9:车轴;91:轴端压盖;92:轴箱轴承;93: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2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轴9轴端的轴端接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简称为“装置”)。该轴端接地装置通过沿装置的轴向预留出能与车轴9的空腔连通的贯通式探伤通道,从而能实现不拆卸轴端接地装置即可进行空心车轴9探伤作业的功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并有效降低探伤作业对车轴9零部件的损伤风险、以及轴端接地装置二次组装的损伤风险,从而提高车轴9及轴端接地装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如图2、图3和图8所示,该轴端接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地壳体2、摩擦盘6和轴端适配器7,轴端适配器7与车轴9固定连接,沿接地壳体2、摩擦盘6和轴端适配器7的轴向依次贯通形成探伤通道,该探伤通道与车轴9的空腔连通,从而沿该装置的轴向形成贯通式探伤通道。

可理解的是,优选接地壳体2、摩擦盘6、轴端适配器7与车轴9同轴连接,以使该探伤通道与车轴同轴设置,更便于探伤适配器的插入和探伤作业。即装置的轴向与车轴9的轴向重合设置。

该装置在其轴线上预留出与车轴9的空腔连通的贯通式探伤通道,从而在进行车轴9探伤作业时,无需拆卸轴端接地装置,而是直接将探伤适配器100自接地壳体2的开口端插入装置内,并且沿探伤通道依次穿过接地壳体2、摩擦盘6和轴端适配器7,即可使探伤适配器100最终插入车轴9的空腔内,从而可以利用探伤探头插入至探伤适配器100的轴孔中并伸入至车轴9的空腔内,进而实现对车轴9进行探伤,例如超声波探伤。

可理解的是,该装置所述的摩擦盘6为环形盘状结构,通过设置摩擦盘6,使得该装置可以更好的适配车轴9的端部磨耗接地结构的要求。采用端部磨耗可以使轴端接地装置集成更多的碳刷,从而实现更大电流的传输,并且具有更低的磨耗速率,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可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轴9两端分别设有车轮和轴箱,并且轴箱位于车轮的外侧,即轴箱位于车轮的朝向车轴9轴端的一侧,并且,车轴9的轴端通过轴箱轴承92套装在轴箱内部。车轴9的轴端的端面上固接有轴端压盖91,轴端压盖91的轴线上设有与车轴9同轴设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防尘盖93。轴端适配器7固接在轴端压盖91的外缘处,以使轴端适配器7与轴端压盖91之间成封闭式连接结构。

可理解的是,该装置既可以安装在车轴的任一端,也可以在车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该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接地壳体2直接与摩擦盘6密封连接,并且将带有包边72的轴端适配器7密封连接在车轴9的端部压盖的外缘,从而使装置的内部构成密闭腔体,有效提高该装置内部的密闭性,并且有效防止产生在接地壳体2内的碳粉进入轴箱轴承92的空间内,图8至图10中示出的黑色区域为碳粉所在区域。进一步的,配合设置上述的贯通式探伤通道,从而便于随时检查轴端接地装置内部的状态、以及进行轴端接地装置内部的碳粉清理作业。

如图4和图8所示,接地壳体2包括壳本体21、第一安装座22和接头24。壳本体21的内部设有内腔,内腔优选为拱形,以便于安装碳刷集成部件,并且为飞散的碳粉提供密闭腔体空间。壳本体21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一通孔23,从而预留出探伤通道。壳本体21的一端构造有用于与轴箱连接的第一安装座22,优选第一安装座22固接在轴箱的轴箱盖上。壳本体21的另一端可开闭的连接有端盖1,端盖1能卡装在第一通孔23外,端盖1可通过手动开闭,以便于探伤作业和清理碳粉,并且端盖1关闭时可以对探伤通道起到保护作用。接头24连接在壳本体21的外壁上,接头24用于与接地线缆8连接。

如图9所示,壳本体21的内壁与摩擦盘6的外缘之间构造有迷宫结构,利用迷宫结构实现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的密封连接。如图9所示,在壳本体21上设有第一安装座22一侧的内壁上构造有朝向内腔伸出的第一凸部25,在摩擦盘6的外缘构造有向外伸出的第二凸部65,第一凸部25与第二凸部65彼此相对弯折,第一凸部25插装在第二凸部65与摩擦盘6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并且第二凸部65插装在第一凸部25与壳本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利用第一凸部25与第二凸部65交错插装的结构,以使实现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的密封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在壳本体21的内壁上还构造有若干个密封槽26,各个密封槽26排列于壳本体21与第二凸部65之间。密封槽26内填充有密封圈。

如图10所示,壳本体21远离第一安装座22的一侧构造有沿壳本体21的轴线向外伸出的凸台,第一通孔23贯通于凸台的轴线,以使壳本体21内预留贯通的探伤通道。凸台的外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卡槽,端盖1的外缘构造有与壳本体21的轴线平行设置的围板,围板的内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卡圈,每个卡圈能一一对应的装配在各个卡槽内,以实现端盖1与接地壳体2的开口端之间的卡扣式过盈配合连接,从而提高端盖1与接地壳体2之间的密闭性和安装可靠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接地壳体2中,凸台的外壁构造有第一卡槽27和第二卡槽28,对应的,在围板的内壁构造有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第一卡槽27与第一卡圈1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并且第二卡槽28与第二卡圈1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以进一步提高端盖1与接地壳体2之间的密闭性和安装可靠性。

可理解的是,端盖1优选采用橡胶制成,以使端盖1具有弹性,便于手动装拆,并且还能利用弹性作用提高卡圈卡固在卡槽内的紧固力。端盖1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此外,端盖1还可以构造为其他与接地壳体2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的结构,只要满足能使接地壳体2的开口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闭即可。

可理解的是,接地线缆8与接头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碳刷集成部件,碳刷集成部件构造为分散式结构,以便于预留出设置探伤通道的空间。碳刷集成部件固接在接地壳体2内,并且位于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由于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构造成密闭腔体,碳刷集成部件位于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之间,从而既能保证碳粉与摩擦盘6的可靠接触,保证电流可靠通过,又能使得由碳刷集成组件产生的飞散碳粉能够均匀分布在由接地壳体2与摩擦盘6组成的密闭腔体内,有效防止碳粉外泄,特别是避免碳粉泄漏至轴箱轴承92的空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的分散式碳刷集成部件包括碳刷组件4、弹性组件3和刷架5。探伤通道贯穿于刷架5的轴线。碳刷组件4用于与摩擦盘6相接触,以使电流通过。碳刷组件4通过弹性组件3安装在刷架5中,刷架5固接在接地壳体2内,以使飞散的碳粉能均匀分布在接地壳体2的内腔中。弹性组件3能够为碳刷组件4的安装提供弹性压紧力,以保证碳刷组件4可靠的固定在刷架5内,以提高电流稳定性。

进一步的,刷架5包括盘状架体51,架体51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二通孔53,以在架体51的轴线上预留出探伤通道。刷架5还包括若干个安装槽52,碳刷组件4包括若干个碳刷体41,弹性组件3包括若干个弹簧片31。优选安装槽52、碳刷体41和弹簧片31的数量一一对应。各个安装槽52分别构造于架体51的外缘,并且各个安装槽52围绕第二通孔53均匀分布,以使各个安装槽52内对应安装的碳刷体41产生的碳粉接地壳体2的内腔中间隔分布。优选各个安装槽52围绕第二通孔均匀分布。每个碳刷体41分别通过弹簧片31的弹力作用固定在相应的安装槽52内,弹簧片31用于为碳刷体41在安装槽52内的可靠安装提供弹性压紧力。优选安装槽52的两端贯通设置,以保证安装槽52内的碳刷体41的端部与摩擦盘6可靠接触。

进一步的,安装槽52包括第一槽体521和第二槽体522。第二槽体522连通在第一槽体521上朝向第二通孔53的一侧。碳刷体41安装在第一槽体521内,弹簧片31压紧固定在第二槽体522内,并且弹簧片31通过弹性压紧力的作用顶紧连接在碳刷体41的一侧。

可理解的是,优选在弹簧片3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片,两个弹片的一端弯曲固接,另一端分开有预设距离,以使两个弹片的分开端在压紧合并时能够蓄存弹性势能。在两个弹片的分开端构造有凸出部,在弹簧片31顶紧连接在碳刷体41的一侧时,两个弹片被压紧在碳刷体41侧面与第二槽体522之间,并且凸出部顶紧在碳刷体41的端部,以将碳刷体41沿第一槽体521的长度方向被顶紧在摩擦盘6上,以提高碳刷体41与摩擦盘6的连接可靠性。

可理解的是,弹性组件3除了采用弹簧片31,还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元件,例如弹簧或是其他常规弹性元件。

可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更换碳刷体41,优选在碳刷体41上远离摩擦盘6的端面连接有刷辫42。

可理解的是,刷架5与接地壳体2之间通过螺栓固接。弹簧与第一槽体521之间通过限位卡扣和螺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摩擦盘6包括盘体61、接触台62和若干个安装块64。盘体61的轴线上构造有第三通孔63,以在摩擦盘6的轴线上预留贯通的探伤通道。盘体61上朝向接地壳体2的一端构造有向外伸出的接触台62,接触台62的设置能够扩大摩擦盘6与碳刷体4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碳刷体41与摩擦盘6之间连接可靠性。各个安装块64均匀的连接在盘体6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盘体61上连接轴端适配器7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轴端适配器7包括适配器本体71、包边72和若干个第二安装座74。适配器本体71的轴线上构造有第四通孔73,以在轴端适配器7的轴线上预留贯通的探伤通道。包边72构造于适配器本体71上连接车轴9的一端,并且包边72套装于车轴9的轴端外,以利用包边72与车轴9的轴端压盖91之间构成封闭式密封连接。各个第二安装座74均匀的构造于适配器本体71的内壁上。

可理解的是,轴端适配器7的第二安装座74的数量和布设位置与摩擦盘6的安装块64的数量和布设位置一一对应,从而可以利用螺栓将轴端适配器7与摩擦盘6之间可靠固接。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中,接地壳体2的第一通孔23、刷架5的第二通孔53、摩擦盘6的第三通孔63以及轴端适配器7的第四通孔73依次连通,以构成装置内贯通式的探伤通道。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栓均可根据需要替换为其他常见的紧固件,例如螺钉。

基于上述的轴端接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对。该轮对包括上述的车轴9和分别设于车轴9两端的一对车轮。该轮对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轴端接地装置,轴端接地装置安装在车轴9的至少一端,车轴9内设有轴向空腔,轴端接地装置的探伤通道与车轴9的空腔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轮对通过设置上述的轴端接地装置,使得该轮对具有上述轴端接地装置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的轴端接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并且,该转向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轮对;或者,该转向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轴端接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轮对和/或上述轴端接地装置,使得该轨道车辆具有上述轮对及上述轴端接地装置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接地保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