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车辆及其静压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静压风道的有轨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地铁车辆的技术飞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铁车辆上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空调机组能正常工作、客室内能够升温和降温,而注重车内的舒适性,特别是温度场、湿度场和风速场的均匀性,微风速的大小以及通风系统及送风系统噪声等的要求,目前空调大部分采用送风较均匀的静压风道。
传统的静压风道包括底部静压箱,其中气体通过底部静压箱底部的中顶板吹出。然而,气体由静压风道仅吹向静压风道的底部,导致车辆空间送风均匀性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静压风道送风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该静压风道的送风均匀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静压风道的有轨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包括底部静压箱,底部静压箱包括中顶板,所述中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板送风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静压箱侧部的侧部静压箱,所述侧部静压箱包括侧部送风板,所述侧部送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孔板送风孔,所述侧部送风板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中顶板出风方向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侧部静压箱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部静压箱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静压箱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侧部静压箱沿所述底部静压箱外周呈环形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和所述中顶板端部形成所述侧部静压箱的送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板送风孔和/或所述第二孔板送风孔为腰型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板送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孔板送风孔呈阵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孔板送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孔板送风孔沿所述中顶板周向呈一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中顶板和/或所述侧部送风板为一体式成型的平板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中顶板的端部通过支撑板与所述侧部送风板的里端固定密封连接。
一种有轨车辆,包括静压风道,所述静压风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静压风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包括底部静压箱及设置在底部静压箱侧部的侧部静压箱,底部静压箱包括中顶板,中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板送风孔,侧部静压箱包括侧部送风板,侧部送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孔板送风孔,侧部送风板的出风方向与中顶板出风方向夹角为锐角。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中,通过在底部静压箱的侧壁设置侧部静压箱,且侧部静压箱设置第二孔板送风孔形成双静压风道,侧部送风板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中顶板出风方向夹角为锐角,使得经过静压风道的至少吹向两个方向,进而提高静压风道送风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静压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m向所示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n向所示侧部送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3中:1、底部静压箱;2、侧部静压箱;3、中顶板;3-1、第一孔板送风孔;4、侧部送风板;4-1、第二孔板送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该静压风道的送风均匀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静压风道的有轨车辆。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包括底部静压箱1及设置在底部静压箱1侧部的侧部静压箱2,底部静压箱1包括中顶板3,中顶板3上开设有第一孔板送风孔3-1,侧部静压箱2包括侧部送风板4,侧部送风板4上开设有第二孔板送风孔4-1,侧部送风板4的出风方向与中顶板3出风方向夹角为锐角。具体的,第一孔板送风孔3-1和第二孔板送风孔4-1可以为圆形孔、方型孔或矩形孔等,为了避免孔体折角处应力集中,优选,第一孔板送风孔3-1和/或第二孔板送风孔4-1为腰型孔。
为了便于加工静压风道,优选,中顶板3和/或侧部送风板4为一体式成型的平板式结构。具体的,该平板式结构可以塑料板或金属板等。
中顶板3的端部通过支撑板与侧部送风板4的里端固定密封连接,具体的,支撑板可以为环形结构,支撑板的底端与中顶板3密封连接,支撑板的顶端与侧部送风板4的底端密封连接。
其中静压风道中送风道的端面尺寸可以根据车辆内装断面设计,进而确定侧部静压箱2及底部静压箱1尺寸。一般送风道为格栅送风,送风格栅宽度仅100mm左右,采用孔板送风由于送风孔径小,且孔板需覆盖中顶板全部区域,因此需要增加送风道宽度,本申请用于孔板送风的静压风道优选采用大断面设计,采用大断面设计与中顶板3尺寸相匹配,同时保证送风面积。
在具体制造时,可以通过气流仿真模拟计算,调整和确定通过通风面积阻力配比及侧部送风板4与中顶板3开孔的尺寸。最终通过地面风道模拟试验确定静压风道的内部结构,调整送风均匀性,并测试其通风阻力,调节两个静压箱的送风分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有轨车辆的静压风道中,通过在底部静压箱1的侧壁设置侧部静压箱2,且侧部静压箱2设置第二孔板送风孔4-1形成双静压风道,侧部送风板4的出风方向与中顶板3出风方向夹角为锐角,使得经过静压风道的至少吹向两个方向,进而提高静压风道送风均匀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优化静压风道的出风格栅,即添加侧部隐蔽送风的第二孔板送风孔4-1,改善了客室外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侧部静压箱2为两个,两个侧部静压箱2对称设置在底部静压箱1的相对两侧。具体的,中顶板3可以为方形板,侧部送风板4为两个,设置在底部静压箱1相对两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侧部静压箱2沿底部静压箱1外周呈环形设置。具体的,侧部送风板4可以为圆锥形结构,且开口位置向靠近中顶板3方向渐缩。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静压风道还包括外壳,外壳和中顶板3端部形成侧部静压箱2的送风通道。具体的,外壳与中顶板3连接处密封连接。外壳顶部形成静压风道的进风孔。
为了便于对出风方向引导,优选,送风通道的出风端设有导风板
由于,第一孔板送风孔3-1为多个,多个第一孔板送风孔3-1呈阵列排布。具体的,可以呈环形阵列或矩形阵列排布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孔板送风孔4-1为多个,多个第二孔板送风孔4-1沿中顶板3周向呈一列排布。如图2所示,当第二送风孔为腰型孔时,优选,第二送风孔沿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排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轨车辆,包括静压风道,其中静压风道为上述任一种静压风道,前文叙述了关于静压风道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包括上述静压风道,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