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列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以及科技的发展,高铁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并且高铁凭借其高速性和稳定性成为了目前交通工具中首选的出行工具。
现有的高铁车厢中的作为一般为五座结构,一边为三人座椅,另一边为两人座椅,中间为过道,且三人座椅和两人座椅位于同一排上,并且在车站换向时,需要将每排的座椅均前后转向。但是,由于三人座椅在旋转时的干涉范围较大,导致了每排的间距需由三人座椅旋转的干涉范围决定,而两人座椅在旋转时的干涉范围较小,因此,导致了两人座椅之间间距的浪费,使得每节车厢内的座椅数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将相邻两排中的两人座椅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三人座椅的间距,使得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的数量更多,避免了空间的浪费,同时,将两人座椅采用与三人座椅一样或低等级的座椅或采用比三人座椅等级高的座椅,且在采用等级高的座椅时,两人座椅的底部空间高于三人座椅的底部空间,从而增大了腿部空间,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人座椅和三人座椅,两人座椅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三人座椅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且一侧的两人座椅和另一侧的三人座椅之间设置有过道,并且,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为d1,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为d2,且d1小于或等于d2,每节车厢中两人座椅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的排数。
上述的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其中,相邻两排的所述两人座椅的间距d1等于相邻两排的所述三人座椅的间距d2。
上述的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其中,相邻两排的所述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所述三人座椅的间距d2。
上述的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其中,两人座椅的等级与三人座椅的等级一致,且两者的底部空间相同。
上述的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其中,两人座椅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的等级,且两人座椅的底部空间大于三人座椅的底部空间。
上述的一种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其中,两人座椅的等级低于三人座椅的等级,且两人座椅的底部空间小于三人座椅的底部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高铁座位分布结构,通过将高铁的一节车厢内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使得每节车厢中两人座椅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的排数,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座位数量,避免了现有车厢中三人座椅和两人座椅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因三人座椅在旋转时需要较大的间距而造成两人座之间空间浪费的问题,空间利用更合理,同时,还可提供一种两人座椅与三人座椅等级相同的或两人座椅等级低于三人座椅或两人座椅等级高于三人座椅的布置方案,且在两人座椅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的等级时,两人座椅的底部空间高于三人座椅的底部空间,从而在有效的空间内增加了腿部空间,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高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同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低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1、两人座椅;2、三人座椅;3、底部空间;d1、两人座椅的间距;d2、三人座椅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高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同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低等级的两人座椅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包括: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且两人座椅1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三人座椅2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且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之间设置有过道。同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为d1,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的d2,且d1小于或等于d2,使得相同空间内,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另外,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即不论在相邻两排两人座椅的间距d1是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三人座椅的间距d2,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均不小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从而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优选的,两间距d1和d2均为980mm,此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1之间的间隔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2之间的间隔相同,车厢整体性更高,更规整,也都具备足够的腿部空间。
更加具体的,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与三人座椅2的等级一致,且两者的底部空间3相同,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座椅的底部空间3均相同,保证了两者的乘坐舒适性一致。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大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大于三人座椅2的腿部空间,乘坐舒适性更高,结构布置更合理。
并且,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低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小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小于三人座椅2的腿部空间,可进一步通过缩小腿部空间为有限的车厢空间的合理布置提供条件。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包括: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且两人座椅1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三人座椅2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且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之间设置有过道。同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使得相同空间内,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另外,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即不论在相邻两排两人座椅的间距d1是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三人座椅的间距d2,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均不小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从而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优选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为922mm,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为980mm,此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1之间的间隔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2之间的间隔,同一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相比三人座椅2的排数多一排,总座椅数多两个,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与三人座椅2的等级一致,且两者的底部空间3相同,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座椅的底部空间3均相同,即在不影响两人座椅1旋转以及人员乘坐的情况下,通过缩小腿部空间来实现总座位数量的增加。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大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缩小相邻两排间隔的同时,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仍然较大,即在增加了两人座椅1排数的情况下,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同时还不会影响乘坐舒适性,甚至能提高乘坐舒适性,结构布置更合理。
并且,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低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小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小于三人座椅2的腿部空间,可进一步通过缩小腿部空间为有限的车厢空间的合理布置提供条件。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2、图3、图4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包括: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且两人座椅1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三人座椅2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且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之间设置有过道。同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使得相同空间内,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另外,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即不论在相邻两排两人座椅的间距d1是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三人座椅的间距d2,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均不小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从而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优选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为871mm,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为980mm,此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1之间的间隔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2之间的间隔,同一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相比三人座椅2的排数多两排,总座椅数多四个,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与三人座椅2的等级一致,且两者的底部空间3相同,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座椅的底部空间3均相同,即在不影响两人座椅1旋转以及人员乘坐的情况下,通过缩小腿部空间来实现总座位数量的增加。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高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缩小相邻两排间隔的同时,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仍然较大,即在增加了两人座椅1排数的情况下,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同时还不会影响乘坐舒适性,甚至能提高乘坐舒适性,结构布置更合理。
并且,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低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小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小于三人座椅2的腿部空间,可进一步通过缩小腿部空间为有限的车厢空间的合理布置提供条件。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2、图3、图4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座位分布结构包括: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且两人座椅1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三人座椅2位于所在车厢的同一侧,且两人座椅1和三人座椅2之间设置有过道。同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使得相同空间内,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另外,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大于或等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即不论在相邻两排两人座椅的间距d1是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排三人座椅的间距d2,每节车厢中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均不小于三人座椅2的排数,从而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优选的,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为825mm,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为980mm,此时,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1之间的间隔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2之间的间隔,同一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排数相比三人座椅2的排数多三排,总座椅数多六个,空间利用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与三人座椅2的等级一致,且两者的底部空间3相同,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座椅的底部空间3均相同,即在不影响两人座椅1旋转以及人员乘坐的情况下,通过缩小腿部空间来实现总座位数量的增加。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高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高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缩小相邻两排间隔的同时,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仍然较大,即在增加了两人座椅1排数的情况下,增加了总座椅的数量,同时还不会影响乘坐舒适性,甚至能提高乘坐舒适性,结构布置更合理。
并且,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内的两人座椅1的等级低于三人座椅2的等级的结构,且两人座椅1的底部空间3小于三人座椅2的底部空间3,使得在相邻两排的两人座椅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排的三人座椅的间距d2的情况下,两人座椅1的腿部空间小于三人座椅2的腿部空间,可进一步通过缩小腿部空间为有限的车厢空间的合理布置提供条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