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02-05 07:02:55|237|起点商标网
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厢内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串接在一起。车厢内通常设置有供听力正常人收听的广播系统,用于播放列车到站信息、列车员播报信息、影音娱乐信息等,但对于听力有障碍的残疾人而言,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是位于车端的显示屏。但在实际运行中,当出现显示屏故障、显示系统通信故障或人为漏看等情况时,就会导致这部分人员无法及时获知到站信息,从而导致坐过站等问题出现。即便这部分人员随身携带助听器,也只能通过与列车员沟通才能获取信息,但如若不能及时找到列车员也会出现坐过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主体;

横向间壁,沿横向方向设置在车厢主体内,将车厢主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乘坐区域和过道区域;所述过道区域分布在乘坐区域的两端;

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在乘坐区域内布设成环状;

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在过道区域内布设成环状;所述感应信号为能被助听器识别的感应信号;

音频感应驱动器,分别与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相连。

如上所述的车厢,所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沿着乘坐区域顶板的内侧边缘环绕呈环状。

如上所述的车厢,所述乘坐区域内沿纵向方向设置多排座椅,每排座椅分成两组分别沿着车厢主体的两侧墙设置,在乘坐区域的中间形成纵向过道;

所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包括:相互独立的内环线和外环线,内环线和外环线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

所述外环线沿着乘坐区域顶板的内侧边缘环绕呈环状;

所述内环线在纵向过道的上方环绕呈环状。

如上所述的车厢,所述乘坐区域内沿纵向方向设置多排座椅,每排座椅分成两组分别沿着车厢主体的两侧墙设置,在乘坐区域的中间形成纵向过道;

所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包括:横向并排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环线,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

每个子环线在沿一侧侧墙设置的多排座椅的上方环绕呈环状。

如上所述的车厢,还包括:

中间隔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乘坐区域的中间,将所述乘坐区域划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所述上层空间与过道区域之间、下层空间与过道区域之间各自设置有楼梯;所述上层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

如上所述的车厢,设置在上层空间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沿着车厢主体的顶部边缘环绕呈环状;

设置在下层空间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沿着中间隔板的边缘环绕呈环状。

如上所述的车厢,设置在上层空间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固定在上层线槽上,所述上层线槽固定在车厢主体中车顶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车厢,设置在下层空间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固定在下层线槽上,所述下层线槽固定在车厢主体中侧墙的内侧;或者,

设置在下层空间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固定在行李架上,所述行李架设置在车厢主体中侧墙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车厢,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在过道区域的顶板边缘环绕呈环状。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节如上所述的车厢。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在乘坐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在过道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以在音频感应驱动器的驱动下发出能被助听器识别的感应信号,使佩戴助听器的乘客在乘坐区域内、过道区域内都能够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收听到车内广播,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站信息、广播信息、车厢布局信息等,避免出现下错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厢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车厢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车厢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的侧视透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上层空间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过道区域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乘坐区域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9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车厢主体;11-乘坐区域;12-过道区域;13-纵向过道;14-座椅;15-中间隔板;16-上层空间;17-下层空间;18-过道区域顶板;19-顶部线槽;110-中间线槽;

2-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1-内环线;22-外环线;23-子环线;

3-第二音频感应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能够应用于轨道车辆中,该轨道车辆可以为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可以为动车组、地铁、轻轨或有轨电车等。该车厢能够使具有听力障碍的乘客收听到广播信号,方便其了解到站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将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将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称为竖直方向或垂向方向。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厢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包括:车厢主体1和横向间壁(图中未示出)。车厢主体1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横向方向的宽度。横向间壁沿横向设置在车厢主体1内,将车厢主体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乘坐区域11和过道区域12,过道区域12分布在乘坐区域11的纵向两端。乘坐区域11内设置有多排座椅,过道区域12通常设置有端门、车门,还设置有电器柜、灭火器、残疾人座椅等设备。

采用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在乘坐区域11内布设成环状。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音频感应驱动器能够将车厢内正常的语音广播转换为电信号,再发送给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以使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发出能够被助听器识别的感应信号。有听力障碍的乘客如果佩戴有助听器,助听器接收到感应信号,将该感应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发出相应的声音信号,让乘客听到,使乘客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站信息、广播信息、车厢布局信息等。

采用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在过道区域12内布设成环状。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也与对应的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与上述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发出感应信号,以使乘客在过道区域12内也能收听到广播信息。

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可以采用已有的器件,例如:磁性线圈,采用普通的单芯线缆。则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发出的感应信号为磁信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在乘坐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在过道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以在音频感应驱动器的驱动下发出能被助听器识别的感应信号,使佩戴助听器的乘客在乘坐区域内、过道区域内都能够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收听到车内广播,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站信息、广播信息、车厢布局信息等,避免出现下错车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车厢而言,乘坐区域11内沿纵向方向设置多排座椅14,每排座椅14分成两组分别沿着车厢主体的两侧墙设置,同一排的两组座椅14之间留有空隙,在乘坐区域11的中间形成纵向过道13,供人员通过。另外,乘坐区域11的纵向两端均设置有过道区域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音频环线3的实现方式:

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设置过道区域12的上方,具体为沿着过道区域12的顶板边缘环绕呈环状,以使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发出的感应信号能够覆盖整个过道区域12,使乘客无论身处哪个位置其身上的助听器都能够接收到感应信号。用于驱动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的音频感应驱动器设置在过道区域12内,例如设置在过道区域12的电器柜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音频环线2的实现方式: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设置在乘坐区域11的上方,沿着乘坐区域11顶板的内侧边缘环绕呈环状。乘坐区域11中大部分座椅或全部的座椅均位于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围成的区域下方,以使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发出的感应信号覆盖大部分或整个乘坐区域11。用于驱动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的音频感应驱动器设置在过道区域12内,例如设置在过道区域12的电器柜内或设置在过道区域12的顶板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第一音频环线2的实现方式: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车厢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环线2包括:相互独立的内环线21和外环线22,内环线21和外环线22各自与一个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

外环线22设置在乘坐区域11的上方,具体是沿着乘坐区域11顶板的内侧边缘环绕呈环状,乘坐区域11中的全部座椅均位于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围成的区域下方,以使外环线22发出的感应信号覆盖整个乘坐区域11。对于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下方的座椅(也即:靠窗的座椅)附近接收到的感应信号最强。

内环线21在纵向过道13的上方环绕呈环状。相当于内环线21围成区域覆盖纵向过道13,以使挨着纵向过道13的座椅附近接收到的感应信号最强。

采用上述内环线21和外环线22布局方式,无论乘客处于哪个座椅上,其携带的助听器都能够接收到较强的感应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第一音频环线2的实现方式: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车厢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包括:横向并排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环线23,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每个子环线23在沿一侧侧墙设置的多排座椅的上方环绕呈环状,以使一个子环线23围成的区域覆盖位于纵向过道13一侧的所有座椅,另一个子环线23围成的区域覆盖位于纵向过道13另一侧的所有座椅,也能够达到所有座椅附近都能够接收到较强的感应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应用于单层车厢,也能够应用于双层车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如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车厢的具体实现方式。

实施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车厢的侧视透视图。如图4所示,车厢主体1内仍划分为乘坐区域和过道区域,其中,乘坐区域划分为上下两层。

具体的,采用中间隔板15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乘坐区域11的中间,将乘坐区域11划分为上层空间16和下层空间17。上层空间16与过道区域12之间、下层空间17与过道区域12之间分别设置有楼梯,以使乘客从车门进入车厢后通过楼梯上至上层空间16内或下至下层空间17内。过道区域12的高度介于上层空间16和下层空间17之间,因此过道区域12也可以称为中间层区域。中间层区域可以放置电器柜、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灭火器等。

上层空间16内设置有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具体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可以为一个环线,设置在上层空间16内的上方,例如:沿着上层空间顶板的边缘环绕呈环状,参照图1。或者,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也可以采用上述内环线21和外环线22的布局方式(参照图2),或者也可以采用上述两个子环线23的布局方式(参照图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上层空间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下层空间17内也设置有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具体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可以为一个环线,设置在下层空间17内的上方,例如:沿着中间隔板15下表面的边缘环绕呈环状。或者,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也可以采用上述内环线21和外环线22的布局方式(参照图2),或者也可以采用上述两个子环线23的布局方式(参照图3)。

分别用于驱动上层空间16、下层空间17内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的音频感应驱动器可以设置在过道区域12内,例如设置在过道区域12的电器柜内或设置在过道区域12的顶板上。两个音频感应驱动器可以设置在同侧的过道区域12内,也可以分设在两侧的过道区域12内。

针对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过道区域的纵向截面视图,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音频感应环线3设置在过道区域顶板18上,具体是位于过道区域顶板18的横向两端。

针对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层车厢中乘坐区域的纵向截面视图,图9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设置在上层空间16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固定在上层线槽19的外侧,上层线槽19固定在车顶的内侧。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可通过扎带捆扎固定在上层线槽19上。

设置在下层空间17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固定在下层线槽110上,下层线槽110固定在中间隔板15横向两端的下表面。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可通过扎带捆扎固定在下层线槽110上。或者,设置在下层空间17内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也可以固定至行李架上,行李架设置在车厢主体中侧墙的内侧。或者,第一音频感应环线2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在没有金属的环境中,各音频感应环线的覆盖范围为300平方米;在具有金属材料制成的车厢中,各音频感应环线的覆盖范围为20平方米-100平方米。各音频感应环线在连续发出信号的功率为70w,静音时的功率为10w,能达到的峰值功率为150w。

各音频感应环线的长度可根据车厢的尺寸及座椅的布局进行设定。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缩小音频感应环线的长度能够增大发出感应信号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节如上任一内容所提供的车厢。采用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在乘坐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用于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在过道区域内布设成环状,第一音频感应环线和第二音频感应环线各自与音频感应驱动器相连,以在音频感应驱动器的驱动下发出能被助听器识别的感应信号,使佩戴助听器的乘客在乘坐区域内、过道区域内都能够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收听到车内广播,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站信息、广播信息、车厢布局信息等,避免出现下错车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助听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