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2-05 06:02:28|248|起点商标网
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9年6月5日提交的意大利专利申请第102019000008160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系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其中输送单元沿着缆索输送部分和轨道输送部分彼此跟随的路线行进,而无输送中断。表述“无输送中断”是指乘客不必为了沿着轨道输送区段行进而在缆索输送区段结束时离开并且进入另一个输送单元。然而,“无输送中断”并不意味着输送单元在沿着路线定位的站台处不能停止。



背景技术:

在彼此衔接移动的输送单元内沿着路线输送人或物的输送系统可以根据某些边界条件划分为交替使用的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系统对应于缆索输送系统,其中输送单元通过至少一根支撑缆索支撑而悬挂在地面上方。在这种类型的缆索系统中,输送单元实际上借助于滑车悬挂在支撑缆索上并且下方没有搁置在任何支撑结构上。第二种类型的系统对应于轨道输送系统,其中输送单元直接通过轨道支撑或通过反过来由轨道支撑的滑车进行支撑。该后一种类型的轨道系统还可以根据轨道是处于从地面升高的位置还是处于地面水平处而划分为两种子类型。在两种情况下(根据现有技术)输送单元的下方都搁置在专用滑车上,该滑车反过来又搁置在轨道上。对本发明来说,“轨道输送系统”是指轨道可以处于升高的位置或处于地面水平处的这两种类别。

选择一种类型的系统而不是另一种类型的系统(缆索或轨道)主要取决于要行进的路线的形态,其实际上可以具有平面布局或高程布局,或者它们与直线的但有相当大坡度的区段或曲线的但基本平坦的区段的组合。

使用缆索系统或轨道系统的功能选择可以总结如下:

-如果平面布局包括曲线和直线的但没有明显坡度的区段(典型的城市环境),优选使用轨道输送系统;

-如果平面布局包括陡峭的坡度和明显的高度差(但主要在直线区段上),优选使用缆索输送系统。

当前,在混合路线的情况下,即,具有适合于缆索输送的区段但是跟随着适合于轨道输送的区段,众所周知的是提供彼此衔接的两种不同系统,其中即使在存在共享的中间换乘站的情况下,也需要用户改变输送单元从一个系统转到另一个系统。即使系统是邻接的,但是由于从一个系统换乘到另一个系统,对于乘客而言也仍然是不方便的。

wo2015/077806描述了一种输送系统,其中输送单元在无输送中断的情况下沿着缆索输送部分和轨道输送部分(特别地,轨道是从地面升高的)彼此跟随的路线行进。根据wo2015/077806,舱室型输送单元包括在外部约束有第一滑车的顶棚,该第一滑车被构造为由支撑缆索支撑并且允许输送单元在被构造为缆索系统的系统部分中向前移动。从缆索路线部分到轨道路线部分的更换发生在站台中,在此处输送单元通常已经从缆索分离并通过支撑和悬挂在专用的上部轨道上而向前移动。在离开站台之前,被约束在舱室的顶棚上的第一滑车耦合至搁置在这些上部轨道上的第二马达或机动滑车。在站台外,轨道系统区段的轨道只不过是换乘站的上部轨道的延续。因此,在这种构造中,输送单元由第二滑车支撑悬挂在轨道上并且下方悬挂在半空中,它们的第一滑车耦合至第二机动滑车。由于第二机动滑车的机动化,输送单元沿着轨道移动并沿着轨道路线区段行进(始终上升)。因此,根据wo2015/077806,沿着缆索系统区段使用的输送单元通过第二滑车沿着轨道系统区段被一体地(因此与相应的第一滑车一起)输送。

该方案在不需要乘客在不同系统之间换乘的同时具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在输送路线的轨道部分方面。首先,该方案不具有使轨道系统区段处于地面水平的可能性。此外,在wo2015/077806中描述的方案明确地规定第一滑车(沿着缆索区段操作的滑车)也沿着轨道区段输送。这种不必要的移动质量限制了系统的动力,并且涉及的尺寸比轨道搁置在地面上的传统轨道输送系统所需的尺寸大得多。



技术实现要素: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的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

根据该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其包括多个输送单元,其中每个输送单元包括舱室,如公知的那样,舱室设有至少一个顶棚和底板。本发明的系统被定义为“混合式”,是因为它包括具有至少一根支撑缆索的、被构造为缆索输送系统的至少一个系统部分以及具有至少有一条轨道的、被构造为轨道输送系统的至少一个系统部分。从一个系统部分到另一个系统部分的转变发生在支撑缆索终止并且轨道开始的中间站台处。当然,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反的可能性,其中轨道系统部分在中间站台的上游并且缆索系统部分在中间站台的下游。优选并且公知地,在站台内,支撑缆索被上部轨道代替,该上部轨道具有针对站台的至少一个区段对处于悬挂构造的舱室进行支撑的功能。

舱室沿着缆索或轨道系统区段的向前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例如,可以提供牵引缆索或直接集成到输送单元中的特定马达(例如,通过提供机动滑车)或者借助于直线致动器。

每个舱室被构造为沿着整个系统移动,并且在从一个系统部分转移到另一系统部分时不需要乘客更换舱室。实际上,每个舱室被构造为选择性地由第一滑车沿着被构造为缆索输送系统的系统部分支撑并且由第二滑车沿着被构造为轨道输送系统的系统部分支撑,其中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配备有用于耦合至舱室、特别是耦合至约束在舱室外部的耦合系统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被构造为轨道输送系统的系统部分中,后者可以处于地面水平上方或地面水平处。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被构造为耦合至滑车耦合装置的舱室耦合系统设置在舱室的顶棚外部。以一种创新的方式,这种设置在舱室的顶棚上的耦合系统、第一滑车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滑车的第二耦合装置被构造成用于在不停止支撑的情况下允许舱室从第一滑车逐步转移到第二滑车,或者反过来也一样。一旦进行了更换,不再被约束到舱室上的滑车就可以沿着与舱室所沿路径不同的路径,例如,可以将其引导到将再次被耦合至另一个舱室的站台出口处。有利地,以这种方式,第一滑车也不沿着轨道系统区段移动,因此移动质量较小,在动态性能方面提升了系统的动力并且减轻了压在结构上的载荷。另外,整个交通工具的总体尺寸减小,因为它们仅涉及第二滑车与舱室,而没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滑车的较大体积。

在轨道放置在地面水平上方或地面水平处的同时,第二滑车优选包括耦合至轨道的第一框架部分以及从第一框架部分竖直地延伸到其可以耦合至设置在舱室顶棚外部的耦合系统的位置的第二框架部分。在这种构造中,舱室仅在上部部分上被约束到第二滑车上,但是底板没有搁置在任何结构上而是与其分离并面向搁置在轨道上的第二滑车的第一框架部分。

耦合系统可包括分开的耦合设备,即,被构造为选择性地耦合至第一滑车的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一耦合设备以及被构造为选择性地耦合至第二滑车的第二耦合装置的分开的第二耦合设备。替代地,耦合系统可包括单个耦合框架主体,其具有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一滑车的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一耦合部分和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二滑车的第二耦合装置的第二耦合部分。

在附图的说明中,将描述耦合系统的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被约束到顶棚的相对两个边缘的两个框架或耦合结构,其中第一耦合部分彼此面对,而第二耦合部分面向舱室的外侧。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耦合设备或耦合部分包括面向舱室的顶棚的u形座,其中两个滑车的耦合装置均包括轴线平行于舱室的向前运动方向的悬挂滚轮。在该例子中,舱室借助于前述滚轮由滑车支撑,该滚轮通过从下方作用在相应的u形座中来确保舱室被升高。借助于该实施方式,通过使舱室向前移动到为第二滑车提供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坡道的更换区域来进行从一个滑车到另一个滑车的支撑转移。在从第一滑车转移到第二滑车时,在第一耦合部分的u形座被第一滑车的悬挂滚轮占据的情况下舱室进入站台。在更换区域的开始处,第二滑车的悬挂滚轮面向相应的座,但处于较低的水平处。此时,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动,但是第一滑车以恒定的高度向前移动,而第二滑车则沿坡道被向上驱动。在向上倾斜的坡道结束时,第二滑车的悬挂滚轮处于相应的u形座中以支撑舱室,而第一滑车的滚轮处于较低的高度并与座脱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滑车实际上从舱室分离并可以沿着不同的路径。从第二滑车到第一滑车的更换以相反的顺序发生。实际上,在这种更换中,第二滑车沿坡道被向下驱动,直到第一耦合部分的u形座拦截第一滑车的滚轮。从这一刻起,在进一步的下坡区段中,第二滑车从实际上已经由第一滑车支撑的舱室分离。

向上和向下倾斜的坡道的倾斜度使得舱室内的人员甚至无法感知到从一个系统部分到另一个系统部分的转变,并且舱室不会受到跳跃或颠簸的影响。

为了在舱室被支撑悬挂在第二滑车上时使乘客舒适地从舱室下车并减少更换期间的摇摆,第二耦合装置(在所示的例子中为悬挂滚轮)由被构造为允许舱室的纵向摇摆受到缓冲的优选有阻尼的摇臂支撑。

为了增加安全性,可以提供一种专用的安全装置(例如,通过凸轮杆来操作的销),其被构造为即使在主要耦合部意外失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舱室约束在滑车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至图4是图1的系统的连续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图5是处于图4的构造的舱室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系统的一些部件的视图;

–图7是图6中以vii表示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8和图10是图6的部件处于第一使用构造的视图;

–图9和图11是图6的部件处于第二使用构造的视图;

–图12是图6中以xii表示的细节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特别地,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式缆索/轨道输送系统(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一部分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系统的被构造为缆索输送系统的一部分,总体上由附图标记2表示,以及系统的被构造为轨道输送系统的一部分,总体上由附图标记3表示。这两种不同的系统构造在中间站台4处彼此连接,舱室5以一种支撑方式进入该中间站台,并且以另一种支撑方式离开该中间站台。根据本发明,箭头a和b表示系统的行进方向可以定向在任一方向上,以从缆索支撑切换到轨道支撑,或者反过来也一样。当然,该系统可以是带有单条上下分支的“来回”类型,也可以具有平行的多条上下分支。对本发明来说,沿着缆索区段和轨道区段二者的运动的驱动可以是任何类型,即,可以提供牵引缆索或集成到沿着系统的各区段设置的滑车中的合适的马达。如图1所示,被构造为缆索系统2的系统部分包括支撑缆索6,其在该系统部分中还用作牵引缆索。沿着缆索系统部分,舱室5以悬挂在半空中的构造(下方没有搁置在任何结构上)由第一滑车7支撑,该第一滑车7耦合至支撑缆索6并配备有连接至舱室5的顶棚的支撑臂。根据本发明,替代的缆索系统可以设有多根支撑缆索,并且可选地设有牵引缆索。尽管词语“滑车”实际上更适合于具有两根支撑缆索的系统,但是根据本发明词语“第一滑车”还仅仅指为单索系统提供的夹紧装置。总体上,在缆索系统区段使用的第一滑车7是已知的类型。在被构造为轨道系统3的系统部分中,舱室5由第二滑车8支撑,该第二滑车8反过来通过搁置在轨道10上而被支撑。如后续附图的描述中显而易见的那样,轨道区段3的舱室5正是先前沿系统的缆索区段移动并且已经从相应的第一滑车7分离且耦合至第二滑车8的舱室5。

图2至图4是图1的系统的连续操作阶段的精确示意图,特别是它们示出了站台4内系统的操作,在此处舱室5从相应的第一滑车7分离并耦合至第二滑车8。图2示出了在沿着系统2的缆索部分行进之后进入站台4的舱室5。已知的是,在站台内,在悬挂构造中对舱室进行支撑的功能理想地从支撑缆索3转变到支撑第一滑车7的上部轨道11。因此,当舱室进入站台4时,它在被支撑悬挂在上部轨道11上的情况下沿着轨道10(其可以是单条轨道或成对的轨道等)的第一区段位于舱室5的底板下方的路径移动,该轨道随后将沿着系统3的轨道部分延续到站台4外部。可以看出,在站台中存在通过搁置在轨道10上而被支撑并且准备好接收舱室5的第二滑车8。图3示出了随后的阶段,其中仍被约束在第一滑车上的舱室5向前移动,直到其到达第二滑车8。图3示出了在一侧上开始与第二滑车耦合的阶段以及在另一侧上开始从第一滑车7分离的阶段。在该阶段,两个滑车可以与具有同步运动的舱室一起向前移动,或者可以在舱室静止的同时进行更换。在该例子中,舱室5在完全从第一滑车7分离之前被耦合至第二滑车8,然后在双重支撑的情况下继续行进较短的一段路程(优选是平直的)。一旦确保了与第二滑车8耦合,舱室5便从第一滑车7分离,该第一滑车7按计划沿着与由第二滑车8支撑的舱室5不同的路径行进。图4示意性示出了舱室5不再由第一滑车7支撑并继而由第二滑车8支撑的构造。优选地,第一滑车7被送回到站台4,并在离开该站台之前被耦合至沿着系统在相反的方向上行进并已经刚刚沿着系统3的先前的轨道部分行进的另一个舱室。

图5示出了舱室处于图3的耦合至第二滑车8的构造的放大示意图。实际上,该第二滑车8如何被构造为沿着轨道区段3支撑舱室5是本发明的创造性核心。在图5中可以看出,第二滑车8被构造为支撑处于悬挂在半空中的构造的舱室5,即,底板14的下方没有搁置在任何支撑件上。实际上,如图所示,第二滑车8还被构造为与设置在舱室5的顶棚12上的相应的耦合装置耦合。为此,第二滑车8包括耦合至轨道5的第一框架部分15以及从第一部分15延伸到舱室5的顶棚12的第二框架部分16。在该例子中,第一框架部分15包括设有轮子17的平台,其中在使用过程中在舱室5的底板14与所述平台之间存在距离d。如图所示,第二框架部分16包括一对u形支撑门架或桥架结构,它们各自配备有从平台竖直延伸超过舱室的顶棚12的两个竖直区段或立柱以及正交地接合立柱并紧邻相应的耦合装置平行于顶棚12延伸的水平横档。每个门架的这种横档当然配备有用于耦合至耦合装置13的相应装置。此外,存在额外的水平横梁状的框架部分,其在舱室的前表面(即,面向舱室的行进方向的表面)处将两个u形门架在它们的上部部分中连接在一起。在(舱室的前表面处)相对的一侧没有连接门架的横档,从而在向前方向上形成敞开结构,以允许舱室5在框架16内进行相对的纵向运动。实际上,这种运动对于允许舱室5与滑车7和8之间的耦合是必不可少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系统的一些部件的视图。特别地,图6示出了耦合系统13的实施方式,其设置在舱室5的顶棚12上,并被构造为沿着系统2的缆索区段耦合至第一滑车7并且沿着轨道区段3耦合至第二滑车8。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耦合系统13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一滑车7的第一耦合装置18和第二滑车8的第二耦合装置19。如下文中显而易见的那样,耦合系统13、第一耦合装置18和第二耦合装置19被构造为在不停止支撑的情况下允许在舱室5处于悬挂构造的情况下使舱室5从第一滑车7逐步转移到第二滑车8,或者反过来也一样。根据该例子,连接至第一滑车7的第一耦合装置18(其也可以是简单的夹钳而不是真正的滚轮滑车)包括第一双t形框架20,其中t形头部的每个端部都支撑优选空转的悬挂滚轮21,该滚轮21的轴线平行于舱室5的向前移动方向。在每个悬挂滚轮21处,即,在框架20中的相同位置但略低的高度处,存在定中滚轮22,其轴线与悬挂滚轮21的轴线正交。将通过下文清楚获知这些滚轮21和22是如何与耦合系统13配合的。图6所示的由第二滑车8支撑的第二耦合装置19包括一对摇臂23(在图6中仅示出了一个),其平行于舱室5的向前方向纵向地延伸并设置在面向舱室5的顶棚12的相对两个侧边缘的位置上(显然,在耦合至舱室时)。每个摇臂可围绕销24旋转,该销24的轴线与摇臂23正交并且设置在该摇臂23的中线处。摇臂23的每个端部都支撑轴线平行于舱室5的向前方向的优选空转的悬挂滚轮21’。在每个悬挂滚轮21’处,即,在与摇臂23位置相同但高度略低处,存在定中滚轮22’,其轴线与悬挂滚轮21的轴线正交。将通过下文清楚获知这些滚轮21’和22’是如何与耦合系统13配合的。第一滑车7的悬挂滚轮21和定中滚轮22的尺寸可以与第二滑车8的悬挂滚轮21’和定中滚轮22’的尺寸相同。根据图6中的例子,被约束在舱室的顶棚上的耦合系统13包括沿舱室5的顶棚12的侧边缘设置的两个耦合结构25,其中这些耦合结构25的每个端部都包括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一滑车7的第一耦合装置18(滚轮21)的第一耦合设备以及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二滑车8的第二耦合装置19(滚轮21’)的第二耦合设备。

图7是图6中的vii所指示的细节的放大图,即,上述被构造为在将舱室5支撑在缆索区段2和轨道区段3期间与滚轮21和21’配合的耦合结构25的视图。根据该例子,第一耦合设备(被构造为耦合至滚轮21)和第二耦合设备(被构造为耦合至滚轮21’)形成为u形座26、27的形式,它们在位于耦合结构25的端部处的两个横向桥架28的端部处并面向舱室5的顶棚12。特别地,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一滑车7的滚轮21的u形座26设置在舱室的顶棚12的内侧(面向顶棚)(实际上,第一滑车的框架20在使用中基本上位于顶棚12的上方),而被构造为耦合至第二滑车8的滚轮21’的u形座27设置在舱室的顶棚12的外侧(实际上,第二滑车8的框架16在使用中位于舱室5的外侧)。为了确保滚轮21和21’在相应的座26、27内居中,桥架28包括位于前述座26、27下方的、用于接收定中滚轮22和22’的u形或v形座29、30。图7还示出了呈由凸轮杆32操作的销31形式的安全装置。图10和图11示出了该销31的被构造为将舱室5锁定到滑车7和8上并在滚轮21、21’在相应的座中的耦合失效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安全性的不同构造。

图8示出了在先前的视图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操作阶段。特别地,该图8示出了舱室5的支撑从第一滑车7转移到第二滑车8的初始阶段。在这种构造中,第一滑车的滚轮21被容纳在相应的座26中并且支撑舱室,而第二滑车的滚轮21’仅面向相应的座27并且(在下方)与其间隔开。从换乘站内的这种构造开始,第一滑车7以恒定的高度向前移动,而第二滑车8以与第一滑车7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动但沿着向上倾斜的坡道33(在图2至4中可见)。该坡道33使第二滑车8在高度上逐渐升高(图8中的箭头f1),直到其到达相应的座27,然后使桥架28升高超过第一滑车7的滚轮21。

图9示出了前述视图的系统操作阶段之后的系统操作阶段。特别地,该图9示出了舱室5的支撑从第一滑车7转移到第二滑车8的最后阶段。实际上,该图示出了滑车8已经到达了某一高度,使得滚轮21’将舱室支撑在使第一滑车的滚轮21(其在更换期间以恒定高度行进)从相应的座26脱离的高度处。该图还表示舱室5从第二滑车8转移到第一滑车7的相反的更换的起点。为了进行这种更换,第二滑车8简单地沿着与向上倾斜的坡道33相反的向下倾斜的坡道行进,以逐渐下降(箭头f2)。在下降期间,座26拦截第一滑车7的滚轮21,并且从那时起舱室5由第一滑车7支撑。第二滑车8的进一步下降使滚轮21’进入分离位置。

图10和图11是系统处于图7所示的销安全装置31的两种不同使用构造的视图。在图10中,销31仅从结构25朝向第一滑车7突出并且被插入到设置在框架20中的相应的孔中。相反,在图11中,销31仅从结构25朝向第二滑车8突出,并且被插入到设置在摇臂23中的相应的孔中。这些构造之间的选择性转变使用凸轮杆32实现,使得其在凸轮经过设置在站台中的专用轨道时自动发生。

最后,图12示出了图6中的xii所指示的细节(即,第二滑车8的摇臂23)的放大图。特别地,图12示出了该摇臂23的一端耦合至减震器/阻尼装置34,其被构造为缓冲摇臂23(因此还有由第二滑车8支撑时的舱室5)的纵向旋转。

最后,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发明做出修改和变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混合结构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