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空中铁路(skytrain),简称空铁,是轨道交通的一个分支。基本原理与地铁、轻轨相似,在设计思维上与地铁则相反,采用悬挂式动力转向架,车厢亦是悬挂式。空中铁路主要由控制中心、运行车辆、动力装置和轨道建设四个部分成。空中列车无人驾驶,电脑自动控制。监控和辅助任务由控制中心管理。运行监测、控制车辆在任何时候的位置和状态。
由于空铁是在一定高度的空中运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乘客无法自行脱离车厢,因此需要配备逃生装置。现有的逃生装置,通常采用绳索或帆布滑道,使乘客滑降至地面。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并不是每个乘客都能很好地配合,尤其是对于一些畏高的乘客来说,往往会在通道前踌躇不前。对于一些不太紧急的情况,例如断电、机械故障等,可能会留有足够的时间对这些乘客进行心理建设,但对于一些紧急的情况,例如火灾等,根本没有时间可以耽搁,少数乘客的踌躇不仅会延误了自身的逃离时机,甚至有可能挡住后续乘客的逃离路线,最终酿成惨剧。除此之外,空铁在城市上空运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用绳索或帆布滑道直接降落至地面,例如车流的上空、湖泊的上空,都不是适合降落的地方,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进行调配(交通疏导,调遣船只等)。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应对紧急情况的逃生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撤离,并且不受地形环境的限制。
一种用于空铁的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其包括:
悬挂式逃生装置,悬挂式逃生装置包括存储仓,支撑框架和充气船;存储仓设置于空铁的底部,沿空铁的长度方向设置;存储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用以将开口覆盖的盖体,盖体与存储仓可拆卸连接;支撑框架存放于第一腔体内,支撑框架与存储仓通过多个第一钢缆连接,支撑框架顶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环,第一钢缆朝向支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安全扣,通过将安全扣扣入固定环将支撑框架和第一钢缆连接;支撑框架中部形成有第二腔体;充气船的边缘通过多个第二钢缆与支撑框架连接,充气船在充气状态下悬挂于支撑框架下方,沿空铁的长度方向设置;充气船在未充气状态下存放于第二腔体内;充气船设置有为充气船充气的高压气瓶;
同轨救援车,同轨救援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车体底部的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以及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悬挂臂,第一悬挂臂与车体通过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悬挂臂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钢缆,第三钢缆的末端设置有安全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悬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装置并排设置于车体的底部,使得两个第一悬挂臂平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悬挂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框架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的低端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悬挂臂滑动嵌设于第一套筒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悬挂臂在远离第三钢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悬挂臂从第一套筒脱出的第一限位块。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固定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环分别位于支撑框架的四角;每个第一悬挂臂上均设置有两条第三钢缆,分别用以与其中两个固定环连接,两条第三钢缆沿第一悬挂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卷扬机,第一悬挂臂在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定滑轮,两条第三钢缆分别通过一个定滑轮与卷扬机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悬挂臂,第二悬挂臂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悬挂臂远离车体的一端设置有增重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的低端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悬挂臂滑动嵌设于第二套筒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悬挂臂在远离增重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悬挂臂从第二套筒脱出的第二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其包括悬挂式逃生装置和同轨救援车。悬挂式逃生装置包括存储仓、支撑框架和充气船。存储仓位于空铁的底部,内部存放有支撑框架和充气船。在空铁发生诸如火灾一类的紧急情况时,充气船会快速充气,并和支撑框架一起从存储仓内弹出,悬挂于空铁下方。支撑框架可以更好地对充气船进行支撑,并保持好充气船的形状。随后,乘客可以由空铁地板上的逃生通道,跳入下方的充气船内,迅速由车厢内撤离。随后,同轨救援车可从空铁的前方或后方靠近空铁,将其下方的第一悬挂臂伸到充气船的上方,乘客将与支撑框架连接的第一钢缆替换成第一悬挂臂上的第三钢缆,与同轨救援车完成连接,再由同轨救援车直接带离现场完成救援。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充气船离空铁距离不远,不会造成乘客的恐高情绪,乘客的配合度更高,救援更为顺畅。同时,该装置的使用不受下方地形环境的影响,乘客可在第一时间撤离到充气船后,被同轨救援车快速转移离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的悬挂式逃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的支撑框架和充气船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铁的同轨救援系统的同轨救援车的示意图。
图标:10-同轨救援系统;100-悬挂式逃生装置;110-存储仓;111-第一腔体;112-盖体;113-隔板;120-支撑框架;121-第一钢缆;122-第二腔体;130-充气船;131-第二钢缆;132-端部入口;200-同轨救援车;210-车体;220-悬挂装置;221-第一连接柱;222-第一悬挂臂;223-第三钢缆;224-第一套筒;225-卷扬机;226-定滑轮;227-第一限位块;230-配重装置;231-第二连接柱;232-第二悬挂臂;233-增重件;234-第二套筒;235-第二限位块;20-空铁;21-逃生通道;22-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铁20的同轨救援系统10,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悬挂式逃生装置100和同轨救援车200。
其中,悬挂式逃生装置100包括存储仓110、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存储仓110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于空铁20的底部,沿空铁20的长度方向设置。存储仓110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111,用以存放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第一腔体11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未标示),开口处设置有用以将开口覆盖的盖体112,盖体112与存储仓110可拆卸连接。这种可拆卸连接可以用卡扣的形式来实现,在平时盖体112可以很好地盖合在开口处,而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充气船130的充气膨胀,即可将盖体112弹出,完成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的释放。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框架120平时存放于第一腔体111内,支撑框架120与存储仓110通过多个第一钢缆121连接,支撑框架120中部形成有第二腔体122。第一钢缆121预留有一定的长度,支撑框架120还在第一腔体111内时,第一钢缆121处于弯曲状态。在盖体112打开后,支撑框架120在重力作用下由第一腔体111落下,直至第一钢缆121绷直后,悬挂于空铁20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充气船130的边缘通过多个第二钢缆131与支撑框架120连接,充气船130在未充气状态下存放于第二腔体122内;充气船130设置有为充气船130充气的高压气瓶(图未示)。高压气瓶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轮船上的自充气式救生艇,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充气船130在充气状态下悬挂于支撑框架120下方,沿空铁2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二钢缆131沿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的边缘均匀分布,从而对充气船130提供更为均衡的支撑。充气状态的充气船130长度大于支撑框架120和存储仓110,向空铁20的两端延伸。空铁20可以在其地板的中部、以及首尾处分别设置逃生通道21,中部的逃生通道21位于存储仓110的范围内,乘客可以穿过第二腔体122,落入充气船130内。充气船13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入口132,端部入口132处不设置第二钢缆131,两端的逃生通道21分别对用端部入口132的位置,乘客可以穿过端部入口132进入到充气船130内。对于火灾等发生时间短,危害漫延快的情况,时间争分夺秒,乘客可以通过三个通道,快速离开车厢,进入充气船130内。正常情况下,由于火势向上漫延,在做好车厢地板以及存储仓110隔热的情况下,悬挂于下方的充气船130几乎不会受到影响,给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进而从容地展开自救或等待后续的救援。
第一钢缆1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钢缆121分别与支撑框架120的四角连接。四个第一钢缆121可以更好地保持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的平衡,防止充气船130倾覆。支撑框架120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环(未标示),第一钢缆121朝向支撑框架120的一端设置有安全扣(未标示),通过将安全扣扣入固定环将支撑框架120和第一钢缆121连接。安全扣在现有技术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例如攀岩等用到的安全绳等,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特点,其为现有结构,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2和图4所示,同轨救援车200包括车体210,以及设置于车体210底部的悬挂装置220,悬挂装置220包括第一连接柱221,以及沿车体21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悬挂臂222,第一悬挂臂222与车体210通过第一连接柱221连接,第一悬挂臂222远离第一连接柱2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钢缆223,第三钢缆223的末端设置有安全扣。同轨救援车200可以从空铁20所在的轨道22由空铁20的前方或后方靠近,并将第一悬挂臂222伸入到空铁20与支撑框架120之间,乘客将第三钢缆223的安全扣扣入固定环内,再将第一钢缆121的安全扣拆除,即可完成充气船130与同轨救援车200的连接。随后,充气船130上的乘客可以随同轨救援车200驶离现场,完成救援过程。
进一步地,悬挂装置2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装置220并排设置于车体210的底部,使得两个第一悬挂臂222平行。两个第一悬挂臂222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框架120的宽度。避免其伸入到空铁20下方时,与第一钢缆121发生碰撞,造成充气船130的剧烈晃动引发恐慌。每个第一悬挂臂222上均设置有两条第三钢缆223,分别用以与支撑框架120上与该第一悬挂臂222同侧的两个固定环连接,两条第三钢缆223沿第一悬挂臂2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充气船130转移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其稳定性,达到平稳过渡。
除此之外,第一连接柱221的低端设置有第一套筒224,第一套筒224沿车体2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悬挂臂222滑动嵌设于第一套筒224内。第一悬挂臂222在远离第三钢缆22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悬挂臂222从第一套筒224脱出的第一限位块227。第一悬挂臂222的滑动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驱动或丝杠驱动,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未进行救援任务时,第一悬挂臂222向车体210方向滑动,使整个同轨救援车200的重心更加靠近其几何中心,使同轨救援车200在运行时更加稳定。在进行救援任务时,再将第一悬挂臂222伸入到空铁20下方开展救援工作。完成充气船130转移之后,同样可以使第一悬挂臂222向车体210方向滑动,使整个同轨救援车200的重心更加靠近其几何中心,方便同轨救援车200的快速驶离。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柱221的内部设置有卷扬机225,第一悬挂臂222在远离第一连接柱221的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定滑轮226,两条第三钢缆223分别通过一个定滑轮226与卷扬机225连接。卷扬机225可以用于调节第三钢缆223的长度,在进行充气船130转移时,为了方便乘客将第三钢缆223的安全扣扣入固定环,第三钢缆223需要保持松弛状态。而在第三钢缆223的安全扣扣入固定环之后,则需要通过卷扬机225收束第三钢缆223,让第三钢缆223绷直承受充气船130的重量,使第一钢缆121处于松弛状态,便于将第一钢缆121与固定扣的连接拆除。
车体210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装置230,配重装置230包括第二连接柱231和第二悬挂臂232,第二悬挂臂232沿车体2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悬挂臂232远离车体210的一端设置有增重件233。第二连接柱231的低端设置有第二套筒234,第二套筒234沿车体2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悬挂臂232滑动嵌设于第二套筒234内。第二悬挂臂232在远离增重件23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悬挂臂232从第二套筒234脱出的第二限位块235。在第一悬挂臂222向空铁20下方延伸时,第二悬挂臂232同步向相反方向延伸,以平衡同轨救援车200的整体受力,使车体210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铁20的同轨救援系统10,其包括悬挂式逃生装置100和同轨救援车200。悬挂式逃生装置100包括存储仓110、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存储仓110位于空铁20的底部,内部存放有支撑框架120和充气船130。在空铁20发生诸如火灾一类的紧急情况时,充气船130会快速充气,并和支撑框架120一起从存储仓110内弹出,悬挂于空铁20下方。支撑框架120可以更好地对充气船130进行支撑,并保持好充气船130的形状。随后,乘客可以由空铁20地板上的逃生通道21,跳入下方的充气船130内,迅速由车厢内撤离。随后,同轨救援车200可从空铁20的前方或后方靠近空铁20,将其下方的第一悬挂臂222伸到充气船130的上方,乘客将与支撑框架120连接的第一钢缆121替换成第一悬挂臂222上的第三钢缆223,与同轨救援车200完成连接,再由同轨救援车200直接带离现场完成救援。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充气船130离空铁20距离不远,不会造成乘客的恐高情绪,乘客的配合度更高,救援更为顺畅。同时,该装置的使用不受下方地形环境的影响,乘客可在第一时间撤离到充气船130后,被同轨救援车200快速转移离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