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保护装置、轨道车及同轨运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保护装置、轨道车及同轨运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产企业中,为了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经常会在同一条轨道上设置多台移动设备,以便同时移动物料。轨道移动式堆取料设备通常存在体量大、重量大,惯性也非常大的特性;针对相邻两台共轨的移动式堆取料设备,一旦发生相撞的事故,损失将会非常惨重。为了避免彼此之间发生碰撞,通常会设置防撞保护措施,防撞保护措施通常采用红外、激光或超声波探测信号,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通过plc判断相邻两台共轨设备的位置,在距离小于预设值时,采取控制措施。然而上述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对于散货料场粉尘浓度大的恶劣环境,均存在一定的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容易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机械形式的防撞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容易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机械式防撞保护装置的轨道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容易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撞保护措施简单有效的同轨运行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保护装置,包括:
固定撞杆;
伸缩撞杆,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的内部或外部,且所述伸缩撞杆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机械开关,适于在所述伸缩撞杆与所述固定撞杆发生相对位移时被触发。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开关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撞杆或所述伸缩撞杆上,且所述机械开关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与所述伸缩撞杆的相交位置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随动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随动轮,设置于所述伸缩撞杆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与所述伸缩撞杆的相交位置处,适于将所述固定撞杆与所述伸缩撞杆进行活动联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触发手柄,设置于靠近所述伸缩撞杆第一端的相对位置,所述触发手柄适于触发所述机械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撞杆第二端设置有碰撞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撞杆相对所述固定撞杆的最大移动距离l1,小于未触发状态下所述伸缩撞杆第一端端部距所述固定撞杆的相对远端的距离l2,其中,l1>0m,l2>0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包括:车身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沿运行方向至少其中一端的如上述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轨运行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车身本体;两相邻设置的所述车身本体的相近侧分别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在固定撞杆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使得所述伸缩撞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所述机械开关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与所述伸缩撞杆的相交位置处,方便在所述伸缩撞杆移动初期即可及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为所述伸缩撞杆的移动距离留出余量,保证安全距离。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通过弹簧定位销将所述固定撞杆与所述伸缩撞杆进行活动联接,使得所述伸缩撞杆与所述固定撞杆既能保持相对静止,又能在发生碰撞时实现相对运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在靠近所述伸缩撞杆第一端的相对位置设置有触发手柄,能够方便所述伸缩撞杆在发生碰撞后,相对所述固定撞杆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触发手柄触发所述机械开关,进而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通过设置l2>l1,从而避免所述伸缩撞杆的移动距离过长对固定撞杆的固定端造成冲击,同时能够保证第二随动轮的正常运行。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在固定撞杆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使得所述伸缩撞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对所述轨道车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轨运行设备,在固定撞杆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使得所述伸缩撞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且本实施例采用机械形式的防撞保护装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防撞保护装置接触时发挥作用,避免了传统的红外、激光或超声波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在粉尘浓度大的工况下容易失效的情况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台防撞保护装置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保护装置的尺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机械开关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5为弹簧固定销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本体,20-固定撞杆,21-第一随动轮,30-伸缩撞杆,31-第二随动轮,32-碰撞部,40-机械开关,41-触发手柄,51-弹簧,52-活动销,5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包括:
固定撞杆20;
伸缩撞杆30,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的内部或外部,且所述伸缩撞杆30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机械开关40,适于在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发生相对位移时被触发。
所述固定撞杆2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适于与所述伸缩撞杆30套接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撞杆20构造为杆状结构,对应的,所述伸缩撞杆30同样构造为杆状结构,且为便于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沿长度方向的套接,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沿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伸缩撞杆30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内部,且所述伸缩撞杆30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撞杆20的内表面相贴合。
作为变形,为了便于所述伸缩撞杆30在所述固定撞杆20的内部移动,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之间设置有滑道或水平辊子或滚轮等结构。
所述伸缩撞杆30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从而使所述机械开关40发出停机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在固定撞杆20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30,使得所述伸缩撞杆3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机械开关40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撞杆20或所述伸缩撞杆30上,且所述机械开关40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的相交位置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开关40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撞杆20上,并优选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的相交位置处,该位置为所述固定撞杆20相对固定端的远端,且为所述伸缩撞杆30相对所述固定撞杆20运动的起始端,将所述机械开关40设置在此处,方便在所述伸缩撞杆30移动初期即可及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为所述伸缩撞杆30的移动距离留出余量,保证安全距离。
具体地,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随动轮21,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随动轮21适于在预设轨道上滑动,所述第一随动轮21能够对所述固定撞杆20形成支撑,保证所述固定撞杆20的随动运动。
具体地,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随动轮31,设置于所述伸缩撞杆30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随动轮31适于在预设轨道上滑动,所述第二随动轮31能够对所述伸缩撞杆30形成支撑,保证所述伸缩撞杆30的随动运动,且在所述伸缩撞杆30发生碰撞时,保证所述伸缩撞杆30的移动方向,避免卡死。
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还包括:弹簧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的相交位置处,适于将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进行活动联接。
所述弹簧定位销适于沿宽度方向至少部分的设置于所述伸缩撞杆30内部,所述弹簧定位销包括:
定位孔53,贯穿设置于所述固定撞杆20上;
活动销52,其第一端构造为弧形端帽,所述弧形端帽最大端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53的直径;在所述活动销52与所述定位孔53的卡接状态下,所述弧形端帽至少部分的伸入所述定位孔53内,并有至少部分的区域留在所述定位孔53外部;所述活动销52的第二端沿宽度方向深入所述固定撞杆20内部;
弹簧51,与所述活动销52的第二端抵接,适于对所述活动销52沿宽度方向向外施加弹性力。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为保证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移动,所述活动销52与所述定位孔53抵接,保证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在所述伸缩撞杆30发生碰撞时,所述活动销52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定位孔53中脱出,使得所述伸缩撞杆30能够与所述固定撞杆20发生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通过弹簧定位销将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伸缩撞杆30进行活动联接,使得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既能保持相对静止,又能在发生碰撞时实现相对运动。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还包括:触发手柄41,设置于靠近所述伸缩撞杆30第一端的相对位置,所述触发手柄41适于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撞杆30第一端指的是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的接触端,即所述伸缩撞杆30靠近所述固定撞杆20的一端。对应的,所述伸缩撞杆30第二端指的是所述伸缩撞杆30远离所述固定撞杆20的一端。
优选的,当所述伸缩撞杆30位于所述固定撞杆20内部时,所述触发手柄41构造为杆状结构,沿其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撞杆30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固定撞杆20,并适于与所述机械开关40活动接触。
优选的,当所述伸缩撞杆30位于所述固定撞杆20内部时,所述触发手柄41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撞杆30上,并在所述固定撞杆2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延伸,方便所述触发手柄41跟随所述伸缩撞杆30在所述固定撞杆20内部移动,同时又避免所述固定撞杆20与所述触发手柄41的相互干涉。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在靠近所述伸缩撞杆30第一端的相对位置设置有触发手柄41,能够方便所述伸缩撞杆30在发生碰撞后,相对所述固定撞杆20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触发手柄41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进而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伸缩撞杆30第二端设置有碰撞部32。
优选的,所述碰撞部32可以选用软性材质,比如橡胶等。
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所述伸缩撞杆30相对所述固定撞杆20的最大移动距离l1,小于未触发状态下所述伸缩撞杆30第一端端部距所述固定撞杆20的相对远端的距离l2,其中,l1>0m,l2>0m。
优选的,所述伸缩撞杆30相对所述固定撞杆20的最大移动距离l1具体为所述第二随动轮31距所述固定撞杆20相对固定端的远端的距离。
优选的,在所述伸缩撞杆30和/或所述固定撞杆2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防止所述伸缩撞杆30与所述固定撞杆20相对位移过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保护装置,通过设置l2>l1,从而避免所述伸缩撞杆30的移动距离过长对固定撞杆20的固定端造成冲击,同时能够保证第二随动轮31的正常运行。
较佳的,所述伸缩撞杆30第一端端部与所述固定撞杆20的相对远端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方面能够吸收所述伸缩撞杆30收到的撞击力,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在弹力作用下,对所述伸缩撞杆30进行回位。
实施例二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包括:
车身本体10,以及
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10沿运行方向至少其中一端的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在固定撞杆20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30,使得所述伸缩撞杆3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对所述轨道车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
实施例三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轨运行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车身本体10;
两相邻设置的所述车身本体10的相近侧分别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
优选的,两相邻设置的所述车身本体10间的最小安全距离l3为两倍的固定撞杆20与伸缩撞杆30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长度总和,其中,l3>0m。优选的,当两相邻设置的所述车身本体10间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l3时,所述机械开关40触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同轨运行设备,在固定撞杆20的内部或外部沿长度方向套接设置有伸缩撞杆30,使得所述伸缩撞杆3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撞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40,从而在碰撞发生时触发停机动作,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且本实施例采用机械形式的防撞保护装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防撞保护装置接触时发挥作用,避免了传统的红外、激光或超声波探测信号形式的防撞保护措施在粉尘浓度大的工况下容易失效的情况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安全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