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式设备列车防溜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移式设备列车防溜坡装置。
背景技术:
自移式设备列车是一种常用的矿用机械设备,但是现有的自移式设备列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其使用时质量较重,所以在爬坡的时候容易出现溜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移式设备列车防溜坡装置,解决现有自移式设备列车在爬坡时容易出现溜坡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移式设备列车防溜坡装置,包括防溜坡栏杆和插接孔,所述防溜坡栏杆设置在坡道的两侧,坡道两侧的防溜坡栏杆之间的间距与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防溜坡栏杆包括上固定杆、下固定杆、插接机构连接杆和插接杆,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分别竖直的设置在坡道的顶部和底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均能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功能,插接机构连接杆平行于坡道表面设置,插接机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杆、下固定杆滑动连接相连,所述插接杆均匀的设置在插接机构连接杆的底部,插接杆设置的方向垂直于坡面,所述插接孔则均匀开设在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顶部,插接孔的形状大小与插接杆的水平截面形状大小相同,插接杆间的间距与插接孔间的间距相同。
自移式设备列车在坡面上每爬动一次,就人工的对插接机构连接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插接杆正对插接孔,然后利用升降机构同时控制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降低高度,使插接杆的下端插入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顶部的插接孔内,这样由于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就能实现自移式设备列车的防溜车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设置位置地面开有升降定位孔,所述升降定位孔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与上固定杆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和下固定杆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定位孔的底部,升降机构抬高后的最高点的高度低于升降定位孔的孔口高度。
之所以升降机构抬高后的最高点的高度要低于升降定位孔的孔口高度,是为了在将插接杆插入到插接孔内后,使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在坡面方向上的受力由升降定位孔来承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柱,位于坡道顶部的液压升降柱的顶端与上固定杆的下端相接,位于坡道底部的液压升降柱的顶端与下固定杆的下端相接。
这里的升降柱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各种型号的都可以,是一种现有技术,因此不再累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中部均设有水平的挡液环,挡液环设置的位置为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下降后杆身与地面齐平的部位,挡液环底部的最外侧设有竖直的插接环,所述升降定位孔四周与插接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与插接环适配的插接槽。
降下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后,挡液环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挡住上固定杆的杆壁、下固定杆的杆壁与升降定位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升降定位孔中的升降机构不容易坏掉,而插接环和插接槽则进一步强化了挡水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坡道的中部还刻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强化了防溜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能起到良好的防溜坡效果。
2.结构简单。
3.设置了挡液环,使得升降定位孔中的升降机构不容易坏掉,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图1示出了一种自移式设备列车防溜坡装置,包括防溜坡栏杆和插接孔,所述防溜坡栏杆设置在坡道的两侧,坡道两侧的防溜坡栏杆之间的间距与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防溜坡栏杆包括上固定杆1、下固定杆2、插接机构连接杆3和插接杆4,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分别竖直的设置在坡道的顶部和底部,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均能通过升降机构5实现升降功能,插接机构连接杆3平行于坡道表面设置,插接机构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杆1、下固定杆2滑动连接相连,所述插接杆4均匀的设置在插接机构连接杆3的底部,插接杆4设置的方向垂直于坡面,所述插接孔则均匀开设在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顶部,插接孔的形状大小与插接杆4的水平截面形状大小相同,插接杆4间的间距与插接孔间的间距相同。
自移式设备列车在坡面上每爬动一次,就人工的对插接机构连接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插接杆正对插接孔,然后利用升降机构同时控制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降低高度,使插接杆的下端插入自移式设备列车本体的导轨顶部的插接孔内,这样由于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就能实现自移式设备列车的防溜车功能。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设置位置地面开有升降定位孔6,所述升降定位孔6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与上固定杆1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和下固定杆2水平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升降机构5设置在升降定位孔6的底部,升降机构5抬高后的最高点的高度低于升降定位孔6的孔口高度。
之所以升降机构抬高后的最高点的高度要低于升降定位孔的孔口高度,是为了在将插接杆插入到插接孔内后,使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在坡面方向上的受力由升降定位孔来承担。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升降机构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机构5为液压升降柱,位于坡道顶部的液压升降柱的顶端与上固定杆1的下端相接,位于坡道底部的液压升降柱的顶端与下固定杆2的下端相接。
这里的升降柱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各种型号的都可以,是一种现有技术,因此不再累述。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设了挡液环7,所述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的中部均设有水平的挡液环7,挡液环7设置的位置为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2下降后杆身与地面齐平的部位,挡液环7底部的最外侧设有竖直的插接环8,所述升降定位孔6四周与插接环8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与插接环适配的插接槽。
降下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后,挡液环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挡住上固定杆的杆壁、下固定杆的杆壁与升降定位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升降定位孔中的升降机构不容易坏掉,而插接环和插接槽则进一步强化了挡水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防滑纹路,所述坡道的中部还刻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强化了防溜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