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器及具有其的列车的制作方法
2021-02-04 09:02:24|271|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器及具有其的列车。
背景技术:
[0002]
受部分地区轨道车辆的供电负载及供电制式限制,部分轨道车辆无法为风机供电,故无法采用机械式通风结构,而以往应用的自然式通风结构无法满足车辆通风量的需求,为使车内废气能够有效排出,需设置一种新型通风器以满足车辆通风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器及具有其的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风器无法使车内废气有效排出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风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待换风室相连通;第一叶轮,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以使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容纳空间的气体带动第一叶轮转动;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连接,以使第一叶轮带动第二叶轮转动;在第二叶轮转动时,待换风室内的气体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由第二出风口排出。
[0005]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上且与第一壳体部围成第一容纳空间;通风器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插设在第一壳体部上且相对第一壳体部可转动地设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设置在传动轴上。
[0006]
进一步地,第二容纳空间包括第三容纳空间和第四容纳空间;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具有第三容纳空间和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第三容纳空间连通;第二壳体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内,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第四容纳空间和第二出风口,第四容纳空间与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四容纳空间相连通;其中,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内。
[0007]
进一步地,通风器还包括:连接筋,连接筋的一端与第一壳体部的内壁连接,连接筋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部的外壁连接。
[0008]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内,第二端突出于第二出风口设置;其中,第二壳体部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流通口,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第二壳体部的第二端。
[0009]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部包括第三壳体部和第四壳体部,第三壳体部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内,第三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第四容纳空间和第二出风口;第四壳体部用于与待换风室连接,第四壳体部与第三壳体部连接且相连通,第四壳体部的至少部分突出于第二出风口设置,第四壳体部和第三壳体部共同形成第三容纳空间,第一流通口设置在第三壳体部远离第四壳体部的一端,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第四壳体部远离第三壳体部的一端;
其中,第三壳体部通过连接筋与第一壳体部连接,第二叶轮设置在第四壳体部内。
[0010]
进一步地,通风器还包括:密封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壳体内,密封件绕传动轴的周向设置。
[0011]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底部。
[0012]
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通风格栅。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车体和通风器,通风器设置在车体上,其中,通风器为上述的通风器。
[0014]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相分隔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叶轮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一叶轮在自然风力推动下旋转,并带动第二叶轮旋转,从而利用离心力和负压效应将待换风室内废气排出。该通风器在同等通风面积的情况下,通风量介于机械式通风结构与以往自然式通风结构之间,可满足车辆通风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8]
10、第一壳体;11、第一进风口;13、排水口;20、第二壳体;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出风口;23、第一壳体部;24、第二壳体部;241、第一流通口;25、第三壳体部;26、第四壳体部;30、第一容纳空间;40、第二容纳空间;41、第三容纳空间;42、第四容纳空间;50、第一叶轮;60、第二叶轮;70、传动轴;80、密封件;90、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0]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器,请参考图1,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设置在第二壳体20上,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围成第一容纳空间30;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容纳空间40,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进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第二进风口21与待换风室相连通;第一叶轮5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30内,以使由第一进风口11进入第一容纳空间30的气体带动第一叶轮50转动;第二
叶轮6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40内,第一叶轮50与第二叶轮60连接,以使第一叶轮50带动第二叶轮60转动;在第二叶轮60转动时,待换风室内的气体由第二进风口21进入第二容纳空间40并由第二出风口22排出。
[0023]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器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形成相分隔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30和第二容纳空间40,第一叶轮5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30内,第二叶轮6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40内;第一叶轮50在自然风力推动下旋转,并带动第二叶轮60旋转,从而利用离心力和负压效应将待换风室内废气排出。该通风器在同等通风面积的情况下,通风量介于机械式通风结构与以往自然式通风结构之间,可满足车辆通风量的需求。
[0024]
具体实施时,第一容纳空间30和第二容纳空间40相分隔设置。
[0025]
具体实施时,第一叶轮50为风动叶轮,该第一叶轮50的叶片采用风杯结构。第二叶轮60的叶片采用螺旋桨结构。
[0026]
为了使第一叶轮50带动第二叶轮60转动,第二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部23,第一壳体10设置在第一壳体部23上且与第一壳体部23围成第一容纳空间30;通风器还包括传动轴70,传动轴70插设在第一壳体部23上且相对第一壳体部23可转动地设置,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均设置在传动轴70上。
[0027]
具体实施时,传动轴7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10连接。
[002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空间40包括第三容纳空间41和第四容纳空间42;第二壳体20还包括第二壳体部24,第二壳体部24具有第三容纳空间41和第二进风口21,第二进风口21与第三容纳空间41连通;第二壳体部2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部23内,第二壳体部24与第一壳体部23之间形成第四容纳空间42和第二出风口22,第四容纳空间42与第三容纳空间41相连通,第二出风口22与第四容纳空间42相连通;其中,第二叶轮60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41内。
[0029]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器还包括连接筋90,连接筋9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部23的内壁连接,连接筋90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部24的外壁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第二壳体部24的固定。
[0030]
优选地,通风器还包括多个连接筋90,多个连接筋90绕第一壳体部23的周向间隔设置。
[00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部23内,第二端突出于第二出风口22设置;其中,第二壳体部2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流通口241,第二进风口21设置在第二壳体部24的第二端。
[00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4包括第三壳体部25和第四壳体部26,第三壳体部25设置在第一壳体部23内,第三壳体部25与第一壳体部23之间形成第四容纳空间42和第二出风口22;第四壳体部26用于与待换风室连接,第四壳体部26与第三壳体部25连接且相连通,第四壳体部26的至少部分突出于第二出风口22设置,第四壳体部26和第三壳体部25共同形成第三容纳空间41,第一流通口241设置在第三壳体部25远离第四壳体部26的一端,第二进风口21设置在第四壳体部26远离第三壳体部25的一端;其中,第三壳体部25通过连接筋90与第一壳体部23连接,第二叶轮60设置在第四壳体部26内。
[0033]
具体地,第四壳体部26用于与待换风室连接,第三壳体部25起到导流的作用。
[0034]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器还包括密封件80,设置在第二壳体20上且位于第一壳体10内,密封件80绕传动轴70的周向设置。这样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容纳空间30和第二容纳空间40之间的密封,防止雨水进入第二壳体20内。
[00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底部。这样的设置可以将雨水排出。
[0036]
优选地,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口13,多个排水口13沿第一壳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1和/或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通风格栅。
[0038]
具体实施时,通风器的第二叶轮60的叶片可以固定位置,也可以围绕第二叶轮60的纵轴旋转。第二叶轮60的叶片与气流的角度或者第二叶轮60的叶片间距可以根据通风量及流速需求调整。
[0039]
具体实施时,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沿列车的行驶方向间隔设置。
[004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车体和通风器,通风器设置在车体上,其中,通风器为上述的通风器。
[0041]
具体实施时,第四壳体部26与车体连接。
[0042]
具体实施时,通风器设置在车体的车顶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体表面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11的通风格栅流经第一叶轮50,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第一叶轮50旋转,第二叶轮60通过传动轴70随第一叶轮50一起转动。当第二叶轮60转动时,搅动气流组织,增大气流压差,车内气体从第二进风口21轴向进入第二叶轮60,受到第二叶轮60的叶片的推挤而使气体的能量升高,然后进入第四容纳空间42并到达第二出风口22,最终排出车外。
[0043]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器适用于轨道车辆,该通风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未采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相较机械式通风结构,降低了成本;采用自然风力转化机械能带动叶轮通风,无需供电,能耗较低;相较其他自然式通风结构的通风量更大;具有遮雨功能;体积较小,节省空间。
[0044]
具体实施时,为防止雨水进入车内,通风器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互不连通,雨水经通风格栅进入第一壳体10内后经排水口13排出,不会进入第二壳体20。
[0045]
具体实施时,可按不同车速及通风量需求选择通风器的型号及数量。
[0046]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47]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器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形成相分隔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30和第二容纳空间40,第一叶轮5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30内,第二叶轮6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40内;第一叶轮50在自然风力推动下旋转,并带动第二叶轮60旋转,从而利用离心力和负压效应将待换风室内废气排出。该通风器在同等通风面积的情况下,通风量介于机械式通风结构与以往自然式通风结构之间,可满足车辆通风量的需求。
[0048]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
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9]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传动轴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