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2-04 04:02:46|334|起点商标网
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城市轨道车辆内装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结构为分体结构,由于分体结构需要单独考虑各部件结构强度,导致内装顶板与风道的重量很难进一步降低,不能满足地铁车辆内饰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并且现有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结构还存在装配精度不足的问题,受结构约束使得顶板与风道之间的理论间隙很难保证,进而造成风道送风口与通风格栅入风口之间的密封无法满足要求,最终导致客室新风量不足的问题。
[0003]
同时,现有地铁车辆在装配阶段需要设置风道、内装顶板两道安装工序。首先安装风道后安装内装顶板,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单独的定位调整,存在安装过程繁琐、装配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设计结构,该结构将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为一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即提高了内装顶板结构强度又降低了内装顶板与风道的总重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内装顶板与风道之间接口间隙难以保证及密封不严的问题,同时,又减少了地铁车辆的装配工序。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装顶板结构、风道结构、保温隔热层,所述内装顶板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侧下部的送风结构和两侧上部用于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吊装于车体顶部的顶板型材,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倒u型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内沿车体方向的隔板和两端的密封圈,风道壳体和隔板下侧与内装顶板结构固定连接,隔板将风道壳体与内装顶板围成的空间分为多个送风腔,两侧隔板、风道壳体设置在所述内装顶板结构的送风结构两侧,形成两侧的送风腔,中间的送风腔向车厢端部送风,所述保温隔热层与风道壳体外侧固定连接。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为一体,消除装配带来的风道密封不严问题,减少了装配工序,并减轻了车体重量。
[0006]
所述内装顶板结构还包括顶板、主横梁、顶板型材,顶板格栅、通风板,所述顶板格栅上侧凹槽内固定连接通风板,顶板格栅凹槽两侧设有倾斜通向车内的通风孔,主横梁两端连接在两侧的顶板型材上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顶板型材下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格栅上侧凹槽的外侧,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格栅翻边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顶板端部上侧设置挡缝条,所述框架结构上侧固定连接风道底板。
[0007]
所述风道底板在所述顶板主横梁连接位置设有凹槽,风道底板与顶板和顶板主横梁贴合固定连接。风道底板下部支撑牢固,可以采用薄板材。
[0008]
所述隔板下侧设置与风道底板几字形配合的凹槽,方便与风道底板装配密封。
[0009]
所述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还包括烟雾探头套筒和水雾探头套筒、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所述烟雾探头套筒和水雾探头套筒设置在风道集成模块的一端,所述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设置在风道集成模块的另一端,烟雾探头套筒和水雾探头套筒、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上侧和下侧分别连接风道壳体和风道底板,烟雾探头和水雾探头用于探测车厢内的烟雾和水雾情况,超过设定值进行报警,摄像头用于实时记录车厢内的状况。
[0010]
所述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还包括蜂窝状通风板,所述蜂窝状通风板设置在所述两侧送风腔内,与送风方向垂直,上侧和外侧与风道两侧的转角处连接,蜂窝状通风板安装在风道底板和风道壳体间起支撑作用。
[0011]
所述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还包括折弯型材,所述折弯型材设置在风道两侧的转角处保温材外侧,与蜂窝状通风板的翻边固定连接,蜂窝状通风板与保温材和风道壳体连接在一起,起到支撑作用。
[0012]
所述风道壳体两端设置密封圈,用于两个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连接时起密封作用。
[0013]
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保温材、碟片,所述保温材固定连接在风道壳体上,碟片排列在保温材外侧与隔板对应位置,碟片和保温材、风道壳体隔板固定连接,用于加固风道壳体和保温材的与隔板的连接。
[0014]
所述两侧隔板上设置多个调整风腔压力的隔板纵向缝隙,均衡风道内压力。
[0015]
所述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还包括挡缝条,所述挡缝条设置在顶板端部上侧,用于两个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连接时起连接和密封作用。
[0016]
现有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的分体设计,车辆装配时要分别安装,装配工序长;两个部位独立完整设计,不利于部件轻量化设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设计,实现轻量化设计;将风道送风口与中顶格栅进风口的装配关系优化为部件内部固定接口,从根本上解决了客室新风量不足的问题。减少车辆安装工序,提高车辆装配效率,从而降低生产及运营的成本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总成图;
[0018]
图2为内装顶板结构总成图;
[0019]
图3为内装顶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内装顶板与部件接口示意图;
[0021]
图5为内装顶板格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风道与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保温层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1-内装顶板结构、2-风道结构、3-保温隔热层
[0026]
101-顶板、102-顶板格栅、103-顶板型材一、104-通风板、105-顶板型材二、106-顶板主横梁、107-扶手安装滑槽、108-风道隔板角铁一、109-风道隔板角铁二、110-挡缝条、111-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112-风道底板、113-减震垫、114-灌胶螺套、115-烟
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前面板、116-水雾探头护套、117-烟雾探头护套、118-滑槽
[0027]
201-风道壳体、202-慢回弹密封圈、203-隔板一、204-隔板二、205-通风板、206-隔板三、207-烟雾探头套筒、208-水雾探头套筒、209-角铁、210-折弯型材、211-隔板纵向缝隙
[0028]
301-铝箔包裹保温材、302-碟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参照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包括内装顶板结构1、风道结构2、保温隔热层3,所述的内装顶板结构1上侧与风道结构2下侧粘接并通过角铁螺栓连接,所述的保温隔热层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风道结构2的上表面。
[0030]
根据图2至4所示,内装顶板结构包括纸蜂窝顶板101、顶板格栅102、顶板型材一103、通风板104、顶板型材二105、顶板主横梁106、扶手安装滑槽107、风道隔板角铁一108、风道隔板角铁二109、挡缝条110、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111、风道底板112、减震垫113、灌胶螺套114、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前面板115、水雾探头护套116、烟雾探头护套117。
[0031]
根据图2所示,所述的顶板型材一103与顶板型材二105分别置于顶板两侧,顶板主横梁106与顶板型材一103及顶板型材二105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框架结构,顶板型材一103及顶板型材二105上设有用于将内装定标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吊装于车体顶部的滑槽118。纸蜂窝顶板10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格栅102侧翻边上,带孔通风板10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到顶板格栅102上方的凹槽中。顶板格栅10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主横梁106的下表面。风道底板112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纸蜂窝顶板101的上平面,风道底板在顶板主横梁位置设有几字形凹槽,风道底板112上的凹槽与顶板主横梁106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使得纸蜂窝顶板101夹在顶板格栅102与风道底板112之间。扶手安装滑槽10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型材一103与顶板型材二105的型腔中。风道隔板角铁一108与风道隔板角铁二10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主横梁106的上平面,用于固定风道隔板,挡缝条110通过螺栓与灌胶螺套114固定在纸蜂窝顶板101端部上方,用于两个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连接缝隙遮挡。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1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风道底板112一端上侧。
[0032]
根据图3所示,减震垫11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主横梁106与纸蜂窝顶板101之间起到减震作用,避免纸蜂窝顶板101与顶板主横梁106直接接触产生异响。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前面板115通过螺栓固定在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111下方。所述的灌胶螺套114通过胶粘剂固定在纸蜂窝顶板101上方的圆孔中。
[0033]
根据图4所示,位于两侧的顶板格栅102上各预留8处圆孔,用于顶板格栅102分别与顶板型材一103、顶板型材二105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风道底板一端的所述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前面板115,主体为长圆形板,其上分别开一处圆孔两处异形孔,圆孔用于安装烟雾探头,异形孔用于安装摄像头。设置在风道底板另一端的水雾探头护套116、烟雾探头护套117均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到纸蜂窝顶板101下表面。
[0034]
根据图5所示,所述的顶板格栅102左右均设置45度角的格栅通风板,其上方开通长凹槽用于装配带孔通风板104,通长凹槽左右两侧开等间距通风方孔,顶板格栅右侧设置
水平翻边用于支撑纸蜂窝顶板101,同时设置竖直立边用于纸蜂窝顶板101宽度方向的限位。
[0035]
根据图6所示,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201、慢回弹密封圈202、隔板一203、隔板二204、蜂窝状通风板205、隔板三206、烟雾探头套筒207、水雾探头套筒208、角铁209、折弯型材210。所述的风道壳体201与隔板一203、隔板二204、隔板三206上的翻边粘接固定。慢回弹密封圈202粘接到风道壳体201两端,实现风道之间的密封连接。蜂窝状通风板205插接到风道壳体201与隔板一203之间的凹槽中。所述的烟雾探头套筒207、水雾探头套筒208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隔板二204连接,之后与风道壳体201内表面粘接固定,与风道底板上表面粘接固定并与风道隔板角铁(108、10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角铁209通过螺栓与风道壳体201固定连接,角铁209与顶板型材一103、顶板型材二10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36]
根据图7所示,隔板一203、隔板二204、隔板三206均与风道底板112通过粘接固定,所述的隔板一203、隔板二204、隔板三206上的凹槽插接到顶板主横梁106上方,通过螺栓与风道隔板角铁109固定连接。保温材外侧折弯型材210与蜂窝状通风板205上的翻边通过拉铆螺钉固定,提高隔热层与风道壳体201与顶板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
[0037]
所述的保温隔热层包括铝箔包裹保温材301、碟片302。所述的铝箔包裹保温材30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风道壳体201外表面。所述的碟片302通过拉铆螺钉将铝箔包裹保温材301和风道壳体201与蜂窝状通风板205上的翻边固定为一体。
[0038]
两侧隔板一203、隔板三206上设置多个调整风腔压力的隔板纵向缝隙211。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