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04 03:02:45|309|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构建高效、现代的铁路运输体系,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改善并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列车车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旅行生活的生活品质,为了减小紊流和降低噪声,高速列车的车厢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车室内乘客集中,二氧化碳和人体异味的排放量也相对更大,列车单位空间所具有的外表面积相比于普通建筑要更大一些,其与外界的换热量也相应增大,并且阳光直射列车车窗所引起的辐射热也会导致空调的负荷变大,最后,由于列车的运动,外界环境的变化,旅客的上下流量的不固定,车厢内负荷会有动态变化,这些都对列车空调系统及车室内气流有较大影响。
[0003]
列车的空调系统运行时,经处理的空气由送风口进入主送风道,然后通过各出风口进入列车车厢,与列车室内的空气进行热质交换,最后通过排风口排出,想要达到舒适的乘车环境,应满足出风口的出风均匀,现有的列车客室车厢的送风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侧顶单元风口送风,即在列车客室车厢的两个侧顶上设置单元风口,各个单元风口送风不易均匀,导致整个客室车厢内部的温度场分布不均,且单元风口处风速较高,位于侧顶板下方的乘客会受到强风直吹,降低了乘客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通过在主风道不同的位置加设不同高度的挡风板,在支风道内加设稳流板进行入风风速的调整,达到列车送风均匀的目的。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包括列车中部顶端的顶板和通过侧板连接顶板的车窗,包括沿顶板长度方向、连接顶板进风口设置的主风道和设于主风道两侧、与侧板适配设置的支风道,所述支风道远离主风道的一端设有具有下出风口的下风管,所述支风道上、下风管和主风道之间设有具有上出风口上风管,所述上风管靠近主风道端部的两端均设有端管,所述端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端出风口,沿所述主风道内部进风方向、支风道后侧的主风道内设有挡风板,所述支风道内设有稳流板。
[0007]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为与主风道内部相适配的方形板结构,所述挡风板的高度为主风道内部高度的2/3-1/2,所述挡风板设若干个,沿所述主风道进风口长度方向上加设高度依次降低的挡风板。
[0008]
优选的,所述稳流板与挡风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稳流板的高度为支风道内部高度的1/2。
[0009]
优选的,所述稳流板包括两个沿支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所述两个导流板
靠近支风道进风口的一端通过连接孔板连接,所述两个导流板靠近支风道出风口的一端通过弧形孔板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自靠近支风道进风口的顶端至底端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30
°
。
[0011]
优选的,所述弧形孔板向支风道出风口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弧形孔板的两个自由端向导流板的外侧延伸,所述弧形孔板的延伸边缘对应支风道的侧缘。
[0012]
优选的,所述下出风口的水平夹角为30-45
°
。
[0013]
优选的,所述顶板靠近主风道进风方向的一侧设有回风口。
[0014]
优选的,所述上出风口、下出风口和端出风口均为条缝式静压出口。
[0015]
优选的,所述支风道设至少两个,所述支风道的一端连接主风道,所述支风道的另一端连接上风管,所述上风管远离支风道的一侧连接下风管,所述上风管的上出风口和下风管的下出风口呈空间错位设置,所述上出风口水平设置,所述下出风口倾斜设置,所述上风管上等间距连接有若干个下风管,所述下风管和支风道错位设置。
[0016]
优选的,所述支风道出风口的管道面积大于支风道进风口的管道面积。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根据支风道内静压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进风口的主风道不同的位置加设不同高度的挡风板,在主风道内在支风道内加设稳流板进行小的调整,达到列车送风均匀的目的,避免风速的不稳定和出风的直吹。
[0019]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通过挡风板,主风道进风口端的风量增大,主风道末端的风量减少,主风道的各出风口风量均匀,改善送风的均匀性,列车车厢内的风速变得均匀,列车前端靠近进风口处风速提高,车厢内前后端的风速基本一致,车厢内的温度比较均匀稳定。
[0020]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稳流板的两个导流板可使通风沿导流板分流,实现出风量的分流调节,弧形孔板呈一定角度向导流板外侧撑开延伸,使得经导流板分流的风再由弧形孔板导流以形成平吹扩散风,连接孔板和弧形孔板上的通孔可使一小部分通风经多次分流,调节出风的均匀性,避免出风的直吹。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横截面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挡风板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稳流板示意图。
[0025]
图中:1、主风道;2、支风道;3、上风管;31、上出风口;4、下风管;41、下出风口;5、端管;51、端出风口51;6、稳流板;7、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结合图1-2,一种列车车顶入风调节装置,包括列车中部顶端的顶板和通过侧板连接顶板的车窗,包括沿顶板长度方向、连接顶板进风口设置的主风道1和设于主风道1两侧、与侧板适配设置的支风道2,所述支风道2远离主风道1的一端设有具有下出风口41的下风管4,所述支风道2上、下风管4和主风道1之间设有具有上出风口31的上风管3,所述上风管3靠近主风道1端部的两端均设有端管5,所述端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端出风口51,空气从进风口进入主风道1后,进入支风道2,支风道2在上风管3前截面积变大,上出风口31采用条缝出风口,风口面积小,上风管3前端的支风道2起到了静压箱的作用,最后空气从上出风口31和下出风口41送入列车车厢,上出风口31布置于列车上部,下出风口41靠近列车车窗,位于车窗上侧,在列车车厢前端及后端都分别设有两个端部出端出风口51,在靠近列车进风口处设有回风口,采用上送上回的循环形式。
[0029]
沿所述主风道1内部进风方向、支风道2后侧的主风道1内设有挡风板7,所述挡风板7为与主风道1内部相适配的方形板结构,所述挡风板7的高度为主风道1内部高度的2/3-1/2,所述挡风板7设若干个,沿所述主风道1进风口长度方向上加设高度依次降低的挡风板7,所述支风道2内设有稳流板6,所述稳流板6与挡风板7的结构相同,所述稳流板6的高度为支风道2内部高度的1/2。
[0030]
结合图3,在主风道靠近进风口处加不同高度的挡风板,增大前端风道阻力,使列车进风口风量尽可能的增大,提高系统送风均匀性,以具有7组支风道为例,在第一组支风道后加70mm挡风板,在第二组支风道后面加60mm挡风板,第三组支风道后面加60mm挡风板,第四组后面加50mm挡风板,同时在第六组和第七组支风道后面加30mm挡风板,在第二组左右两个支风道的中部均加稳流板,挡住风道的1/2,以改善送风道内的压力值,提高列车送风的均匀性。
[0031]
实施例2
[003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4,所述稳流板6包括两个沿支风道2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流板61,所述两个导流板61靠近支风道2进风口的一端通过连接孔板62连接,所述两个导流板61靠近支风道2出风口的一端通过弧形孔板63连接,所述导流板61自靠近支风道2进风口的顶端至底端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6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30
°
,所述弧形孔板63向支风道2出风口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弧形孔板63的两个自由端向导流板61的外侧延伸,所述弧形孔板63的延伸边缘对应支风道2的侧缘。
[0033]
稳流板6的两个导流板61可使通风沿导流板61分流,实现出风量的分流调节,弧形孔板63呈一定角度向导流板61外侧撑开延伸,使得经导流板61分流的风再由弧形孔板63导流以形成平吹扩散风,连接孔板62和弧形孔板63上的通孔可使一小部分通风经多次分流,调节出风的均匀性,避免出风的直吹。
[003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导流板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