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外后视镜壳体、应用其的外后视镜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6:02:33|250|起点商标网
一种外后视镜壳体、应用其的外后视镜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车内外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壳体、应用其的外后视镜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外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车辆后方的外部信息的工具,通常安装在前车门的外侧。外后视镜通常包括外后视镜壳体和用于连接外后视镜壳体与车门的连接组件。外后视镜壳体的后表面用于安装后视镜片,外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形成有流线型光滑平顺的曲面。
[0003]
然而,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外后视镜的表面会产生严重的风噪。产生的原因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迎面而来的流体(风)作用于外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时会产生气流分离,引起流体产生非定常的压力脉动,进而形成气动噪声。但由于前表面的曲面曲度不同等原因,使得外后视镜的两侧的气流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增加了外后视镜后方气流压力脉动的波动范围及强度,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将气流的压力脉动引导至侧窗玻璃表面,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风噪。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壳体,以有效地降低外后视镜的风噪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包括用于安装镜片组件的后表面和与后表面相对的前表面,以及连接后表面和前表面的靠近车窗的一侧的内侧面;和连接在内侧面上的扰流部件,扰流部件包括与内侧面相连且朝向前表面的阻挡面。其中,阻挡面构造成与内侧面形成夹角,以使沿内侧面流动的流体能够通过阻挡面的阻挡改变流动方向。
[0006]
进一步地,后表面构造为平面,阻挡面与后表面平行。
[0007]
进一步地,扰流部件构造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横断面形状构造为矩形或三角形。
[0008]
进一步地,扰流部件的靠近车窗的一端和内侧面的靠近车窗的一端的连线与车窗所在的平面平行。
[0009]
进一步地,自扰流部件的靠近车窗的一端至内侧面的靠近车窗的一端的连线沿靠近车窗的方向延伸。
[0010]
进一步地,扰流部件沿壳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壳体本体的高度。
[0011]
进一步地,扰流部件与壳体本体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扰流部件的朝向车窗的一端形成为曲面结构。
[0013]
本实用新型外后视镜壳体能够通过扰流部件使得通过的气流在外后视镜的后方的气流波动范围减小,且减弱了外后视镜的后方的分离气流涡的强度,这样能够使得外后
视镜壳体产生的噪声源减小,从而达到了提高气动噪声性能、降低风噪的目的。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外后视镜。该外后视镜包括上述外后视镜壳体和设置在外后视镜壳体的后表面上的后视镜片。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能够通过外后视镜壳体提高气动噪声性能、降低风噪的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外后视镜。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能够通过上述外后视镜提高车辆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的外后视镜壳体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所示的外后视镜壳体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1所示的外后视镜壳体与车窗的位置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1所示的外后视镜壳体周围的流场分布对比图,其中,左图5a为无扰流部件的流场分布示意图,右图5b为有扰流部件的流场分布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1所示的外后视镜壳体周围的声源分布对比图,其中,左图6a为无扰流部件的声源分布示意图,右图6b为有扰流部件的声源分布示意图;
[0024]
图7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的外后视镜引起的噪声源的频谱分布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后视镜壳体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6]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100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外后视镜壳体100包括:壳体本体1,结合图3所示,壳体本体1包括用于安装镜片组件的后表面11和与后表面11相对的前表面 12,以及连接后表面11和前表面12的靠近车窗3的一侧的内侧面13;和连接在内侧面13上的扰流部件2,扰流部件2包括与内侧面13相连且朝向前表面的阻挡面21。其中,阻挡面21构造成与内侧面13形成夹角,以使沿内侧面13流动的流体能够通过阻挡面21的阻挡改变流动方向。
[00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100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气流作用于壳体本体1的前表面12,由于气流具有粘滞性,气流以高速的分离流体的形式向壳体本体1的后方运动,并在壳体本体1的后方形成气流涡。为了降低气流阻力,在常规设计下壳体本体1的前表面12为流线型光滑曲面的设计,使得壳体本体1的前表面12构造成自靠近车门的一侧至远离车门的一侧的曲率逐渐减小的表面从而使得靠近车门的内侧面13的气流高速运动至后方时的流量更大、角度更为倾斜,进而增加了外后视镜的后方的气流波动范围及脉动强度,引起了较为严重的风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100在壳体本体1的靠近车窗3的一侧的内侧面13上连接有扰流部件2,该扰流部件2的阻挡面21与内侧面13形成夹角。当气流沿着壳体本体1的内侧面13 流动时能够直接作用于阻挡面21上,以对气流进行部分遮挡。通过该设置,可直接减小壳体本体1的内侧面13的瞬时气流状态,从而达到壳体本体1的
内侧面13和外侧面14的气流状态的平衡。不但可以使涡流波动范围减小,还可以使的波动的强度减弱,两者都是减小噪声源的因素,使得外后视镜壳体100产生的噪声源减小,从而达到了提高气动噪声性能、降低风噪的目的。
[0028]
图5和图6为该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后视镜壳体100在仿真分析中的对比视图。结合图5所示,图5示出了无扰流部件2和有扰流部件2的外后视镜壳体100周围的流场分布对比图。其中,左图5a为无扰流部件2的流场分布示意图,右图5b为有扰流部件2的流场分布示意图,箭头51示出了两个对比图的相对应的对比位置。图6示出了无扰流部件2和有扰流部件2的外后视镜壳体周围的声源分布对比图。其中,左图6a为无扰流部件2的声源分布示意图,右图6b为有扰流部件2的声源分布示意图,箭头61示出了两个对比图的相对应的对比位置。结合图5和图6我们可以看出,分离气流涡5a1 和5b1有明显的区别,分离气流涡5a1波动幅度更大,即分离气流涡5a1的强度更大,噪声源6a1的波动范围更广,从而产生的风噪更高;而分离气流涡5b1波动幅度较小,即分离气流涡5b1的强度较低,噪声源6b1波动范围更小,从而产生的风噪较低。
[0029]
此外,图7还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100的外后视镜引起的噪声源的频谱分布特性图。其中,纵坐标代表声压级,横坐标代表(声波或电磁波振动的)频率,实线代表为无扰流部件2的噪声源的频谱,虚线代表有扰流部件2的噪声源的频谱。结合上图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100还改变了原外后视镜引起的噪声源的频谱分布特性。例如,在1000hz以下的低频和2000hz以上的高频区域的声压级均得到降低,中间频率声压级却得到提高,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声压级波动给车辆使用者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因为在高频2000hz-4000hz 下的声压级波动由原来的3db减小为不到1db,此处的改善正好处于侧窗 3-5mm厚度玻璃的耦合频率范围内,有效的解决了玻璃隔声性能与减重降本的矛盾,使得在不增加玻璃厚度的前提下,风噪性能达到更优的水平。
[0030]
优选地,阻挡面21与内侧面13形成夹角可为直角或钝角。具体可根据实际壳体本体1的结构设计来具体限定。
[0031]
在如图4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后表面11可构造为平面,阻挡面21 可与后表面11平行。通过该设置,沿内侧面13流动的气流能够更大范围的与阻挡面21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阻挡面21对气流的扰流和阻挡作用,以进一步的降低风噪。
[0032]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扰流部件2可构造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横断面形状可构造为矩形或三角形。其中,阻挡面21形成在凸起结构的朝向前表面12的一侧。优选地,凸起结构的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一方面,三角形具有更为稳定的结构特征,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扰流部件2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三角形具有的倾斜面还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阻,避免对车辆行驶时的影响。当然,凸起结构也可构造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板状结构,阻挡面 21形成在板状结构的朝向前表面12的一侧。扰流部件2的横断面形状也可构造为其他形状,例如近似于子弹的截面形状,这里不再赘述。
[0033]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扰流部件2的靠近车窗3的一端和内侧面13的靠近车窗3的一端的连线d可与车窗3所在的平面平行。通过该设置,可使气流的流向形成为近似于直线方向(结合图5中的右侧视图5b中的c所示),从而使得分离气流涡5a1波动幅度更大,即分离气流涡5a1的强度更大,噪声源6a1的波动范围更广,从而产生的
风噪更高;而分离气流涡5b1波动幅度较小,即分离气流涡5b1的强度较低,噪声源6b1波动范围更小,从而产生的风噪较低。
[0034]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自扰流部件2的靠近车窗3的一端至内侧面13的靠近车窗3的一端的连线d可沿靠近车窗3的方向延伸。通过该设置,可使该连线与车窗3所在的平面形成夹角α,该夹角α的角度范围在0
°
至5
ꢀ°
之间。具体地,在常规设置中,车辆上包括设置在车辆的两侧的两个外后视镜,为了便于驾驶员的查看,两个外后视镜的相对于车体的调整角度并不相同。本实施例将夹角α的角度范围选自0
°
至5
°
之间,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位于车体两侧的外后视镜均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扰流部件2 降低风噪;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夹角α为负角时,增大的风阻作用于车窗3上而影响车辆的实际使用效果的问题发生。
[0035]
回到图1,还优选地,扰流部件2沿壳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e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壳体本体1的高度。其中,应当说明的是,扰流部件2应当连接于内侧面13的中部位置。扰流部件2沿壳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壳体本体1的高度的设置能够使得扰流部件2仅对沿外后视镜壳体100的表面流动的气流产生作用,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其长度过高而增加风阻,从而影响了车辆的使用效果。
[0036]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扰流部件2与壳体本体1可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通过该设置,一体成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扰流部件2与壳体本体1的连接强度,且整体出模还降低了加工难度。而可拆卸连接有能够便于扰流部件2的使用,使其使用更为灵活。优选地,扰流部件2可与壳体本体1卡接连接,以便于其安装和拆卸。
[0037]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扰流部件2的朝向车窗3的一端可形成为曲面结构,以提高扰流部件2的外观造型的美观性。当然,壳体本体1也可具有与扰流部件2相连接的过渡结构,例如弧面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扰流部件2 与壳体本体1的连接的美观性。
[0038]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外后视镜。该外后视镜包括上述外后视镜壳体 100和设置在外后视镜壳体100的后表面11上的后视镜片。结合上文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能够通过外后视镜壳体100提高气动噪声性能、降低风噪的优点。
[0039]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外后视镜。结合上文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能够通过上述外后视镜提高车辆使用的舒适度。
[0040]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4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前”、“后”、“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
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后视镜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