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衬套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4:02:23|241|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置衬套。
背景技术:
[0002]
悬置(mount)是连接、支撑动力总成并对运动趋势存在约束、保护作用的双向隔振元件,其主要用于固定并支撑车辆动力总成,承受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或电机旋转和平移所产生的惯性力和力矩,并可隔离由于路面不平所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现有技术中的悬置主要有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其中,橡胶悬置主要包括相互套装相连的内管和外管,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橡胶体。但是,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橡胶体开裂风险较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橡胶悬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悬置衬套,其可有效防止弹性体开裂。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悬置衬套,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以及硫化固连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弹性体,于所述弹性体上构造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具有位于所述弹性体长度方向中部的横截面为圆孔的中间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与所述通孔各端部之间的末端部,且各所述末端部具有拔模结构,并使各所述末端部的横截面沿远离所述中间部的方向渐大设置。
[0006]
进一步的,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上构造有沿所述内管的径向外凸设置的突出部,且所述突出部为相对布置于所述内管上的两个,并对应于各所述突出部,于所述弹性体上设有可与所述突出部相抵接,以构成对所述内管径向限位的限位部。
[0007]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部以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一侧构造有多个凸起。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具有外凸设置且呈弧形的配合端,所述配合端可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而构成对所述内管的限位。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配合端随形设置的限位块。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端的外周面包覆有弹性垫,所述配合端由所述弹性垫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弹性体一体成型。
[0012]
进一步的,两所述限位部之间的连线与两所述通孔之间的连线相互正交设置。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横截面为方形,于所述内管的中部形成于过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部均正对于所述内管的角点设置。
[0014]
进一步的,于所述内管上构造有沿所述内管的轴向贯穿设置的若干减重孔。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16]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置衬套,通过在弹性体上设置通孔,并将通孔的中间部的横截面设为圆孔,末端部的通孔的横截面渐大设置,如此在制造该弹性体时,从而可将弹性
体的合模线避开弹性体变形最大的中间部,并将合模线设于中间部的其一端部,进而可有效降低弹性体开裂的风险。
[0017]
(2)内管上设置突出部,并在弹性体上可与该突出部抵接的限位部,从而可实现对内管径向的限位,进而可实现本悬置衬套的使用效果。
[0018]
(3)通过在限位部上设置凸起,可有效降低突出部与限位部抵接产生的噪音。
[0019]
(4)将配合端构造为弧形,有利于增大配合端与限位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有效减少突出部和限位部上的应力,进而可提升产品的耐久性能。
[0020]
(5)限位部为与配合端随形设置的限位块,有利于提高限位部对突出部的限位效果。
[0021]
(6)通过在配合端外部包覆弹性垫,并经由弹性垫与限位部相抵接,可进一步降低噪音。
[0022]
(7)将内管的横截面构造为方形,有利于提高内管与橡胶体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也可使弹性体对内管沿自身周向的转动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
[0023]
(8)在内管上设置减重孔,有利于降低本悬置轴套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0024]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悬置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
图5为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0030]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内管,101-过孔,102-配合端,103-减重孔;
[0033]
2-弹性体,201-通孔,2011-中间部,2012-末端部,202-限位块,2021-凸起;
[0034]
3-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7]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悬置衬套,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1和外管3,以及硫化固连于两者之间的弹性体2。其中,外管3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横截面为圆环,内管1的结构则由图3结合图1中所示,其横截面为方形,于内管1的中部形成于过孔101,以供诸如螺栓等外部紧固件穿过。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内管1的横截面设成方形,有利于提高内管1与弹性体2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也可使弹性体2对内1管沿自身周向的转动具有较好
的限位效果。
[0038]
仍由图3中所示,于内管1的外周面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外凸设置的突出部,且该突出部可与下述限位部抵接,而构成对内管1径向的限位。且基于悬置衬套工作时,会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具有上下振动,本实施例中的突出部为相对布置于内管1两个角点处的两个,且在具体应用时,两个突出部应设于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突出部具有外凸设置且呈弧形的配合端102,该配合端102可与限位部相抵接而构成对内管1的限位。通过设置该配合端102,有利于增大突出部与限位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小两者上的应力,并可提高两者的耐久性。
[0039]
本实施例中,为有效降低因配合端102与下述限位部抵接所产生的噪音,如图2中所示,于配合端102的外周面包覆有弹性垫,配合端102即经由弹性垫而与下述限位部相抵接。而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与上述弹性体2一体成型。此外,为利于悬置衬套的轻量化设计,于内管1上还构造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的若干减重孔103。
[0040]
前述弹性体2的结构由图1结合图2中所示,其具体由橡胶制成,并具有随形于外管3设置的外轮廓,于弹性体2的中部构造有与上述内管1随形设置的安装孔,内管1即插设于该安装孔内,且内管1的两端略突出于弹性体2的两端。另外,对应于各突出部,于弹性体2上形成有与突出部间距设置的限位部,该限位部以与突出部抵接而构成对内管1径向位移的限制。且为提高限位效果,本实施例的限位部具体为与上述配合端102随形设置的限位块202。
[0041]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于限位块202以与突出部相抵接的一侧构造有多个凸起2021,以此可使得突出部先与面积较小的凸起2021接触,从而可降低限位块202与配合端102抵接产生的噪音。另外,仍由图1和图2中所示,于弹性体2上还构造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通孔201,且此两个通孔201正对于内管1的角点设置,并与上述两个限位块202之间的连线相互正交设置。也即在本悬置衬套于车辆上应用时,两个通孔201位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从而可使得弹性体2能够对内管1于车辆长度方向的移动具有限位作用。
[0042]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由图5并结合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各通孔201具有位于弹性体2长度方向中部的横截面为圆孔的中间部2011,以及位于中间部2011与通孔201各端部之间的末端部2012,且各末端部2012具有拔模结构,并使各末端部2012的横截面沿远离中间部2011的方向渐大设置。如此设置,在制造弹性体2时,可将其合模线避开弹性变形较大的中间部2011,并将合模线设于中间部2011的其一端部,从而可有效降低弹性体2开裂的风险。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于中间部2011与各末端部2012的相接处构造有圆角。
[0043]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悬置衬套,通过在弹性体2上设置如上所述的通孔201,可大大降低弹性体2开裂的风险;另外,通过在突出部上构造如上结构的配合端102,并在限位块202上设置凸起2021,不仅可提高突出部和限位块202的耐久性,从而也可有效降低本悬置衬套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