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运输车及其爬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4:02:08|258|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运输车及其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运输车运载车辆时,为了便于待运输的车辆从地面爬升至车架上,一般会在运输车的后侧配备爬梯。目前爬梯与车架之间是通过挂钩式连接,使用时需要先将爬梯从存放部位抽出,再调整爬梯相对于车架的位置和爬梯的高度,才能将爬梯挂接到车架尾部的挂钩上。整个操作步骤复杂,比较费时费力,影响车辆运输车的装车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车效率较高的爬梯装置及具有该爬梯装置的车辆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的爬梯装置,包括: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车辆运输车的后端,并能够沿所述车辆运输车的长度方向滑动;爬梯,其前端与所述导向件铰接连接;驱动机构,与所述爬梯连接并驱动所述爬梯移动,并带动所述导向件滑动,从而使所述爬梯能够滑动至收容于所述车辆运输车的车架底部或向外伸出所述车架外;限位机构,对应于所述车辆运输车的后端设置,以在所述爬梯的前端滑动至所述车辆运输车的后端时,止挡所述爬梯;在所述爬梯伸出所述车架外时,所述爬梯由前至后倾斜向下,且所述爬梯的前端的上表面与所述车架的后端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爬梯的后端与地面抵接。
[0005]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臂;所述导向臂包括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二臂由前至后倾斜向上。
[0006]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臂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导向臂的中部。
[0007]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块的外周呈圆弧形。
[0008]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车辆运输车的车架上,且所述导轨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9]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的后端具有一由前至后倾斜向上的倾斜面。
[0010]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后端的限位块,所述爬梯的前端具有第一凸块,所述限位块止挡所述第一凸块从而限制所述爬梯。
[0011]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端和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后端,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爬梯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由前至后倾斜向下伸出。
[0012]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爬梯包括:主梯,其前端与所述导向件的后端连接;副梯,
与所述主梯的后端可转动连接,而使所述副梯能够翻转至堆叠于所述主梯上或向外伸出所述主梯。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车架和如上所述的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装置位于所述车架的后端,并能够收容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或向外伸出所述车架。
[001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爬梯装置包括导向件、爬梯、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爬梯的前端与导向件铰接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使爬梯及导向件沿车辆运输车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爬梯能够滑动至收容于车辆运输车的车架底部或向外伸出车架外,且在爬梯伸出车架外时,爬梯由前至后倾斜向下,且爬梯的前端的上表面与车架的后端的上表面齐平,爬梯的后端与地面抵接。并通过限位机构在爬梯的前端滑动至车辆运输车的后端时止挡爬梯。通过导向件与驱动机构的配合,即能完成该爬梯装置伸出车架外,满足使用需求。整个操作便捷可行,有效地提高了运输车的装车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其中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爬梯装置收容于车架底部;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其中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爬梯装置向外伸出车架;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爬梯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导轨、导向件与爬梯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爬梯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导向件与爬梯的俯视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主梯与副梯之间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架;2、行走机构;3、爬梯装置;31、导轨;311、升降楔块;32、导向件;321、导向臂;3211、第一臂;3212、第二臂;3213、第一凸块;3214、第二凸块;322、连接臂;33、爬梯;331、主梯;3311、主梯主体;3312、滚轮;332、副梯;34、驱动机构;341、安装座;3411、固定板;3412、安装板;342、托架;343、缸体;344、伸缩杆;35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5]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用于运输车辆,车辆可为乘用车,例如轿车。
[0027]
参阅图1和图2,该车辆运输车主要包括车架1、行走机构2和爬梯装置3。爬梯装置3位于车架1的后端,并能够向外伸出车架1而方便车辆的装卸。爬梯装置3还能够在车辆装卸完毕后收容于车架1的底部,方便车辆运输车的行驶。
[0028]
本实用新型在描述方位时,以车辆运输车的长度方向为纵,以车辆运输车的宽度
方向为横。朝向车辆运输车的车头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针对爬梯33以及与其相关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而车架1和行走机构2的相关结构可以参照相关技术。
[0030]
参阅图3和图5,爬梯装置3包括导轨31、导向件32、爬梯33、驱动机构34和限位机构。
[0031]
导轨31固定在车辆运输车的车架1上,且导轨31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导轨31沿纵向延伸。其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1的数量为两个,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
[0032]
导轨31可以是车架1的纵梁,也可以是另外固定于车架1上的结构。导轨31为独立于车架1的纵梁的结构时,其可以与车架1的纵梁固定连接,也可以与车架1的横梁固定连接。导轨31水平延伸。
[0033]
本实施例中,两导轨31固定于车架1的两纵梁的内侧。其中,朝向两纵梁所限定区域即为内,反之为外。
[0034]
具体地,导轨31的内部中空以供滑动。
[0035]
导轨31的后端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由前至后倾斜向上。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将一升降楔块311固定于导轨31后端的内部而形成该倾斜面。该升降楔块311的截面呈三角形。
[0036]
导向件32包括两导向臂321和连接两导向臂321的连接臂322。
[0037]
两导向臂321与两导轨31一一对应设置,即两导向臂321沿横向间隔设置。各导向臂321均沿纵向延伸,并均与对应的导轨31滑动配合,而使导向臂321能够沿对应的导轨31滑动。
[0038]
参阅图4,各导向臂321均包括沿纵向相接的第一臂3211和第二臂3212。具体地,第一臂3211与第二臂32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第一臂3211由前至后倾斜向下,第二臂3212由前至后倾斜向上。其中,朝向车架1内部的一侧即为内侧,反之为外侧。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臂3211与第二臂3212连接处的底部的外周圆弧过渡,即导向臂321与导轨31接触的外周面呈圆弧形,而减小导向臂321与导轨31之间的摩擦力。
[0039]
进一步地,第一臂3211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块3213。其中,第一凸块3213的外周呈圆弧形。
[0040]
第一臂3211的后端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凸块3214。其中,第二凸块3214的外周呈圆弧形。
[0041]
第二臂3212的前端与第一臂3211的后端连接,且第二臂3212与第一臂3211的连接处位于第二凸块3214的后方。
[0042]
第二臂3212的后端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轴线横向延伸。
[0043]
本实施例中,第二臂3212的长度小于第一臂3211的长度。
[0044]
连接臂322连接固定两第一臂3211,且连接臂322与第一臂3211的连接处在纵向方向上位于第一凸块3213和第二凸块3214之间。
[0045]
参阅图5和图6,爬梯33包括主梯331和副梯332。
[0046]
主梯331包括主梯主体3311和设置于主梯主体3311后端的滚轮3312。
[0047]
主梯主体3311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边梁和连接于两边梁之间的多个连接梁。边梁沿纵向延伸,且两边梁位于两导向臂321的内侧。其中,朝向两导向臂321之间所限定区域
的即为内,反之为外。
[0048]
边梁的前端设有通孔。通过一横向延伸的销轴同时插入第二臂3212上的连接孔和边梁上的通孔,实现主梯主体3311与导向件32之间的铰接连接,从而实现爬梯33与导向件32之间铰接连接。
[0049]
边梁的后端设有开孔。
[0050]
参阅图7,滚轮轴沿横向延伸,并穿设两边梁的开孔,即滚轮轴设于主梯主体3311的后端。滚轮3312套设于滚轮轴上,并可绕滚轮轴转动。
[0051]
滚轮3312的数量为多个,间隔套设于滚轮轴上。本实施例中,滚轮3312的数量为四个,均位于两边梁之间。其中,两个位于滚轮轴端部的为端部滚轮3312,两个位于滚轮轴中部的为中部滚轮3312。端部滚轮3312与中部滚轮3312之间设有隔套,隔套套设于滚轮轴上,以使端部滚轮3312与中部滚轮3312之间保持间隔。
[0052]
在主梯主体3311逐渐伸出车架1外并接近地面时,滚轮3312首先着地,并通过绕滚轮轴的滚轮3312能够使主梯主体3311沿纵向方向平稳移动。
[0053]
副梯332与主梯主体3311的后端可转动连接,以相对靠近或远离主梯主体3311的前端,从而能够将副梯332堆叠于主梯主体3311上以方便收容爬梯33,或使副梯332伸出主梯主体3311外以进行车辆的装卸。副梯332的两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副梯332朝向靠近前端的方向转动时,副梯332的第一侧面能够贴合在主梯主体3311的表面,以使副梯332折叠在主梯主体3311上。副梯332朝向远离前端的方向转动时,副梯332伸出主梯主体3311,并与地面抵接,方便装卸车辆。
[0054]
具体地,副梯332的长度小于主梯331。
[0055]
驱动机构3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移动而靠近或远离第一端,第一端与车架1连接,第二端与主梯331的后端连接,进而驱动主梯331移动。
[0056]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4为液压油缸,具体包括安装座341、托架342、缸体343和伸缩杆344。
[0057]
安装座341固定于车架1的中部。具体地,安装座341固定于车架1纵向的中部以及横向的中部。本申请中,车架1的纵向中部并不特指车架1沿长度方向上的正中心位置,而是指在包括车架1长度方向正中心位置在内的一定长度范围的区域,不包括车架1长度方向两端端部。车架1的横向中部并不特指车架1沿宽度方向上的正中心位置,而是指在包括车架1宽度方向正中心位置在内的一定宽度范围的区域,不包括车架1宽度方向两端端部。
[0058]
本实施例中,在纵向方向上,安装座341位于行走机构2的后端。在横向方向上,安装座341位于车架1的横向的正中心位置上。
[0059]
安装座341包括固定板3411和安装板3412。固定板3411竖向设置,并沿横向延伸,且其顶部与车架1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3412垂直于固定板3411,并朝向后端。安装板3412竖向设置,并沿纵向延伸。安装板3412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轴线沿横向延伸。具体地,安装孔呈沿竖向延伸的长形孔。
[0060]
托架342与安装座341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且两者在纵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托架342靠近车架1的后端。
[0061]
托架342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及支撑块。连接板竖向设置,其顶部与车架1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由顶部至底部之间减小。支撑板垂直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
且支撑板水平设置,并沿横向延伸。支撑块位于支撑板上。其中,支撑块的上表面低于安装板3412安装孔的下周壁。
[0062]
缸体343沿纵向方向延伸,其前端与安装座341滑动连接,后端向车架1的后端延伸。缸体343的前端具有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支耳,且各安装支耳上均设有装配孔。缸体343与安装座341连接时,两安装支耳分列于安装板3412两侧,即安装板3412位于两安装支耳之间,通过销轴同时穿设两装配孔和安装孔实现缸体343与安装座341的连接。销轴在安装孔中沿竖向滑动,进而带动缸体343的前端沿竖向方向移动。
[0063]
伸缩杆344设置于缸体343内,并可在缸体343内移动。伸缩杆34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伸缩杆344收容于缸体343内时,第一端靠近缸体343的前端,第二端靠近后端。第二端与主梯331后端的滚动轴连接。具体地,第二端位于两中部滚轮3312之间。
[0064]
缸体343的前端构成驱动机构34的滑动端,伸缩杆344的第二端构成驱动机构34的自由端。
[0065]
该驱动机构34驱动爬梯33的原理如下:伸缩杆344伸出缸体343,伸缩杆344带动主梯331向外移动。随着主梯331的向外伸出,主梯331的后端向下倾斜,使得伸缩杆344由前至后倾斜向下,并带动缸体343的前端向上滑动从而使缸体343由前至后倾斜向下,此时缸体343的中部落于托架342上,以通过托架342支撑缸体343。伸缩杆344继续伸出,直至主梯331不再移动。
[0066]
限位机构包括对应两导轨31设置的限位块351。具体地,限位块351设置于对应的导轨31的后端,以止挡爬梯33的第一凸块3213,进而限制爬梯33继续向后移动。即限位块351位于第一凸块3213的后方,并与第一凸块3213抵接,止挡爬梯33继续向后移动。本实施例中,沿纵向方向,限位块351位于升降楔块311的前方。且限位块351与升降楔块311之间的间隔满足以下条件:在限位块351与第一凸块3213抵接时,第二凸块3214位于升降楔块311上。
[0067]
具体地,限位块351的前端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由前至后倾斜向下。
[0068]
以爬梯33收容于车架1底部为初始状态,在需要装卸车辆时,本实施例中的爬梯装置3的使用方法如下:
[0069]
s1、启动驱动机构34,使伸缩杆344向外伸出。
[0070]
具体地,伸缩杆344向后端伸出。伸缩杆344伸出带动爬梯33向后移动,并带动导向件32沿导轨31向后滑动。
[0071]
随着爬梯33的伸出,其伸出部分的重力作用使爬梯33及伸缩杆344由前至后向下倾斜。其中,爬梯33的前端与导向件32铰接连接,缸体343的前端与安装座341铰接连接,因此,爬梯33及缸体343、伸缩杆344能够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转动。
[0072]
s2、伸缩杆344继续伸出,直至限位块351限制爬梯33的移动,从而使爬梯33无法再移动。
[0073]
具体地,随着伸缩杆344的继续伸出,主梯331的滚轮3312先着地,着地后在地面上滚动,而继续带动爬梯33向后伸出。
[0074]
在导向件32的第一凸块3213与限位块351抵接时,导向件32无法再继续向后移动,进而爬梯33也无法再继续向后移动。
[0075]
此时,主梯331的前端的上表面与车架1的后端的上表面齐平。具体通过升降楔块
311支撑第二凸块3214,抬高导向臂321,并配合导向臂321的结构,从而抬高主梯331的前端。
[0076]
s3、将副梯332由前至后翻转,使副梯332的后端与地面抵接,进行车辆的装卸。
[0077]
具体地,将副梯332朝向远离前端的方向转动时,副梯332伸出主梯331,并与地面抵接,且整个爬梯33由前至后倾斜向下。
[0078]
在装卸完毕车辆后,将爬梯装置3收容起来的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007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80]
本实用新型的爬梯装置包括导向件、爬梯、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爬梯的前端与导向件铰接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使爬梯及导向件沿车辆运输车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爬梯能够滑动至收容于车辆运输车的车架底部或向外伸出车架外,且在爬梯伸出车架外时,爬梯由前至后倾斜向下,且爬梯的前端的上表面与车架的后端的上表面齐平,爬梯的后端与地面抵接。并通过限位机构在爬梯的前端滑动至车辆运输车的后端时止挡爬梯。通过导向件与驱动机构的配合,即能完成该爬梯装置伸出车架外,满足使用需求。整个操作便捷可行,有效地提高了运输车的装车效率。
[0081]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如: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