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雾产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烟对人身体有害,电子烟作为替代品应运而生。公开号为cn20342429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由电热丝、第一导油绳和电子线组成的电热丝组件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热丝组件的装配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油绳并排设置在所述装配孔内,且与所述发热丝相接触的第二导油绳。
公开号为cn20391337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一次性电子烟,包括一体式中空香烟外壳,其中侧壁设有径向第一进气通孔,第一进气通孔往烟头的方向部分为电池容置腔,往烟嘴方向为雾化装置容置腔;外壳由烟头至烟嘴依次设置有发光体、电池、中空固定座和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烟油棉、u型导油绳、发热丝、纤维管和中空胶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内腔;烟嘴,具有第二内腔和品吸口,所述烟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并至少形成气雾通道;雾化部,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雾化部具有雾化腔;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外壳或所述烟嘴上;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腔内无烟液流入,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流出,形成第一气流路径,不会触发气压传感器;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腔内流入烟液,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雾化腔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流出,形成第二气流路径,并触发气压传感器。
可选地,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开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部停止工作,所述雾化腔内无烟液流入;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开口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的连通被隔绝,所述雾化部工作,所述雾化腔内流入烟液。
可选地,所述烟嘴能够沿朝向或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与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其中,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的距离不小于0.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流路径的进气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气流路径的进气面积的50%。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开口,设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气流路径包括外界的空气由所述第二开口流入所述雾化腔。
可选地,由所述烟嘴至所述外壳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相比于所述第二开口更靠近所述品吸口。
可选地,所述烟嘴具有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插入端。
可选地,所述烟嘴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支撑于所述外壳,所述烟嘴与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或拉伸。
可选地,所述烟嘴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的一端相抵,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烟嘴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一端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
可选地,所述烟嘴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其中之一设有凸部,另一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用于限定所述烟嘴沿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运动的终点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储液部,具有出液口,在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出液口被关闭,在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出液口被打开。
可选地,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的过程中,所述储液部与所述烟嘴同步运动。
可选地,还包括:
阀体,插设于所述出液口内,沿所述烟嘴的运动方向,所述出液口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相比于所述第一阻挡部更靠近所述雾化部;
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出液口内,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
所述阀体能够沿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或者,能够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相抵以关闭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
可选地,沿所述烟嘴的运动方向,所述储液部一端与所述烟嘴固定连接,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雾化部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雾化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液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所述烟嘴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所述烟嘴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一端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
可选地,至少在所述烟嘴与所述外壳的一端相抵时,所述阀体与雾化部相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烟杆,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连接,所述烟杆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雾化部供电;气压传感器,设于所述烟杆内,用于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存在所述第一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雾化部供电,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存在所述第二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雾化部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上述所述的气雾产生系统的气流路径;在检测到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存在所述第一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雾化部供电;在检测到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存在所述第二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雾化部供电。
如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第一内腔;烟嘴,具有第二内腔和品吸口,所述烟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并至少形成气雾通道;雾化部,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雾化部具有雾化腔;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外壳或所述烟嘴上。其中,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腔内无烟液流入,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流出,形成第一气流路径,不会触发气压传感器,避免启动发热体造成干烧。此外,所述烟嘴和所述外壳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腔内流入烟液,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雾化腔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流出,形成第二气流路径,并触发气压传感器,从而触发电路接通,发热体加热烟液产生气雾供用户抽吸。
从而,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可以防止误触发发热体,在未使用时,气雾产生装置形成第一气流路径,即使通过品吸口抽吸,发热体也不会工作,同时,雾化腔内也不会流入烟液,防止漏液。当需要使用时,气雾产生装置形成第二气流路径,通过品吸口抽吸,雾化腔内流入烟液,发热体工作产生气雾供用户通过品吸口抽吸,提升了用户抽吸体验。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烟嘴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气雾产生装置1包括外壳11,外壳11具有第一内腔11a;烟嘴10,具有第二内腔10a和品吸口13,所述烟嘴1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内腔11a的一端,所述烟嘴10的延伸方向(图1和图2中x方向所示)的另一端用于和烟杆连接,所述第一内腔11a和所述第二内腔10a连通,并至少形成气雾通道;雾化部30,设于所述第一内腔11a内,所述雾化部30具有雾化腔31,雾化腔31内设有发热体32,发热体32加热烟液产生的气雾由气雾通道流至品吸口13供用户抽吸;第一开口21,设于所述外壳11或所述烟嘴10上。优选地,第一开口21设于烟嘴10上。
其中,参考图1和图3及图4,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腔31内无烟液流入,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时,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2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13流出,形成第一气流路径(图3和图4中c所示),不会触发气压传感器,避免启动发热体32造成干烧。
此外,参考图2和图5及图6,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不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腔31内流入烟液,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时,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雾化腔3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13流出,形成第二气流路径(图5和图6中d所示),并触发气压传感器,从而触发电路接通,发热体32加热烟液产生气雾供用户抽吸。外界的空气不会经所述第一开口2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
从而,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可以防止误触发发热体32,在未使用时,气雾产生装置1形成第一气流路径,即使通过品吸口13抽吸,发热体32也不会工作,同时,雾化腔31内也不会流入烟液,防止漏液。当需要使用时,气雾产生装置1形成第二气流路径,通过品吸口13抽吸,雾化腔31内流入烟液,发热体32工作产生气雾供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提升了用户抽吸体验。
换言之,未使用状态下,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封闭。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使用气雾产生系统时,烟液不流出,由品吸口13抽吸时外界空气从第一开口21流到品吸口13。压力不传递到气压传感器上,气压传感器被屏蔽,避免启动发热体32造成干烧。使用时,控制烟嘴10和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烟液可流出到雾化部30内的发热体32或导油缓存体上。同时第一开口21因为位移被遮蔽,处于关闭状态,不能对外进气,气压需要从下部流到雾化部30内,使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受气压,即,气压传感器能够感受抽吸压力,并触发电路接通。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的气路循环的轨迹不同,对气压传感器的作用也不同。
优选地,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参考图1、图3和图4,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口21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部30停止工作,所述雾化腔31内无烟液流入。参考图2、图5和图6,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开口2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开口21与外界的连通被隔绝,所述雾化部30工作,所述雾化腔31内流入烟液。
优选地,所述烟嘴10能够沿朝向(图1中a方向所示)或远离(图2中b方向所示)所述外壳11的方向与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其中,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的距离(图4中h所示)不小于0.5mm。这有利于防止雾化腔31内的发热体32干烧。优选地,在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运动至相抵时,雾化腔31内流入烟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嘴10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图1中a方向所示)与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或者,所述烟嘴10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图2中b方向所示)与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但本发明的烟嘴10和外壳11的相对运动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烟嘴10和外壳11在周向产生相对运动以实现第一开口21的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路径的进气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气流路径的进气面积的50%。这利于在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第一气流路径时,气压传感器不会感受到压力,气压传感器不会被触发;在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第二气流路径时,气压需要从下部流到雾化部30内,使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受气压,即,气压传感器能够感受抽吸压力,并触发电路接通。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还包括第二开口22,设于所述外壳11,所述第二气流路径包括外界的空气由所述第二开口22流入所述雾化腔31。即,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时,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2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13流出,形成第一气流路径。外界的空气不会经所述第二开口22流入所述气雾通道。而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时,外界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二开口22流入所述雾化腔31,再由所述雾化腔3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再由所述品吸口13流出,形成第二气流路径。外界的空气不会经所述第一开口2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
也即,当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外界的空气不会经所述第二开口22流入所述气雾通道,雾化腔31内也无气流经过,气压传感器不会被触发;当第一开口21处于关闭状态,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外界的空气不会经所述第一开口2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而是由所述第二开口22流入所述雾化腔31,气压传感器被触发,产生气雾的气雾混合流入雾化腔31的新鲜空气再由所述雾化腔31流入所述气雾通道,供用户通过品吸口13抽吸。
优选地,由所述烟嘴10至所述外壳11的方向上(图1中a方向所示),所述第一开口21相比于所述第二开口22更靠近所述品吸口13。这利于在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第一气流路径时,外界的空气不会由第二开口22流入雾化腔31,而是由第一开口21流入雾化通道,从而气压传感器不会感受到压力,气压传感器不会被触发。
需说明的是,第一开口21的数量、具体位置及开口大小不做限制,能够满足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7,本发明的所述烟嘴10具有插入端14,所述插入端14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内腔11a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口21设于所述插入端14,图7中示出插入端14上设有两个第一开口21。当烟嘴10的插入端14沿朝向外壳11的方向(图1中a方向所示)插入外壳11的第一内腔11a后,参考图2,烟嘴10上的第一开口21被遮蔽,使得第一开口21处于关闭状态;当烟嘴10的插入端14沿远离外壳11的方向(图2中b方向所示)与外壳11的第一内腔11a产生相对运动后,参考图1,烟嘴10上的第一开口21暴露,使得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优选地,当烟嘴10的插入端14沿远离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的第一内腔11a产生相对运动后,烟嘴10上的第一开口21被遮蔽,使得第一开口21处于关闭状态。当烟嘴10的插入端14沿朝向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的第一内腔11a产生相对运动后,烟嘴10上的第一开口21暴露,使得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
但第一开口21的设置形式不限于此,满足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以形成第一气流路径或第二气流路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设于外壳11上,当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后,第一开口21被打开或关闭。
继续参考图3,本发明的所述烟嘴10通过第一弹性件40弹性支撑于所述外壳11,所述烟嘴10与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或拉伸。本实施例中,烟嘴10沿朝向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烟嘴10沿远离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第一弹性件40拉伸,第一弹性件40复位。优选地,参考图1,气雾产生装置1在初始状态,第一弹性件40处于原始状态,未被压缩,在第一弹性件40的弹性力作用下,烟嘴10弹性支撑于所述外壳11,第一开口21处于打开状态;当用户需要抽吸气雾产生系统时,控制烟嘴10沿朝向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也即按压烟嘴10,此时,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当完成抽吸后,控制烟嘴10沿远离外壳11的方向与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第一弹性件40复位。
此外,参考图2和图5,本发明的所述烟嘴10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参考图1和图3,所述烟嘴10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所述一端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弹性件40复位。
另外,所述烟嘴10位于所述第一内腔11a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腔11a的内壁其中之一设有凸部,另一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用于限定所述烟嘴10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的终点位置。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烟嘴10位于所述第一内腔11a内的一端设有凸部15,所述第一内腔11a的内壁设有凹部23,所述凹部23与所述凸部15相配合,在所述烟嘴10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后,所述凹部23与所述凸部15沿所述烟嘴10的运动方向相抵,限制烟嘴10继续运动。也即,凹部23与凸部15的存在,不仅使得烟嘴10能够弹性支撑于外壳11内,还可以在烟嘴10相对外壳11运动至终点位置时,限制烟嘴10继续运动,防止烟嘴10由外壳11的第一内腔11a滑出。
参考图3,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还包括:储液部20,储液部20内存储有烟液,储液部20具有出液口24,在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时,所述出液口24被关闭,在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时,所述出液口24被打开。也即,气雾产生装置1在未使用状态,烟液不会流入雾化部30内,在使用状态时,烟液流入雾化部30内,防止漏液。从而,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通过外壳11和烟嘴10的相对运动,实现了对储液部20内烟液流出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的过程中,所述储液部20与所述烟嘴10同步运动。烟嘴10和储液部2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能够实现同步运动即可。优选地,烟嘴10与储液部20通过卡勾关联,推移时同步运动。进一步优选地,烟嘴10与储液部20螺纹连接。更进一步优选地,烟嘴10与储液部20通过螺栓连接。
参考图3和图8,本发明的气雾产生装置1还包括:阀体26,插设于所述出液口24内,沿所述烟嘴10的运动方向(图8中x方向所示),所述出液口24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部27和第二阻挡部28,所述第二阻挡部28相比于所述第一阻挡部27更靠近所述雾化部30;第二弹性件25,设于所述出液口24内,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体26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26能够沿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24,所述第二弹性件25被压缩;或者,所述阀体26能够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第二阻挡部28相抵以关闭所述出液口24,所述第二弹性件25复位。优选地,阀体26沿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24的距离(图4中h所示)不小于0.5mm。优选地,阀体26沿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24之前,阀体26至少运动0.5mm。这利于防止雾化腔31内的发热体32干烧。
换言之,本发明的所述烟嘴10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同时,所述阀体26能够沿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24,所述第二弹性件25被压缩,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烟液可流出到雾化部30内的发热体32或导油缓存体上;气压传感器能够感受抽吸压力,并触发电路接通。
或者,所述烟嘴10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所述一端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弹性件40复位;同时,所述阀体26能够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27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第二阻挡部28相抵以关闭所述出液口24,所述第二弹性件25复位,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封闭;压力不传递到气压传感器上,气压传感器被屏蔽,避免启动发热体32造成干烧。
本实施例中,沿所述烟嘴10的运动方向,所述储液部20一端与所述烟嘴10固定连接,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雾化部30内,优选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插设于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内。所述第一弹性件40一端与所述雾化部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从而,所述烟嘴10能够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25被压缩,所述烟嘴10能够沿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所述一端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0复位,所述第二弹性件25复位。
在烟嘴10的运动过程中,至少在所述烟嘴10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时,所述阀体26与雾化部30相抵。优选地,在所述烟嘴10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之前,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所述阀体26与雾化部30相抵;随着所述烟嘴10继续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第二弹性件25被压缩,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直至所述烟嘴10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更优选地,在所述烟嘴10沿朝向所述外壳11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之前,所述第一弹性件40被压缩,所述阀体26未与雾化部30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25未被压缩,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关闭,在所述烟嘴10与所述外壳11的一端相抵时,所述阀体26与雾化部30相抵,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5被压缩,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25为弹簧。
需说明的是,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或关闭的形式不限于此。能够通过所述烟嘴10和所述外壳11产生相对运动控制所述出液口24被关闭或打开的方式即可。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一凸部29,所述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的内壁设有第二凸部34,在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沿远离所述雾化部30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后,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4沿所述储液部20的运动方向相抵,限制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继续运动。也即,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4的存在,不仅使得烟嘴10能够弹性支撑于外壳11内,还可以在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相对所述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运动至终点位置时,限制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继续运动,防止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由所述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内滑出。
需说明的是,限制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滑出所述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的方式不限于此,优选地,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雾化部30的延伸部33其中之一设有凹部,另一设有凸部,凹部和凸部相配合,用于限定所述储液部20的所述另一端沿远离所述雾化部30的方向运动的终点位置。
优选地,在气雾产生装置1未使用状态时,在第一弹性件40作用下,烟嘴10和储液部20的组合体处于远离雾化部30的发热体32的状态,第一开口21露出,与外界空气连通,阀体26关闭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烟液不会流出。在储液部20的使用状态下,第一开口21封闭,烟嘴10和储液部20的组合体处于朝向雾化部30的发热体32靠近的状态,储液部20的出液口24打开,烟液可流出到雾化部30内的发热体32或导油缓存体上。
此外,优选地,储液部20使用食品级材料,如pc,pla,peek等材料。阀体26使用耐高温且稳定性好的材料,如金属、peek、陶瓷等材料制作。发热体32优选为陶瓷雾化芯,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具有一定的储油能力,内部预埋发热丝或印刷电路,发热丝接近陶瓷体底部表面。优选地,发热丝可以使用镍镉合金、镍、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透气的发热涂层。优选地,发热体外层有硅胶外套固定,也能起到隔热作用。优选地,气雾通道气道环绕储液部20周围。优选地,外壳11使用塑胶材质,选用性能稳定的pc,peek,pi等材料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1;烟杆(图未示出),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1连接,所述烟杆内设有电源(图未示出),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雾化部30供电;气压传感器(图未示出),设于所述烟杆内,用于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所述第一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雾化部30供电,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所述第二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雾化部30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气雾产生系统的气流路径;在检测到所述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所述第一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雾化部30供电;在检测到所述气雾产生装置1存在所述第二气流路径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雾化部30供电。
从而,本发明的气雾产生系统可以防止误触发发热体32,造成干烧,降低了用户使用气雾产生系统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